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周雯推开星巴克的玻璃门,冷气混着咖啡香扑面而来。她习惯性扫视角落的座位——那是她写作时的老位置,今天却被一个熟悉的身影占据。
李阿姨周雯差点脱口而出,赶紧把惊呼咽了回去。菜市场里总炫耀女儿考上常春藤的那位邻居,此刻正戴着老花镜,面前摊着四五本花花绿绿的册子。周雯眯起眼睛,看清了最上面那本的烫金标题:《留学中介TOP50申请指南》。
您的馥芮白。咖啡师的声音惊动了李阿姨,她手忙脚乱地合上资料,眼镜腿挂住了耳后的白发。周雯连忙转身,假装在找座位,心跳却比咖啡机蒸汽声还响。
这儿!靠窗位置有人挥手。闺蜜林晓的波浪卷发在阳光下泛着焦糖色,面前摆着两杯浮着奶油的可可。
周雯刚落座就压低声音:猜我刚才看见谁了李阿姨在看留学中介资料!
林晓的勺子当啷掉在碟子上。她女儿不是拿了全额奖学金吗上个月还在业主群发录取邮件截图呢。
就像这个。周雯翻开手机里收藏的文章《有一种谎言,让我们泪流满面》,配图是漫画版的母亲把红烧肉全夹给孩子,自己碗里只有酱汁拌饭。
林晓突然笑起来:我爸就这样!上个月视频非说每天都去健身房。她点开相册里最新照片,包装完好的运动手环躺在抽屉角落,我妈偷偷拍的,说给你留个拆穿他的证据。
邻桌的奶泡爆破声像句温柔的叹息。周雯搅动着可可,奶油让她想起去年冬天。母亲在电话里说家里暖气足得很,后来小姨却说看到她在超市抢购暖宝宝。
作者说这类谎言就像...周雯念到一半突然停住,目光穿过林晓肩膀。落地窗外,她的部门主管张姐穿着米色西装套裙快步走过,腋下夹着厚厚的文件袋——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在上班时间看见张姐出现在公司三公里外了。
林晓顺着她视线回头:怎么了
张姐说最近在谈大客户...周雯想起昨天晨会时,张姐的香水盖过了淡淡的医院消毒水味道。茶水间里有人说看见她在中心医院排队。
她们沉默地喝着快凉的可可。阳光把林晓的手机屏保照得发亮——全家福里她父亲的眼角皱得像揉过的糖纸。周雯想起那晚林晓加班到凌晨三点,电话里对奶奶说已经躺在床上了时,自己工位下还踩着高跟鞋。
最戳我的是这段。周雯滑动屏幕,我们用谎言编织安全网,解下所爱之人的恐慌。就像...
就像我爸下岗那年。林晓的声音突然像浸了水的纸巾,每天西装笔挺出门,晚上带回来的客户送的月饼,其实是超市临期打折的。
周雯看见她指甲掐进掌心,想起自己衣柜深处那条一直没扔的旧围巾。大四实习工资只有两千八的那个冬天,她告诉母亲那是限量款羊绒的。
周末的超市人声鼎沸。周雯在促销堆前刹住购物车——张姐穿着印有维达纸巾的红色围裙,正踮脚更换价签。她下意识躲到货架后,却听见熟悉的笑声。
王医生,真巧!张姐的声音比会议室里清脆许多,老周最近指标好多了...对对,还是每天去公园遛弯。她弯腰整理货品时,西装裤口袋里露出半截住院手环。
周雯突然想起上周报销单上连续五张的出租车发票,目的地都是中心医院。她转身走向收银台,把原本只买了两卷的纸巾换成一提装。
周一晨会上,张姐宣布客户临时调整方案时,周雯注意到她嘴唇上方有细密的汗珠。大家加把劲,这个季度奖金...她的话被手机震动打断,瞥见屏幕时的眼神让周雯想起母亲看到体检报告那天。
下班时暴雨如注。周雯在写字楼门口遇见忘带伞的张姐。我约了车,顺路送您吧。她撒谎时心跳平稳,像在复述某个真理。出租车后座,张姐的手机亮起通知:【16床周建国家属,明日预缴款...】
师傅,改道去中心医院。周雯说完才意识到这是今天第一个真话。雨刮器摇摆间,她看见张姐的手指在膝盖上绞出青白的结,就像父亲葬礼上母亲死死攥住的遗像边角。
手机在包里震动。母亲发来语音:雯雯,最近睡得好吗背景音里有明显的咳嗽声。
特别好,刚升职呢。周雯按下录音键时,雨滴正斜打在车窗上,像无数小小的计时器。后视镜里,张姐正对着化妆镜涂口红,鲜亮的珊瑚色渐渐覆盖了苍白的唇纹。
出租车驶过星巴克,周雯看见李阿姨和一个穿校服的女孩坐在窗边。女孩激动地比划着什么,李阿姨笑着把留学宣传册塞进包底,就像当年母亲藏起肿瘤确诊书时那样自然。
2
人事部的玻璃门反着冷光,周雯数到第七下深呼吸才敢推门。桌上文件夹的厚度让她胃部抽搐——比昨天技术部小张拿到的那份薄,但比创意组老王收到的厚。
考虑到你在春日计划中的表现...总监推来的A4纸上,油墨味混着薄荷糖的凉意。周雯盯着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几个字,突然想起昨天母亲电话里说:你爸留下的存款够我们用二十年。
她签完字才发现钢笔漏墨了,蓝色墨渍在无名指关节晕开,像极了大学时母亲汇完学费后,汇款单上总蹭到的邮局印泥。
正好打算休个长假。周雯对电梯里遇到的实习生笑笑,指甲掐着包里刚领的补偿金信封。手机在此时震动,母亲发来穿着新羊毛衫的自拍:邻居都说显年轻——那分明是周雯三年前送她的旧款。
地铁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周雯护着信封转身时,撞见玻璃倒影里自己扭曲的脸。她突然理解为什么张姐每次说谎都要涂那么艳的口红,浓烈的色彩确实能让颤抖的嘴角看起来像在微笑。
出租屋门口堆着三个快递盒。周雯踢掉高跟鞋拆开最重的那个——母亲寄来的腊肠真空包装上贴着便签:超市满赠。她戳破鼓胀的包装袋,十张百元钞票像花瓣一样散落在砧板上。
手机屏幕亮起。林晓的信息顶着感叹号跳出来:李阿姨女儿根本没申请常春藤!说是抑郁症休学一年...配图是聊天记录截图,李阿姨女儿的头像边写着:妈,其实我知道那些学校网站是你P的。
周雯把钞票一张张抚平。父亲去世那年,母亲总说不饿,却在她晚自习回家后变出热腾腾的鸡蛋面。面汤上浮着的油花,现在想来和这些钞票边缘的反光如此相似。
她拨通视频电话时故意把镜头对准窗外的晚霞。公司派我去杭州出差半年。周雯用肩膀夹着手机,手法娴熟地把补偿金塞进母亲寄来的空饼干盒,包吃包住还有补贴。
母亲的脸在屏幕里忽明忽暗,背后传来新闻联播的片头曲。那敢情好,她的眼睛在听到杭州时亮了一下,你王姨说西湖醋鱼...话没说完突然扭头,周雯还是捕捉到了那声压低的咳嗽。
我体检报告一切正常。母亲抢先开口,手指无意识地摸着脖子上的玉坠——那是父亲确诊当天在地摊买的,三十块,图个吉利。此刻坠子在镜头前晃啊晃,像钟摆。
周雯咽下我明天就回来的冲动,转而炫耀起根本不存在的员工宿舍:有落地窗和烘干机。她想起大三那年寒假,发现母亲把卧室让给来借住的表姐,自己睡了三星期沙发。
夜深时冰箱的嗡鸣格外刺耳。周雯把腊肠泡进水里,突然发现包装袋背面还有一行小字:多吃点,你爸说杭州冬天湿冷。她的手指僵在陶瓷碗边缘——父亲去世五年了。
第二天超市招聘台前,周雯把简历上的广告公司项目经理划掉,改成促销活动策划。隔壁摊位穿红围裙的张姐正给试吃台补货,她们相视一笑,谁都没提医院或裁员。
特别适合年轻人!人事专员指着宣传单上的员工旅游照片。周雯点头时,余光瞥见母亲又发来语音,背景音里隐约有叫号机的电子女声。
她按下播放键转身,把简历轻轻放在印着急招的塑料牌旁。母亲的声音混着超市促销的喧嚣传来:楼下新开了奶茶店,等你回来...电流声盖住了后半句,但周雯知道,那一定是某个甜蜜的谎言。
货架尽头,张姐悄悄把一包暖宝宝塞进她购物车。周雯想起文章里那句话——这些谎言就像黑暗中的萤火虫,虽然微弱,却能让彼此在茫茫夜色中,始终看得见对方的位置。
3
西湖醋鱼的酱汁在保温盒里凝结成胶状时,周雯正把第十张招聘会门票钉在墙上。钉子穿透杭州特色美食节的LOGO,把年薪十万几个字拦腰截断。手机震动起来,母亲的头像在屏幕上跳动,背后是雪白到刺眼的病房墙壁。
妈在社区医院量血压。母亲的脸在镜头里泛着不正常的潮红,输液架却诚实地在窗玻璃上投下倒影。周雯看着母亲努力把镜头控制在胸部以上,就像自己上周拍员工食堂视频时,小心避开超市更衣室的铁皮柜。
正好路过您最爱吃的那家...周雯转动手机摄像头,让西湖的夕阳铺满整个屏幕。实际她站在超市后门的垃圾桶旁,身后张姐正偷偷往她包里塞临期盒饭。
母亲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镜头天旋地转。周雯看见一闪而过的床头卡——3床
林淑芬,下面红字标注着肺部感染。她想起父亲化疗时,母亲也是这样突然出现在病房门口,手里拎着刚好路过买的糖炒栗子。
当晚的末班地铁上,周雯盯着对面玻璃窗里的自己。口红是张姐送的样品,西装是洗衣店最后一小时特熨的。当广播报出中心医院站,她的手指已经先于意识按响了下车铃。
护士站的值班表显示3床在17:32转过科室。周雯数着病房门牌,突然听见熟悉的嗓音:我们雯雯在杭州吃得好着呢...虚掩的门缝里,母亲正举着手机给临床病友看——那是周雯昨天发的员工旅游照片,背景里的棕榈树其实是超市周年庆的充气装饰。
林淑芬家属护士推着药车过来,病人今早CT显示...周雯的耳朵突然灌满蜂鸣声,只看见护士嘴上在说纤维化三个字。当年父亲的主治医生也是这样翕动着嘴唇,而母亲在走廊上死死攥着诊断书说:别告诉你爸。
第二天清晨,母亲床头多了个插着野菊花的酸奶瓶。护士说有位单位同事来过,留下个鼓鼓的牛皮纸袋。母亲打开印着杭州特产的包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盒进口抗生素,底下压着周雯最后一个月的补偿金。
你王姨非让尝尝鲜。视频里母亲舀着周雯寄来的藕粉,勺子碰得瓷碗叮当响。而周雯这边,张姐正用员工内部价买的蛋白粉塞进快递箱。她们谁都没拆穿,藕粉产自本地超市,而蛋白粉的价签被故意蹭花了条形码。
立冬那天,周雯穿着促销玩偶服在超市门口发传单。厚重的熊头套里,她听见有个声音像极了母亲。挤开眼皮上的汗水,她看见母亲正在试吃台前,把张姐给的试吃小蛋糕全装进保鲜袋。
给邻居小孩带的。母亲发现棕熊直勾勾的目光,下意识藏起手背上的留置针。周雯透过玩偶服厚重的爪子,摸到口袋里昨天刚拿到的转正通知书——超市总部新设的客户关怀部,专门对接老年顾客。
雪落下来的时候,她们坐在超市员工休息室吃小蛋糕。母亲终于摘下围巾,露出锁骨下方的手术疤痕。小手术,医生说是全国首例...她的谎言被周雯突然的拥抱打断。年轻女孩身上传来淡淡的咖啡香,和父亲最后那一年病房里的味道一模一样。
我升职了,以后就在这家超市上班。周雯把玩偶头套戴在母亲头上,毛绒熊耳朵在冬日阳光里微微颤动。母亲的笑声从头套里闷闷地传出来:巧了,妈刚报名这里的老年烘焙班。
窗外,张姐正在教李阿姨的女儿使用收银机。女孩手腕上崭新的运动手环闪着光,和李阿姨手机里那张常春藤录取通知书截图是同样的湖蓝色。
周雯想起那篇文章的结尾——当所有温柔的谎言在阳光下舒展,我们会发现,那些精心编织的伪装之下,藏着比真相更坚韧的爱。就像母亲此刻在玩偶服里哼起的歌谣,跑调得理直气壮,却让她想起二十年前,每个压岁钱先存着的除夕夜,被窝里总会神奇出现的巧克力金币。
4
第一人称视角:程小雨,20岁,抑郁症休学中)
我妈又在客厅里放那段录音了。
小雨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了...她刻意提高的嗓音穿过门缝,和抽油烟机的轰鸣混在一起。我数着药盒里剩下的氟西汀,窗外的梧桐叶正好飘到第七片。
手机震动起来,周雯姐发来超市排班表——明天下午两点到六点,收银台三号机。这个曾经发现我妈P图造假的人,现在教我如何辨认钞票真伪。多讽刺,我们这群说谎精,倒要在验钞机下讨生活。
第一次见周雯姐是在星巴克。她撞见我妈翻留学指南那天,我其实躲在卫生间里哭。镜子上贴的便签写着你要演好常春藤学生,那是我妈的字迹,用力到划破了纸。
后来我在超市仓库遇见她。她正偷偷把临期牛奶装进杭州特产的箱子里,动作熟练得像做过一百次。我们谁都没提常春藤的事,就像她从不拆穿我妈,我也假装没看见她员工证上实习促销员的字样。
今天张姐教我使用医保刷卡机。她涂着艳丽的口红,可我闻到她袖口有医院消毒水的味道。特别简单,就像这样...她示范时我瞥见她锁骨下的PICC敷料,和我病房里那个自杀未遂的女孩一模一样。
我妈突然出现在货架尽头,举着手机说要拍女儿的工作环境。张姐迅速挡住刷卡机屏幕,而我条件反射地挺直腰背——这是我们的暗号,代表有外人来了。多可笑,亲生母亲成了需要防备的外人。
周雯姐转正那天请我们吃关东煮。我妈在群里发我P过的成绩单时,热汤正好模糊了所有人的表情。张姐的儿子突然打来视频,镜头里他坐在腾讯会议室背景前,可WiFi名称分明是市肿瘤医院3号楼。
妈,我收到谷歌offer了!男孩的声音清亮。张姐的红色指甲掐进掌心,却笑得比霓虹灯还亮。我突然理解我妈了——有些谎言不是虚荣,而是止疼药,让痛苦的人能暂时直起腰走路。
今天我发现周雯姐往我妈购物袋里塞钱。那些百元钞被折成小方块,藏在特价鸡蛋的包装里。我看着她假装扫码失误少收五十块的样子,突然想起休学前那个深夜,我妈把我从顶楼拽下来时说的:你要是死了,妈马上跟着跳。
我在更衣室哭花了妆。周雯姐进来递给我运动手环:李阿姨托我买的。可产品说明书上分明有她写的便签:心率警报设置好了,难受就按这里。
现在我和我妈并肩躺在沙发上。她刷着业主群,我戴着那个会测心率的手环。我们心照不宣地维护着彼此的谎言,像守护两盏风中的蜡烛。
窗外飘来烘焙班的香气,周雯姐在教我妈做马卡龙。那些精致的小甜点需要精确到克的谎言——蛋白要假装没打发过度,馅料要掩饰过期的香精味。
但有什么关系呢当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投在墙上,那轮廓看起来确实像一对幸福的、普通的母女。而明天早上,我们会继续这场心照不宣的表演:她假装相信我的网课作业,我假装没看见她藏在茶几下的大把白发。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爱必须以谎言为媒介,才能安然抵达对方心里最疼的那个地方。
我第一次煮咖啡,水放多了,味道淡得像我妈给我熬的中药。
她站在厨房门口,手里捏着血糖仪,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想问:你什么时候开始喝咖啡了但她最终只是说:别放太多糖,对身体不好。
——可她明明低血糖,口袋里永远揣着水果糖。
周雯姐说,我妈记得超市所有老顾客的口味。
张姐要深烘美式,不加奶;李阿姨只喝焦糖玛奇朵,多糖;就连收银台的王大爷,她都记得他喜欢往咖啡里加盐……
我盯着咖啡壶里翻滚的泡沫,忽然想起高中家长会那天,我妈端着一杯冰美式在教室后门站了一下午。
——可我明明只喝热拿铁。
今天我妈低血糖犯了,差点晕倒在货架旁。
我冲过去时,她手里还攥着一包方糖,嘴里念叨着:小雨的同事说……咖啡太苦了……
我这才发现,她口袋里除了水果糖,还藏着一小包咖啡糖——是我在超市收银时,随口抱怨过员工咖啡难喝。
我开始学着煮真正的拿铁。
牛奶要打到65℃,咖啡粉不能压太实,否则会苦得像谎言。
我妈坐在餐桌对面,小口啜饮,眉头都没皱一下。
好喝吗我问。
她点头,可我知道——她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咖啡。
今天,我终于煮出了一杯完美的拿铁。
我妈喝了一口,突然说:其实……妈知道哥伦比亚大学是假的。
我的手一抖,奶泡洒在桌上,像一片小小的、融化的雪。
但你在超市……笑得比以前多。她低头搅着咖啡,糖粒在杯底沙沙作响。
现在,我们每天早晨都会一起喝咖啡。
她依然往杯子里偷偷加三颗方糖,我依然假装没看见。
周雯姐说,这世上有些爱,像咖啡里的糖——看不见,但你知道它一定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