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爆款热文 第60章

    我1954出生在皖北平原上一个叫何家庄的村子里。

    何家庄首到今天也是一个远离城镇的偏远地方,那里没有铁路、也没有公路,只有一条约十里长的泥土路,可以从庄上到达县城到永丰镇的公路。

    要想外出,去县城或更远的地方,就得从庄上沿着这条泥土路走上十里到公路边,再沿着公路走上十几里到达永丰镇上,在那里可以坐上汽车去县城。

    虽然何家庄地处平原,不知何故,却是块鸟不拉屎,狗不生崽的地方,穷是没得说的。

    本来平整整的土地,种庄稼多好,偏偏老天爷作弄我们那里的平民百姓,硬是让这块土地,一年到头没什么收成,据说是这片土地中的泥土含碱量过高,不宜庄稼生长。

    何家庄不远处有条肥河,是淮河的支流。

    肥河平时都是干枯的,每年五、六月份,淮河水一涨,肥河就洪水泛滥,把何家庄这十里八乡淹个底朝天。

    从高空看下去,就像一面天大的镜子。

    最奇怪的是河水一退,这田里的庄稼,不论你种什么,都长的跟干柴似的,毫无生气。

    所以这肥河两岸,方圆几十里,也就何家庄大些,有一百五、六十户人家。

    我家座落在庄上的东南面。

    1949年前,我家当时是这个庄上最大的院落之一,也是房屋最好、最多、最气派的大院。

    唯一的缺陷就是人丁太少,到我有意识时,大院里就三个人。

    我在这个大院的东南屋出生。

    我记事时,就随着奶奶生活,是奶奶教我说话,教我走路,教我人生应该懂得的一切。

    记忆中的父亲,似乎很少说话,从来没有笑脸,就像全世界都欠他债一样。

    即便他偶尔抱抱我,也不会笑。

    在这个大院里,是奶奶护着我长到西、五岁。

    我记得,从我有感觉时,我们家这个大院就奶奶、爹和我,三个人住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