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我父刘玄德/ 第231章 战马交易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1章 战马交易

    战马交易

    白波军和徐州军之间,虽然没到敌对的地步,但彼此之间还是颇有戒心的。双方一南一北,分别驻扎在安邑的两边,颇有些井水不犯河水的味道。

    好在徐晃来过关东勤王军的营地,知道徐州军驻扎在哪一片。

    虽然不能长驱直入,但在门口报上名号之后,很快就等到了刘封亲来迎接。

    刘封身后跟着高顺和潘璋,关羽此时负责全军事务,抽不开身,张辽、太史慈则早就离开了安邑,分别带着精锐骑卒赶赴蒲坂县和平阳县,收购马匹。

    这两处之所以会安排他们前往,主要还是因为非常重要。

    平阳县是联系并州的重要通道,北方南下的唯一通道,常年云集大量的人员物资,同时还是河东最大的马市所在。

    蒲坂县虽然不如平阳那么重要,但也是进出河东的重要要隘,与河套以及关中地区紧密相连,有黄河水路作为依托,水运很是发达。尤其是河套以及陕北的马匹想要进入河东,蒲坂是必经之地。

    因此,张辽和太史慈各带了五百骑卒,负责平阳和蒲坂两地采购事务。

    同时,刘封还特地从河内抽调了周泰所领的八百水军过来,专门负责水路接应两人。

    船只的话,半租半买了一批,也足以应付场面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地方的水道都行不了大船。

    即便是黄河水道,大船也只能行驶到三门峡,再往下走不是不行,而是很难折返了。

    一旦过了三门峡,再想重新回到黄河上游,那难度是相当之大,而且危险系数也很高,需要大量的纤夫劳力,否则会有船毁人亡的风险。

    战马交易

    这显然也意味着杨奉承认徐州军的权势地位,并且愿意尊重这份权力。

    杨奉姿态这么低,看起来应该是一件好事情,可刘封却觉得有些棘手。

    首先,刘封暂时并不想奉天子以令不臣,因为他担心老刘家的根基不够稳。

    贸然迎奉天子,很可能反过来被天子给夺舍了。

    诚然,刘备是天子所拜的徐州牧,下面的州郡官吏也多是刘备所任免。

    可千万不能忽略一个关键点,那就是这些人虽然是刘备任免的,但人家吃的饭却叫“汉禄”。

    他们会感激刘备的提拔和举荐,但暂时却不可能会觉得自己吃的是刘备所给的俸禄。

    反倒是军队方面,要比政治方面更为纯粹一些,将领对刘备父子的拥护无疑更为坚定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迎奉天子,若是天子直接越过刘备,任免下面的郡国太守,刘备到那时候能有什么办法?

    起兵造反?

    那还真不如就别迎奉天子了。

    默认吃亏?

    那徐州用不了多久,就真成献帝亲领了。

    奉天子以令不臣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不是百无弊端的神机妙策。

    曹操确实在这条策略中收益颇丰,但并非没有代价。

    奉天子以令诸侯的代价就是自己必须能够遏制的住天子。

    曹操就险些翻过车,而且不止一次。

    曹操身为豫州沛国人,势力都膨胀到敢要称公了,却不敢设封国于谯,甚至都不敢留在河南,而要跑去河北袁绍那,这还仅仅只是这份代价里最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在这汉末,还从来没有人能成功造过老刘家的反。

    老刘家四百年的恩泽,并非一朝一夕就会完全消失的。

    刘封的盘算很清楚,以徐州此番如此出力,一个三公将军是标配。

    大将军可以让给袁绍,也只能让给袁绍,谁想抢这个位置,谁就是想和袁绍做过一场。

    历史上曹操就是先把大将军封赏给了自己,结果这位置屁股都没能坐热,就收到了袁绍不满的书信。

    不得不说,曹操是真的能忍,竟然直接把大将军的位置让给了袁绍,随后给自己封了个司空,行车骑将军。

    其实曹操应该当司徒更为合理,毕竟司徒才是对应丞相的所在。

    可谁让司徒是原本曹操想安排给袁绍的礼物呢。

    袁绍不要,我曹操能要?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真正最重要的是三公将军位。

    既然大将军是袁绍的,那么排名第二的骠骑大将军则必然得是刘备的。

    金印紫绶,位同三公是必不可少的,刘备也能因此光明正大的开府,任用亲信,名正言顺的建立自己的私人势力。

    这一点,是刘封最为看重的,也是觉得这是刘家目前最为需要的权力。

    至于献帝本人,不论是放在洛阳,还是放在许昌,他都无所谓。

    袁绍真的从北边压下来的时候,曹操也没见得靠着刘协就削弱到了袁绍,反而大把大把的降书密信,疯了似的往袁绍那送。

    这除了奉天子以令不臣没有想象中那么管用,同时,袁绍身上的大将军位也相当管用。

    故此,杨奉在刘封的计划中,是安排给小天子刘协的贴身保镖。

    这个保镖有一定的实力,但也就只有一定的实力。

    而需要养兵的刘协就会一直缺粮,徐州只要熬过了今年,明年开始,粮食收成将会大大增长,有了充足的粮食,就可以从刘协那“买到”讨伐不臣的名号。

    这样一来,刘封随时可以拥有征讨不臣的名义,却不用负担起“奉天子”的负担,这是刘封想出来的应对之策。

    毕竟与徐州相比,河北的袁绍、兖州的曹操,无疑会更急。

    只是万万没想到,杨奉现在居然直接朝自己投降了。

    这大大出乎了刘封的意料,让他有了猝不及防之感。

    刘封很快镇定了下来,先是朝着杨奉还以大礼,随后解释道:“封,不过一都尉,虽有领军受命之责,然如此大事,不可不经我父之手。蒙兴义将军信任,愿以兴汉大事相托,封感激涕零,自然也愿与将军和衷共济,愿以粮草千石,以解将军之忧。”

    赶在杨奉开口之前,刘封又特地补充道:“若仍不足,可以战马相易,封必竭尽粮秣,以供将军之需。”

    刘封把事情推到了刘备的头上,心里却是担心杨奉会有什么不悦。

    所幸杨奉这个人确实能信任,他居然认可了刘封所说的话,随后又给出了大量战马交易的请求。

    根据杨奉的要求,他至少要求交易两千匹战马。

    这个数字等于是直接干光了刘封明面上的储备粮,可刘封没有理由拒绝。同时,在杨奉不惜降服示好的情况下,刘封也不能拒绝。

    于是,最终双方达成交易,杨奉等白波将总共提供一等马三百匹,二等马一千七百匹,换徐州军一万石粟米。

    按照对外的价格,这笔买卖的总价应该是六千六百石粮食,一万石的报价,等于刘封是给对方上涨了一半的价格。

    因此,杨奉和徐晃也都认可了下来,对刘封很是感激。有了这一万石的粮食,同时也处理了李乐、胡才两部中的战马,剩下的粮食足够他们在河东支撑到秋收了。

    杨奉回去之后,把具体情况和韩暹三人一说,即便是李乐和胡才也觉得这买卖能接受。

    至于天子的诏令,李乐和胡才已经顾不上了。

    双方交易了两天,总算把这一笔大买卖给完成了。

    之后第三天,天子再次出现了动作。

    他先安排侍中种辑带人前往河内,观察河北军的具体动向。

    随后命令河东军随时准备启程,护送天子座驾东归。

    看来眼下的刘协还是颇有血性的,想要尽快穿过危险的河内,前往洛阳。

    同样的命令也传给了关东勤王军,只是效果比起河东白波军来,显然还要差上更多。

    白波军好歹只要有好处,还是肯为天子同袁绍做过一场的。

    可关东勤王军却不一样,他们是不想和袁绍发生冲突的,甚至除了曹操以外,其他人都不担心天子会被袁绍抢走。

    收到消息之后,关东勤王军终于开始分裂。

    张杨先是告罪一声,第一个告辞离去,返回河内。

    毕竟河内是他唯一的根基之地,这要是丢了,那他张杨可就成了无家可归了。

    因此,张杨急匆匆赶回河内也是情有可原的。

    其次是郭贡,他主要就是过来凑数的,以增加关东勤王军的分量和势力,主要态度还是跟着刘备走,但对袁绍有一种天然的畏惧。

    唯有曹操,他的想法最多,也最迫切。

    原本曹操还想着等天子回到洛阳之后再说,可现在面对袁绍的威胁,他显得独木难支,必须要拉拢可靠的盟友了。

    曹操看遍四下,也只有刘备父子这一家有这实力和地位。

    于是,曹操找上门来,看见刘封后就大喊道:“子升,我听闻本初已经出兵进入河内,大军已至汲县。”

    刘封微微变色,他刚刚也收到了类似的消息,也不知道袁绍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居然当真动了起来,郭图那五千人已经走到了汲县。

    郭图人虽然不多,仅仅只有五千人,但代表的意义却是极大。

    因为他背后站着的,是当今天下第一诸侯,势力大,实力最强的北地王袁绍。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