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她不由好奇:“爸,你什么时候种的李子树?”姜成才随口道:“哦,不是我们的,是你二爷爷家的。”
什么?姜爱华色变:“你租给他们种的吗?”
姜成才一笑:“什么租不租的,反正这山头荒废着也是荒废着,随他种吧。”
姜爱华简直气死,恨不得把姜成才的脑子踩在地上辗一辗,看看里面到底能辗出多少水来:“什么租不租的?那他们家借个牛还要跟我们家收钱是怎么回事?还黄牛当水牛租,足足收两倍的钱?!”
姜成才没想到大女儿突然怒,想起自己做的自相矛盾的两件事,他又羞愧了:“爱华,这……做人不要这么计较……”
不要这么计较?!人家都算计到你头上了你还不计较?!姜爱华白眼就要翻到天上去:“现在他们闷声不响就把李子树种过来了,过个几年等树长大了就可以说这边的山头是他们的,那边靠阴的才是我们的,或者干脆把整座山都霸占掉,你到时要怎么办?”
姜成才呐呐道:“不会的,你二爷爷……”但到底没有说出姜福添做不出来的事,他连自家的牛要死了都想赖在他头上讹他一回,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此时在长女的质问下,他几乎无地自容,心里泛起深深的后悔跟自责,一方面自责自己嘴笨不懂拒绝,一边又自责自己当时没想太多,只觉得这片山自己又不用,给他们种也无所谓……
姜爱华沉着脸没有说话,看了一眼自家这片荒山,山头大概有三十亩左右,其实地势并不算十分陡峭,陡角也就15度左右,如果有人开,的确是能种一些果树的,最重要的是,这里是向东的,阳光好。
姜爱华心里有了个主意,但并没有当场说出来,而是跟在姜成才的后面把这个山头走了一遍,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值钱的药材,可惜,除了几棵金银花,其他的都是些杂草杂树,并没有什么值钱的草药。
姜爱华也不嫌弃,把那几棵金银花的藤条全都采下来了,这个倒还值点钱,因为梨花镇人的传统,坐月子的产妇都需要用金银花藤条煮水洗澡,因此比蛇舌草那些还要好卖些。
四棵金银花的藤条全采下来也装了满满的一背篓,姜成才看了下天色不早了:“回家了吧。”
姜爱华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心里打定主意回去再说。
回到家天已经黑了,罗家珍过来一起处理采下来的金银花,这个她熟,扎成一捆捆的晒干,一捆能卖一块钱,总共扎了有十多捆,她高兴道:“晒干了能卖十多块钱了,明天再出去别的山里找一找,看还有没有。”
姜爱华坐下来,招呼姜成才:“爸,你也坐,我想跟你们商量件事。”
姜成才心里咯噔一声,觉得姜爱华这么煞有其事地说有事商量,肯定是件大事,而且是一件他可能不会同意的大事。
他不得不坐了下来,还没开始听就皱起了眉。
女儿的主意好像越来越多了,近期家里生的事都没有按照他预料的方向展,他很不安,也有点不耐烦。
他觉得就像今天这样多好,他跟姜爱华一起去找金银花,一下午能找十几捆呢,一天就能赚十几块钱,他已经相当满意了。
梨花镇逢三六九赶集,三天能卖一次,一个月就能卖十次,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能卖完,但一
个月下来收入总得有几十上百块了吧,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家里的当家人,这样的收入他已经很满意了,他不想有变动。
但姜爱华显然没给他这个安于现状的机会,她指了指放在墙边的那三个蛇皮袋:“那三袋子蛇皮袋,妈你今天数清楚了吗?都有多少捆?”
罗家珍连忙道:“数了两遍了,都差不多是2oo捆左右,一捆两毛,能卖4o块钱一袋呢!”她语气非常兴奋,觉得三袋草药能卖12o块,已经是巨款了。
姜爱华道:“好,我就当全部都能卖光,12o块钱,这15捆金银花,15块,总共135块,离丽华的学费5oo块还差365,剩下的钱要怎么办?”
姜成才嘴巴动了动,颓然地低下了头。
罗家珍也不讲话了。
姜爱华道:“这可不是一天赚的钱,这三麻袋得花了有十几天的时间吧,才收集了这么点儿,而且村子里田里的草药都让我们采得差不多了,这就是一锤子买卖,我们做不久。”
罗家珍喃喃道:“那还能怎么办呢?不然叫丽华回家吧,家里实在是供不起了。”
姜爱华道:“所以我想,能不能把家里的山卖了,给丽华凑学费,也缓解一下家里贫困的压力。”
姜成才跟罗家珍的脸色齐齐大变,姜成才一下就站了起来,厉声喝道:“你住口!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卖山卖地,那是败家子才会做的!祖宗好不容易分下来的产业,怎么能在我手里卖掉了?!”
姜爱华也站了起来,她一点也不畏惧姜成才,而是用事实说服他:“那你有办法给丽华凑学费吗?还差三百多,你去哪里找?”
姜成才怒极,却又无能为力:“大不了就不读——”
姜爱华大声道:“不读?这就是你的办法?有困难就躲开,只要足够妥协,家里就没有困难了是不是?我一个人辍学还不够吗?我好歹还读完了初中,但丽华呢,她才读初一,你就要剥夺她求学的机会吗?你知不知道她辍学回来后就只有一个小学的文凭,到时就算去应征服务员人家也可能不要她!”
姜爱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爸,你说祖宗为什么给我们留下这些产业?难道他们不是希望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这些产业能够帮一下忙,让我们能渡过难关吗?我们现在真的只差揭不开锅了,身上一毛钱都没有,常年累月就指望着那八亩地的稻谷能换点钱。但就算把稻谷全卖了,也还是不够我们开销啊,我们不需要去另外想办法吗?”
她步步紧逼:“而且我没有叫你卖田,家里的田这么好,我连一丝儿卖出去的想法都没有,我们家还靠它才能生活,但这个山呢?有什么用?上面全是杂树杂草,连砍柴都没地方落脚,找遍了整个山头就找出这十几捆金银花,还让二爷爷家占了去种李子树,说句不好听的,几年后说不定二爷爷就要说山是他家的了,我们现在的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为什么要便宜了别人?”
听到她的理由一个接着一个,罗家珍已经缓过神来了,听到最后一句,还赞同地点了点头,被说服了。
姜成才心里挣扎得厉害,可是他找不到反驳的借口,因为姜爱华的理由非常充分,
既然姜成才跟罗家珍都不再反对卖山,但怎么卖、卖多少钱、卖给谁,都是问题。
毕竟在上社村,家家户户都有田有地有山,而且大家穷得很平均,基本上很少有交易田地的事生。
姜爱华自然不敢指望姜成才,换成他去,被坑死了都不知道。
她决定去寻求帮助,目标自然是——村长夫人沈秀莲。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姜爱华深谙此道。
自从谢小英一番无理取闹的指控得罪了沈秀莲后,姜爱华就知道她多了个可靠的盟友,她们之间的恩怨一天没有消解,她就能从中得到不少消息。
卖山这件事,她还得跟沈秀莲打听。
家里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姜爱华随手就从蛇皮袋里抓了几捆药草直接去了沈秀莲家。
虽然这种东西随处可见,但晒干的比新鲜的要好,急用起来的时候就有用了,而且礼多人不怪,沈秀莲是知道她家的状况的,就算啥也没有带两捆草药上门,这也是个态度,比空手来要好。
姜爱华就拎着这么点寒酸的东西上门了,沈秀莲一脸惊讶:“我说你最近到处采这些药,把田里的全采完了,是要干什么呢?”
姜爱华一脸羞愧:“秀伯母,这不是没办法了吗?丽华的班主任天天点名她没交学费,我这不就想着卖两毛钱也好,凑一点是一点……”
沈秀莲就理解了,叹了口气,意有所指:“你家这种情况,其实读不读也无所谓了……”
姜爱华一脸正色:“秀伯母,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我是绝对不会同意丽华走我的老路的。你不知道……”她眼睛都红了:“我成绩可好了,退学的时候班主任劝了很久,说我考个大学没问题的……我自己吃过的苦,不想丽华再吃一次。”
姜爱华就是因为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才会让姜玉林一直供她读到高中的,可惜姜玉林突然死了,否则她今年就应该参加高考了。
沈秀莲听了也是满脸的同情。
姜爱华抹了把泪,觉得时机刚好,就把来意说了:“你也知道,就那几捆一两毛的草药,就算全卖了能得几块?丽华现在一个学期都要五百块钱……实在是没办法了,我说服了爸妈,想把我家的山卖掉。”
沈秀莲大吃一惊:“卖山?东山口那片山吗?”
姜爱华道:“对,家底薄没办法,我家就那三十亩山,没别的了。”
沈秀莲沉思了一下,卖山卖田在村子里可算是大事情了,如果是一般的理由绝对会被族老批斗的,但如果是为了上学,那就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