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1章

    唐书仪嗯了一声,道:“最重要的是,他对皇上有用,比长平公主有用。人啊,活在世上必须得有价值,没有价值,或者价值不够大,就有可能面对被宰割的命运。”

    她看向萧玉宸,又道:“如果...长平公主到皇上跟前求的是你做她的驸马,你说皇上会不会同意?”

    萧玉宸拳头紧紧地握在一起沉默,唐书仪又道:“我觉得皇上有可能会同意,毕竟你在他心中没有长平公主重要。当然,我和你外公拼死也不会让你去做她的驸马。但是,我们又能拼死几次?”

    她又看向萧玉铭和萧玉珠,“你们也是一样,以后也有可能会遇到类似的危机。现在你们的父亲余威犹在,皇上有所顾忌,我们还可以尊严地活着。但是再过几年,等西北军不再记得萧淮这个名字的时候,如果你们还是如现在这般,不说别人,就梁健安那种乍富外戚,都能踩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

    唐书仪目光看向窗子,外边廊下已经挂起了灯笼,淡黄的光透过窗子射进来,微弱似乎还带着些冷。

    房间里寂静得如时间静止一般,萧玉宸、萧玉铭、萧玉珠三人,都低头握着拳头沉默。父亲去了,他们伤心难过,但生活并没有改变,他们也从没有如此深远地想过。

    过了好一会儿,唐书仪才又开口道:“在这人世间,没有一个人能自由自在无所顾忌,就是皇帝也不能。但能力大了,忌惮你的人多了,你自由的空间会更大。街头的乞丐只能在自己的区域乞讨,过了界就会被人驱赶甚至挨打。平时乞讨的时候,还要谨慎小心,万一得罪了人说不定命都没有了。

    而像齐良生这样的朝廷一品二品大员,皇子公主也是不怕的,甚至皇子公主们还要努力交好他们。这就是能力的差别。”

    说完这些,唐书仪就开始品茶,该说的都说了,让她们自己想吧。

    过了一会儿,萧玉宸先开口说:“母亲,我知道了。”

    唐书仪嗯了一声,也没有问他知道什么了。

    “娘,我也知道了。”萧玉铭也道,面色没有了以往的玩世不恭。

    “我也知道了。”萧玉珠也道。

    唐书仪看着三人说:“居安思危,你们能明白就好。接下来我们说,长平公主身边那人,你们怎么打算的?”

    “先查一查他的来历,”萧玉宸道:“看他是与我有仇怨,还是被人指使的。”

    过了刚才那股愤怒的劲儿,萧玉宸脑子清醒了,就把事情理清楚了。

    “好,就这么办吧。需要人的话,找赵管家要。”唐书仪见时间有些晚了,就道:“晚了,都回去休息吧。”

    萧玉宸和萧玉铭起身朝唐书仪行了礼,然后一起出去。萧玉珠则要继续在这里待会儿。

    萧玉宸和萧玉铭一起出了世安苑往前院走,两人并行走着,都没有说话,但他们知道彼此的心里都不平静。伴着彼此脚步的沙沙声,快到了萧玉铭的翼然居,两人都停下了脚步,但还是沉默。

    过了一会儿,萧玉宸说:“母亲应该是真的,从父亲去世的伤痛中走出来了,而且她比以前更有精神,应该是为母则刚吧。”

    萧玉铭还是沉默着,萧玉宸又道:“但是我们还没从父亲的庇护中走出来。母亲说得对,有一天父亲的余威不在了,我们若是还现在这般....这般不堪大用,该如何自处?”

    “我知道了。”萧玉铭道,语气里带着认真。

    萧玉宸见他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往他的院子走。萧玉铭抬头看了看漆黑的夜,深吸一口气回了自己的院子。但他没有回卧房,而是进了书房,从里面拿出一把长刀,在院子里耍了起来。

    这是父亲教给他的刀法,以前父亲回上京的时候,他会练几天,但父亲一走他就荒废了。现在耍起来,生疏又艰涩。

    父亲跟他说过,等他十三岁了就带他去西北,让他上战场,若他努力,以后也可以成为大将军。但是他还没到十三岁,父亲就去世了。

    想起以往,他又发了狠的挥动长刀.....

    第60章也是个人物

    第二日一早,唐书仪又散步到练武场。她现在每天早晨都会出来散散步,这具身体有些弱,她再养一段时间,说不定就可以做些剧烈些的运动,如跑步打拳什么的。

    前世她是过劳死的,今生一定要注意锻炼好身体。

    到了练武场,萧玉铭还在扎马步,依然是胳膊上绑着沙袋,头上顶着板砖。此刻,牛宏亮走到萧玉铭面前,抬起脚伸到他左腿的内侧,往外踢了一下,萧玉铭一个没稳就倒在了地上。

    “还得继续练。”牛宏亮丢下这么一句话,就向唐书仪走来,到了近前,他抱拳行礼道:“夫人。”

    唐书仪看向继续扎马步的萧玉铭,道:“辛苦牛师傅了。”

    “应该的,”牛宏亮回头看了眼萧玉铭又道:“二公子今天来得比以往早了半个时辰,态度也好了很多。”

    萧玉铭前几天,虽然也每天都过来练武,但是早上卯时过后才会过来,而且态度有些敷衍。练武这事儿,天赋和勤奋缺一不可。萧玉铭天赋不错,但如果勤奋上跟不上,还是难成大气。

    不过今天他倒是来得很早,来了后就主动扎马步,而且态度认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

    唐书仪则是很欣慰,想来是她昨天晚上说的话管用了。站在练武场边上看了一会儿萧玉铭扎马步,唐书仪就回了世安苑。

    过了一会儿,三个孩子都过来了,唐书仪让人摆饭。餐桌上,萧玉宸说要调查长平公主身边那人,要用一下翠云,因为只有翠云知道那人的样子。

    唐书仪答应了,还嘱咐他不要冲动。被人算计做面首,虽然没成,但也是让人受不了的,那是对一个男人的侮辱。萧玉宸虽然不是冲动的性子,但只有十七岁,在调查过程中,要是再知道什么事儿或者听到什么话,一时冲动做出些过激的事情,也有可能。

    “儿子知道。”萧玉宸道。

    其实昨天晚上,他一晚上都没怎么睡,一是唐书仪的那些话让他想了很多,二是被“面首”那两个字给气的。他不到一岁就成为了永宁侯世子。这些年,锦衣玉食,周围人的巴结逢迎,虽然没有养成跋扈、自傲自大的性子,但也有侯府世子的骄傲和脾气。

    不过,这段时间他的性子又稳重了不少,即使再生气,再想杀了那个人,但也知道要一步一步来。

    吃过饭,翠云就跟着萧玉宸走了,萧玉铭和萧玉珠各自去上学。唐书仪又去简单装束一番,等着她的大嫂---唐国公府的世子夫人。

    昨天晚上,她就在脑子里扒拉出来了

    这位大嫂的信息:这位大嫂姓谢,名亦华,出身士族谢家。当初唐国公府和谢家联姻,也是强强联合,但这个联合曾经却差点毁了两家的情义。

    唐大夫人样貌普通,但是男子大多喜欢美人,唐国公世子唐书白也是一样。年轻的时候,他后院的貌美通房姨娘足有二十多个。

    两人成亲后,因为唐大夫人样貌普通,唐书白就不耐烦去她的院子里。两人交流得少,唐大夫人自然怀孕不易。婚后两年多,她都没有身孕。唐书白的那些通房姨娘开始蠢蠢欲动,当时更是有个得宠的姨娘,多次挑衅唐大夫人。

    唐大夫人也是个能忍的,唐书白的那些女人挑衅,她一声不吭,但是找了唐国公和唐国公夫人,还有她的父母,压着唐书白同意,每月至少二十天歇在她的房里,直到她生下儿子。

    唐国公夫妻没有异议,唐大夫人父母更是全力配合,但唐书白不同意。一个男人被压着生孩子,他觉得是对他的侮辱。

    但是唐国公夫妻手段强硬。唐国公直接按着他打了一顿,令他十几天下不了床。唐国公夫人,发卖了他大半的姨娘通房,

    特别是那几个得宠的。

    唐书白没有办法,只能每个月歇在唐大夫人房里二十天。这样半年后唐大夫人怀孕,一年后生下一个儿子。唐书白完成了任务,又开始了以前的娇美妾室环绕的日子。

    不过唐大夫人也是个幸运的,大儿子两岁过后,没多长时间又有身孕,然后又生下一子,这次她是彻底站稳脚跟了。唐书白就是一次不到他房里,她也不在意。不过她的手段强硬了起来,唐书白那些通房姨娘,敢对她不敬,不是发卖就是打死。

    也因此她和唐书白的关系降到了冰点,但她一点不在意。养孩子、管家、对外交际做得井井有条,且被人交口称赞。唐书白经常被人羡慕地说他娶了个好妻子,他心里是憋屈又无奈。

    后来,唐书白仕途不顺,唐大夫人不计前嫌,用谢家的关系奔走,唐书白顺利升职,两人关系开始慢慢缓和。后来两人又生了个小女儿,现在唐书白后院虽然还有两个姨娘,但几乎成了摆设。他是心甘情愿地天天往唐大夫人屋里跑。

    唐书仪在心里赞叹,这位大嫂也是个人物。

    其实豪门联姻就是这样,男女双方能培养出感情正好,和和美美一辈子。但培养不出感情,男人可不就是个生育工具。有了孩子站稳了脚跟,豪门贵妇有钱有权,天天逗孩子打牌花钱不香吗?管男人你心里爱谁呢。

    不过如果是她,唐书仪觉得,她做不到唐大夫人这个地步。不是爱不爱吃不吃醋的问题,而是黄瓜不能共用的问题。

    还好她穿过来就死了男人,不然还真过不下去。

    见到唐大夫人的时候,唐书仪觉得唐书白年轻的时候,眼睛肯定是瞎的。唐大夫人虽然五官普通了一些,但皮肤白,而且气质出众,端庄温雅中又带着些威仪。

    是个气质美人。

    “几次听你大哥说,你现在大好了,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见你这样,我们就都放心了。”唐大夫人见到唐书仪就拉着她的手,真诚地说。

    她说的大好,是指唐书仪从萧淮去世的伤痛中走出来了。唐书仪自然明白,就道:“累得你们担心了,我现在都想开了,以后带着三个孩子好好过日子。”

    唐大夫人拍着她的手开心地笑,“你这就说对了,你好了三个孩子才会好。”

    第61章说不出口

    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

    唐书仪觉得她和谢亦华磁场就很和。见第一面就觉得亲切,一说话又很投机。

    进了厅堂,两人聊起了家常。先聊了唐国公的身体,唐国公今年65岁,身体很健康。然后是国公府二房,也就是唐书白嫡亲弟弟唐书杰那一房的事情。

    唐书杰的婚事跟唐书白的联姻不同,唐书杰的妻子是他舅家表妹,两人算是青梅竹马长大,感情自然是很好。

    只是在这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唐书杰就是娶了青梅竹马的表妹,也一样纳了几房妾室。但他的表妹夫人却是对他情根深种,见不得他与别的女子好,天天的闹腾。

    “二弟妹这都要当祖母的年纪了,怎么还是看不明白,男人怎么可能只有你一个女人?”唐大夫人道。

    唐书仪叹气,“二哥也是,这么大年纪了,也不知道收敛些。”

    唐大夫人不想说他们的事儿了,就摆手道:“他们两个吵吵闹闹一二十年了,不会有大事儿。”说着她凑近唐书仪,声音放低了一些道:“玉宸与那吴家二小姐退亲因为什么啊?”

    在她看来,要是没有特别的原因,这个亲事退得不是很好。萧玉宸以后是要走科举路子的,而吴静云的外公是大儒,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她的几个舅舅也都学识不错,对萧玉宸的科举有帮助。

    唐书仪没有马上回答她的话,思考着怎么说。她已经答应吴家不把崇光寺的事情说出去了,但她又不想欺骗唐大夫人。

    “难道真的是因为外边传的,吴二小姐八字不好?”唐大夫人见她沉默,又问。

    “不是,”唐书仪没想到外边已经传出,吴静云八字不好的传闻了,速度可真够快的。

    “具体原因我没办法说。”她又小声道。

    唐大夫人一副了然的表情,她自小在古代豪门内宅长大,又当了这么多年唐国公府的宗妇,在有些方面,比唐书仪这个现代穿过来的人,有见识得多。

    她道:“本来我还想跟你打听打听,吴家的三姑娘呢。”

    “吴静姝啊?”唐书仪问。

    唐大夫人点头,然后又叹口气,“都是自己人,我也不怕你笑话,我娘家侄子,去年从外边弄了个扬州瘦马回来,当时我大嫂也没太在意,谁知前几天大夫一把脉,怀孕了,都三个月了,你说气死人不?”

    “那...这是要留下来?”唐书仪问。

    古代的男人虽然都三妻四妾,但是在婚前一般都是不会纳妾的,顶多收几个通房。婚前让通房怀孕这种事儿,更是大忌。只要不是那种卖女儿的人家,几乎都不会让女儿嫁给婚前生子的男人。太不讲规矩。

    一般人家,碰到这种事儿,都是一包药把孩子流掉。现在大嫂在她跟前说起这事儿,估计是谢家想把孩子留下来。

    果然,就见唐大夫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让我说,一包药下去事情就解决了,再把那扬州瘦马发卖了,那样的人留着就是个祸害。但我这侄子是我大嫂的小儿子,从小得宠,哭着闹着要把孩子留下来,要是不留下那孩子,他就去死。”

    唐书仪很想说,那就让他去死。但这是别人家的事情,她也就是听听。

    “我大嫂觉得吴夫人平时端庄贤惠,想着她的女儿应该不错,就让我跟你探听探听吴三小姐性子如何。”唐大夫人又道。

    唐书仪一时无语,这谢家的大夫人,做事情也不地道,自家儿子都闹出通房怀孕的事儿了,还要挑好的。不过她挑的这个可不怎么好。

    若是一般人,这种事情她定然不会管,可毕竟连着亲戚,有些话唐书仪也得说,她道:“吴家的女儿都不行。”

    唐大夫人又是一脸了然,中间必定发生了大事。她压低声音问:“恐家宅不宁?”

    唐书仪没有说话,但唐大夫人什么都明白了。不过唐书仪还是叮嘱了一声,“大嫂,事情不能外传,我答应了人的。”

    “你放心吧。”唐大夫人很肯定地说:“我只跟我大嫂说不合适,别的一个字不说。”

    唐书仪笑了下转移话题,两人又聊起了别的。中午唐大夫人留下来一起吃饭,她见萧玉宸兄妹三人都比之前懂事了一些,诚心地为唐书仪高兴。

    临别的时候,她还说:“这管孩子,有时候就得下死手,像我那侄子,要是早早地下死手管,也不会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我知道。”唐书仪道。

    前身对三个孩子有求必应,可以说萧玉宸兄妹三人成现在这个样子,与前身的宠溺脱不开关系。当然,萧淮也不是个好爹,管生不管养。

    送走唐大夫人,唐书仪靠在锦榻上发呆。

    据说古代的男人,十几岁就开始有通房了,那她的两个便宜儿子怎么办?萧玉铭才十四,暂且不说,但是萧玉宸怎么办?难道要跟他说,不能睡丫鬟?这话她说不出口。

    但是真的让他们兄弟两个,以后通房姨娘的一大堆,她又觉得自己养了两棵花心的白菜。

    纠结了好一会儿,她叹口气,这是古代社会,思想根深蒂固了几千年,她是没办法改变的。有些事情顺其自然吧。

    不过现在萧玉宸满心都是柳璧琴,估计也没有心思睡丫鬟。而萧玉铭才十四,她暂时不用操心这事儿。

    只是以后萧玉珠的亲事可是要好好挑,尽量找个答应终生不纳妾的。

    唉,为人母,真是什么心都要操。

    不过她不是纠结的人,这事儿她想好后就放下了,开始考虑抽时间去天琅湖附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宅子做会所。

    “夫人,参茶。”翠竹把一个青玉小碗递到唐书仪手里。

    唐书仪浅浅地喝了一口,然后说:“翠云出去了一日,就你一人,我还觉得空落落的呢。”

    翠竹笑,“要是翠云听了您这话,可不得高兴死。”

    唐书仪哈哈笑。

    翠云晚饭前回来了,见到唐书仪她说:“奴婢本想着,在长平公主府外边守一会儿,见到那人说给长明就能回来了,结果守了一天也没见到人影子。大公子说,明天还得去。”

    “那你这几日就辛苦些,回头我亲自向我们大公子给你讨赏。”唐书仪让她坐下道。

    翠云笑嘻嘻地跟唐书仪行礼,“那奴婢先谢夫人了。”

    PS:我看评论了,有些小可爱为原女主抱不平,我说一下我的观点哈。

    其实,原女主吴静云前世过的不好,重生了想报仇,很正常。而女主唐书仪是穿越的,她的利益和大儿子和侯府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为了自己和侯府好,她自然要阻止。

    女主和原女主,不能说谁对谁错,只不过站在不同的立场,利益不同,而有了冲突。

    我没有故意黑化或者降智原女主的意思,其实前世不是很聪明,重生又不是换脑子,要是不大彻大悟,重生后也不会多聪明。

    当然,穿越也是一样。我觉得我要是穿越到古代,估计活不过一集,哈哈哈....

    第62章主人是哪位?

    晚膳时候,萧玉宸也说了他今日的调查情况。

    长平公主被皇上训斥又禁足,整个公主府都安静了下来。今天一天,除了出来采买的下人,公主府内没有旁的人出来。

    现在他们只有翠竹一人知道那人的长相,其他情况一概不知。只有等到那人从公主府出来了,他们跟上去摸一摸情况,才能做接下来的调查。

    “不用着急,只要人不丢,早晚都能查清楚。”唐书仪跟萧玉宸说:“不用把关注点一直放在这件事上,书要好好读,其他的事情接着做。这件事交代下去,再做下一步动作。”

    萧玉宸愣了一下,他被“面首”两个字气狠了,现在一门心思都在这件事上,根本没办法做别的。

    唐书仪也经历过十七八岁的年纪,能理解萧玉宸现在的心情。但要成长就不能太随心,她道:“事情分个轻重缓急,你要读书,要会友,要处理府里的一些事情等等,总不能就因为这件事,其他事情就不做了,或者不用心做吧。”

    萧玉宸听了她这些话,一脸恍然,“是儿子着相了。”

    唐书仪嗯了一声,然后看着萧玉铭和萧玉珠道:“你们也是一样,做事情不可被情绪牵引。”

    萧玉珠和萧玉铭都点头。

    唐书仪没有再说这件事,而是说起明日想去天琅湖那边,看有没有合适的宅子。萧玉铭听了后,表示他可以陪着去,他对那一带很熟悉。

    唐书仪看了他一眼,“不用,我就是先去看看。”

    当她不知道,他是想逃课,不想去上学。

    被看穿了,萧玉铭也没有尴尬,嘿嘿笑了两声。

    第二天,唐书仪照常起床后去小花园散步,然后路过练武场,看萧玉铭练武。到了练武场,萧玉铭已经在扎马步,即使是外行人,唐书仪也能看出,他比之前刻苦很多。

    “这扎马步,要扎多长时间。”唐书仪问牛宏亮。

    牛宏亮看着萧玉铭道:“要下盘够稳了才行。天赋和努力的不同,需要的时间长短也不同。”

    “玉铭的基本功多长时间能成?”唐书仪问,把他送到向将军跟前,

    最起码要把基本功练扎实了吧。

    牛宏亮:“二公子根骨不错,如果再像这两天这么努力的话,半年应该就差不多了。”

    唐书仪没想到需要这么长时间,就听牛宏亮又道:“练基本功,扎马步是基础,接下来还要练力量,爆发力等。”

    唐书仪点头,做什么都不容易,只是她担心萧玉铭的这种努力不能持久。十几岁的孩子,很容易一时兴起对某件事很努力,但过几天失去了兴趣,就把事情丢下了。不知道萧玉铭会不会这样,但愿不会。

    在练武场边上看了一会儿,唐书仪又在小花园散了会儿步,就回了世安苑。用过早膳,她换上男装,带着翠竹又出门了。翠云又和长明一起,去公主府外守着了。

    唐书仪今天穿了一件墨蓝回纹宽袖长袍,头戴黑色幞头帽,腰上系暗红皮带,稳重中带着儒雅,端的是倜傥风流。就是翠竹都忍不住看了她一眼又一眼。

    唐书仪伸手朝她额头上敲了一下,“哪天要是真的碰到个俊俏的公子,你还不得被勾走。”

    翠竹捂着额头说:“有谁能俊俏过六爷和我们大公子?”

    唐书仪哈哈笑,“这话可不能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主仆俩说笑着上了马车,直往天琅湖而去。马车辘辘地行驶了两刻来钟停下,唐书仪挑开车窗帘子往外看,入眼的是一片碧绿,清澈朗目。长长的湖岸线或杨柳涛涛,或荷叶连连,真是美不胜收。

    湖的西边,停着几艘大大的船,上面缀着灯笼挂着沙曼,很是亮眼,想来这就是所谓的花船了。现在是白天,船上只有一两个划船的小厮,坐在船头打盹儿。

    花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精致的小楼,唐书仪目力不错,见上面挂着大大的牌匾,写着春满阁。想来是青楼。

    唐书仪对这个地方有些不满意了,她想做的会馆是娱乐性质不错,但一点颜色都不想染,所以要是跟青楼花船搅和在一起,就有些不好了。

    虽这样想,但她还是带着翠竹在湖岸边慢慢行走,打算沿着天琅湖走一圈。

    虽然快要入冬了,天气有些冷,但天气晴朗,来湖边游玩的人不少,不过大多是男子。

    唐书仪沿着湖岸走了一刻来钟,开始有宅院,不过都不是很大,或单独的小院儿,或两进,三进的宅院都没有,她更有些失望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