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不当冤种继母后,我挣钱能力顶呱呱/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石墩有潜力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石墩有潜力

    高志远下班回家,看自家媳妇穿着围裙哼着歌下厨,就很稀罕。

    今天有什么高兴的事儿

    上前直接就把媳妇搂在怀里问。

    高兴的事儿多着呢。

    对他这种操作杜红英也是见怪不怪

    了。

    这男人越发不着调了,在外就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一回家,乖顺的像猫咪,天天想着投喂。

    噢,说说。

    哎呀,你放开我,我要炒菜了。等会儿油溅身上了。

    那我来炒。

    高志远解下她身上的围裙,看着灶台上准备的两荤一素还有一个汤。

    你做这么多,小潘又不来吃,我们怎么吃得完

    你怎么不让小何过来一起吃

    小潘和杨丹结婚后简直就成了入赘梁阿妹家的女婿似的,下班有空就往那边跑了。

    高志远都在做准备放他自由,另外再培养一个勤务兵。

    小潘当时都急傻眼了,以为高志远是要让他退伍,后来才知道是另作安排,这才笑了。

    那小子胆子小,不敢跟着来。高志远也是很头疼,用顺手的人要放出去容易,但换上来接班的人就很难适应了,还得有一个漫长的磨合期。

    要不是为了小潘的发展,我都想再留他两年。

    那还是算了吧。杜红英道:一个人的青春就这么几年,总不能一直捆在你身边,你不能逮着一个人使劲儿的薅。

    可不就是这样的。

    高志远何尝不是这样想的。

    对了,告诉你一个消息。

    啥消息

    陈超给我说他要出去维和了。

    啥叫维和

    杜红英表示

    这是一个新词,她得学学。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实践多边主义,实现集体安全的有效手段。我们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履行大国责任义务的生动体现……

    杜红英听了个云里雾里,她严重怀疑高志远在给他背文件。

    你给我讲通俗易通懂一点。

    就是去那些有冲突的国家帮忙……

    听说维和的人除非除了自卫的捍卫职责,不得使用武力,杜红英听了都着急。

    那地儿本来就乱,还不让咱们的人动武,这岂不是很危险的事儿

    穿上这身衣服

    ,什么危险也不怕了

    杜红英咬了咬嘴唇,她这几年过得稍微安逸一点了,下意识的就不去想危险的事了。

    其实,危险一直都在,只不过没被看见。

    陈超那小子很有出息。自己的老部下有出息高志远脸上也有光:真不愧是我的好兄弟。

    说起好兄弟,杜红英就想起了高思文。

    提他干嘛

    一起起高思文,高志远下意识的就有点醋味。

    那次重伤昏迷中的噩梦一直挥之不去,偶尔发神经都在想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不是假的

    我娘说他在沪市又混不动了,回来找你爹借钱呢

    我爹借给他了

    你爹又不傻,更何况他还要替高思文养高安富,哪来钱借给他

    吓我一大跳,我以为他心疼他亲儿子,把我们当冤大头了呢。

    良心话,真心换真心,他从来没想过不养高建成这个养父。

    但是,没规定他应该要养高思文啊。

    自己把高建成养好了应该就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了。

    那高思文满肚子的坏水,可不想和他再扯上什么关系。

    你说,高思文两口子在沪市干啥呢文家的钱可不少,他们就这样败光了

    再多也顶不住一个败家子。高志远突然道:以后看着点小五,教精明点,别被这种穷小子给骗了。

    杜红英……说得你闺女眼睛得多瞎啊

    小五的生活教育环境都是数一数二的,一向高高在上的公主怎么会看上穷小子

    那可不一定。高志远道:就像那个文君兰,家里条件不也很好嘛,结果怎么着,还不是被高思文哄肿了脑袋,女孩子一定要教聪明点。

    杜红英……这老父亲的心是不是操得早了一些

    话说,她也有点想孩子们了。

    等放暑假我去京城住段时间吧。

    杜红英想自己这个妈当得有点不像话。

    娃虽然多,但是真的没怎么累她。

    五个娃送到京城后,她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真没操心过什么,娃一个比一个优秀。

    咳,这话说出来估计李红梅都想揍她了。

    李红梅写信给自己,十有八九都是抱怨孩子读书不行。

    说石墩的名字就没取好,憨憨的,所以每次考试都是班上倒数十名之内,差得相当稳定。

    石墩成绩不好也就算了,偏偏两个小的也没好到哪儿去。

    小儿子的班主任又是隔壁的弟妹。

    但凡惹得弟妹不高兴了,就会被数落一句:你能不能管管你儿子的学习

    石墩和浩宇还有书信往来,然后李红梅就向杜红英取经了:怎么教导儿子的,别说成绩了,就孩子写信那字看得就让她眼馋。

    杜红英只能说这真不是她的功劳,是赵家长辈们教导的成果。

    这倒成功的安慰了李红梅:孩子们没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认的字加起来还不到一箩筐,所以娃成绩不好真不能怪她,得怪娃娃没有有文化的长辈。

    至于说她和石柱没管,高志远和杜红英不也没管娃吗

    石柱对娃娃学习不好的事儿也不着急,只说再过几年娃再大一点跟着他一起跑生意就行了。

    李红梅想想,算了,蛇有蛇道鼠有鼠路,她也不强求了。

    反正,她儿子石墩继承了石家的优良传统:力气大。

    只要不走违法犯罪,凭力气吃饭也能养活自己养活家,再加上石柱这些年也挣了些家底,李红梅是一点儿也不心慌了。

    这一天,石墩骑个自行车飞快的蹬了回来。

    妈,妈……

    天塌了吗惊抓抓的喊,让李红梅心跳加快,走出来看到儿子满脸通红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

    妈,给你说个好消息。

    你能有啥好消息,考了九十分

    一百分这种事儿她都从来没想过。九十分就算是最优秀了。

    我被县里的体育老师相中了,让我去学举重。

    啥玩意儿

    上初二的儿子个头不是很高,但是长得壮,她都做好了初中毕业就要跟着石柱去跑生意的准备了,突然间儿子告诉她:儿子还有潜力可挖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