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92章 要银子

    V自是将银子从陛下手里要回来。

    苏锦看到视频里的沈逾白如此理所当然,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听错了。

    她又重放了一遍,确定了,沈逾白确实要找天元帝要银子。

    你送出去了还能要回来

    沈逾白应道:那四百万两银子本就是通府的民脂民膏,百姓已将所有进献给天子,如今百姓遭难,君父又如何能置百姓于不顾

    苏锦觉得沈逾白说得特别有道理。

    可问题是,她不是天元帝啊。

    苏锦问道:你不是说要让天元帝看到银子,充盈了国库,才能与他讨论治国之道吗

    沈逾白面不改色:他已经看到银子了,国库也充盈过了。

    苏锦给他竖起大拇指:逻辑无懈可击。

    银子是给天元帝看看,又没说要给他用。

    不过让天元帝把银子吐出来,天元帝能愿意吗

    不会一怒之下砍了沈逾白的脑袋吧

    苏锦对沈逾白很是忧心,不过如今灾情严重,只能靠搞基建缓解。

    她倒是很想给沈逾白传送点粮食砖之类的过去,可真这么干了,沈逾白怕不是要被大家当成妖怪烧死。

    算了算了,还是靠沈逾白自己吧。

    等灾情结束,她倒是可以提供各种技术支持。

    次日,府城便发出告示,水已退了,府衙贴出告示,府衙不再供粥,需得干活才能领到粮食。

    方脸男子们大喜,当即放出风声:府衙竟然不救灾了,这是不顾百姓死活!

    这等风声只吹了一日,就烟消云散了。

    一个男丁干一天活,给半斤粮食,煮熟了全家都能吃,还不用排队。

    何况许多人家去干活的还不止一人,勒紧裤腰带,还能省点粮食出来,比等着府衙发粥好多了。

    虽然过得艰难,然往年更难。

    在苦水里泡过,这点苦便也算不得什么了。

    而沈逾白要银子的奏折已经通过锦衣卫的特殊渠道赶到京城了。

    自年前各个衙门要完钱,国库就很是空虚。

    新年伊始,崔明启推广红薯,又要走了一笔银子,国库便如被搜刮得干干净净。

    户部尚书张永寿便日日哭穷,哭得天元帝头疼不已。

    恰在此时,沈逾白送的四百多万两就这么肥了国库。

    张永寿喜极而泣,泪洒御书房。

    天元帝也是大喜,除了面对光禄寺吃食,其余时候皆是意气风发。

    四百二十多万两纹银呐。

    抵得上大越一年的财政税收了。

    沈逾白立下如此大功,必是要赏赐的。

    沈逾白刚从五品升到四品,已是让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再不能升迁了。

    天元帝兴致颇高地找太后商议了一番。

    既然他不能再封赏,何不封赏他的母亲

    太后笑意盈盈。

    如此能臣,必要给予荣耀,否则会寒了能臣的心。

    天元帝笑道:母后所言甚是。

    敕封罗氏为四品宜人的圣旨才下了一个月,通府洪灾的奏章便到了天子的案前。

    朝中还在商议如何救灾,沈逾白要银子的奏章就来了。

    天元帝被气笑了。

    若是让人快些追赶,那敕封罗氏的圣旨还能拦住。

    天元帝狠狠咬了口沈逾白连同奏章一同送来的饼干,又是一声冷笑。

    区区一匣子饼干便想要走二百万两他莫不是以为这国库的银子都是他的

    太后看着皇帝说是将饼干送与她吃,自己却是一块接着一块往嘴里送,轻笑一声,道:国库里那四百多万两银子还真就是他送来的。

    天元帝便吃不下饼干了。

    早朝时,首辅与次辅为了拨款十万两纹银还是二十万两纹银吵得不可开交时,天元帝心中冷哼。

    这点银子可入不了沈六元的眼,人家一开口就是二百万两纹银。

    两日后,沈逾白要银子的奏章又来了。

    此次的奏章详细写明了银子是用于修路,为往后官盐的运输做准备。

    如此一来,救灾不仅仅是救灾,还有为往后朝廷赚盐税做准备,是为了往后挣钱。

    天元帝再次出现在太后宫中时,太后感慨道:像沈六元这般会赚钱的官员不多。

    修路也是为了往后更好地挣钱,挣更多钱。

    天元帝沉默。

    太后道:官盐也该运转起来了,通府百姓都巴巴等着呐。

    天元帝:……

    重新开设一官盐地并非儿戏,需得安排妥当,还有这都转运盐使的人选要细细斟酌。

    天元帝自是想要任用年轻官员,可这等关键位子,朝中势力无人愿意撒手。

    近些时日李庆芳和于达等人斗得不可开交,为的就是这都指挥使的位子。

    天元帝本意是先让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再说。

    如今看来,此事拖不得了,不然国库里的殷祖就都得被沈逾白要回去。

    沈六元干得出来这等事。

    不过二百万两定是不行的,五十万两已是极多了。

    这五十万两还包括了都指挥使司衙门的修建。

    运送赈灾银的任务自是落在新任都转运盐使徐直身上。

    这等肥差落到徐直身上,李庆芳、于达,便是刘秉卿都反对。

    天元帝此次却极强势,给李庆芳等一众老臣当头棒喝。

    救灾十万火急,徐直第二日便匆匆出发,一路狂奔。

    徐直离开京城不到五日,安公公回京了。

    与各种吃食一同带回来的,还有沈逾白被关在按察使司多日的事情。

    那都指挥使污蔑沈知府贪污四百万两纹银,将人严刑拷打,竟还对府衙的衙役严刑拷打,逼迫他们诬陷沈知府,那伤情实在触目惊心!

    安公公一个响头磕下去,天元帝眼皮就是一跳。

    临海是不让他过一天好日子了。

    天元帝手指在椅背上轻轻敲着,敲得何德全心惊肉跳。

    何德全。

    何德全赶忙正色道:奴才在。

    刘阁老前两日偶有咳嗽,你带御医去瞧瞧。

    何德全已了然,当即领着一名太医去了刘府。

    从这一日起,刘阁老又因病告假。

    礼科给事中却弹劾临海按察使司滥用职权,诬陷忠良,竟将通府知府沈逾白抓进去百般凌辱。

    通府乃是直隶府,莫说临海按察使司并无管辖之责,即便是有此权责,也不该凌辱陛下委派的朝廷命官!如此行事,便是枉顾天子,枉顾礼法!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