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 第61章:池老师进组,通通闪开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1章:池老师进组,通通闪开

    :池老师进组,通通闪开

    此刻的小本本上,已经密密麻麻记录了很多个名字。

    除了《微微》之外,还有类似《何以笙箫默》《亲爱的,热爱的》,以及某部分口碑爆炸的日、韩爆款作品。

    但无一例外,待选择区的项目,都有几个共同点。

    1,投资没有其他题材多——没钱,老佛爷个人小金库投了一轮,但搞完专辑,影视肯定还得继续投,不然根本不够。

    2,赚得钱比其他题材多且口碑不错,不但能迅速积累财富,还能让池野自身迅速大爆——利益最大化+赚钱。

    他现在是单干自己当老板,不能让工作室起步就亏,更不能把老佛爷辛苦攒的小钱钱都亏没呀。

    有了钱,才能有资本,才能起飞,这是他的规划。

    至于电影…他不是没考虑过。

    但,一个是挤不进去,那个圈子是出了名的闭塞,没人脉寸步难行,二来是投资比电视剧更大,工作室刚成立,太小,现在根本玩不转。

    所以,如果可以,池野是想利益最大化的,隔锅台上炕容易卡着档。

    当然,项目名单很多,但工作室艺人现在就他一个。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循环》。

    《循环》定在了明天开机。

    拍摄地在海西市,部分取景还有江浙某影视城。

    池野得到通知后,今天就要启程前往江浙。

    上午十点钟。

    池野交代好可可要办的事情,随即就孤身一人坐飞机前往影视城。

    落地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

    在机场门口看到张导,两人打了个招呼,上车开往剧组。

    “听说你跨年夜抢话筒啊?”

    坐在车内,张导翘着二郎腿,烟是一根接着一根的抽,池野皱眉打开窗户:“这还是:池老师进组,通通闪开

    “我们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人,你在这个圈里的时间还短,多看,多学。”

    大姨:“……是,姑娘你说得对,是姨太年轻了。”

    冉乔叹了口气,刚要继续说话。

    “诶,女主角在哪儿呢?出来让我蹭蹭啊。”

    一个好听磁性的男声响起,冉乔懵逼。

    紧接着,熟悉的张导声音响起:“咳咳…不是,你正常点行不行?别把人家小孩吓坏了!”

    “成年了吧,什么小孩。”池野继续说:“我不蹭无名之辈,让她赶快红,不红不蹭。”

    冉乔小脸上已经挂满了黑线。

    大姨在旁边“幸灾乐祸”:“看到了吧?不听老人言…”

    “开心一百年!”

    冉乔堵住大姨的嘴,慢悠悠起身,端着个保温杯就走下车:“我们下去打个招呼吧。”

    大姨:“……”

    叹息,跟着一起走了下去。

    池野这边则刚跟张导走过来,就看到一个穿着蓝色衣帽衫,牛仔裤,看上去就青春靓丽的小姑娘走了下来。

    冲他礼貌打招呼:“池老师,你好。”

    “你好。”

    池野目光落在对方手里盘着的串儿,奇道:“爱好挺独特啊。”

    冉乔:“……”

    点头:“我平时喜欢盘点儿东西。”

    “还喜欢什么?”

    “啊?”冉乔一怔:“研究点养生,钓鱼什么的算吗?”

    “算啊。”池野失望:“这几个爱好真可以,挺好的。”

    “是吗?”冉乔听得高兴,连带着对池野的印象都发生了改观。

    也没外面说的那么“凶神恶煞”嘛。

    “当然好了。”池野认可:“你这是少走了至少八十年弯路。”

    冉乔:“……”

    嗯,还是挺凶神恶煞的。

    “那个,咱们进屋里谈吧。”

    张导搓了搓手,示意大家进屋。

    此刻,屋内已经坐了好几个人,都是电视上的熟面孔。

    例如在《循环》中饰演叔叔队长的刘老师,以及好几个大热影视剧中的配角。

    听说,剧里局长的演员是某一线青衣友情客串,反派司机也是老戏骨。

    这让池野不得不对张导和翰星娱乐刮目相看。

    ——可以啊,这人脉。

    张导不语,只是为大家介绍了一下池野。

    实际上也不用介绍。

    因为池野这个名字只要是最近关注圈内动向的人,都知道。

    就是吃软…就是解约的那个小流量嘛。

    刘老师几人礼节性的跟池野打了个招呼,然后又明显态度柔和的冲冉乔点点头,才谈论起了剧本。

    《循环》主创第一次集合,当然要开一个剧本研读会。

    池野很喜欢这种氛围,觉得比他想象中的剧组强多了。

    “导演,新改的这版剧本是真好啊。”

    刘老师作为《循环》剧组资历最老,咖位最大的大咖,表示对《循环》新剧本“爱不释手”:“之前我看这个剧本的时候,只是对题材感兴趣。”

    “说实话,故事性其实差了一点,但没想到你新做出来的这一版,感觉故事精彩度提升了一个段位呀。”

    刘老师是老戏骨,接戏要求其实挺高的,自然也会看剧本。

    而圈内一直都有个公认的事实——那就是电视剧好坏看剧本,电影好坏看导演。

    意思是一部电视剧,最终的成品质量如何,成绩如何,绝大多数的时候都要看编剧水平。

    因为电视剧够长,观众看电视剧看的是故事。

    电影则完全相反。

    两三个小时内的故事性有限,更多看的是导演的拍摄风格、技法、特效、视觉美术,甚至音乐等。

    所以,电影圈一般都是导演中心制,导演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而电视剧圈却往往都是制片人中心制,少数有点权力的导演,也要跟制片人、出品方商量着来。

    少部分爆款编剧也有一定的话语权。

    比如《循环》项目,就是导演自编自导,又有人脉关系,所以除了制片人,他最大。

    “嗯…这个是跟另一位编剧老师请教的,我那版确实瑕疵太多,这版很完美。”

    张导本来想说是池野改的,但看到坐在自己对面,正无聊刷手机的制片人,悻悻然的闭了嘴。

    “针不戳,那位编剧老师今天没来吗?”

    刘老师扫了一眼屋内众人,有点技痒:“我还想见见他呢。”

    “嗯,编剧老师没时间,有机会会过来的…”

    张导顿了顿,看向池野。

    池野也眨了眨眼睛,说:“这编剧真是个天才!”

    张导:“……”

    “对,小池这句话说得对。”刘老师点头认可,对池野“刮目相看”:“你挑的剧本真不错啊小池,真的,这种题材拍好了很容易出成绩的。”

    小池不语,只是一味夸赞:“对,刘老师说的太对了,我就觉得这编剧写得好,怎么会有这么有才华的编剧呢?”

    冉乔坐在池野下面的位置,听得莫名有点怪异,但也点头,脆生生说:“确实不错…那我们讨论一下各自的角色?”

    “可以。”

    池野当仁不让,一点都没有初入剧组的生疏,侃侃而谈:“我认为肖鹤云这个人物,在全剧中,有三个明显的性格层级转变。”

    “刚开始,他是初始的自我保护和谨慎,但随着循环次数增多,以及受女主角李诗情的影响,他的性格开始从最初的自我保护和谨慎,逐渐转变成心怀大善。”

    “再到后期,他已经成长为了队伍的领导者,与李诗情一起制定各种计划,排查车上的乘客,试图找出炸弹的所在和爆炸的原因…”

    “三个层级,从谨慎逃避,但逐渐被感化,再到最后的勇于承担。”

    “所以我觉得这个人物是偏细腻的,不是脸谱化的偶像剧人设。”

    池野简单说完,众人一脸懵逼。

    你为什么了解的这么清楚?不是今天刚进组吗?

    这新版的剧本,他们也才看没多久啊。

    还有,这跟传闻中的池野不一样呀!

    “怎么了?”池野诧异:“说的不对吗?”

    “咳咳…”

    张导看到制片人已经拿着手机走了出去,轻咳两声,凑近众人,小声指着池野:“他就是新版《循环》编剧。”

    “嘘!我们几个知道就行,别告诉外人,不然我怕资方后续不给钱…”

    众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