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第31章 :朱棣让我监国,我搞大明卫生医疗建设!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1章 :朱棣让我监国,我搞大明卫生医疗建设!

    当于谦离开御书房的时候。

    他站在殿外顿了顿,接着转身朝着殿内,

    深深一拜。

    再拜!

    三拜!

    于谦的眼神带有对于圣贤师尊的尊重。

    位于殿内相送的朱瞻墡只是朝着他微微一笑,

    颔首微点。

    朱瞻墡目送于谦离开,不由感慨万千!

    “如若是我,生处于这样的时代,从小读的都是四书五经,圣贤之言,必定不会对于这些知识如此感兴趣,甚至还能如此轻易接受……自古名臣国士,果然都是领先一个时代!”

    于谦一走。

    朱瞻墡就开始谋划《赤脚医生手册》推广和普及。

    这个要推开,离不开朝臣的支持。

    特别是太医院!

    三日后的早朝。

    朱瞻墡一宣布要推广一本医书,百官们没有太多阻拦。

    毕竟一本医书,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动摇他们的传统的士大夫文化。

    所以户部拨款,加大印刷,每个省府州县都要派发十万份下去。

    各地官府都接到了朱瞻墡定下的指标。

    那就是衙门口,和书院都要免费分发。

    甚至要求私塾先生都要,每个月都要去衙门汇报一次,

    研读得如何了。

    这样的政策,持续一年,不能间断。

    至于各地的药铺那更是必须要去官府领三本回家。

    每一个治病的大夫都需要带上一本。

    不怕你不读,不怕你不看。

    人都是会好奇的!

    朝廷免费发的医书你不看?

    更不用说,朱瞻墡还让太医院在上面盖了大印。

    宫中御医出品!

    这是医学界最好的背书!

    朝廷的官员们,也可以免费拿一本回去。

    朱瞻墡命人放了一大摞在大殿门口。

    下朝的时候,都可以拿一本。

    反正不要钱。

    官员们拿起来细细研究。

    一看一个不吱声。

    纷纷表示要拿一本回去!

    ——就这?自己也能看病治病了呀!

    “这医书听说是监国搜寻天下医书整理而得?本官也拿一本回去。”

    “嘿,这个小儿腹胀……原来可以这样治?都是草药,我去找家里大夫看看,说不一定能行!”

    “你小老婆生的小儿子病了?”

    “谁说不是呢!”

    一个官员也鬼鬼祟祟地拿了一本揣在怀里。

    百官都是堂堂正正的拿。

    就他鬼鬼祟祟。

    这让几位大人拦住了他的去路。

    “高晓淞大人?看你平日里身强力壮,心宽体胖的,怎么也生病了?”

    “是呀,怎么你拿书就跟偷一样?”

    “都是老伙计,从实招来。”

    高晓淞一脸尴尬,特别是堵住自己的这几位同僚,也都是他平日里经常往来的好友。

    见三人不放过自己。

    高晓淞一脸尴尬地左右看看,凑近过来,低声道:

    “实不相瞒,这,我下体……咳咳咳,你们懂的!隐疾!”

    “噢!!!”

    三位大人恍然大悟。

    一脸坏笑地瞧着老同事。

    一副看笑话的样子。

    正在拿书的其余大臣们,也纷纷被书中的包罗万象给震惊了!

    “这不是金刚功吗?”

    “你看这儿,还有五禽戏!”

    “诸位大人,你们看看,这个皂角和石灰……有点意思,我即刻回家试试。”

    “勤洗手,喝热水,爱卫生,病不生……还有顺口溜呢?有趣。”

    于谦对于医书兴趣不大。

    因为他现在脑袋里全是那《几何原本》和《基础物理》。

    到现在都还未回过味来。

    特别是监国殿下给自己上了一课后。

    现在他的脑袋里,全是宇宙星辰,天地自然。

    哪有半点其他的东西!

    不过对于这一本《赤脚医生手册》,特别是其中提到的那些简单有效的看病和治疗手段。

    还是让于谦有些惊讶。

    因为它浅显易懂到了一种小白的程度,你识字就能学。

    这跟传统深奥而又晦涩难懂的医书完全不一样。

    而且这手册不是理论,全是实操!

    朱瞻墡就站在不远,望着正在拿书和讨论的百官们。

    杨士奇走了过来,手持官牌一拜后,有些担心地问道:

    “殿下,医书可不能乱来呀?这可是事关性命的大事,这书里的东西靠谱吗?”

    朱瞻墡闻言自信一笑,目光落到远处一个正在维持秩序的官员身上,喊道:

    “王太医过来。”

    听到声音,王太医赶紧走了过来。

    百官们也好奇地聚拢过来。

    目光都看向了监国他们。

    “监国,臣来了。”

    “嗯。”

    朱瞻墡其实早就将《赤脚医生手册》,拿给太医院的御医们看过了。

    今日让王太医在这里,就是让他来替这手册站台背书的。

    朱瞻墡还记得,太医院的御医们,看完《赤脚医生手册》后,连夜就来到御书房求见自己。

    为首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医,当时是止不住老泪纵横地哭着道:

    “殿下,我大明百姓们有福了!”

    “臣等虽死无憾……!”

    “就是华佗在世,扁鹊转生,也编写整理不出这一本《赤脚医生手册》!”

    回到眼前。

    朱瞻墡看着王太医笑着问道;

    “王太医,这本医书如何?是真是假?”

    王太医站直身子,毫不犹豫高声道:

    “殿下,臣以列祖列宗,以我家六代学医的名誉发誓,这本医书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符合医理,甚至其中许多医术,连我们太医院的御医们,都要反复学习,臣等这几日,收获匪浅!”

    “那就代表里面治病救人的办法是真的了?”

    “没错,殿下,每一个法子都是有效的!甚至其中最厉害的,乃是治未病,防疫病……,每个人若都能照着其中的防疫防病歌谣来做,必定——百病不生!疫病不起。”

    王太医一说完。

    那些先拿到《赤脚医生手册》的官员们,脸上狂喜不已,一个个激动起来。

    特别是有些隐疾的大臣们。

    那止不住脸上的笑容!

    王太医又道:

    “殿下,还请加快印刷,要让这手册早日推广到我大明全国,我们太医院不只是要盖上我们的大印,还愿意为此书写注,写题,——臣等愿意,亲力亲为地推广这本医书!”

    王太医躬身一拜,眼底满是对于济世救人的渴望!

    在他们心中,这本《赤脚医生手册》已经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等煌煌巨著同一级别的了!

    “哈哈,好,太医院愿意配合,孤很高兴,那你们就多多推广,孤知道你们门下弟子众多,散播四海……,若你们帮忙推广,这本医疗手册,肯定会更快地传播开来。”

    “臣领太医院,谨遵监国旨意!”

    ……

    《赤脚医生手册》的推广,比朱瞻墡预料之中要轻松和更快。

    甚至朱瞻墡在自家太子府,都看到了几个家丁拿着一本。

    至于那些京城里做生意的商人们。

    他们自己都印刷了不少。

    因为他们带在身上的缘故,

    由此开始向全国,甚至向世界传播开来。

    一时之间,这千百年后,才能得以传播拯救华夏人民生命的神书,已经在此时的大明朝,开始四处传播开来。

    这也彻底影响到了大明在未来的时间,由民众们自发开展的卫生运动。

    无形之中,这使得在古代频繁发生的大疫,在大明得到了极大的降低!

    甚至连后世史学家们,都觉得此事堪称——神迹!

    不过这些已是后话。

    就眼前来说。

    一些拿到《赤脚医生手册》的大夫们。

    在仔细研究了几天几夜后。

    直接就将自家那些晦涩难懂的医药典籍,全部都给拿出来一把火烧掉。

    他们直言:

    “读医书千万本,不如熟读《赤脚医生手册》一本!”

    这些大夫们纷纷拿着《赤脚医生手册》给病人看病。

    连那些江湖郎中们,都非常认真地学习。

    他们是游方大夫,更怕竞争不过那些坐堂大夫们。

    所以得到了这么一本太医院站台的医书。

    还如此浅显易懂,怎敢不认真学习?

    最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连大明边关的羁縻卫,也就是朵颜三卫,当地会读书写字的牧民们,甚至也开始用《赤脚医生手册》来治病!

    以前他们可都是要前往广宁卫请大夫。

    现在的他们,居然也学着看病治病起来。

    而且还治好了!

    一时间,《赤脚医生手册》开始借由羁縻卫往草原上传播开来。

    这是让朱瞻墡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一些底层的百姓们,还将书当做“神仙菩萨”给供奉起来。

    说是要沾沾天家龙气!

    《赤脚医生手册》造成的影响。

    开始在大明朝各地深入。

    甚至辐射开来,影响起整个世界!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