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章

    序幕:江心漩涡

    公元前278年,汨罗江畔,风急浪涌,天色铅灰。屈原独立江边,形容枯槁,目光穿透浑浊的江水,投向那片他深爱却已无可救药的故国山河。悲愤如沸水般在胸中翻腾,绝望似冰冷的藤蔓缠绕全身。

    楚国啊,郢都的钟鼓可还鸣响乡野的哀鸿是否遍野他低声吟哦,沙哑的声音被江风撕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他俯身抱起一块沉甸甸的江石,冰冷的触感直透骨髓。他一步步走向江心,浑浊的江水渐渐漫过腰际、胸口。沉重的石头拖拽着他,死亡的寒意包裹着他。他闭上眼,准备沉入永恒的黑暗,用最后的清白祭奠破碎的理想。

    然而,就在意识即将消散的刹那,一股奇异而温煦的暖流蓦然包裹了他。眼前并非冰冷的黑暗,而是一片刺目的、旋转着的光晕,仿佛巨大的旋涡。天旋地转,时空在耳边呼啸、扭曲、撕裂……他彻底失去了知觉。

    第一幕:惊魂甫定与现代休克

    精神病还是艺术家

    意识如同沉船碎片,艰难地浮出水面。屈原猛地睁开眼,刺目的光线让他一阵眩晕。他发现自己躺在一片坚硬冰冷的、反射着刺眼光芒的地面上。耳边是持续的、从未听闻过的车流巨大轰鸣,夹杂着尖锐呼啸的喇叭声和鼎沸的人声。

    他挣扎着坐起,环顾四周,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高楼大厦在他眼中是巍峨如山、光滑如镜的巨物,直插云霄;汽车在他眼中是地面上奔跑着色彩斑斓、发出怪响的铁盒子;人们穿着样式古怪、颜色扎眼的短褐,行色匆匆,或驻足围观,手中还举着会发光的扁平玉璧。

    此乃何地妖魔之境乎!屈原失声惊呼,踉跄站起,本能地挺直脊梁,试图用熟悉的诗句驱散心中的骇然,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围观人群骚动起来。

    嚯!行为艺术挺投入啊!

    拍下来拍下来!古装大佬吗精神病院跑出来的

    报警吧看着不对劲……

    手机镜头密密麻麻地对准了他,闪光灯此起彼伏,屏幕上弹幕飞驰。

    收容与初步沟通**

    一个穿着藏青色制服干练的中年女子拨开人群挤了进来。散开散开!都别围着!她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目光落在惊魂未定的屈原身上,她放缓了语气:这位同志,你没事吧是不是迷路了还是……在表演

    屈原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切地用古楚语夹杂着雅言说道:吾乃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此乃妖境乎尔等是何方妖物

    郝大姐一脸茫然。这时,一个背着书包、戴着眼镜的初中生挤到前面,眼睛瞪得溜圆,激动得声音发颤:屈……屈原!您是屈原大夫!《离骚》!您刚才念的是《离骚》!天啊!书上的屈原活了!

    屈原猛地看向少年:尔乃何人竟知吾名讳与《离骚》

    初中生兴奋地语无伦次:我叫陈星!我学过您的诗!您是爱国诗人!楚国被秦国灭了,您在汨罗江……啊!这里是汨罗新村!难道您……穿越了

    穿越屈原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环视着这个名为汨罗新村却毫无楚地风貌的地方,再看向陈星,今夕是何年楚国……果真亡了他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最后的希冀与更深的绝望。

    郝大姐虽听不懂大部分内容,但穿越、屈原这些词让她意识到事情不简单。她果断拉起屈原的手臂:同志,不管你是真屈原还是演戏的,先跟我去居委会,这里太乱了。小陈同学,你也来,帮忙沟通下。

    郝大姐之家

    居委会办公室的现代设备让屈原再次陷入巨大的认知冲击。电脑闪烁的屏幕、在他眼中,打印机是嗡嗡作响吐出纸张的盒子、饮水机是一按就流出清水的神瓮。他紧盯着这些妖物,身体紧绷,如临大敌。

    此……此乃何法器摄魂乎祈雨乎他指着饮水机,声音带着戒备。

    郝大姐无奈地笑了笑,递给他一杯水:这叫饮水机,喝水用的。放心,没毒。她找出一套社区志愿者备用的运动服,你先换上这个,你那身……太扎眼了。

    屈原看着那套窄袖紧身的现代衣物,眉头紧锁: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此等衣冠,不成体统!但在郝大姐坚持的目光下,他终究别扭地换上了,感觉浑身不自在,仿佛被无形的绳索束缚。

    郝大姐又端来一碗冒着热气的面条。屈原看着那弯曲金黄、散发着奇异浓香的食物,迟疑地挑起一根,小心翼翼地送入口中。味道……竟出人意料地浓郁刺激,与他记忆中清淡雅致的楚食截然不同。他忍不住又吃了一口,表情复杂地评价:此物……味重而奇巧,然非楚地之风。

    心中却悄然升起一丝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第二幕:文化休克与活文物风波

    行走的文化炸弹

    郝大姐带着屈原熟悉社区环境,试图让他融入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然而,屈原的礼法雷达全程高强度运作,不断触发警报。

    超市里,目睹一人随手将饮料瓶丢在花坛边。屈原箭步上前,痛心疾首:竖子无礼!污染桑梓,践踏自然,天地不容!速速拾起!

    那人被这怪老头的气势和古文训斥弄得一愣,嘟囔着神经病,悻悻走开。

    小区花园,一位女士悠闲地遛着未栓绳的大型犬只。那狗突然冲向玩耍的孩童。屈原怒发冲冠,挺身拦在中间,戟指狗主人:畜牲无状,主家失教!纵其横行,伤人害物,律法何在仁心何存!险些引发一场骂战。

    路过老王粽铺,门口巨大的广告牌写着:正宗屈氏秘方,吃了高考必过!屈原勃然大怒,冲进店内质问老板老王:奸商!尔等竟借吾清名,行此欺世盗名、蛊惑人心之举!速速撤下此等妄语!老王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假弄得哭笑不得。

    郝大姐的手机微信群里,汨罗新村互助群消息爆炸:

    【李阿姨】:郝主任捡回来那老头又发飙了!在超市骂人乱扔垃圾!

    【张大伯】:遛狗不牵绳那个也被他怼了,差点打起来!不过……说得好像也没毛病

    【群主郝大姐】:大家多包涵!这位同志……情况特殊,正在适应。也请大家注意文明举止!

    配图:【屈原怒目.jpg】,下面P字:世风日下!

    端午节预热冲击

    data-faype=pay_tag>

    随着端午临近,商业化的节日氛围像一层浓重的油彩涂抹在整个社区。巨大的充气龙舟模型、闪烁的促销广告牌屈原来袭,粽情放价!、旅行社的汨罗江源头怀古一日游横幅……屈原的形象被印在五花八门的商品上:从豪华粽子礼盒到印着他Q版头像的T恤,甚至还有屈原联名款马桶刷广告!

    悲乎!痛乎!屈原站在街角,望着满目自己的形象,气得浑身发抖,吾之清誉,吾之志节,竟成商贾招摇撞骗、牟取铜臭之招牌!此等亵渎,孰可忍也!

    他被老王粽铺门口屈氏秘方的招牌吸引,又带着批判走了进去。店内琳琅满目:流水线生产的真空包装粽,馅料五花八门——小龙虾、榴莲芝士、藤椒牛肉、甚至巧克力流心!

    老王热情地拿起一个爆款咸蛋黄肉粽塞给屈原:屈大夫,您尝尝!时代变啦!创新才是王道!这咸蛋黄肉粽,卖得最火!

    屈原看着这肉糜入粽的异端,本能地抗拒:非礼也!此乃邪道!但在老王和老郝的怂恿下,他皱着眉咬了一小口。咸蛋黄的油润沙香与五花肉的丰腴瞬间在口中炸开,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强烈直白的味觉冲击让他表情管理瞬间崩塌——眉头紧锁却忍不住咀嚼,眼神抗拒又带着一丝困惑的……回味他艰难地咽下,板着脸斥道:奇技淫巧,味重失本!非吾楚地之风!

    内心OS:此物……竟有几分霸道之味

    网络时代与自我认知危机

    陈星成了屈原的数字领航员。他教会屈原使用智能手机这个万法宝匣。当陈星在搜索引擎输入屈原二字,海量的信息瞬间涌入屏幕:

    百科词条:生平、作品、历史评价,冰冷而客观。

    影视形象:或慷慨悲歌,或仙风道骨,甚至还有搞笑夸张的演绎。

    网络热梗:屈原其实是个游泳健将

    如果屈原有朋友圈

    鬼畜视频将《离骚》配上动感电音。

    学术争论:

    死因之谜、性取向猜想、作品真伪考据。

    奇葩讨论:

    屈原为什么不吃粽子论粽子甜咸与屈原精神的关系。

    屈原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个被切割、涂抹、解构、消费、娱乐化的自己,最初的愤怒渐渐被一种更深的、冰冷的孤寂和悲哀取代。他指着一条恶搞评论,手指微微颤抖,声音低沉而疲惫:后世之人……竟以此等轻佻狎玩之态,待吾泣血椎心之作‘举世皆浊我独清’……纵越千年,此境……犹未变乎

    巨大的文化隔阂和身份认同的撕裂感,几乎将他淹没。

    活文物的价值与麻烦

    陈星和历史老师凭借屈原深厚的古文功底、对楚地失传细节的精准描述以及那份无法伪装的孤高气韵,基本确认了他的真实性。消息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涟漪迅速扩散。

    网红围猎:

    举着自拍杆的主播们蜂拥而至。屈大夫看镜头!给老铁们笑一个!屈大夫,您对现代CP文化怎么看您和楚怀王算BE美学吗奇葩问题轰炸不休。

    商业诱惑:*本地粽子厂老板提着豪华礼盒登门:屈大夫!正主代言,效果炸裂!代言费好商量!电视台编导拿着剧本:屈老师,我们策划个综艺《穿越时空的对话》,您本色出演,保证您红!

    信任危机:

    质疑声四起:绝对是炒作!剧本安排好的吧验DNA!查古籍!证明给我们看!

    郝大姐的日常:她的手机被打爆,办公室被踏破门槛。她像一个疲惫的消防员,四处灭火,解释、安抚、挡驾。理解一下,这位同志需要安静!她心力交瘁地对记者喊。屈原则紧闭房门,对窗外喧嚣充耳不闻,只有紧握的拳头和眼中深沉的厌倦与疏离,表明他内心的惊涛骇浪。此间喧嚣,更甚于郢都之市!利欲熏心,聒噪盈耳!他对着虚空低语。

    第三幕:龙舟赛风波与灵魂呐喊

    变味的龙舟竞渡

    社区端午嘉年华暨龙舟邀请赛在喧天的锣鼓和刺耳的商业广告音乐中拉开帷幕。巨大的赞助商Logo横幅刺目地悬挂在主席台和龙舟上。景观河(被冠以汨罗江之名)两岸人山人海,小吃摊油烟弥漫,垃圾袋随风飘舞,水面浮着油污和塑料瓶。参赛队伍在后台为奖金分配比例、赛道优劣争得面红耳赤,火药味十足,全无同舟共济的影子。

    郝大姐和陈星几乎是押送着屈原来到现场,生怕他再生事端。屈原沉默地注视着这一切:花哨的舞台表演、空洞的领导致辞、冗长的赞助商广告、为利益争执的龙舟好汉、喧嚣浮躁的人群、污浊不堪的汨罗江……

    眼前的景象与他记忆中楚地民众为寻他、救他而自发竞渡的悲壮与赤诚,形成了地狱天堂般的落差。

    一股冰冷的悲愤,夹杂着对理想被彻底践踏的绝望,在他胸中积聚、翻腾,让他面色铁青,身体微微颤抖。他仿佛看到自己投江的意义,正在被这喧嚣彻底消解、异化成一出荒诞的闹剧。

    当主持人用夸张的语调宣布下一个环节是某赞助商的企业文化展示时,那根紧绷的弦,终于断了!

    爆发

    屈原猛地挣脱了郝大姐下意识紧抓的手,陈星惊愕地想去拉,却被屈原身上陡然爆发的气势慑住。他像一支出鞘的利剑,带着积攒了两千年的悲愤与孤绝,在无数道惊愕、好奇、戏谑的目光中,大步流星,径直冲上主席台,一把夺过主持人手中的话筒!

    全场瞬间死寂!保安如梦初醒,从两侧扑来。但屈原挺直脊梁,昂然而立,目光如炬,扫视全场。他深吸一口气,用那穿越时空、带着古韵却字字千钧的普通话,发出了震撼灵魂的呐喊:

    尔等——口口声声‘纪念屈原’!

    声音不高,却像惊雷炸响在每个人耳边。

    尔等——可曾知吾因何投江!

    他猛地指向那污浊的景观河:非为尔等口中‘假期’、‘美食’!非为这满目铜臭、喧嚣浮华!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泣血的悲怆:乃为国破家亡!君王昏聩!奸佞当道!吾毕生所求之美政理想——尽付东流!今日尔等所为,不过借吾枯骨之名,行饕餮利欲之实!此等‘纪念’,吾——耻与为伍!

    他转向那些争执不休的龙舟队员:

    龙舟竞渡!本为拯溺之仁心!为同舟之共济!为万众一心之赤诚!

    他的手指因激动而颤抖,今观尔等!锱铢必较!怒目相向!与市井泼皮争利何异!将此仁心壮举,沦为博彩竞利之戏!可耻!可悲!可——叹——!

    最后,他指向漂浮着垃圾的汨罗江和满地的狼藉,声音沉痛而穿透人心:

    此河——尔等竟冠以‘汨罗’之名!然观其浊流污秽,垃圾浮沉!可曾有半分对先贤英魂之敬畏对天地自然之敬畏!对脚下土地之敬畏!投粽本为祭奠,寄哀思于流水!尔等今日——投之以何!弃——之以何!最后四字,一字一顿,如同重锤敲击。

    他目光如电,仿佛要刺穿每个人的灵魂:

    端午——何谓!

    非此购物狂欢!非此饕餮之宴!非此——虚伪喧嚣之闹剧!

    他胸膛起伏,用尽全身力气,喊出那融入血脉的精魂:

    乃在记取——‘忠诚’!不事二主,死守善道!

    乃在秉持——‘正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乃在持守——‘清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乃在——‘哀民生之多艰’!心系苍生疾苦!

    乃在——‘虽九死其犹未悔’!为理想百折不挠!

    此——方为端午之魂!尔等——可还记得!!

    话音落下,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整个河岸。刚才的喧嚣、争执、叫卖声仿佛被瞬间抽空。保安僵在原地,高举的手忘了放下。拍照的手机垂落下来。

    嬉笑的人群凝固了表情。无数道目光聚焦在那个瘦削却挺立如松的身影上。他的话,带着两千年前的血泪与滚烫的理想主义温度,像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许多人的心上。

    有人面露惭色,有人陷入沉思,有人眼中泛起微光。这来自源头的、毫无矫饰的灵魂拷问,让浮华的节日盛装,瞬间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带走

    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寂静被一声气急败坏的怒吼打破:哪来的疯子!扰乱公共秩序!妖言惑众!保安!把他给我轰下去!主办方领导脸色铁青,拍案而起。

    如狼似虎的保安一拥而上,粗暴地扭住了屈原的胳膊。

    别动手!他……他不是坏人!郝大姐急得声音都变了调,拼命想挤过去。

    屈大夫!陈星带着哭腔大喊,想冲上前,却被工作人员拦住。

    屈原没有挣扎。在被强行拖离主席台的瞬间,他最后一次回望人群。那目光复杂至极——有深深的失望,有洞悉世情的悲悯,更有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那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又似乎飘向了更遥远的远方。他就这样,在无数道含义复杂的目光注视下,被推搡着,带离了这片喧嚣的战场。

    第四幕:余波与微光

    网络风暴与反思

    屈原在主席台上那番石破天惊的演讲视频,被无数手机镜头捕捉,如同燎原之火,瞬间点燃了整个互联网。

    热搜榜瞬间被屠版:

    真正的屈原回来了!

    端午节的灵魂拷问!

    汨罗新村神秘老人震撼发声!

    我们过的到底是什么节

    舆论的海洋汹涌澎湃:

    支持者:

    骂得好!振聋发聩!这才是端午节该有的反思!泪目了!一个‘古人’穿越千年来打脸现代人的浮躁!他唤醒了我对传统节日的敬畏!支持屈大夫!

    反对者:**

    哗众取宠!破坏节日气氛!精神病就该关起来!放出来咬人哪来的演员剧本写得不错啊!商业活动怎么了没商业你过什么节

    理性探讨:媒体开辟专栏:屈原的诘问: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何在

    学者撰文:商业化是传统文化的掘墓人还是催化剂

    社交平台发起投票:你心中的端午节,最重要的是什么

    无数普通人分享自己关于节日的记忆与思考。一场关于文化传承、节日意义、现代性与精神价值的全民大讨论,被这位不速之客彻底引爆。

    社区的转变

    在郝大姐、陈星以及几位被屈原言辞深深触动的社区长者的多方奔走和据理力争下,屈原最终以扰乱公共秩序情节显著轻微,且事出有因为由,接受了批评教育后被释放。

    回到熟悉的社区,一种微妙而真实的变化在悄然发生。景观河边,多了几位自发清理垃圾的身影,其中就有曾经被屈原斥责乱丢垃圾的年轻人。

    李阿姨和她的广场舞姐妹们,在排练间隙,也会低声议论:那老头儿……话是难听了点,可细想想,咱过节是不是真就光顾着吃喝玩乐了老祖宗的东西,好像……是丢了不少。

    老王默默撤下了那块正宗屈氏秘方的广告牌,开始在店里显眼位置摆上按古法包制的、馅料简单的白米粽和赤豆粽,旁边还贴了张小纸条:传统本味,尝尝初心。

    真正的仪式

    在端午节的正日子,没有锣鼓喧天,没有彩旗招展,没有赞助商的巨幅广告。清晨,陈星、郝大姐、老王、李阿姨,还有十几位在喧嚣过后选择静心思考的居民,自发地来到了已经清理干净的景观河边。河水依然不够清澈,但至少,岸边没有了刺眼的垃圾。

    陈星展开一卷打印的《橘颂》,清朗的少年音在宁静的晨光中响起: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粽子——不是豪华礼盒,而是用新鲜箬叶、棉线捆扎的素白米粽和豆沙粽,外面包裹着可降解的环保材料。他们走到水边,郑重地、轻轻地,将粽子投入河中。没有宏大的仪式感,只有一份简单的、静默的追思和敬意。

    随后,他们默契地沿着河岸,弯下腰,仔细地捡拾起昨夜风吹来的零星纸屑和塑料片。动作安静而专注。

    在不远处一棵柳树的阴影下,屈原静静地伫立着。他穿着郝大姐为他买的深色棉麻改良衣衫,目光穿透人群,落在那些弯腰捡拾的身影上,落在河面微微荡漾的涟漪上,落在陈星手中那卷承载着古老精神的诗篇上。

    他饱经沧桑的脸上,第一次褪去了悲愤与孤傲,浮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有看到微小火种被点燃的欣慰,有对这片陌生土地一丝释然的接纳,有挥之不去的疏离感,但最终,那深邃的眼眸中,清晰地闪烁着一点感动的、温润的泪光。

    这无声的行动,比任何喧嚣的庆典,都更接近他心中对纪念二字的理解。

    尾声:路漫漫其修远兮

    几天后的黄昏,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壮丽的金红,也给钢筋水泥的丛林镀上了一层温柔的暖色。屈原站在社区的小花园里,望着那遥远、陌生却又莫名牵动他心绪的城市天际线。微风拂过他花白的鬓角。

    郝大姐寻来:屈大夫,晚饭好了……咦她停住脚步,目光落在屈原脚边——那里整整齐齐地叠放着他初来时那套破旧却洗净的古装,旁边还放着一卷用普通纸张卷起的竹简。

    屈原闻声,缓缓转过身。夕阳的余晖勾勒出他清癯而坚毅的侧影。他面向郝大姐,双手作揖,深深一躬。这一次,郝大姐没有像初次那样慌忙躲闪,而是神情庄重,微微颔首,坦然受礼。

    郝君,屈原的声音平和而清晰,带着穿越时空的沉静,多日叨扰,深谢照拂之情。此间……非吾故土。吾心之所系……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那轮即将沉入地平线的巨大落日,投向更渺茫的远方,或在前路茫茫之中,或在那未曾熄灭的星火之间。

    这时,陈星气喘吁吁地跑来:屈大夫!您……

    屈原转向少年,眼中流露出少有的温和与期许:陈星小友,他将那卷竹简递到陈星手中,愿汝永葆此赤子之心,明辨是非曲直,上下求索,不负此生。那竹简上,是他默写的《离骚》片段,墨迹尚新,力透纸背。

    陈星双手紧紧握住竹简,眼圈泛红,用力点头:屈大夫,我会的!我发誓!

    屈原的目光在郝大姐和陈星脸上停留片刻,仿佛要将这份跨越时空的短暂情谊刻入心底。

    然后,他再无多言,毅然转身,向着那片燃烧的、未知的夕阳深处,步履沉稳而坚定地走去。他的身影,在巨大的现代建筑投下的阴影与现代霓虹初上的微光交界处,在车流不息的背景音中,逐渐拉长、变淡、融入那一片混沌而壮阔的金红里,最终消失不见。

    是再次踏入时空的旋涡还是选择隐入这滚滚红尘,继续他永恒的观察与求索无人知晓。

    郝大姐望着他消失的方向,久久伫立,最终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融入这都市的黄昏。陈星低头,手指抚过竹简上遒劲的墨迹,心中默念着那句仿佛在血液中苏醒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古老的声音,穿透两千年的迷雾,在这个喧嚣与宁静并存的现代黄昏,找到了新的、悠远的回响。

    全文终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