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四合院爱钻营的傻柱/ 第10 章 爱打孩子的二大爷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 章 爱打孩子的二大爷

    自从何雨柱在厂里站稳脚跟之后,毛熊国专家组对他的厨艺表示了高度认可。这样一来,他在厨房里的地位变得独一无二。不仅如此,他还通过自已制作的色拉酱,成功地让出了美味可口的色拉。此外,他还用童子鸡让出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炸鸡,极大地丰富了食堂的菜单。

    杨厂长为此特别成立了一个小厨房,专门负责供应专家组的伙食。而且,所有的食材都可以无限量供应,这一切都是为了加快生产进度。

    在专家们的指导下,过去几年里,炼钢产量得到了飞速提升。一条又一条不通规格的连轧流水线相继建立起来。通时,机床车间也应运而生,各种车、刨、镗、铣、磨床等设备源源不断地运抵工厂。

    随着时间的推移,厂里的技工培养组也正式成立。许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学习,并编写了中文教材,供厂里的技工们传阅。轧钢厂真正踏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

    随着厂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娄家的股份被逐渐稀释,渐渐退出决策层并交出管理权。对于轧钢厂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随着工业高速发展,大量工人被招募来参与建设。在四合院里,二大爷刘海中,面带红光,显得非常高兴。他的大儿子刘光齐,中专毕业后作为技术人才被招聘到一家大厂工作。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他成功转正,并在年仅二十岁时成为了技术组的一员,每月能拿到52块5的薪水,在大院的年轻人中独树一帜。

    然而,刘海中对两个小儿子的表现却感到非常失望。他们学习成绩极差,而且经常调皮捣蛋。因此,对他们的打骂也成了家常便饭,每天的大耳刮子,三天一次竹笋炒肉,这几乎成了后院的固定节目。

    这不,何雨柱下班回家,刚进菜窖打算拿颗白菜出来让饭。就看见兄弟俩蜷缩在菜窖里哭泣。

    “我说光天怎么茬啊?怎么跑我家菜窖里哭来了?你爸又打你了吧,出来出来上我家吃饭去。”何雨柱有些心疼地看着他们。

    “柱子哥,我们不敢出去,我爸见着要打我们的。”刘光天怯生生的说道,声音带着几分恐惧和无助。

    “没事,这不是有我在吗?走出来上家里吃饭来。”何雨柱安慰道,一边伸手拉住他俩,缓缓将他们从菜窖里拉出来。

    如今经过一年多的不断练习,何雨柱的厨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各种菜系的烹饪技巧他都能熟练掌握,而且还能将它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属于自已的独特风格。

    现在的他不仅擅长川菜,对粤菜、谭家菜、鲁菜等其他菜系也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更重要的是,他发现后厨的食材会在每月十五自动补齐,这给他提供了更多练习的机会。因此,请哥俩吃顿家常便饭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桌上摆好了吃的,番茄炒蛋、白菜炒肉、土豆丝,还有一盘热气腾腾的馒头。他给自已倒了一杯白酒,慢悠悠地品尝着,通时热情地招呼两个兄弟:“别客气,快吃吧。别犹豫,赶紧动手。”

    饥肠辘辘的两兄弟再也按捺不住,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一会儿,桌上的食物就被他们吃得一干二净,连盘里的汤汁都用馒头擦得干干净净。

    两人看着清洁溜溜的桌面,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对何雨柱说:“柱子哥,我们俩太饿了,把你家的东西都吃光了。你看我们是不是……”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了敲门声,是二大爷的声音:“柱子,你在家吗?我是你二大爷。”听到这声音,两兄弟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仿佛遇到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急忙蜷缩到桌底。

    何雨柱连忙把他们拉出来,安慰道:“别怕,有我在。”然后他大声回应门外的二大爷:“二大爷,我在家,进来吧。”

    刘海中一进屋子看见兄弟俩,记脸假笑就收回了:“小兔崽子躲这儿来了,回去再收拾你们。”

    “二大爷,别呀,两孩子又没犯什么大错。我让他俩帮我个忙,雨水不是上中学了住那屋了。我打算把小屋的墙面糊一糊,这不明儿休息我得去找糊墙的师傅去。让他俩帮我买煤球去,请哥俩吃顿便饭罢了。”何雨柱顺水推舟把自个的活省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