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我父刘玄德/ 第299章 调兵遣将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99章 调兵遣将

    调兵遣将

    众人议定大略之后,开始商议起细节。

    南庐江暂时不去动它,但名义上一定要向刘表抗议,甚至还要上奏天子,控诉刘表越权,以及刘勋的不轨之行。

    如果刘表有使节来访,那也以拖待变,绝不主动翻脸。

    毕竟如今长江上还是荆州水师的天下,徐州水师缺少大船,还需要时间建造,短时间内是没法和荆州水师一较高下的。

    所以适当的对刘表绥靖一点,但不给与明确的答复,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毕竟刘表不一定想和刘备撕破脸,刘备也未必想和刘表同室操戈。

    可架不住刘封却想着在平定江东之后,再同刘表撕破脸啊,尤其还可以将破坏盟约的罪名扣到对方头上。

    事实上刘封对于刘勋的脑残操作是相当欣赏的。

    刘备既然已经抵达寿春,那么接下来自然就坐镇寿春的,同时也可以督促江北秋收,以及进行修缮芍陂的准备工作。

    过江的主力自然是刘封了,毕竟整个江北最大的军团就是他的部下。

    首要之重,自然是合肥的,这里必须要驻重兵,还得配一上将。

    因为此处不但是寿春的荫蔽,同时又是过江大军的后勤中心,地处江北核心,还能随时援救四方,距离舒城不过七八日路程,更是随时可以威胁刘勋老巢。

    以刘封来看,此重任非二叔不可。

    对此,刘备深以为然。

    二叔如果离开,那么最好能够把北庐江的部队全部带走,毕竟黄巾军的军纪,哪怕是汝南黄巾,也是一样的稀烂。

    同青州黄巾起来,撑死了也就是三十步笑百步。

    况且士族豪强和黄巾军之间的壁垒可是相当大的,汝南士族豪强因为机缘巧合,奈何不了这股黄巾军,索性就暂时相安无事了。

    这可不代表江北士族豪强能接受这点,要是留下汝南黄巾镇守北庐江,弄不好哪天刘备起来就要收到北庐江又反了的消息了。

    此时汝南黄巾老大刘辟也在堂上,话不能说的太透了。

    好在堂上的刘备和文士们也都是聪明人,先后听懂了刘封的暗示。

    最终做出决定,由刘封率太史慈、赵云、徐盛、潘璋、徐晃,贾逵、甘宁、董袭、许定等诸将过江。

    关羽率张辽、关平、何曼、张彭四部计一万九千人镇守合肥。

    同时,刘备军还将开始扩军,赵云、太史慈、张辽以及徐晃四位中郎将,也都将扩编至三营六千人。分别增设一个两至三千人的步营,下辖两至三个都尉,各领千人。

    周、蒋、甘、董也俱是扩充至满编两千人一营。

    这些降兵全部是由黄巾军和袁术军降兵中挑选精锐而成,分散打乱编组。

    同时贾斌所部和许定所部划归贾逵统领,编为刘封亲卫军,共计六千人。

    张飞和关羽所部扩编为八千人,依旧以袁术降兵和黄巾降兵为主,不足者可在当地征募,由骠骑大将军府供给粮草钱财和军械物资。

    因为部分军队需要时间整编,所以

    调兵遣将

    刘备小心翼翼的将玉玺放回匣中,又将盖子盖上,随后长舒了一口气。

    随后,他神色复杂的看着刘封,询问道:“此物怎会在你手中?”

    刘封眨眨眼,老爹这是吓懵了啊。

    讨伐袁术之前不就告诉他袁术私藏传国玉玺了吗。

    这东西能从哪里来,自然是从袁术那里得来的啊。

    看着儿子古怪的眼神,刘备此时也醒觉,知道自己问了个蠢问题,让好大儿看了笑话。

    不过刘备此时也顾不得和刘封计较了,他双手按着匣子,沉吟了好一会儿,终下决断道:“此物非人臣所能据有,袁公路便是前车之鉴。我当上表天子,将此物上呈天子。”

    刘封眨眨眼睛,自己老爹还真是舍得啊。

    不过也是,至少在长坂坡黑化之前,刘备还是相当忠义的。即便长坂坡黑化了,但也只是更工于心计,并不是开始没底线的劫掠屠杀了。

    如今顺风顺水,没有了社会的毒打,自家老爹那忠君爱国之情又高涨起来了。

    “好、好啊。”

    刘备激动道:“如今传国玉玺得以找回,此天命在汉也,大汉必可再兴!”

    刘封有些无语,不过既然老爹想送,那就送呗,反正送不送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到时候连带着袁术一起送去雒中,也好让小天子高兴高兴,也显得我家老爹的忠心甲于天下。

    “既然如此,此物就交给父亲了。”

    刘封说着调侃道:“您老可得好好保管,若是丢了,我可找不出第二个给您。”

    刘备恶狠狠的瞪了刘封一眼,自己好大儿在自己跟前越来越没大没小了。

    虽然有些于礼不合,但刘备内心里倒是酸爽的很,谁家儿子能这么有出息,又这么有孝心,还这么亲近父亲的?

    过了片刻,刘备难忍心中痒痒,又想到玉玺一旦上交,自己可就再也看不到了。

    于是,他轻手轻脚的打开黑匣,又将玉玺给取了出来,捏在手上仔细打量。尤其是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为之神魂颠倒。

    好在刘备还是相当有定力的,只是把玩了片刻之后,就将其重新放好。

    “嗯,那就且放我处,我将上奏朝廷,告知天子传国玉玺已失而复得。”

    刘备点头认可了刘封的意见:“你可还有其他事情瞒着为父?”

    刘封眼睛瞪大了,自家这老爹居然学会敲打自己了。

    天地良心,他昨天都喝的稀烂了,自己怎么敢把传国玉玺交给他。

    刘封赶紧摇了摇头:“没有了。”

    刘备冷哼一声:“还说什么没有了,那芍陂曹是怎么回事情?”

    刘封恍然大悟,原来自家老爹问的居然是芍陂曹,他赶忙将自己的判断和打算详细说了一遍。

    其实这事本来也是要跟刘备交代的,他马上就要过江去了,江北的事情可不得刘备来决断推动。

    只是这是一件大事,可不是一时半会能讲清楚的,所以他也没着急。

    现在看起来,反倒是自家老爹着急了。

    刘封索性坐下来原原本本的讲述了一遍。

    刘备在旁听的很仔细,几次皱眉,却都没有开口打断刘封。

    直到刘封讲完了之后,他才开口问道:“明年旱情当真如此严重?”

    刘封这时候哪里可能打退堂鼓,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相当严重,江北两郡一大半以上的地区可能绝收。”

    寿春周围好歹还有芍陂、淮河、淝水和沘水,水利发达,水量充沛,还能有些收成。

    可内陆地区,尤其是缺少大流量河流的丘陵地区,那是真的别指望能有收成了。

    “那这芍陂能起多大的效果?”

    刘备眉头皱的更紧了,一想到绝收的后果,他就不寒而栗。

    这得饿死多少百姓,又让多少平民家庭卖身为奴。

    刘封心里大致计算了下:“这次旱灾恐怕只有一成,至多二成的地能有收成,但一样会有减产。剩下的七八成土地,是必然会绝收的。如果把芍陂水利系统完全修复了的话,那情况就会截然不同了。”

    刘备精神一振,兴致勃勃的追问道:“哦?会是怎么个不同法?”

    “芍陂恢复之后,江北两郡最少六成以上的土地就成了水浇地,而且可以直接从淮河引水浇灌,许多旱地的产量甚至还能不降反升。如此一来,北九江和北庐江,绝大部分的土地就不会受到旱情的影响了。”

    刘封越说越兴奋:“如果能够在芍陂修缮工程中获得积累经验,那么接下来还能依托长江和黄河进行大的水利工程,将整个豫南和江北连成一体,年贡粮食恐在三百万石以上。”

    刘封这可一点都没有瞎说,这是将来魏国邓艾屯田的成绩。

    他依托魏国的国力,将淮南淮北连为一体,大力屯田,岁入粮食三百余万石,六七年就积蓄了三千万斛,相当于两千万石粮食。

    而且相比起其他地方的屯田,邓艾这里的屯田户日子过的要相对较好。

    虽然邓艾这个人不怎么体恤士卒,但对于屯田户却相对要好一些。

    这似乎听起来有点矛盾,可实际上是有其内部缘由的。

    士卒对于邓艾来说,是建功立业的消耗品,而屯田户对于邓艾来说,是产出粮食的牛羊。

    消耗品自然不需要体恤,体恤了还能如何立功?

    牛羊当然要好好看护,不然怎么源源不断可持续性的给你竭泽而渔?

    刘封可是知道邓艾的屯田在历史上是有多成功的,直接让魏国国力提升了一大截,更重要的是,大量的粮食和人口,彻底颠覆了江东和合肥战区之间的实力对比。

    原来大家都是平等的,东吴军从江东运粮食,而合肥魏军则从河南运粮过来。

    可现在一下子合肥魏军直接从寿春运粮就行了,而且寿春还产大量的粮食。

    这等于是把基地拍在别人家的脸上了,从此以后,东吴就再没什么能力击败合肥军区了,以至于到了后期,魏军一度主动放弃了合肥,东吴都不敢占领,因为实在是耗不起。

    东吴在合肥放的兵多了,后勤跟不上,前线再多人也是送人头。

    东吴在合肥放的兵少了,寿春的魏军等你走了直接过来收人头,这等于是在送礼。

    由此可见,中原地区只要水利工程搞好,有足够的人力,各种产出是相当惊人的,后世的鱼米之乡江东还是完全无法抗衡的。

    这也是为什么刘封再艰难也要坚持收拢人口,这不仅仅是因为刘备父子心善,同情百姓,想要救百姓于困苦。

    同时也是因为只有刘封才知道,大汉马上就要进入人口存量博弈的阶段了。

    各州所剩下的人口已经严重不足,而土地则开始过剩了。

    刘备频频摇头,心里有些不敢相信。

    这也就是刘封跟他说的,要换了个人,他肯定觉得对方在痴人说梦了。

    刘封继续说道:“父亲,兴修水利乃是厚积薄发之举,如今只要拿下江南,前年我向父亲所描绘的占据东南,以待天下之变的绘图就已经超额完成了。”

    确实超额,像任城、鲁国、汝南这三个郡国,的的确确不在当初的设想之内。

    甚至一度担心袁绍和曹操的反应,还想要放弃掉。

    可后来与曹操化敌为友,一起结盟上雒,迎奉天子,才和平的分割了豫州和司州。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