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不当冤种继母后,我挣钱能力顶呱呱/ 第三百三十章 走了钱大娘的路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三百三十章 走了钱大娘的路

    钱大娘我生的我为什么不要我挣的钱不给我儿子花给谁花杜红英从楼梯间站了出来:钱大娘,照你这么说我脑壳是不是有包

    红英啊,我逗着孩子玩儿的。

    杜红英要是不亲耳听见她说这些话,没看见她说话那种尖酸刻薄的模样,不听符嫂子说她重男轻女,儿媳妇生了两个女儿,偏偏他儿媳妇是某位旅长的闺女,她就真信了是逗着孩子玩儿的。

    钱大娘,你也有两个孙女呢,要逗孩子回你家逗去,我家孩子就不劳你费心了。

    你……你咋这么不识好歹我高兴才逗你家孩子呢,你以为谁家孩子我都会逗吗

    杜红英气笑了,什么玩意儿,背着大人尖酸刻薄的侮骂孩子,还敢说是因为看得起你才逗的。

    你的高兴就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你那不是逗他们,你是在害他们,让他们对两个小的产生仇恨,让他们担心自己被父母嫌弃抛弃,你这样的看得起我们受不起,以后请你离我家的孩子远一些。

    你要是闲得慌就去洗煤炭,我家娃不需要你来逗。

    你一大把年纪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都不知道吗嘴巴没个把门就买把锁

    你……

    你什么你看钱大娘要使绝招了,杜红英先发制人:哎哟哟,真是气死我了,哎哟哟我心口好疼,我……

    然后就直接往地上坐。

    红英……

    符嫂子早在他们争吵起来的时候就跑出来了,见杜红英往地上倒吓了一大跳,上前将人死死的搂住。

    咋了这是,你还在坐月子,你可千万别生气,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才要人命噢……

    不关我的事,不关我的事。

    钱大娘见状吓得连忙往自己家里跑,关上门还一个劲儿的说不关我的事儿,不关我的事儿……

    这边,符嫂子还在着急:红英……

    妈妈,妈妈……

    两个小子也吓着了,连忙跑来喊妈。

    好孩子,妈没事儿。杜红英有点不好意思又朝着符嫂子道歉:对不起啊,嫂子。

    你

    符嫂子一下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钱大娘在家属院不仅嘴碎还惯会讹人。

    当初杜红英说她讨人嫌时符大嫂就给她提了醒,让她不要去理那个老太太。

    符嫂子都没想到,杜红英会先于钱大娘往地上倒。

    她直接走了钱大娘的路让钱大娘无路可走,吓得赶紧的往回跑。

    坏婆婆,坏婆婆。

    浩宇浩然就很生气:婶子,坏婆婆骂我们,骂妈妈,我要告诉爸爸,打她。

    符嫂子摸着两个孩子的头。

    真要是武力能解决就好了,有些事儿啊,没办法。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家属院的人是些什么德行大体还是知道的。

    这个钱大娘真的很不讨喜。

    不喜欢儿媳生的两个孙女又不敢讲儿媳的坏话,因为儿媳是低嫁爹是当官的,在家里不敢横就出来惹事生非,尖酸刻薄逮谁说谁,超惹人厌。

    又惯会讹人,谁要和她较真她就直挺挺的往地上倒,家属院好几位大娘被她吓坏了,从此以后退避三舍,她在院子里就没有要好的人。

    同龄老人不理她,年轻人更不和她说话,闲得蛋疼逗小孩子。

    结果又乱讲。

    杜红英知道她这张嘴臭得慌,不收拾一盘以后还会继续犯。

    今天正撞上她火气大就出来摆了这出戏。

    当着儿子的面搞讹诈杜红英还是有点心虚。

    你们妈没事儿,去,去找你们强哥哥玩去。

    把两个小家伙打发走了,符嫂子和杜红英笑得肚子疼。

    还真有你的。

    讨厌得很,每次都给两个孩子说我们生了小的不爱他们了,鬼起火。

    是啊,几十岁了说话不过脑子。

    不是不过脑子,纯粹是不想人家好。

    哪儿都能遇上这种人。符嫂子点了点头:你太会生儿子了,惹人眼红。

    那也没办法啊杜红英哭笑不得:我还想要个闺女,老天爷又不给我。

    关于生儿生女这件事儿,杜红英在家属院是不敢开腔了。

    高志远在部队也火了一把,一胎两宝两胎四宝四个小子,这种机率在全军区是头一份。

    怪不得会惹得钱大娘之流羡慕嫉妒恨!

    高志远接到电报,要他去车站接牛大娘,但是手上的事儿忙不过来,只好找陈山帮忙。

    牛大娘

    赵大琼一眼认出了牛大娘:牛大娘,您来帮红英的忙

    是啊,大琼,你怎么在这儿

    红英是我表妹啊,我在这儿都有两年多了。

    噢,对对对,你是陈强生外甥女,杜红英也是,你们是表姐妹,看我这脑子一时没转过弯。

    杜红英也连忙招呼,不过她对牛大娘不熟。

    我以前经常跟着我娘回陈家坝,牛大娘可好了。赵大琼给杜红英介绍:以前大舅娘她们常说牛大娘最会带孩子,又爱干净又会教亏得二姨能找到牛大娘,再没有比她更会带小孩子的了。

    牛大娘笑得很开心,她的好被人称道自然是好事。

    牛大娘和沈大娘也谈得来。

    两个年纪相仿的人越说越亲热,一顿饭吃下来,她们居然找到了共同语言。

    原来牛大娘年轻时帮的那户人家居然是沈大娘的闺密。

    后来失去了联系,也不知道去哪儿了。沈大娘有些遗憾。

    应该是出国了。牛大娘道:我听东家说过说国外有生意要出去照应。

    沈大娘点了点头。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很多人会选择出去,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儿。

    两人还小声的说些什么,杜红英听了什么牵连什么的,正好娃娃又闹腾了,就由着两位大娘聊天了。

    沈大娘和牛大娘能合得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牛大娘干活确实利落。

    老姐子,你就不要和我抢了,干粗活累活,我绝对比你强。饭后牛大娘争着去洗碗。

    你呀,还怕没活干吗,回头红英带着两个小的上学,你得管这两个小的,有得你累的。

    没事儿没事儿,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带孩子,带了自己的带东家的,带了东家的回来又带了三个孙子,有经验,娃娃好哄不累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