分卷阅读88
西蜣相邻,有不少在西蜣受尽屈辱的西蜣族人,就都偷偷跑到了梁州来。”虽然到了梁州也没有籍,也比在西蜣受尽欺辱压迫、当做牲买卖要些。不少西蜣族人就此在梁州定居,有的还与大邺人成亲子,这么这代代合来,才有了如的梁州。因西蜣族人的,也带来了不少西蜣的风俗传统,逐渐影响了梁州百姓,使得如的梁州看起来极有异域风。安卿瞧着两侧街道上的小摊贩,简直目不暇接。
等进了城,去了常在昌的府邸,萧止戈要与常在昌商议应对西蜣之事。安卿无事,便带上护卫,去城转转。
样处边关,凉州明显要比雁州更热闹些。邺北州,因所处位置和萧止戈的缘故,使得雁州直最遭北狄仇视、战事最频繁的城池。因此自然也没有相邻的梁州郴州热闹繁华。
安卿带着人处走走转转,见识了不少有趣的小玩意。逛了两条街,又遇上家茶楼,里头竟然有和猴子舞的西蜣舞娘,安卿瞧着稀奇,就带着人进去喝茶歇歇脚。
梁州的茶也与普通的茶不同,这边的茶里加的不茶叶,而各香料和药材,滋味有咸,开始有些喝不惯,多喝两,又能咂摸香来。
喝了两盏茶,又看了猴子舞,安卿看着时候不早了,便起身准备回去。门后却见茶楼对面围了不少人,隐约还传来男人的呵斥声。
透过人群隙看过去,就见个大汉拿竹片在个年岁不大的小女孩。小女孩约莫十来岁,上头穿得很少,露着肩膀和胳膊,上着鱼尾样的皮子。此时正跪在大水缸边,抱着胳膊瑟瑟发抖。
安卿皱了眉,挤进人群里,听着周议论,才清了原委。
原来这对卖艺的父女,这小女孩穿着鱼尾,扮做鲛人的样子,在大水缸表演杂耍。据说刚才表演时这小女孩没能闭住气,了错,这大汉就发了怒,在罚她。
虽然瞧着不忍心,人家父女,过路人也不多管闲事。只围在周围你言我语劝说。大汉却越说越来劲,说家清贫,说孩子母亲重病等着钱治病,这孩子却连这事都做不云云。
小女孩则抱着胳膊垂着头,浑身湿淋淋跪在上,声不吭。
直到大汉说到“我辛辛苦苦把她养这么大”时,小女孩才猛然抬起了头,恨恨道:“你不我爹!我不你养大的!”
大汉声音顿,又狠狠了她:“叫你瞎说!我不你爹谁?!”
小女孩被得发抖,却仍然坚持着:“你不!”
大汉怒极,拿起水缸边的小木凳就要砸她,却被安卿先步拦住了。示意护卫将人隔开,安卿将小女孩护在身后,压着怒气道:“哪有你这么做父亲的?!”
大汉见他衣着不凡,又带了护卫,顿时有些发憷,却仍然梗着脖子道:“你、你少管闲事,这我的家事!”
安卿没理会他,皱着眉将小女孩扶起来,却发现她上了鱼尾,本没办法站起来,只能让她先坐在上,脱了自己的外袍给她披上。
“你刚才说他不你父亲?”
小女孩迟疑看了他眼,似乎在分辨他不坏人。安卿温和看着她,耐心等她回答。
大概觉得安卿不像坏人,她才头道:“他不我爹,我爹早就死了。我他买回来的。”
小女孩这么说,看热闹的人就不干了,开始对大汉指指起来。如果亲父女,人家家事他们就不管了。可现在知道了不亲的,方才这大汉的番话都在诓骗他们,大家就开始义愤填膺起来。
安卿看了看这小孩儿,想了想起身问道:“你多少钱买的?我把银子给你,这孩子我要带走。”
大汉有些不舍得,这小孩儿可替他挣了不少银子,棵能久钱的摇钱树。他支支吾吾道:“哪有买卖的?”
安卿不耐与他磨嘴皮,看了身边护卫眼,护卫神冷,刀鞘截,不善看着他。
大汉慌,瞧他不惹,连忙道:“卖!我卖!五百两,我五百两买来的。”
“他瞎说,明明只了五两银子!”小女孩声音清脆道。
大汉噎,恶狠狠瞪着她。
安卿掏了五两银子扔给他,便叫护卫把这瘦瘦小小的孩子抱起来带回去。正要走,身后又有人叫住他:“这位公子请留步。”
安卿顿,回过头来,却见个穿青衣的年轻男子,嘴角带笑,相貌十分清俊,只瞧着有些孱弱的模样,身侧还跟着个貌侍女。
“公子有事?”
“这孩子上穿的鱼尾,若不及时取来,怕会伤到。”
安卿愣,顺着他手指去看孩子,鱼尾从腰间开始,紧紧裹住双,几乎看不到隙。再看小女孩,直紧紧咬着唇,虽然没有说话,嘴唇却已经咬得发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