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4节

    最为可怕的是,这两个家庭的女人和孩子和犯罪嫌疑人待了那么久,却从头到尾都没有看清楚过绑架他们的人。

    而两个被雇佣的人,也同样没有见过雇佣他们的人,只是通过电话联系,所有该准备的都给他们准备好,例如假的证件,衣服,二手摩托车,窃听器,望远镜等等。

    专案组负责二次审讯的警察,也是听的目瞪口呆。

    湘省那个抓过来的叫张武,就是他负责跟踪辜正举和李非凡的,但是辜正举为何被杀他不知道。

    晋省抓回来的岳开山,他负责的是富商张焕和他的秘书。

    而他的假身份出行记录里面并没有青鹭这个地方。

    杜大用现在终于知道,犯罪分子里面也是有着高手的,就算他们现在抓获了其中一个链接点,那么这个链接点可能都是被雇佣的人。

    就像上次监听电话目的地在云滇省附近的境外,完全可以再雇佣一个人按照他们的指示去指示,那么整个环节出差错的可能性太小了,因为你的妻儿老小都在他们手里,到月还有足额的工资收入。

    一旦开始建立了这种基本信任,还能和妻儿正常通话,并且妻儿都说过得很好,张武和岳开山可能不会胆大,但是这里面绝对会有胆子大的,会想得到更多,而去加入那种铤而走险的犯罪行为。

    甚至富商秘书被杀也好,辜正举那种可能是自杀或者可能是他杀,也可能都是被雇佣的人干的。

    哪怕现在中间的环节断开了,真正的幕后犯罪嫌疑人,可以迅速让被雇佣的人继续去犯罪,然后让新的人来填充中间的监视和跟踪的犯罪行为。

    杜大用觉得这个似乎已经脱离了完全就是绑架的范畴了。

    很多人可能就因为被跟踪和监视就能被发现很多秘密,从而被犯罪分子胁迫,最后用金钱来了结此事。

    如果你敢朝着中间人动手,反手人家也许就能提供证据把你送法场上去。

    杜大用这样想是有根据的,在他认为,跟踪和监视的绝对不会只有一组人,另外一组人可能是以前的被雇佣者慢慢沉淀下来的,而且这些沉淀下来的,手里一定是沾了血的被雇佣者。

    专案组现在感觉案件突破甚至比不突破那时候的情况还要差。

    因为这个案子可能最终的幕后犯罪嫌疑人只有两个人,只不过通过一开始初始犯罪后,就开始慢慢的变成了雇佣者,然后被雇佣的群体也就越来越多了,那么里面不乏为了利益而渐渐堕落的被雇佣者。

    那么意味着从现在开始要梳理最起码五年内的各大城市的绑架案,从绑架的手法和经过进行比对,看看有没有并案的可能。

    但是如果梳理失踪家庭,那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因为很多家庭还能听到儿女孙辈的电话,如果晚辈还能给一部分金钱,那么不会报案的家庭估计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

    现在也只能开始这样慢慢的梳理,就像深市这样,勒索的总金额只有五百万,但是最终的幕后犯罪嫌疑人可能最终的支出不会超过两百万,那么按现在来看,最起码已经获取非法所得一百万了。

    在现在普遍只有八百一千的月收入来看,这个收入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整个专案组现在的气压已经低到一般人进去都能感觉到窒息的地步。

    杜大用现在也是这样,情绪非常低,要知道找到一个突破口是有多么不容易,但是反手这个突破口就像一个更大的深渊把前面的突破吞噬到一干二净,那种心情可想而知。

    (能不能点点赞,加个关注,给点评论啥的!是不是最近天儿冷,手不太给力?还是觉得牵虎这家伙更新的不快,就懒得动手了?各位!我可是忙着写书还死乞白赖的给你们点点赞,回复回复,但是你们这是咋了?你们不能不讲武德!快过年了,小心我上你们家去吃年夜饭啊!这几天万字更新有时候冲瞌睡,写错了一些地方,你们包涵一些。一个北河和北湖闹出了笑话,面对质问实在汗颜!只能点个赞,悄悄的改了!不过真的是感谢你们,现在谁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我还是回答是那些真正保家卫国在一线给我们带来安宁的人!最近出行不易,没事就在家看看牵虎的书吧!)

    追本溯源

    杜大用在

    追本溯源(2)

    杜大用吃不准的情况下,就会谨慎很多。

    他把当年第二块征地没开始以前,就开始买卖的房屋名单,全部复印了下来,并把买卖后房屋持有人全部进行了归类。

    这些资料杜大用现在只能先这样处理,因为他并不是当地警察,执法权是受限制的。

    他现在准备开展的工作就是查询张焕是如何发家的!

    杜大用深信,案件没有线头就要慢慢这样梳理,哪怕千头万绪,只要对了一根,那么很多东西就会豁然开朗。

    从资料上看,张焕只有初中毕业的文化水平,早年就是街面上瞎溜达的混混,但是档案非常干净,就连行政拘留都没有过。

    杜大用又开始查张焕的走访排查记录。

    翻完记录,才发现张焕的原始资金来源很是诡异。

    在九十年年代初期,家庭并不富裕的张焕突然就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一笔钱,在当时的包安区开了一家电子游戏厅,纠集了一些社会青年,通过赌博机,赚到了不少钱。

    但是从走访记录来看,当时这家游戏厅,没有八到十二万根本没办法开起来。

    因为租金,装潢,机器,以及雇佣的社会闲散人员,还有先期的放水资金以及备用金这些加起来最少也得这么多。

    杜大用看到这里,决定再次走访和排查一遍。

    于是和深市警方重案大队的水四喜说了一下,水四喜非常高兴的同意了,毕竟两人还是校友。

    早晨查资料,下午走访排查,一天时间就安排的满满当当。

    下午有水四喜帮忙就好多了,粤语杜大用会,但是深市这地方他不熟啊。

    先找了一些老混子,也就是当年的小混混,他们了解的也不多。

    杜大用从他们那儿得知,张焕这笔开店的本钱来源,按照张焕和他们的说法是,家人和女朋友凑了一部分,他自己还存了一部分,最后还有个大哥借了他一部分,机器还是赊账一半付一半,半赊来的。

    然而在下午继续的走访和调查中,张焕那时候的女朋友矢口否认借了钱给张焕,并且告诉杜大用,张焕家当时根本没有钱,他爷爷那时候生病,家里已经借了不少钱了,她就是一个普通上班的,哪儿有钱借给他。

    随后在水四喜的帮助下,又找到了张焕当时说的大哥,结果人家说只拿了五百给他,当时拿给张焕的意思就是有就还,没有就算了,毕竟张焕也是跟他后面大哥长大哥短的叫着。

    最后去的卖机器的经营部,老板的话更绝,自家亲戚都不赊账,其他人可能吗?

    杜大用在纸上写了个10画了个圈,打了一个问号。

    因为走访过程中,都说那个游戏厅当时是包安区最好的游戏厅,最起码弄出来也得十万起了,杜大用就按照这个最低数字来写的。

    90年代初期,十万!一个捉襟见肘的家庭,一个没有工作的混混,一个没有借钱门路的普通人,十万?

    这笔钱从何而来?

    回到专案组提供的住处,和杜大用同住一个房间的李小明看着杜大用抱着一大堆的资料进了门,有些纳闷的看着杜大用。

    “这是什么情况?案子有了新进展?”

    “李师傅!没有新进展。我这是在倒查!深市毕竟不是咱主场啊!有些资料只能一点点的收集。”

    李小明点点头。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