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我父刘玄德/ 第460章 陈兵江陵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60章 陈兵江陵

    陈兵江陵

    太史慈、赵云两部抵达巴丘时,刘封的命令也追了过来。

    两人会同周泰、孙策一起商量了一下。

    本来按照孙策的官职,是不配参加这等高级军事会议的。

    只是好巧不巧,孙策现在还有一个额外不正式的身份,却提高了他的权限。

    那就是张羡临时给他表举的荆南军校尉的身份。

    这意味着孙策此时是代表了荆南四郡的军事力量。

    就冲这一点,太史慈、赵云都是心胸开阔,格局宏大之人,自然不会小看孙策而将其撇开在会议之外。

    看见端坐在主位上的太史慈,孙策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三年之前,两人曾在广陵城中交过手,孙策当时还颇为看重对方,内心不无招揽对方的心思。

    可现在,太史慈已经是摧锋军军主,堂堂大汉裨将军,更是如今在场众将的主事之人。

    孙策,不过一校尉,和太史慈可是差了整整两个大级。

    这一次会议只有两个议题,其一是如何处置巴丘,其二便是是否要兼顾荆南。

    “将军,巴丘不可守,也不必守。”

    赵云当先发言,在座的诸将之中,他的地位也是不亚于太史慈的,只是太史慈是此役的主将,他是副将,才低了对方一头。

    既然成竹在胸,赵云倒是

    陈兵江陵

    自刘表入主荆州后,权威日盛,心思自然也就起了变化,越来越不满足于荆州大士族们的分肥。

    刘表想要更大的权力,更多的利益。

    刘琦出任南郡太守,为的就是收拾江陵地方,将荆州士族的江陵变成刘表家的江陵。

    这也是为什么庞、冯等家族在南郡,却不为刘琦所用的缘故。

    无奈之下,刘琦只能一边下令提高戒备,一边返回郡府。

    同时,刘琦还派人去请庞德公、冯习等大族族长、精英们来郡府议事。

    郡命送到庞家时,庞统正在同庞德公密议。

    此时的庞统也已经收到了消息,知道刘封大军已至江陵,正在大江之上耀武扬威。

    想必下一刻,就要登陆围城了。

    故此,庞统立刻求见庞德公,想要说服庞德公与太史慈里应外合,为刘封献上江陵乃至于整个南郡。

    初听庞统之言,庞德公险些失态。

    他做梦也没想到只是去扬州游学的侄子已经成了刘封的阁僚,更想不到对方还成了刘封的说客。

    庞统对庞德公是极其敬重的,他非庞家嫡系,才能也不显于外,一直以来都是中人之姿。

    可庞德公却从来没有小觑过他,相反,庞德公主持的庞家在庞统身上的投资,甚至不逊色于庞德公自己的亲儿子庞山民。

    而且庞统不知道的是,就在今年,庞德公会联系豫州名士,也就是演义之中的水镜先生司马徽,由他来为庞统扬名天下。

    这是极其关键的一步,历史上庞统就是由此开始发达,获得了能与顾雍之子顾邵,陆康之孙,陆逊之弟陆绩,孙权驸马全琮等人坐而论道的资格。更是因此,代表整个南郡为周瑜所征辟,出任南郡主簿。

    眼下这些虽然没有发生,但庞统对庞德公的敬重和感激,却是一点都不少的。

    庞德公眉头紧皱,心思百转,惊吓过后,他渐渐冷静了下来,意识到庞统所言不无道理。

    他庞德公不得出仕,庞家被拘束于南郡之中,如今连主簿、功曹、都尉等郡中要职都全都丢了。

    要说不恨不怨,庞德公自己都不信。

    一边是刘琦各种各样的压制盘剥,一边是心腹子侄入侍中枢。

    冷静下来的庞德公发现自己有些心动了。

    “你且详细说说你在扬州游学的经历,尤其是与左将军的交往,不可有半点隐瞒。”

    庞德公当即呵斥道:“若有半点不实,汝非吾家子也。”

    “统安敢欺瞒叔父。”

    庞统赶忙应道,随后将自己在扬州的经历,尤其是如何同刘封结识,又如何为刘封所重,引为亲信,参知大政的情况一一详细交代。

    只听得庞德公目瞪口呆,脸上一会闪过惊喜,一会又闪过怀疑,一会又变成了纠结。

    好半天,庞德公迟疑的问出了心底里最大的一个问题:“士元,左将军缘何对你如此器重?”

    要是换个人这么问,庞统就算好脾气也得拂袖而走。

    可这么问的人是自己最敬重感恩的叔父庞德公,那庞统自然不可能为此翻脸。况且在夜深人静时,庞统自己也曾多次想到过这个问题。

    这并非是庞统不够自信,而是刘封对他实在是太好了。

    思索再三,庞统只有君臣相得这四个字。

    好在还有诸葛亮和陆逊的存在,让庞统得以更为自信。

    “叔父,主公对统之恩遇,虽然稀世,却并非独有。”

    庞统皆是道:“有琅琊俊秀诸葛孔明,其叔乃是镇东将军亲信诸葛玄,其人比之统更胜一筹,也最为左将军青睐。”

    “诸葛胤谊?”

    诸葛玄,字胤谊。

    庞德公大为惊叹,他和诸葛玄也是老相识了,昔日同在刘表麾下,对方乃是刘表心腹,又是最得用的几个属吏,庞德公作为本地的地头蛇,自然不会没有交结。

    只是庞德公有些想不通,诸葛胤谊能力也就中人之姿,德行还算不错,为政勤恳,能得刘表信任,但说才干有多出色,那真是无稽之谈了。

    怎么他侄子难道才能还能胜过吾家凤雏?

    庞统苦笑道:“孔明之才,确在我之上,统虚长几年,却委实不如孔明。”

    庞德公再度震惊,自家这个侄子外和内刚,别看他平日里谦虚低调,可内里却是刚强的很,能让他自愧不如,这诸葛孔明莫非是王佐之才?

    “诸葛胤谊当真好福气啊……”

    庞德公惊讶退去,起而代之的则是浓浓的艳羡。

    庞统却是摇了摇头:“叔父有所不知,我主麾下当真是精英荟萃,群贤毕至。如统之才干者,可谓成群,即便胜过统者,也当有一手之数。”

    庞统这里倒是谦虚了,他自己却是明白,在刘封的心里,文臣之中,自己还是能排进前五的,只要自己不犯大错,日后总有一任三公可得。

    毕竟以他的眼光,只认诸葛亮在他之上,即便是陆逊陆伯言,论才干也只是和自己在伯仲之间,而论主上的恩福,对方还要差自己少许。

    不过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说动叔父答应自己所请,与太史将军里应外合,为主公拿下南郡。

    自己一点虚荣,算不得什么。

    果然,如庞统所想的那样,当听到刘封帐中竟有如此之多俊才,庞德公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以他观之,整个荆州之中,才干能与自家凤雏相提并论的,唯有蒯越一人。

    不论是蒯良、蔡瑁,韩嵩,还是北来之士王桀等人,都比不得自己侄儿全才之能。

    原来的时空之中,庞德公也是将自家侄儿庞统给捧到了南国冠冕的地位上,只是他是真心实意的这么认为的。

    庞德公有些怀疑的问道:“左将军幕中竟如此多才?”

    庞统心中早有准备,当即朗声答道:“颍川名门之后,荀氏八龙子弟,荀攸荀公达。颍川四长之长,贤达陈寔之孙,陈纪之子,陈群陈长文,太尉陈球之孙,陈珪之子陈登陈元龙,诸葛玄之侄诸葛孔明,陆康之从孙陆逊陆伯言,此五人,个个当有经天纬地之能,实为王佐之才。”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