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用围棋天才的大脑,计算父亲的体重、醉酒的步态、地板的摩擦系数。在深夜无人时,用棋子在地板蜡上反复推演向前扑倒的轨迹,落点误差不超过三厘米。当父亲带着酒气和棋盘再次施暴,一场精密如棋局的意外发生了。是正当防卫的悲鸣还是天才大脑在绝境中,用冰冷算力求解的唯一生死棋局
棋盘染血,棱角如刀,划开一个家暴阴影下令人窒息的真相。
第一章
血夜迷局
滨海市的雨,像是被谁拧开了水龙头,没日没夜地倾倒在这座繁华都市的每一个角落。
六月二日的夜晚,雨势尤其凶猛,豆大的雨点砸在铂悦府高档小区的玻璃幕墙上,发出密集而沉闷的声响,仿佛是天空在为即将发生的悲剧擂鼓助威。
晚上十一点三十五分,刺耳的警笛声撕裂了雨夜的宁静,红蓝交替的警灯如同跳动的心脏,将
17
栋
1801
将奢华的楼道映照得光怪陆离。
经验丰富的老刑警李国栋站在单元门前,雨水顺着他帽檐滴落,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划过一道道水痕。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虚掩的防盗门,一股浓烈的血腥味混杂着未散的酒气扑面而来,让他下意识地皱紧了眉头。
李队,里面情况……
有点复杂。
年轻的女警陈薇跟在他身后,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客厅的景象即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李国栋,也不禁感到心头一凛。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价值不菲的波斯地毯已经被大片深褐色的粘稠液体浸透,踩上去发出令人牙酸的
滋滋
声。
一张钢化玻璃茶几的一角完全碎裂,尖锐的棱角上沾满了暗红的血迹和疑似组织碎屑,玻璃碎片溅得到处都是,在警灯的照射下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而这一切的中心,是一个倒在地上的男人。他穿着剪裁考究的深色西装,手腕上价值不菲的名表在灯光下反射着冷光,此刻却有一半浸在血泊里。
他的头部以一个极其扭曲的角度撞击在碎裂的茶几边角上,太阳穴处一片血肉模糊,早已没有了生命迹象。
死者张劲松,男,42
岁,本地
恒通贸易
公司老板。
一名先期抵达的警员汇报道,初步判断死于头部遭受剧烈撞击导致的重度颅脑损伤。
李国栋没有说话,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现场的每一个细节。死者手边不远处,掉落着一枚厚重的深色实木棋盘,边缘棱角分明,上面也沾染着刺目的鲜血。棋盘的一角,甚至能看到一点撞击留下的细微凹痕。
把棋盘小心收好,送去化验。
李国栋沉声吩咐道,随即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
宽大的真皮沙发旁,蜷缩着一个极其瘦小的身影。那是个男孩,约莫八九岁的样子,穿着皱巴巴的睡衣,赤着脚,像一只受惊过度的小兽,紧紧抱着自己的膝盖,将脸深深埋在里面,身体剧烈地颤抖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李国栋缓步走近,蹲下身,借着灯光仔细观察。男孩裸露在外的细瘦手腕和小腿上,布满了新旧交替的瘀青,形状奇特,边缘清晰,带着一种非自然的棱角感。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枚染血的棋盘边缘,心中不禁升起一个疑团
——
这形状,怎么如此相似
李队,地板好像刚打过蜡,特别光滑。
陈薇蹲在地上,手指蹭过地板缝隙,蜡油在大理石纹路里凝着,亮得像层冰。
李国栋点点头,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的雨依旧下得很大,模糊了城市的夜景。他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烟雾在他眼前缭绕,却驱散不了他心中的疑云。
一个醉酒的父亲,一枚沉重的棋盘,一个遍体鳞伤的天才儿童,这一切仅仅是意外吗他的直觉告诉他,事情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小陈,你去照看一下那个孩子,注意他的情绪,别吓着他。
李国栋掐灭烟头,我再看看现场。
陈薇轻轻走到男孩身边,尝试着和他交流,但男孩始终埋着头,没有任何反应。李国栋则再次将目光投向那枚染血的棋盘,以及散落在血泊边缘的一枚棋子。
那枚棋子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个沉默的见证者,记录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法医老王很快赶到了现场,他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检查着尸体。国栋,
老王直起身子,致命伤确实是茶几角造成的,颅骨骨折线呈放射状。但你看这个
——
他指着棋盘上的血迹,血滴呈泼溅状,更像是被挥打时蹭上的,不像是直接导致死亡的凶器。
李国栋凑近看了看,眉头皱得更紧了。你的意思是,这棋盘可能是在死者倒地后被用来……
或者说,在施暴过程中被使用过
不好说,
老王摇摇头,需要进一步化验才能确定。不过,死者体内酒精含量很高,应该是处于醉酒状态。
就在这时,陈薇轻声惊呼了一下。李国栋立刻转身,只见陈薇正小心翼翼地托起男孩的手腕,那上面一道清晰的瘀痕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李队,你看,这里好像有木屑嵌入。
李国栋快步走过去,俯下身仔细观察。果然,在男孩右腕的瘀伤边缘,有半粒棕黑色的碎屑,和那枚实木棋盘的材质看起来极为相似。他心中的疑团越发浓重,一个可怕的念头开始在他脑海中形成。
现场的勘查工作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凌晨时分,尸体被运走,现场也被封锁起来。李国栋站在门口,最后看了一眼那个依旧蜷缩在墙角的男孩,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知道这个九岁的孩子究竟经历了什么,但他知道,这起案件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令人心碎的真相。
第二章
沙图里的透明女孩与家暴阴影
回到警局,已经是凌晨三点多。李国栋揉了揉疲惫的太阳穴,吩咐手下整理现场资料,自己则泡了一杯浓茶,试图驱散睡意。他需要冷静下来,梳理一下目前掌握的线索。
死者张劲松,贸易公司老板,表面光鲜,实则负债累累,妻子又是植物人,长期住在特护病房,每月的医药费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这些基本情况在初步调查中已经被摸清。而最大的疑点,无疑是死者的儿子
——
张浩然。
那个九岁的男孩,身上的新旧瘀伤说明了一切。李国栋想起自己蹲在他面前时,那孩子浑身颤抖却不敢发出声音的样子,心中不由得一阵刺痛。是什么样的生活,让一个孩子恐惧到了如此地步
李队,法医的详细报告出来了。
小陈抱着一叠文件走进来,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李国栋接过报告,快速翻阅起来。法医确认张劲松死于头部遭受剧烈撞击导致的重度颅脑损伤,致命伤与碎裂的茶几边角形态完全吻合。
其体内检测出高浓度酒精,血液酒精含量达到了
210mg100ml,属于严重醉酒状态。棋盘上的血迹属于张劲松,但正如老王之前所说,并非致命凶器,更像是施暴过程中的工具或加重伤害的辅助物。
报告中还特别提到了张浩然身上的伤痕。法医鉴定均为陈旧性挫伤,多次形成,手腕、后背、小腿的伤痕形态高度一致,与现场发现的棋盘边缘棱角吻合度极高。结论是:长期遭受钝器击打虐待,极可能就是该棋盘。
长期虐待……
李国栋喃喃自语,拳头不自觉地握紧。这个张劲松,简直不是人!
李队,我们还调查了一下张劲松的社会关系和家庭情况。
小陈继续汇报,邻居们的反应很强烈,都说张劲松脾气暴躁,尤其喝了酒之后,经常在家打骂孩子。
走,去问问邻居。
李国栋站起身,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来拼凑出这个家庭的真实面貌。
data-faype=pay_tag>
他们首先走访的是住在对门的王大妈。王大妈是个热心肠的老太太,看到警察来了,先是叹了口气,然后压低声音说道:那个姓张的,
人前光鲜,关起门来……
唉!经常半夜听到摔东西、骂人,孩子哭得那叫一个惨……
有一次在楼道碰见,那孩子低着头,脖子后面老大一块青紫,我问他怎么了,他爸爸在旁边瞪了他一眼,他就什么都不敢说了。
有没有具体的时间或者事件
李国栋追问。
王大妈想了想,说:上个月十五号半夜,他家摔了个青花瓷瓶,那响声大得很!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喊
爸别拿棋盘打我
……
我们当时也报警了,可是警察来了,他说孩子调皮摔了东西,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从王大妈家出来,他们又走访了几位邻居,得到的信息大致相同。张劲松在外面或许是个成功的商人,但在家里,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
之前是打老婆,后来老婆在家里摔了一跤成了植物人,就开始打儿子。
谁知道他老婆是不是被他打成了植物人听说当时闹了好大一场。
他打儿子也是下死手,亲眼见过张劲松揪着儿子的衣领往墙上撞,而那孩子只是一声不吭,眼神直勾勾的,看着都让人觉得瘆人。
……
李队,你听说了吗那孩子好像是个围棋天才。
在走访完最后一家邻居后,小陈突然说道,我刚才听小区里的人说,他在市里的青少年围棋锦标赛上拿过冠军。
围棋天才李国栋心中一动。一个在棋盘上能够冷静计算、挥洒自如的天才少年,却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着如此残酷的虐待,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色彩。
第三次勘查现场时,技术科小王在张浩然床头柜抽屉里发现了个带锁的铁盒。撬开锁的瞬间,一股陈旧的橡皮泥气味涌出来
——
里面不是棋子,是个用细沙堆成的微型场景:塑料小人缩在沙发模型旁,对面站着个用玻璃纸剪成的透明女孩,脚下散落着用黑石子摆成的棋盘纹路。
李队,这沙图……
小王的镊子停在玻璃纸女孩头顶,她手里还捏着片银杏叶。
李国栋俯身细看。沙图边缘用铅笔写着行歪扭的字:晓晓说风好冷。
他猛地想起邻居王大妈的证词:上个月半夜,孩子哭着喊
别拿棋盘打我
,那哭声跟掐着脖子似的。
而沙图里玻璃纸女孩的手腕位置,赫然粘着两圈橡皮泥捏成的矩形
——
和张浩然手腕上的瘀痕形状分毫不差。
查一下这孩子的浏览记录。
李国栋的指尖蹭过沙图里代表血泊的红墨水渍,特别是三个月前的网页缓存。
两小时后,小陈把打印纸拍在桌上:张浩然在三月二日晚八点十七分,浏览过本地新闻网的
十岁女童坠楼身亡
报道配图里,坠楼女孩林晓晓的校服裙摆被风吹起,而张浩然沙图里的玻璃纸裙摆,正是同款蓝白色。
可我们查了所有监控和走访记录,
小陈皱眉,张浩然和林晓晓没有任何交集,连同学都不是。
李国栋马上叫人调来了林晓晓的案卷,案卷显示林晓晓系意外坠楼。
但现在看来,事情也许没有那么简单。
心理医生周敏的评估报告来得很快。她指着沙图照片:这是典型的创伤具象化表现。长期家暴导致他产生焦离症状,将内心恐惧外化为
晓晓
这个形象。网页浏览记录证明他接触过坠楼事件,潜意识将其加工成
保护者
幻影。
他们决定去拜访一下张浩然的围棋教练。通过查询,他们找到了市围棋协会,很快联系上了张浩然的指导教练
——
陈明哲。
当李国栋和陈薇来到棋院时,陈明哲教练正在给一群孩子上课。听说警察来了,还是为了张浩然的事情,陈明哲的情绪立刻激动起来。
他把李国栋和陈薇拉到一边,眼圈泛红,声音颤抖地说: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我早就知道!我报过警!可……
有什么用他是父亲!法律也拿他没办法!
陈明哲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叠资料,猛地摔在桌上。你们看!这是浩然的比赛录像和获奖证书,他是个天才,一个真正的天才!可是他有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啊!
李国栋拿起资料,上面是张浩然参加各种比赛的照片和录像光盘。照片上的男孩,坐在棋盘前,神情专注,眼神中透着与年龄不符的冷静和锐利。
第三章
棋盘上的异常落子
最关键的是这些!
陈明哲又拿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几张照片。这是我偷偷拍下的,浩然身上的伤痕!
李国栋和陈薇凑近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照片上,张浩然的后背、手臂、大腿上,布满了与棋盘棱角一致的瘀伤,有些伤口看起来已经愈合,有些则是新伤。照片的背景,有时是棋院的休息室,有时是楼道里。
张劲松就是个畜生!
陈明哲愤怒地捶打着桌子,他把孩子当下金蛋的鸡,又当出气筒!他来看孩子比赛,眼里只有奖金!输了就骂,赢了嫌赢得不够快不够多!他骂孩子时
赔钱货
、
跟他妈一样是累赘
!
陈明哲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他抓住李国栋的胳膊,急切地说:...我提醒过浩然,让他小心他爸爸,小心那棋盘......
陈明哲的声音哽咽,眼神却亮得惊人,你们不懂,这孩子看棋盘,像在看活物!十九路经纬在他眼里是流淌的河,落子不是落子,是截流、是筑坝、是屠龙!
省赛决赛那盘,对手布局滴水不漏,眼看要收官定乾坤,他硬是在角部‘死地’里走出个‘倒脱靴’,生生用一枚弃子绞杀了对方三条大龙!
裁判都看呆了!那种算力,那种在绝境中撕裂棋盘的狠劲...
可我...
他痛苦地抱住头,我救不了他!我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把这种算力...
用在...
用在...
看着眼前这个痛心疾首的教练,听着他悲愤的控诉,李国栋的心情无比沉重。
张浩然遭受的虐待,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严重和持久。这个九岁的孩子,每天不仅要承受高强度的围棋训练,还要面对父亲的暴力和辱骂,他的世界该是多么黑暗和绝望。
回到警局,技术科的同事已经送来了新的化验报告。棋盘上的纤维,确实来自
洁安
牌消毒湿巾,而这种湿巾,正是张太太所在医院特护病房使用的。同时,从张劲松指缝里提取的碎布片,其纤维结构与张浩然睡衣袖口的撕裂口完全一致,而且上面除了洗涤剂的香味,还有微量的
洁安
消毒水的味道。
李队,这说明张劲松在死前,曾经抓住过张浩然的睡衣袖口。
小陈分析道,而且,棋盘上的纤维来自医院的消毒湿巾,这会不会意味着,张浩然曾经带着棋盘去过医院
李国栋没有说话,他走到白板前,将目前掌握的线索一一写上去:张劲松长期家暴、酗酒、经济压力大;张浩然身上有与棋盘吻合的新旧瘀伤;棋盘上有医院消毒湿巾的纤维;张劲松指缝里有张浩然睡衣的纤维;张劲松死于醉酒后撞击茶几边角……
李国栋决定再次去棋院。
他变了!从三月开始,下棋总盯着棋盘角落走神,像是在跟谁说话!
陈明哲抖着手翻出比赛录像,看这步棋,省赛半决赛第
73
手,他本可以三手杀棋,却故意送了个白子给对手。
屏幕里,九岁男孩的指尖在棋盘上方悬了三秒,最终落在偏离计算路径的
D12
位。李国栋注意到他落子前,目光飞快扫过观众席后排
——
那里空无一人。
...案发当天上午的热身赛,陈明哲指着录像,指尖都在发抖,看这里,黑棋(张浩然)形势一片大好,白棋右上角这条‘大龙’已是瓮中之鳖,只需三步,不,两步!他就能让它彻底窒息!
所有人都等着看他教科书般的屠戮。
他快进画面,可你看他落子的位置!屏幕上,男孩的指尖悬在棋盘上空,仿佛在无形的网格上飞速推演着无数条路径,最终却落在一个让全场哗然的位置——一个无关痛痒的‘单官’(价值极小的棋)!
对手都愣住了。他紧接着就投子认输。
陈明哲猛地灌了口冷水,这不是失误,李队!这是精确到毫厘的自毁!他算准了每一步,包括认输后他父亲会有的反应!
我当时就觉得...
完了...他平时比赛赢得慢一点就会被打,何况是输了这种必赢的局。
张劲松当时脸就黑了,我知道回家等着那孩子一定是一顿打。当时听说发生命案的时候,我还以为是这孩子被打死了呢谁能想到死得会是张劲松
这不是失误,李队!这是精确到毫厘的自毁!他算准了每一步,包括认输后他父亲会有的反应!陈明哲越说越激动。
李国栋仍旧不愿意相信一个九岁的孩子有这种谋划,他一遍遍回放案发前的监控:张浩然走出棋院时,手里攥着枚黑子,反复用指腹摩挲棋子棱角。路过奶茶店时,他突然停在空调外机旁,对着空气比划了个
推
的动作,随后猛地把黑子塞进裤兜,指尖因用力而发白。
他在模拟什么
小陈盯着监控里男孩突然僵硬的背影,像是被谁吓了一跳。
周敏的补充报告解答了疑问:患者在沙盘治疗中多次重复
高楼
、
推搡
的场景,但所有施害者形象都是模糊的。这说明
晓晓
被抛弃风险
的认知,而非指向具体某个人。
这些线索似乎都指向了一个方向:张劲松在醉酒后对张浩然施暴,使用了棋盘,结果因为地板打蜡太滑,自己不小心摔倒,撞击茶几边角身亡。这看起来像是一个逻辑自洽的意外事件。
第四章
蜡油上的计算痕迹与心理迷局
案件本来在此刻就该结束,可李国栋的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事情不对劲。首先,棋盘上的血迹是泼溅状,不像是直接凶器;其次,张浩然手腕上的木屑嵌入,说明他曾经被棋盘用力击打,而张劲松指缝里的睡衣纤维,又表明两人曾经有过拉扯;最重要的是,那个九岁的孩子,为什么会那么关注坠楼案为什么会输了那局必赢的棋局他是在故意激怒父亲吗
李国栋决定再次勘验现场。
技术员小刘用高倍放大镜一寸寸扫描蜡层,突然低呼:李队!有东西!灯光聚焦下,几条极细、近乎平行的刻痕隐藏在蜡油凝固的纹理中,构成一个微型的、反复叠加的轨迹图。
痕迹的源头,是一枚深深嵌入蜡层的黑曜石围棋子的尖角。看这轨迹,小刘用镊子模拟,不是简单的滑倒,是多次、有角度的推力实验!落点...他用激光测距仪对准茶几碎裂的尖角,...误差不超过3厘米。
李国栋蹲下身,指尖拂过冰冷的蜡痕。他仿佛看见那个瘦小的身影,在夜深人静时,像复盘棋局一样,一次次在这里推演。计算父亲的体重、醉酒的步态、手臂挥动棋盘带来的反作用力、蜡油的摩擦系数...
将血肉之躯的暴力,拆解成冰冷的物理参数,在蜡层上刻下致命的方程式。
落点那精准的1.2米,不是巧合,是无数次落子后的最优解。
审讯室里,张浩然始终捏着枚黑子,指腹的茧子磨得发红。..李国栋没有立刻追问,而是将现场照片、蜡痕分析报告和那张沙图并排推过去。
沉默在审讯室里蔓延,只有男孩指腹摩擦棋子的沙沙声,像计时器在倒数。
蜡油上的痕迹,李国栋声音低沉,是你用棋子算出来的,对吗算爸爸喝醉后的重心,算他拽你时手臂的角度,算地板有多滑...
就像你算棋盘上每一步的‘气’和‘眼’。
张浩然的呼吸骤然停止,捏着棋子的指关节绷得死白,仿佛那不是棋子,而是启动某个精密装置的扳机。
他死死盯着沙图上那个玻璃纸女孩,嘴唇翕动,声音细若游丝,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冰冷逻辑:
...晓晓说...
棋盘角撞在茶几角上...
角度是钝角...
头骨最薄的地方...
就像...
就像‘点杀’...
一击...
就能破眼...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不再是恐惧,而是一种近乎空洞的、属于棋手终局时的绝对专注和疲惫,我...
算了好多遍...
要让他刚好...
撞在那个点上...
男孩突然把黑子塞进嘴里,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周敏立刻冲进去撬开他的嘴,那枚黑子上咬着深深的齿痕。
这是防御机制启动。
周敏擦掉男孩嘴角的血,当潜意识幻想与现实逻辑冲突时,他会用自残阻断思考。
周敏给出了最终的精神鉴定报告。那里面有段关键描述:患者将
晓晓
构建为
理想保护者
,她的
坠楼
意象实质是患者对自身
被毁灭恐惧
的投射。所有关于
父亲推人
的碎片化叙述,均为创伤记忆扭曲后的产物,无任何证据指向真实事件。
审讯继续,灯光有些刺眼。张浩然坐在椅子上,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身体微微颤抖。李国栋坐在他对面,眼神温和,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有压迫感。
浩然,
李国栋轻声说道,叔叔知道你经历了很多不好的事情,叔叔想帮助你。你能不能告诉叔叔,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浩然没有说话,只是把头埋得更低了。
你爸爸……
他是不是经常打你
李国栋继续问道。
听到
爸爸
两个字,张浩然的身体猛地一颤,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但他还是没有说话。
浩然,你看这是什么
李国栋拿出张浩然沙图的照片,放在张浩然面前,你还记得这个吗
张浩然抬起头,看到照片的瞬间,他的眼睛猛地睁大了,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随即,一种深深的恐惧笼罩了他。他猛地推开照片,身体向后缩去,嘴里发出
呜呜
的声音,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浩然,告诉叔叔,你是不是看到过一个透明的小姐姐
李国栋追问道。
张浩然的情绪变得非常激动,他不停地摇头,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不……
我不知道……
看着张浩然如此剧烈的反应,李国栋更加确定了心理医生的判断。张浩然确实在压力下幻想出了
晓晓
这个形象,用来应对内心的恐惧。
终章
棱角里的生死棋局
案件调查到这里,似乎已经真相大白。张劲松长期虐待儿子张浩然,在案发当晚醉酒后再次施暴,张浩然在遭受侵害时进行反抗,导致张劲松失去平衡,撞击茶几边角身亡。考虑到张浩然年仅九岁,且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最终判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送入强制治疗机构接受治疗。
证物室的棋盘被灯光照得发亮,棱角处的凹痕像只睁开的眼。李国栋用放大镜观察那些木纹:他每次被打后,都会偷偷摸这个位置。棋盘吸收了他的血和眼泪,最后成了他唯一的计算工具。
小陈指着张浩然的日记摘录:三月三日,他写道
晓晓说爸爸的酒气像毒药
,而张劲松正是从那天开始,打骂频率增加了
了
日记里夹着片干枯的银杏叶,背面用铅笔描着林晓晓坠楼新闻的配图轮廓。
法庭宣判那天,张浩然穿着病号服坐在轮椅上,目光追着窗外的银杏叶。当听到
无刑事责任能力
的判决时,他突然举起手,掌心摊开
——
那里躺着枚磨得光滑的黑子,上面刻着道极细的划痕,形状恰似棋盘棱角。
周敏在最终报告里写下结论:对一个长期活在棋盘暴力下的孩子来说,计算父亲的倒下轨迹,或许是他唯一能解的死活题。那个叫
晓晓
的透明女孩,不是幽灵,是他用恐惧和求生欲,在精神废墟上搭起的最后一道防御工事。
李国栋最后一次去看望张浩然是在医疗机构。阳光透过铁栅栏,洒在张浩然苍白的脸上。他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颗围棋子,不停地摩挲着。
浩然,
李国栋轻声说道,你还好吗
张浩然抬起头,看到是李国栋,眼神中闪过一丝微光,但很快又黯淡下去。他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我知道你心里有很多痛苦,
李国栋叹了口气,但是你要相信,医生会帮助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张浩然低下头,看着手心里的棋子,轻声说道:叔叔,晓晓姐姐真的不在了吗
李国栋的心猛地一痛,他蹲下身,看着张浩然的眼睛,认真地说道:是的,浩然,晓晓姐姐是你心里的影子,是你用来保护自己的。现在你安全了,她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张浩然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他点了点头,小声说道:我知道了,叔叔。
李国栋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张浩然的肩膀,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安慰这个受伤的孩子。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世界。
雨已经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微弱的彩虹。李国栋知道,张浩然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他需要时间来治愈内心的创伤,需要勇气来面对未来的生活。
而那个挂在证物室墙上的棋盘,将永远成为这个悲剧的见证,提醒着人们,家庭暴力和虐待对孩子的伤害是多么的巨大和深远。
棋盘上的楚河汉界,终究还是变成了生与死的边界。而那个九岁孩子眼中的冰冷月光,既是围棋天才的计算力,也是长期浸泡在暴力里,被逼出来的、用解离编织的求生棋局。
这场以生命为赌注的棋局,最终以一种惨烈的方式落下了帷幕,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