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7章

    回到家,他还特意去了佳宁郡主的院子,说:“你挑女婿的眼光不错,长脸得很。”

    佳宁郡主今日也很高兴,跟他说话很和气,父女两人之间从没这么和谐过。端亲王走后,佳宁郡主坐在那里笑着发呆,她的大丫鬟在旁边说:“郡主您真的是苦尽甘来了。”

    佳宁郡主嗯了一声,笑着起身拿了礼物让大丫鬟送到定国公府。

    皇宫这边,李景熠坐在桌案后面,也是一脸笑。叶德本见状笑着说:“唐大人大才,萧世子能考这么好,是必然的啊!”

    李景熠笑着喝口茶,然后道:“大哥他自己也很努力,之前出外游历还遇到过山匪。”

    叶德本点头,又说:“听说萧世子是在那时候跟佳宁郡主相识的,看来两人的缘分也是天定的。”

    李景熠点头,只是遗憾之前废帝给他们两人赐过婚了,不然他就可以给他们赐婚,也算是锦上添花了。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进来说:“内阁赵大人求见皇上。”

    李景熠脸上的笑淡了很多,“请他进来吧。”

    小太监出去,不一会儿赵大人进来了,给李景熠行了礼后,他道:“定国公世子会试进了一甲,皇上有何打算?”

    李景熠疑惑地问:“朕需要什么打算?”

    赵大人:“定国公府现在可谓是烈火烹油,皇上若是为定国公和定国公夫人着想,就不要在殿试的时候,点萧世子为状元。”

    李景熠听后垂了下眼眸,掩盖眼中的厌恶和不耐,再抬眼的时候他眼中一片纯净

    ,“朕到时候点不点萧世子为状元,要看殿试时萧世子的表现。科举要公正,到朕这里也是一样。”

    赵大人看他一脸正直纯真,一时不知道怎么说了。过了一会儿他道:“皇上,大家都知道您与定国公情义深重,如此,您若是点了萧世子为状元,怕有人会说您有偏颇,对您对萧世子的名声都不好。”

    李景熠听了他的话,做出一副认真思考的模样,然后道:“朕明白了,会考虑赵大人你的建议。”

    赵大人觉得他如此说,就是同意了自己的建议,脸上带了笑,“陛下英明,盛极恐衰,想来定国公和夫人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李景熠又认真地点头,“爱卿说的是。”

    赵大人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又道:“陛下马上就十五岁了,也到了成婚的年纪,是不是应该开始选秀。”

    听了他的话,李景熠脸一阵红,“朕....朕还年轻,大婚之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皇上,”赵大人义正词严的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也不可长时间无后,再说陛下也要考虑子嗣。”

    李景熠看着赵大人沉默,在赵大人被他看得有些发毛的时候,李景熠开口说:“朕什么时候成亲,与谁成亲,都是朕的私事也是朕的家事,赵大人还是不要插手的好。”

    “臣没有插手皇上私事的意思,”赵大人起身恭敬行礼,又道:“只是您是君主,君主之事都是国事。且后宫与前朝牵扯,后宫之事也是国事啊!”

    “朕还是第一次听说,后宫的事也是国事的说法,”李景熠道:“爱卿你说,为何后宫的事也是国事?难道还有人想利用后宫牟利不成?”

    赵大人没想到他忽然如此犀利,想了一会儿说:“主要还是子嗣的问题,皇上的子嗣直接关系着下一任的君主。”

    李景熠点头,“朕知道了。”

    赵大人一时拿不准这个知道了是什么意思,但也不好再问。这时李景熠说:“没什么事爱卿退下吧。”

    “是。”

    赵大人行礼退了出去,下了御书房的台阶,他又回头看了一眼御书房的方向,才迈步离开。他知道当今皇上跟定国公的女儿青梅竹马,皇后的位置很有可能就是定国公女儿的。

    这没什么,皇帝的皇后不会只有一个,即使只有一个,太子也不一定就是皇后所出。这就看各家的本事了。

    后宫的利益有多大,朝堂上的大臣都明白得很,所以不少人磨刀霍霍要把女儿送进宫呢。

    第390章

    这马屁让他给拍的

    朝堂本就是一个博弈场,大臣和大臣之间的博弈,大臣与皇帝之间的博弈,甚至还有后宫和前朝的博弈。最终看的就是实力、手腕和心智。

    新皇登基,而且年龄又小,不少朝臣都摩拳擦掌地要“大展宏图。”皇上年龄小,更好左右控制。皇上没有大婚,他们就有机会把自家的女儿送进宫,若是可以生子,说不定就会有更大前程。

    李景熠自然知道那些朝臣的想法,但他刚登基还不是出手的时候。而且,他与玉珠的亲事,一时半会儿定不下来,他有的是时间跟这些老狐狸周旋。

    其实,以萧淮现在的实力,清除朝堂内的异己并不是难事,但他没有做,就是想把那些人作为新皇的磨刀石。这些李景熠也明白。最终他都是要独自去面对一切的。

    这边,唐国公定了时间见萧易元,唐书仪和萧淮带着他去唐国公府。今日一早,萧成明和萧大勇就带着萧易元到了定国公府,他们对今日的见面很重视。而唐书仪见到萧易元一身的行头,就有些想笑。怎么说呢,有点暴发户的感觉。

    萧易元是个敏感的人,见到唐书仪的表情脸就红了,他摘下手上的玉扳指和头上的金发冠,这都不是他想戴的,是一家人围着他捯饬的。

    “哎呀,你摘了它干嘛,多贵气啊!”萧成明说,他就是怕唐国公府觉得自家穷。

    萧易元红着脸说:“带着不舒服。”

    “又没有让你天天戴,不舒服也戴着。”萧大勇说着就又要给他戴上去,萧易元没办法,目光求救地看向唐书仪。

    唐书仪忍着笑,吩咐翠竹去拿些东西过来。翠竹转身出去,不一会儿就端了一个托盘过来,上面都是些男子佩戴的发冠玉佩之类的。让萧易元坐下,她拿起一个银底镶嵌红玛瑙的发冠,递给翠云。

    翠云过去给萧易元戴上,又从他腰间取下一枚翡翠玉佩和一个红色绣锦香囊,然后从唐书仪手里接过一块羊脂玉佩,给他戴上。这样整个人看起来文雅又内敛,很是不错。

    萧易元长长地松了口气,而萧成明见了皱着眉问:“是不是太素了?”

    萧大勇也是一样皱着眉,觉得还是刚才的打扮好看,多贵气。

    唐书仪笑着说:“我父亲和哥哥喜欢这样的打扮。”

    萧成明和萧大勇一听都不再说什么了,今天让萧易元这样打扮,就是让唐国公他们见了喜欢,平时他们也不喜欢戴这些东西。

    收拾好了,唐书仪和萧淮带着萧易元去唐国公府。唐国公和唐书杰见到萧易元脸上都带着满意,能进会试一甲,就足以说明学问很好。再有之前认亲时他的表现,说明这是个聪明人。聪明又有学识,再加上他们和定国公府的扶持,未来想平庸都难。

    所以他们对萧易元基本是满意了,后来又坐下来聊了一会儿,唐国公和唐书杰更加满意。其实说白了,让他们最满意的就是萧易元进了一甲。但这也无可厚非,虽然考试成绩不代表一切,但是能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最起码在学识这方面是优秀的。

    聊了一会儿,就说到了亲事。萧易元起身很恭敬地跪在唐国公和唐书杰的面前,说:“晚辈心仪三姑娘良久,此生非她不可,也只她不可。希望国公爷和唐大人能把三小姐托付于晚辈,晚辈定尽全力呵护她一生。晚辈保证,此生就三小姐一人,无论任何缘由,都绝不纳妾。”

    他的话说完,房间里一片安静,过了一会儿唐国公扭头看着萧淮,慨叹地说:“多年前,你也是这样跪在我的面前,做相似的誓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很好。”

    萧淮连忙起身,拱手道:“此生有书仪相伴,是我之大幸。”

    唐国公哼笑了一声,“你这话说得很对,我女儿无论在哪里都是优秀的。”

    唐书仪想捂脸,老爹啊,这夸得也太直白了。但萧淮很认同地点头,嘴里还说:“这都是岳父您教导有方。”

    唐国公哈哈笑,唐书杰和唐书白都想翻白眼,这马屁让他给拍的。

    “我唐家的女儿,虽不能说都如珠如宝,”唐国公看着萧易元说:“但是我唐家女儿就是出嫁了,也从不是泼出去的水。她们出嫁后,若是过得不如意,唐家随时都准备着接她们归家。”

    萧易元连忙道:“晚辈绝不让三小姐受委屈。”

    唐国公嗯了一声,又道:“君子不可食言而肥,今日你说的话,在场的都是见证,若是有一丝违背,到时候就别怪我唐家人不讲理。”

    “晚辈绝不食言。”萧易元忙道。

    唐国公又嗯了一声,然后看向唐书杰。这个时候事情基本就已经定了,唐书杰也没有说再多,只道:“既然如此,希望你与安乐以后能和睦到白头。”

    说出这句话,他心里真是挺难受的。

    萧易元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唐国公摆手让他起身,萧淮适时商议定亲的事情。如此,萧易元和唐安乐的亲事算是定得差不多了。

    又说了一会儿话,唐书仪和萧淮带着萧易元离开,唐书杰面色平淡地回了唐二夫人的院子。唐二夫人见他这样,心里咯噔了一下,然后问:“事情没有成?”

    萧易元中了一甲后,她就对这门亲事更加满意了。

    唐书杰坐下,叹口气道:“成了,跟当年萧淮跪地求亲一样,也跪在我跟前说,此生就安乐一人。"

    唐二夫人高兴地拍了一下手,“这我就放心了。”

    唐书杰见她那没心没肺的样子,皱着眉说:“闺女要出嫁了,你就这么高兴?以后不能天天围在你身边,娘亲娘亲地喊了,你就不心塞?”

    唐二夫人:“.........”

    组织了一下语言,唐二夫人坐到他身边,轻声说:“表哥,我知道你舍不得安乐,但是安乐是女儿身,我们不能留她一辈子啊!我高兴,是因为萧易元现在看来各方面都很好,我们安乐找到了好归宿。”

    唐书杰身子一歪,头枕在了唐二夫人的腿上,有气无力地说:“表妹,你以后不要再与我生气了,安乐出嫁已然要了我半条命,你若是再与我生气,我就没法活了。”

    唐二夫人见他又在装可怜,抬手啪的一声打在他的身上,说:“安乐出嫁要了我大半的命,你要是再惹我生气,我也没办法活了。”

    唐书杰连忙坐起身,把媳妇抱在怀里哄,“表妹,我与你说笑呢......”

    第391章

    一手平衡之术用得妙

    夫妻俩闹了一会儿,唐二夫人就去了唐安乐的院子,跟她说萧易元的事情。看着娇憨可爱的女儿,内心一阵感慨,不知不觉女儿就要定亲,然后就是出嫁。就是再不舍,该放手的时候也得放手。

    摸着女儿的头,唐二夫人跟她说了萧易元求娶的事情,唐安乐听后先是一愣,然后就是满脸羞红。唐二夫人见了皱眉,明显女儿是知道萧易元的心思啊!

    “他之前在你跟前说过什么?”她问。

    唐安乐摇头,唐二夫人不信。唐安乐见状道:“就是每次碰到的时候,他总是偷看我。”

    定国公府和唐国公府这种关系,两家的孩子自然经常往来,唐安乐跟萧易元偶尔碰到也是有的。青春期的女孩子,本就对男女之间的感情敏感,萧易元的感情就是再压抑,也会表现出来不少,唐安乐自然能感受到。

    唐二夫人听两人没有私相授受,放了心,然后问:“你觉得他如何啊?”

    唐安乐红着脸点头,唐二夫人脸上挂着笑但是心里感慨,有些缘分好似就是天注定的。她把女儿抱进怀里,轻声讲了萧易元说的那些话,然后道:“他能如此我与你父亲都放心不少,但是夫妻之间相处只靠这些情意也是没办法长久的,你要学会经营.....”

    她一点点的讲自己认为的,夫妻间的相处之道,希望女儿的一生都能顺遂和乐。

    两家既然把亲事说定了,就开始准备订亲。在忙碌中,萧玉宸和萧易元要参加殿试了。这日一早,萧淮就带着他们兄弟两人进了宫。

    殿试在金銮殿举行,新皇亲自主持,但也有不少大臣在旁边协助。正常情况下,这种场合唐书仪这个帝师是要参加的,但因为萧玉宸和萧易元与她的关系,她便回避了。

    题目是早就准备好的,李景熠让太监发了下去,然后看着这些新科进士答题。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一个多时辰过去,新科进士们陆陆续续交上卷子,李景熠亲自阅卷,内阁大臣和方大儒在旁边协助。

    新皇很认真,每张卷子都认真地看,直到下午才把卷子看完,然后指着萧玉宸的卷子说:“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笔锋犀利、见解独到,堪为佳作。萧玉宸可为头名....”

    “皇上...”

    赵大人这时开了口,但他刚说了两个字,李景熠就打断他道:“赵爱卿,可否让朕把话说完?”

    他这样一句话,让整个金銮殿安静的针落可闻,赵大人连忙跪倒在地,规规矩矩的磕了一个头道:“臣一时情急,做事鲁莽了,请皇上责罚。”

    李景熠坐在上首,面色平静地看着他...沉默。金銮殿内的众人,看着面色平静的少年皇帝,一时之间都不清楚他在想什么。有不少人的目光都看向萧淮,而萧淮也是一脸平静,更让人猜不出心思。

    似乎过了好久,少年皇帝开口了,就听他说:“朕年少继位,知朝堂上许多事宜需要仰仗众位大臣。朕每日都在努力学习,认真听取各位大臣的建议和教导。赵爱卿经常教导朕,应该何时起床何时就寝,每日看什么书,批阅多少奏折等等。”

    这话让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赵大人的身上,大家都没有想到他管得这么多,在家里管孩子也不会如此吧。

    赵大人扭头看了一眼神在在的萧淮,面色一阵的尴尬。他没有想到小皇帝平时安安分分,乖乖巧巧的,今日是怎么了?

    这时,就听少年皇帝又讲,“前几日,赵大人跟朕说,定国公府烈火烹油,此时萧世子被点为状元的话不合适,盛极恐衰。但是朕以为,万事都要实事求是。各位爱卿觉得呢?”

    这话让在座的大臣都起身应是,更有赵大人的政敌适时的批判他的行为。赵大人跪在地上,头微微抬起看一脸认真谦逊的少年皇帝,他一时弄不清楚,这小皇帝是故意整治他,还是本就是这个性子。

    这时就听少年皇帝说:“朕知赵爱卿忠心,也知赵爱卿今日打断朕的话是一时性急,爱卿以后万不可如此了。但是赵爱卿错了就是错了,赵爱卿之前也跟朕说过,身为君主应赏罚分明,朕也不好不罚你。就罚赵爱卿一年俸禄,自家思过一月吧。”

    “臣谢主隆恩!”赵大人叩头拜谢,李景熠起身把他扶起来,“爱卿不要怨怼朕就行。”

    赵大人连忙又行礼道:“微臣不敢。”

    李景熠嗯了一声,然后回到龙椅坐下,看着方大儒和内阁几位官员道:“各位觉得萧玉宸为头名,如何啊?”

    “皇上英明。”

    众位大臣一时也猜不透这位小皇帝的心思,他今日狠狠地下了赵大人的面子,但还是对他礼遇有加的样子。赵大人的政敌本来觉得,这次赵大人要栽个大跟头的时候,却发现皇帝并没有伤他根基。

    李景熠也不管朝臣们怎么想,又认认真真的点评萧易元的卷子,还跟各位大臣商议,然后定他为榜眼,然后就是探花.....

    殿试结束就是琼林宴,再然后新科状元、榜眼、探花身披红花游街,一时间整个上京城好不热闹。此刻萧淮和唐书仪坐在茶楼的二楼,看着大儿子风姿,谈着殿试时的事情。

    萧淮道:“你这徒弟扮猪吃老虎,连敲带打把赵文华的气焰打下去不少,但还给了他希望,让他继续跟他的政敌斗,一手平衡之术用得妙。”

    唐书仪扑哧笑,“也是那帮大臣太把自己当回事,也太利欲熏心了。”

    人若是急功近利,就很容易被一些东西迷了眼睛和心智,进而做出一些降智的行为,那赵大人就是。

    第392章

    谁在前世约了你

    殿试后就要给进士们安排官职,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走动关系,以求安排一个好一点的职位。萧玉铭和萧易元自然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不过,唐书仪和萧淮与他们商量了对今后的打算,最后两人按部就班地进了翰林院。

    官场上素来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要想有长远的发展,自然是要去翰林院刷履历。当然翰林院也不是所有进士都可以进的,第一要会试和殿试的名次都靠前,第二要有关系。这两点萧易元和萧玉宸都符合,自然很顺利地进了翰林院。

    两人的工作安排好,接下来就是一个大婚一个定亲,总之近段时间定国公府喜庆又热闹。

    萧易元和唐安乐定亲,唐书仪也要操心不少。上京这边的风俗,陆氏他们不是很懂。然后就是萧玉宸的大婚,近段时间她的大脑几乎没有一刻在闲着。而萧淮这几日都怎么着家,也不知道在忙什么。

    “这位王夫人和刘夫人一直不对付,到时候要把她们两人隔得远远的.....”

    唐书仪跟赵管家交代着这些细节,赵管家佩服地点头,他们家夫人不愧是做帝师的人,做事情太周到细致了,他拿着笔认真地记着。

    唐书仪把客人安排的细节讲完后,看了眼赵管家记得密密麻麻的本子,脸上带了满意,做事情用心的员工就是好员工。

    她道:“这些都保存好,以后还能用到。另外,平时多注意各家的事情,不定时补充关系网。”

    “是。”赵管家合上本子认真地答。

    唐书仪嗯了一声,然后问:“国公爷这几日忙什么呢?”

    赵管家摇头,“奴才不知。”

    唐书仪摆手让他出去,靠在锦榻上想有没有什么事情遗漏,两日后萧玉宸就要大婚,若是有什么遗漏能马上补上。

    转眼天黑了下来,晚膳也摆上了,兄妹三人也到了世安苑吃晚饭,萧淮才匆匆地赶了回来。唐书仪忍不住问他,“你这几天在忙什么呢”

    萧淮朝她笑,“用过晚膳跟你说。”

    唐书仪不知道他在卖什么关子,但也没问,而是说:“守卫的事情你都安排好了吧?”

    萧玉宸大婚,李景熠要来参加,安保问题必然是要做好的。

    萧淮牵着她手往餐厅走,嘴里说:“都安排好了,兵马都还在城里,京郊大营那边现在由向天河负责,内外都没有忧患。”

    唐书仪对他自然是放心的,两人牵着手一起进了餐厅。兄妹三人看着他们紧紧握在一起的手,脸上都挂着羡慕的笑。整个上京城,找不出第二对如此恩爱的夫妻。

    用过晚膳,唐书仪想再交代萧玉宸一些事情,但是还没有开口,萧淮就让兄妹三人离开了,然后拉着唐书仪往寝室走。唐书仪不明所以地问:“什么事情?”

    萧淮笑着在她耳边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两人进了寝室,萧淮就关上了门,还吩咐翠竹翠云不允许打扰。唐书仪被闹了个脸红,这天刚黑就......

    就在这时,萧淮拉着她往床边走,唐书仪有些不配合,“你这样多让人笑....”

    话还没说完,萧淮拉开了帐子,就见上面放了两件喜服,一男一女,一红一绿,放在一起色彩浓烈但好看至极。唐书仪惊讶的看着萧淮,“这是谁的喜服?”

    萧玉宸和佳宁的不会出现在这里。

    “你和我的。”萧淮把她拥进怀里,“我有了名分,也得有仪式。”

    唐书仪扑哧笑,“你要求还挺多。”

    萧淮认真地嗯了一声,然后帮唐书仪宽衣,又一件一件地帮她把嫁衣穿上。唐书仪看着他认真的模样,一颗心满得都要溢出来了。在这个陌生的时空,与他相识相知相爱,是上天给她的最大优待。

    鲜艳的红与沉稳的绿搭配在一起,给端庄大气的唐书仪增添了明艳,整个人光彩得让人移不开眼。萧淮直直地看着她,说:“你是我这三辈子最大的福气。”

    唐书仪爽朗地笑,“那妾身帮夫君宽衣如何?”

    萧淮笑着张开手臂,唐书仪认真地给他换衣服,等给他换好后后退两步,看着俊逸中带着艳丽的男人说:“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夫君之颜,甚入我心。”

    萧淮抱上她哈哈笑,又帮她戴上了凤冠,然后二人在寝室内认认真真地拜天地,最后一拜后,萧淮紧紧地握着唐书仪的手说:“愿你我来生还能做夫妻。”

    他说得认真又含着浓浓的期许,唐书仪听了眼眶都有些湿润,她笑着说:“记住,暗号是:谁在前世约了你。”

    “谁在前生约了你,”萧淮咀嚼了下这句话,握着唐书仪的手更紧,他道:“我一定把这句话刻进灵魂。”

    唐书仪又被他认真的样子感动,双手抓着他的衣襟,踮起脚就朝他的唇亲了上去......

    PS:今天文艺了一把

    《谁在前生约了你》,来自网上的一首诗:

    谁在前世约了你,对你莞尔一笑

    那样纯净,那样无邪,又是那样真诚

    谁在前世约了你,脸上的笑容绽放成了整个春天

    你在与不在,都在开放

    你欢不欢喜,都在摇曳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