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章

    我在农信社宿舍里自杀了。

    死后一年,单位里对我的非议依旧没停。

    单位出了点差错,甚至领导家丢了东西,都说是我阴魂不散,活该。

    为了彻底平息流言,也为了给新来的员工腾地方,男朋友张强决定彻底清理我在单位的宿舍。

    一行人来到我生前住的宿舍,却看到满墙涂鸦,和被撕碎的文件。

    这陈晓然真是个麻烦精,死了也不让人省心。这些东西,肯定藏着她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当初就不该招这种人进来,真是我们单位的污点!

    连我爸妈也嫌我给家里抹黑,说我不如谁谁家的孩子懂事本分。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年前,正是我的领导兼男朋友张强,用精神控制和药物,将我逼向死亡。

    而他害死我的所有证据,就在他亲手翻找的这堆旧物里。

    1

    我的灵魂在单位宿舍半空中,看着这群人。

    为首的正是张强。

    他穿着笔挺的工作服,他身旁,是几个单位的同事,还有两个新员工,大约是来接替我空出的位置。

    大家辛苦了,晓然生前……唉,有些糊涂,给大家添麻烦了。

    今天把她的东西清理一下,也算是让她安息,别再影响单位的正常工作。

    门一打开,所有人都停住了。

    我的宿舍,曾经是全单位最整洁的样板间。

    我曾有近乎病态的完美主义,任何东西都必须摆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任何文件都必须按照逻辑归档。

    可现在,墙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奇形怪状的数字符号。

    地上,散落着无数被撕得粉碎的纸片。

    我的天,这是小姑娘的宿舍

    平时看着挺正常一个人,怎么私底下这么邋遢

    张强眉头紧锁,他一脚踢开脚边的一堆碎纸。

    我就知道,她的假抑郁症,我看就是自己做了亏心事,心理变态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肯定都是她自杀的证据。当初真是瞎了眼,看上这么个麻烦精。

    都给我清走,一点不留。尤其是那台破电脑,直接给我砸了,免得里面的脏东西流出去,败坏我们信用社的名声。

    我的父母,在得知我的死讯和罪名后,第一时间和我划清了界限。

    他们对外宣称,没有我这个给家族蒙羞的女儿。

    他们的痛苦,我能理解,但他们的懦弱,让我不能原谅。

    那些涂鸦,是我在药物作用下,意识模糊时,用尽最后一丝清醒,以我独有的方式,记录下张强给我注射药物的日期、剂量,以及他那些金融犯罪的蛛丝马迹。

    那些碎纸,是我在极度绝望中写下的遗书,以及指向电脑里更核心证据的提示。

    我的完美主义,让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旧记录所有的证据。

    而那台旧电脑里面,有我偷偷录下的录音,还有客户资金流向的原始记录。

    不,不要。

    我声嘶力竭地尖叫,冲过去阻止他们,可我的手却一次次穿过他们的身体。

    我的声音,他们听不见,我的存在,他们感知不到。

    我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将我用生命留下的希望当作垃圾。

    这个曾经许诺我一生一世的男人,这个亲手将我推入地狱的恶魔。

    我的灵魂在哭泣,却无人能懂。

    同事将那台老旧的电脑主机抬了起来。

    张强不悦,死死盯着面前那台笨重的电脑主机。

    2

    清理工作开始了,带着嫌恶、好奇和例行公事。

    老同事们一边抱怨着我生前的怪癖,一边将那些涂鸦墙纸大片撕下,揉成一团扔进垃圾袋。

    啧啧,以前还说陈晓然有洁癖呢,看这宿舍乱的,简直像个垃圾堆。

    谁知道呢,人不可貌相啊。平时看着文文静静,背地里不知道搞什么名堂。

    张强站在一旁,双手插在裤袋里,冷漠地指挥着:动作快点,下午还要开会。这些东西,越早处理掉越好。

    他的眼神时不时扫过那些涂鸦和碎纸。

    我看着,心如刀绞。

    那些涂鸦,每一个符号,每一个看似随意的转折,都是一个密码。

    比如一个螺旋状的符号代表特定药物的名称缩写,旁边的短横线数量代表剂量,而围绕符号的点,则对应着日期。

    而那些碎纸,是我遗书的残片,是我对电脑中关键文件路径的提示,是我对张强犯罪手法的最后控诉。

    我将它们撕得极碎,每一片都只有指甲盖大小,而且故意打乱了顺序。

    我痛苦地看着一个年轻员工,大约是那两个新人中的一个,他拿起一把扫帚,将散落在地上的碎纸片扫成一堆,然后用簸箕撮起,毫不犹豫地倒进了黑色的大垃圾袋。

    那些承载着我最后希望的碎片,就这样和灰尘、揉皱的草稿纸混在了一起。

    不,求求你们,看看它们,请仔细看看。

    我的灵魂无法传达,我试图抓住年轻人,想让他停下,感受到这些纸片上的信息。

    可一切都是徒劳。

    他们嘲笑我生前的洁癖与死后宿舍的邋遢形成的巨大反差,却不知道,这邋遢本身,就是我对完美的另一种极端诠释。

    张强似乎松了一口气,他看着那些被打包的垃圾,嘴角勾起一抹几乎看不见的冷笑。

    他以为,只要这些东西被当成垃圾处理掉,一切就都结束了。

    我的死,将永远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不堪重负选择自杀,并因生前行为不检点而留下污点的简单结论。

    我的绝望,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难道,我就要这样,带着不白之冤,永世不得超生吗

    难道,我就要带着不白之冤

    难道,张强就要逍遥法外,继续生活

    3

    就在张强指挥着众人准备将那台布满灰尘的旧电脑也一并扔出去,甚至暗示可以用锤子砸烂时,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木讷的员工,犹豫地开口了。

    张主任,他声音不大,这台电脑好像设置了开机密码,我刚才不小心碰到了开机键。

    张强不耐烦地挥挥手:有密码就对了,肯定是她藏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直接砸了,省事。

    可是……

    那个年轻人,我记得他叫林宇,是刚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高材生,被分配到科技信息岗,这个密码提示,好像是一个很复杂的数列。而且屏幕背景上,好像有一些淡淡的划痕,风格和墙上那些涂鸦有点像。

    林宇的声音很轻,但让我感到无比开心。

    他注意到了,他竟然注意到了。

    张强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神锐利如刀,射向新同事:

    小林是吧新来的就好好学习,别对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产生不必要的兴趣,这是我们单位的污点,是需要尽快清除的垃圾。做好你分内的事,别管这些闲事。

    新同事被他看得有些发毛,低下头,小声说:是,张主任。只是觉得有点奇怪。

    没什么好奇怪的,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做出什么事都不奇怪。

    张强斩钉截铁地说,然后对其他人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搬,砸不砸都行,总之尽快处理掉,别放在这里碍眼。

    两个老员工应声上前,就要搬动电脑。

    我看到新同事的眉头微微蹙起,他的目光在电脑屏幕、墙上的涂鸦残迹以及张强阴沉的脸之间来回逡巡。

    就在电脑即将被搬出宿舍门的瞬间,新同事突然哎呀一声,像是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身体撞向了搬电脑的其中一个老员工。那个老员工猝不及防,电脑从他手中滑落,砰的一声摔在地上,但幸运的是,似乎只是外壳受到了一些震动。

    小林,你搞什么

    对不起,对不起张主任,我没站稳。

    林宇慌忙道歉,脸涨得通红。

    他趁着扶起电脑的瞬间,飞快地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巧的U盘,以一个极其隐蔽的动作,拔掉电脑主机箱后面一个不起眼的接口上的防尘塞,将U盘插了进去,然后迅速拔出,又将防尘塞按了回去。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几乎无人察觉。

    我的灵魂因为高兴而颤抖。

    他在做什么

    他在拷贝什么

    随后,在众人手忙脚乱清理摔落电脑造成的意外时,林宇又状似无意地弯腰,从地上那堆即将被清扫的碎纸片中,捡起了几片,飞快地塞进了自己的口袋。

    动作很自然,就像是看到地上有特别碍眼的纸屑顺手捡起来一样。

    张强虽然不悦,但看着电脑似乎没大碍,只是催促着赶紧处理。

    我知道,事情似乎出现了一丝转机。

    4

    接下来的几天,我的灵魂常常会不自觉地飘到林宇的工位附近。

    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大部分时间都埋头于各类技术文档中。

    但他下班后,并没有立刻离开。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几片他偷偷收集的碎纸。

    纸片太小,信息零碎,他尝试了几次,都无法拼凑出任何有意义的句子。

    他又会打开一个加密的文档,里面是他偷偷记录下来的我电脑开机密码的提示。

    那一串复杂的数列。

    我欣喜,终于有人发现了。

    我记得那个数列,它是我根据圆周率、黄金分割比以及我母亲的生日组合而成的一个独特算法的输出结果。

    林宇对着那个数列,时而沉思,时而飞快地在草稿纸上演算。

    他还偷偷上网搜索了关于我的信息,单位内部群的历史消息,那些关于我泄密、受贿、精神失常的污蔑,他都浏览过。

    一天晚上,他加班到很晚,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再次打开了那个记录着密码提示的文档,然后又调出了几张他趁人不注意时用手机拍下的我宿舍墙上涂鸦的照片。

    他将涂鸦中的某些符号,与数列中的数字进行比对。

    这些符号的转折,似乎有一定的规律……这个像‘S’的符号,出现了17次……数列中也有17。不,不对,数列里是17.3,有小数点

    他喃喃自语,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

    他猛地从我生前的工作档案柜里调取了一份我经手过的社保数据汇总表。

    那是我生前最后负责的一个项目,数据量极大。

    他将数列中的数字,与社保数据中的某些特定字段进行比对,又将涂鸦中的一些图形符号,与客户档案编号的排列组合进行匹配。

    不可能,这太牵强了。

    他摇着头,这太牵强了……可是,如果陈晓然用了自己最熟悉的工作数据,构建了一套密码体系呢

    我激动地看着他,是的。

    林宇,你快接近了。

    我确实利用了那些我日夜为伴的数据,它们是我构建密码迷宫的砖石。

    那些看似混乱的涂鸦,不仅仅是药物和日期的记录,其中一部分,正是我对这套密码体系的操作手册。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条缝。

    张强的身影出现在门外,他的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

    小林,这么晚了还在加班辛苦了。

    林宇吓了一跳,慌忙切换了电脑屏幕,将EXCEL最小化,换上了一个正在编写的程序界面。

    张主任,我有个程序出了点问题,想调试一下。

    张强缓步走了进来,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林宇的电脑屏幕,又落在他桌面上摊开的几张草稿纸,上面画着一些奇怪的数字。

    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身体。早点回去休息吧。他拍了拍林宇的肩膀,力道有些重。

    林宇,你一定要小心。

    5

    张强的监视笼罩在林宇周围。

    他会不经意地路过林宇的工位,会关心地询问他的工作进度,甚至会体贴地提醒他不要过多关注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林宇感受到了压力。

    他变得更加谨慎,将所有的调查都转入了更深的地下。

    白天,他是略显木讷的新员工;夜晚,当办公室空无一人,他才化身为一个孤独的解密者。

    他从那天在宿舍意外拷贝到的U盘数据入手。

    那里面,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文件,大多是一些系统日志和临时文件。

    但林宇凭借其专业的技术,发现了一些被强制删除但尚未被完全覆盖的磁盘扇区。

    他开始尝试进行数据恢复。

    他编写小程序,一遍遍扫描那些扇区,试图从二进制的海洋中打捞出有用的信息。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对那些碎纸片的研究。

    他将那几片碎纸扫描到电脑里,放大,观察每一片纸张的纤维走向、撕裂的边缘形状。

    如果她是故意撕成这样的,那么相邻的碎片之间,一定有某种吻合的密码。

    林宇对着屏幕上的碎片,陷入了沉思。

    他开始尝试用图像处理软件,对这些碎片进行虚拟拼接。他根据字迹的笔锋、甚至纸张上的污渍,来判断它们可能的位置。

    这简直是大海捞针。

    我焦急地看着他。

    那些碎片,是我用尽最后力气留下的遗书。

    我记得,我在遗书里提到了一个加密文件夹的名称,以及解开它的密钥与我常用的一个密码生成器。

    她生前被同事评价为精神病,如果这些碎片是她留下的,那么不会也体现在撕碎的方式上

    林宇开始假设,我撕碎纸片时,并非随意,而是按照某种预设的网格进行的。

    他尝试将碎片按照不同的对称方式进行组合。

    几天后,数据恢复有了一些微小的进展。

    他成功恢复了几个被删除的文本文件的片段。

    其中一个片段里,反复出现了一个词:金丝雀。

    林宇皱起眉头,这是什么意思代号吗

    另一个片段,则是一些日期和意义不明的缩写字母,例如PX-3ml-10.15,MT-small-10.18。

    这些,正是我记录的药物名称缩写、剂量和日期。

    而就在这时,他对碎纸片的研究也有了突破。

    他发现其中两片碎纸,如果以某个特定的角度旋转并对齐边缘的撕裂痕迹,上面的残缺字迹,似乎可以连成一个词。

    生日林宇心中一动,立刻想到了我电脑的开机密码提示,那个复杂的数列,他曾猜测与我的某个重要日期有关。

    线索开始串联。

    但张强的眼睛,也盯得越来越紧。

    有一次,林宇加班晚了,离开办公室时,发现张强竟然还在停车场,靠着车抽烟。看到林宇,张强只是淡淡一笑,说自己也在等一个朋友,然后便驱车离开了。

    6

    林宇将恢复出来的文本片段金丝雀、PX-3ml-10.15,与他之前从墙上涂鸦照片中记录下来的符号进行了比对。

    他惊骇地发现,涂鸦中某个反复出现的鸟形符号,旁边标注的数字和字母组合,与恢复文件中PX和MT后面的内容高度吻合。

    PX……MT……金丝雀……林宇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这些关键词,加上药物、精神控制等词条。

    屏幕上弹出的信息,让他脊背发凉。

    PX和MT,是某些精神类药物的代号,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导致严重的精神错乱、幻觉,甚至诱发自杀倾向。

    金丝雀,在某些语境下,指被囚禁、被控制、失去自由的人。

    难道……陈晓然的抑郁症和自杀,另有隐情

    他终于猜到了,我倍感欣慰。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那几片碎纸。

    经过一夜的反复尝试和校对,就在黎明即将到来的前一刻,林宇终于成功地用一个新生成的数列,解开了我电脑的开机密码。

    屏幕亮起,熟悉的桌面映入眼帘。

    但大部分文件都是空的,或者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文档。

    不对,肯定有隐藏文件,或者加密分区。

    他开始扫描磁盘,寻找隐藏的蛛丝马迹。

    果然,他目光盯着一个加密压缩包很久。

    文件名是——我的完美世界。

    林宇苦笑一声,这个名字,充满了讽刺。

    他尝试用之前破解开机密码的逻辑去解这个压缩包的密码,但失败了。

    遗书,她说遗书里有提示。林宇再次拿出那些碎纸片。

    既然已经拼出了生日,剩下的碎片呢

    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碎纸的拼凑中。

    经过又一个不眠之夜,他几乎将眼睛都看花了,终于,从另外几片碎纸中,拼出了几个模糊的字:挚爱、背叛、序列。

    挚爱……背叛……序列……林宇咀嚼着这几个词。

    序列会不会是指某种特定的排列顺序或者与他有关的数字序列

    林宇尝试输入张强的生日、他们的纪念日,甚至张强的工号,都失败了。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他注意到其中一张碎纸片的边缘,有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墨点,像是一个顿号,又像是一个小数点的起始。

    小数点……

    林宇想起了张强在信用社的职位——信贷部主任。

    他迅速查阅了信用社内部公开的一些关于信贷审批流程的规章制度,其中有一条关于大额贷款审批权限的条款,里面提到了一个关键的审批额度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那个数字,对于张强来说,是他权力的象征,也是他可能进行金融犯罪的关键节点。

    林宇颤抖着手,将这个带有小数点的数字序列,作为密码输入。

    加密压缩包,解开了。

    里面,是无数的录音文件、加密文档、银行流水截图、药物购买记录截图。

    每一份都指向张强。

    就在林宇激动地准备备份这些证据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

    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只有一句话:我知道你在做什么。停下来,否则你会后悔。

    紧接着,办公室外的走廊里,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正朝着他的办公室靠近。

    7

    林宇的心脏狂跳起来,他迅速拔掉U盘,将电脑恢复到之前的界面,同时将手机调成静音,塞进口袋。

    脚步声越来越近,最后停在了他的办公室门口。

    咚咚咚。

    谁

    小林,是我,张强。门外传来张强略带沙哑的声音,这么晚了,灯还亮着,不放心过来看看。

    林宇深吸口气,起身打开了门。

    张主任,我还在调试程序。林宇侧身让他进来。

    张强走进办公室,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林宇的电脑屏幕。

    还在为那个项目费心啊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他走到林宇的办公桌旁,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早点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嗯,我知道了,张主任。林宇低着头。

    陈晓然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张强突然话锋一转,声音低沉下来,她是个悲剧,也是个教训。我们活着的人,要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更不要对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产生不必要的好奇心。你说对吗,小林

    林宇的后背渗出冷汗:张主任,我不明白您的意思。我只是在做我的本职工作。

    张强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笑了:明白就好,早点回去吧。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

    直到张强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走廊尽头,林宇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我看出了他的紧张,背后的白衬衫已经湿透一片。

    林宇不再犹豫,他将加密压缩包里的所有文件,通过一个预先设置好的高度加密通道,上传到了云端,并同时发送了一份到自己的私人邮箱和另一个绝对安全的匿名邮箱。

    做完这一切,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梳理这条完整的证据链:

    电脑中的核心证据:

    录音文件:

    大量张强对我进行PUA、精神打压、诱导服药的录音。

    声音清晰,日期明确。

    加密文档:

    详细记录了张强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客户资金、进行违规放贷、伪造账目的手法和具体金额。

    其中,提到了几个关键的傀儡账户和资金流向。

    药物购买记录:张强通过暗网匿名购买精神控制类药物的截图,包括药物名称、剂量、购买日期和隐蔽的收货地址。

    我的日记片段:

    一些零碎的,记录了被药物控制后精神状态的文字,但关键时刻却异常清晰地指出了某些疑点。

    墙上涂鸦的解码:

    那些看似混乱的符号,经过林宇的破译,清晰地记录了我被注射或服用药物的日期、药物类型和剂量。

    这与录音中张强提及的某些治疗时间和药物相吻合。

    碎纸片的复原:

    遗书残片:

    明确指出了我并非自杀,而是被张强长期精神折磨和药物控制,并提及了电脑中存有证据。

    这条证据链,从我的病态完美的记录方式,到林宇的专业技术和不懈追踪,再到张强自身的罪行痕迹,形成了一个无可辩驳的闭环。

    我的灵魂在林宇身边激动地盘旋。

    我的完美主义执念,我那在绝境中留下的精确求救信号和罪证,终于要重见天日了。

    我知道他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8

    天一亮,林宇没有犹豫,带着他整理好的所有电子证据和分析报告,径直走向了公安局。

    接待他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刑警。

    起初,警官对这个年轻人带来的离奇故事持保留态度。

    毕竟,死者遗物揭露惊天阴谋这种情节,更像是里的桥段。

    但当林宇将电脑里恢复的录音播放出来,当那些被PUA的对话,那些提及药物的细节,以及张强冷酷无情的声音在审讯室回荡时,警官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紧接着,林宇展示了解码后的涂鸦记录,药物购买截图,以及那些被他艰难拼凑还原的碎纸片照片。

    每一项证据都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

    林宇解释道:这些涂鸦的编码方式非常独特,是死者陈晓然根据一本罕见的密码学书籍,结合她自身的工作数据习惯创造的。我花了很多时间才初步破译。还有这些碎纸片,她撕碎的方式也暗含了某种逻辑,指向了电脑加密文件的密码。

    警官和技术部门的同事们被这些非传统的证据深深震撼了。

    他们立刻成立了专案组,对林宇提供的线索展开了秘密调查。

    警方的行动非常迅速。技术专家对林宇提供的电子证据进行了鉴定,确认了其真实性和未被篡改。

    同时,他们秘密调取了张强的通讯记录、银行流水和相关消费记录。

    很快,张强的个人数字足迹与林宇提供的证据形成了交叉印证。警方发现,在陈晓然精神状态急剧恶化的那段时间,张强确实有过多次可疑的大额匿名交易,其IP地址与某些非法药物交易网站有关联。

    他的搜索记录中,也出现了如何让一个人精神崩溃、无痕迹处理、抑郁症自杀诱导等令人毛骨悚然的关键词。

    更关键的是,警方在张强一个隐秘的住处,搜查到了与购买记录中型号一致的精神类管制药物,以及一些未来得及销毁的注射器具。

    在其中一个傀儡账户的资金流向调查中,警方还顺藤摸瓜,牵扯出了张强更深层次的金融犯罪。

    他利用职权,长期挪用公款进行高风险投资,并伪造了大量信贷记录。

    我就是在无意中发现了他的这些秘密,才招致了杀身之祸。

    张强被逮捕的那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当警察出现在他办公室,出示逮捕令时,他脸上那副温文尔雅的面具瞬间破碎,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

    你们凭什么抓我我是冤枉的。是陈晓然她自己精神有问题。

    警官冷冷地看着他:张强,你涉嫌故意杀人、非法持有和使用管制药品、金融诈骗、挪用公款等多项罪名。陈晓然留下的证据,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她用她的方式,记录了你所有的罪行。

    当那些被复原的涂鸦照片、拼凑好的遗书碎片、以及电脑中那些铁证如山的录音和文件摆在张强面前时,他彻底崩溃了。

    他精心策划的一切,他以为天衣无缝的谋杀,最终却被他亲手逼死的恋人,用一种他无法理解的完美方式,彻底揭穿。

    我的灵魂,在审讯室外,看着他绝望的脸,心中百感交集。

    没有复仇的快感,只有一种沉重的释然。

    9

    张强的案件,因为涉及金融犯罪和性质恶劣的谋杀手段,引起了轩然大波。

    信用社内部也进行了一场大整顿,多名与张强有牵连的领导和员工受到了处理。

    随着案件的审理,真相一点点公之于众。

    媒体报道了整个案件的始末,特别强调了我是如何被PUA和药物控制,以及如何在绝境中用特殊方式留下证据的细节。

    一时间,舆论哗然。

    那些曾经对我口诛笔伐,说我是污点、麻烦精的人们,此刻都沉默了。

    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同情和对张强滔天的愤怒。

    单位为我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追悼仪式,领导在仪式上公开向我道歉,承认了单位在管理和对员工关怀上的失职。那些曾经非议我的同事,也纷纷表达了他们的愧疚和追思。

    我的父母,在得知全部真相后,悲痛欲绝。

    他们来到我的墓前,长跪不起,一遍遍地哭喊着我的名字,说着对不起。

    母亲抚摸着我的墓碑,泪如雨下:晓然,我的女儿,是爸妈对不起你,是我们糊涂,是我们没有保护好你。

    我飘在他们身边,想去拥抱他们,却只能徒劳地穿过他们的身体。

    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悔恨,将伴随他们一生。

    但至少,他们知道了真相,知道了他们的女儿,并非他们以为的那样不堪。

    法院最终判决,张强因故意杀人罪、诈骗罪、挪用公款罪等多项罪名成立,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当法槌落下的那一刻,我感觉到束缚在我灵魂上的枷锁,似乎松动了一些。

    冤屈得以洗刷,名誉得以恢复。

    虽然我再也无法回到人间,但至少,我的死,不再是一个被污名化的悲剧。

    林宇,那个勇敢而智慧的年轻人,因为在此案中的关键作用,受到了表彰。

    他拒绝了媒体的采访,依旧默默地做着他的技术工作。但我知道,他的人生,因此而不同。

    他用他的专业和正义感,为一个屈死的灵魂,带来了光明。

    我看到他在一个深夜,再次来到我的宿舍楼下(虽然宿舍早已换了新的主人),点燃了一支烟,默默地站了很久。

    然后,他对着我曾经住过的窗户方向,轻轻鞠了一躬。

    谢谢你,林宇。是你,让我的声音,在死后依然能够被听见。

    10张强的罪行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的名誉也得以昭雪。那些曾经笼罩在我身上的阴霾,如同被阳光驱散的晨雾,渐渐消散。

    我的灵魂,似乎也变得轻盈了许多。

    我不再执着于过去的痛苦和怨恨,开始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个曾经让我绝望的世界。

    我看到,我的父母在经历了巨大的悲痛后,开始积极地生活。

    他们加入了志愿者组织,帮助那些同样遭受不公和创伤的人们。

    他们说,要替我,把这份对正义的执念延续下去。

    林宇,依旧是那个沉默而专注的技术员。但他偶尔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打开那个名为我的完美世界的加密备份。

    他不是在回味案件的细节,而是在研究我留下的那些编码和加密方式。他说,那里面蕴含着一种极致的逻辑之美,一种在绝望中迸发出的智慧之光。

    他甚至开始尝试将这种陈晓然式的加密思维,应用到一些信息安全防护的项目中。

    我的故事,成为了一个警示。

    它告诉人们,PUA的危害有多么巨大,精神控制的手段有多么隐蔽而残酷。它也告诉人们,即使在最黑暗的角落,真相也终有破土而出的一天。

    我的病态完美执念,我那在生命最后时刻,以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留下的混乱证据,最终成为了刺破黑暗、为自己伸冤的最有力武器。

    这或许是对完美这个词,最深刻也最讽刺的诠释。

    我不知道灵魂最终会去向何方。

    或许会消散,或许会进入另一个轮回。

    但在那之前,我想告诉所有还在遭受不公、还在黑暗中挣扎的人们:不要放弃希望,不要放弃记录。即使是通过最微不足道、最不为人理解的方式,也要留下你的痕迹。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未来的某一天,会不会有一个像林宇一样的人,能够读懂你的密码,为你揭开真相。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它从不缺席。

    即使是通过非传统的遗物和现代科技的结合,也能让沉冤昭雪,让罪恶无所遁形。

    我的灵魂,在农信社的上空最后盘旋了一圈,看了一眼那曾经承载了我所有噩梦和最后希望的宿舍窗户,然后,带着一丝释然的微笑,渐渐消散在晨光之中。

    而关于陈晓然的故事,关于她那完美的复仇,却在人们的口中,长久地流传下去,像一盏警世的长明灯,在复杂的人性迷宫中,照亮着通往真相和正义的崎岖道路。

    【全文完】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