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我父刘玄德/ 第83章 刘晔的决定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3章 刘晔的决定

    刘晔的决定

    鲁肃的情况比刘晔更惨,在军阀的眼中,豪富的鲁家更如一头待宰的肥猪。

    在这种情况下,鲁肃和刘晔怎么能不愤怒交加,希望这个枷锁着他们,让他们无法出人头地,施展才华的汉室崩坏呢?

    这也是为何后来鲁肃南下投奔江东,刘晔北上投奔曹操,却没有一个人选择刘备的重要原因。

    可历史的长河在此刻不经意的影响了一条细微的支流。

    刘备居然派人去征辟鲁肃了,而鲁肃也应对方的征辟了。

    鲁肃去了郯城之后,一连给刘晔写了三四封信。

    信中,鲁肃将刘备的礼贤下士,重视士人,知人善用,唯才是举,用人不疑等诸多宝贵品质狠狠夸奖了一通,简直是想把刘备吹嘘成太祖高和光武秀似的。

    同时,他还强烈建议刘晔接受刘备的征辟,如果不放心,可以举家搬迁。

    鲁肃自己就已经有这样的打算了,至少准备将祖母和母亲接到郯城。

    另外,鲁肃在信里还提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刘备的嫡长子刘封。

    这位公子封在鲁肃的口中,俨然一副生而知之者的形象。

    倘若不是刘晔对鲁肃太过了解,两人相交五六年,真要怀疑对方是不是被刘备给收买了,竟然吹捧的如此没有底线。

    “子敬兄真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啊。”

    刘晔看罢

    刘晔的决定

    在最后,鲁肃再动之以情,以至交好友的身份邀请刘晔应辟,共同辅助明主,施展才华,平定乱世。

    等看完书信之后,刘晔知道自己心动了。

    无他,实在是鲁子敬描绘的太过诱人了。

    刘晔并非是真的想要汉家灭亡,他可是汉家宗室,他要真这么想灭亡汉室,他自己不先掐死自己吗?

    他恨的是这锁死他才能,让他无法出人头地,施展才华的汉室朝廷。

    历史上,他以为曹操会是他的明主。

    结果曹操不是,虽然夸他是天下奇才,却是很少真的接纳他的计谋。

    刘封就觉得这其实是曹操在忌惮刘晔的谋必中,言必果。

    因为从刘晔的履历就能看出来,他进入曹操阵营中的第一次亮眼发挥,曹操是直接就接纳了,听从了他的安排,果然大获全胜。

    可随后刘晔虽屡次升迁,可他的建议,曹操却开始不从不纳了。

    刘晔第二次大放异彩,是汉中之战里,曹操要退兵了,结果是刘晔拦住了夏侯惇,然后才转败为胜的。

    而至此开始,曹操再没有听刘晔任何一计。

    因为刘晔犯忌讳了,他居然敢去干涉夏侯惇的行动。

    但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来,刘晔这个人其实是外冷内热,看起来冷酷无情,可实际上一旦认主,却又会鞠躬尽瘁,不顾自身。

    汉中之战里,刘晔担任曹操的主簿。

    曹操亲自要退兵,刘晔不会有半点责任,回去说不定还会因此加官进爵。

    可刘晔为了曹操的基业和一统天下的希望,居然冒险干了这么出格的事情,直接越级指挥夏侯惇,也就是夏侯惇脾气好,有政治头脑,换了于禁你看看,说不定直接把刘晔砍了去讨好曹操。

    也正是刘封的这個印象,所以他才会主动在鲁肃面前询问刘晔,并大加赞叹。

    鲁肃也才如此卖力的邀请小老弟一起来辅佐明主,平定乱世。

    刘晔有些心动了,他的问题其实和鲁肃非常相似,他能和鲁肃成为至交好友,有很大原因也是同病相怜。

    既然两人处境一样,才能相近,那他刘晔如果投奔了刘备,是否一样可以和鲁肃现在这般如鱼得水?

    刘晔越想越动心,心里像是有一条虫子……不,是无数条虫子在钻营,搅的他难以成眠。

    再一联想到袁术这边毫无动作,似乎当真不知道刘备派人征辟他的事。

    天亮时分,一夜没睡的刘晔做出了决定,准备跟着黄立去刘备那看看。

    如果鲁肃所言非虚,那就写信回来让父兄迁走避难,如果鲁肃言过其实,那就辞官回来继续自保。

    决心一下之后,刘晔起了个大早找到刘普、刘涣,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一遍。

    刘普和刘涣不像刘晔那么拒绝,对大汉宗室还是有感情的,只是平日里刘晔主意正,道理大,他们争不过而已。

    现在看见刘晔“浪子回头”,自然大喜过望,一起表示赞同。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