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不当冤种继母后,我挣钱能力顶呱呱/ 第四百八十五章 做人不能太老实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四百八十五章 做人不能太老实

    杜红英愉快的收下了大院子。

    伍乐锦高兴的拉着她的手。

    还是你乖,我大孙子脾气倔得像头牛。

    才找回来的大孙子就嫌弃上了

    这是爷爷奶奶的心意呢,我肯定要收下。杜红英笑眯眯的说:正好家里要添一个孩子更住不开了,搬过去后,我就可以把浩宇浩然一起带到这儿来上学。

    因为高志远可能会奉命进修。

    沈大娘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住在军区就没有必要了。

    这个大院子真是送到了她的心上。

    就是这个理儿,红英啊,你要是放心就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带到京城去上学。

    别别别,把他们留在军区已经不厚道了,还要送到京城去。

    虽然说那里条件是好,但是杜红英不想这么早就和两个儿子分开。

    儿子去京城,高志远去北边,自己在这里,一家人四分五裂的感觉。

    现在还小,等他们长大点上高中上大学的时候再送到京城去吧。

    老太太心里叹息一声。

    这孙媳妇还是不懂噢,哪怕这是个大城市呢和京城也是没有可比性的。

    杜红英假装没看到她失望的眼神。

    反正,我的儿子我做主。

    留在身边更幸福。

    去不成京城,但也有一个想法,就是在这个市里找一个好的小学。

    师大旁边的那个子弟校好像就不错,据说很多政府官员的孩子都在里面上学。

    她也去问过,人家就说要这儿的户口还要指标什么的。

    这对她来讲就是麻烦事儿。

    让你爷爷去想办法。

    多谢爷爷奶奶了。

    杜红英明白做人不能太老实。

    这种事儿她一个普通人跑断腿都干不成。

    但是像赵新民这个身份的人估计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果然,等他们搬家的第二天赵新民就拿回来了一封介绍信,两个孩子下半年上小学的名额搞定。

    他们是不是准备在这儿长住了

    高志远是不想搬的,但是杜红英要搬,老婆在哪儿他就在哪儿,主打一个粘人。

    不过每天都感觉不爽。

    人家说过河拆桥,你怎么还没过完河就拆桥了杜红英好笑:这院子大住得开,你怎么就不喜欢他们在这儿呢。

    烦躁。高志远郁闷的把蒲扇盖在脸上:老婆,要不是你在这儿,我早就走了。

    高志远主打的一个你们不走我走。

    我好像听奶奶说要在这儿等我生了才走。赵家二婶三婶的小姑都回京城了,就留下两个老人在这儿。

    老婆,你在哪儿生市里还是军区

    这是一个问题!

    回军区吧。想她的好大儿了:要不你回军区养伤去。

    高志远不爽了,媳妇在撵他的感觉。

    不是,我是觉得我们俩都这么久不在孩子身边了,他们怪可怜的。

    他们有老娘照顾,现在还有外公外婆呢,可怜啥,你信不信,他们都不带想我们一下。

    杜红英……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就像他们第一天上托儿所,自己还担心得很悄悄的在教室外面偷看。

    结果两小只玩得无比愉快。

    只有大人离不开小孩,没有小孩离不开大人的。

    高志远怎么也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电话让他回部队受勋章。

    立功受表扬了怎么还不高兴

    我们命大,活着回来了受表扬了,可是我带出去的那些兄弟呢

    高志远眼眶红红的:赵波没了双腿,蓝柏杨没了双手还离了婚……

    死的死伤的伤残的残,失踪的失踪,最后还四肢健全健康活下来的总共还找不出五个来。

    高志远没敢给杜红英报具体的数字,他得到的通报情况是我军牺牲7814人,另有23586人受伤,加上失踪955人,整体伤亡情况为32355人。

    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昨日的战友昨日的兄弟长眠在了边境线上。

    他活过来了立了功也要晋升,可是那些兄弟们呢

    他们也是父母的儿子是妻子的爱人是孩子的父亲啊,从此以后生活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杜红英听到这些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她也想起了黄三娃,那个她从小看到大的邻居娃娃心也跟着疼起来了。

    我们以后有本事了多照顾一下那些伤残的兄弟。就像赵波这样,开个小店什么的好歹有点收入来源有点事儿做,也不至于整天闲得慌瞎想。

    唯有这样安慰一下高志远的破碎的心。

    老婆,谢谢你!

    杜红英很感激她为兄弟们找的退路。

    从兰勇到陈俊再到现在的赵波。

    你将他们当兄弟,我是他们的嫂子,有能力的情况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于他们于我都有好处。

    高志远什么都没说,只是将媳妇儿抱得更紧了。

    听说高志远要回军区,赵家二老要跟着去。

    高志远……这些祖宗真是甩都甩不掉。

    外公外婆还在那边。杜红英悄悄给他敲警钟:可别让她们又吵起来了。

    不会吧

    高志远一个头两个大。

    他宁愿带几千号兵也不愿意带几个老人,这些祖宗惹不起声音大了都不行,打也不敢打骂也不敢骂,偏偏,他们还想来指挥他。

    杜红英看他那模样就深表同情。

    可算是走了。最高兴的莫过于赵月岚,老人在这儿她放学就得回来,若不然就会三堂会审。

    两位老人再加上高志远,大有三座大山似的压在头上气都快喘不过来。

    你也别高兴得太早,还有二十来天就要放假了。

    老太太临走之前可是千交代万叮嘱放假就回京。

    赵月岚……

    嫂子,你是懂撒盐的。

    赵月岚同学,我们还是约法三章。

    赵月岚瞪大了眼睛看向她,不是吧,走了三座大山还有家长要管

    爷爷奶奶还有你哥都交代了,我是你嫂子,你得听我的。

    听听听,我听,总行了吧

    嗯,我要求也不高,就是那啥……现在家里也有琴了,你不用去人家家里弹了,晚上九点之前必须回家;周末去哪儿得给我报备,请假。

    赵月岚哭笑不得,当真是长嫂如母啊,亲妈的神仙管教法!

    这是为了你好,反正呢,有些事儿你自己要知道。

    虽然洪显江这小子看起来不错,但是干柴烈火的这一不小心给点燃了后果怕是很严重噢。

    嫂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