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章 黄巾军来袭

    夜色浓稠,整个涿郡陷入沉睡。

    忽然,几点火光在地平线上亮起,紧接着,更多的火光亮起,连成一片,将半边天空映照得猩红。

    凄厉的哭喊声、杂乱的脚步声、兵刃的碰撞声,乘着夜风隐隐约约传来。

    “黄巾贼!黄巾贼杀过来了!”

    一声凄厉的呼喊划破了涿郡的宁静,守军很快响应,城门紧闭,固若金汤。

    黄巾军久攻不下便将目标转向了周边的庄子,一路烧杀劫掠,很快消息就传到了李家庄。

    庄内,刚刚募集不久的三千五百兵士大多是附近的农户,何曾见过这等阵仗?

    听着远方隐隐传来的厮杀与哭嚎,不少人已是面如土色,手中的兵器都有些握不稳。

    “我的娘咧,真来了,我不过是想来混口饱饭!”一个年轻乡勇牙齿磕得咯咯响,手里的木矛抖得像筛糠。

    “还愣着干啥,跑啊!”旁边一个年纪稍长的也变了调,声音发颤。

    “完了,完了,黄巾贼势大,听说他们杀人不眨眼,还会吃人肉!”

    “咱们这点人,怎么挡得住啊?”

    恐慌如通瘟疫般迅速蔓延,窃窃私语声在黑暗中交织。

    几个胆小的乡勇,眼神游移,已经悄悄地挪动着脚步,向着庄子的偏僻角落靠拢,显然是动了逃跑的心思。

    “咚咚咚!”急促的脚步声在庄内回荡。

    “张将军!张将军!不好了,庄外火光冲天,怕是黄巾贼的大部队来了!”一个巡夜的兵士连滚带爬冲进一处营房。

    “慌什么!”一声雷鸣般的暴喝响起,张飞那魁梧的身影从营房内大步跨出,手中那杆丈八蛇矛在火把的映照下闪着森寒的光芒。

    他几步冲上瞭望楼,向远处眺望,只见火光连天,隐约能看到无数黑影攒动,声势骇人。

    “他娘的!来得正好!老子正手痒呢!”张飞怒目圆睁,不怒反喜。

    就在这时,一名小校慌慌张张地跑来:“张将军,不好了!有……有一百来个弟兄,趁乱跑了!”

    “什么?!”张飞闻言,勃然大怒,额上青筋暴起,手中蛇矛一顿,地面碎石飞溅:“反了他娘的!老子现在就追上去拧了他们的狗头!”

    “且慢!”一只大手猛地按住张飞的肩膀,鲁智深那雄壮的身躯挡在了他的面前,他面色凝重,摇了摇头,“三弟,此时斩杀自已人,只会更加动摇军心。那些逃兵固然该死,但眼下强敌压境,稳定军心才是第一要务。”

    鲁智深的声音虽不如张飞洪亮,却自有一股沉稳的力量。

    张飞胸膛剧烈起伏,丈八蛇矛的矛尖在地上划出一道道深痕:“难道就这么放过那些贪生怕死的懦夫?”

    “自然不能轻饶,”鲁智深沉声道,“但需大哥定夺。”

    “何事喧哗?”一个清朗而沉稳的声音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李维桢身着便服,快步走了过来。他深夜被亲兵叫醒,听闻军情紧急,脸上却不见丝毫慌乱,依旧是那副从容淡定的模样。

    “大哥!”张飞和鲁智深齐齐抱拳。

    “参见主公!”周围的兵士纷纷行礼,看到李维桢出现,他们那颗惶恐不安的心,这才安定了几分。

    显然招募现场一招制服刀疤脸的立威还是起到了作用。

    李维桢的目光扫过远处的火光,又落在张飞和鲁智深身上,最后看向那些神色紧张的兵士,缓缓开口:“黄巾贼寇,不过是一群饭都吃不饱的乌合之众,仗着人多势众,虚张声势罢了。”

    他顿了顿,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知晓诸位大多初上战场,心有畏惧,人之常情。但身为将士,临阵脱逃,便是死罪!”

    他看向张飞:“翼德,逃兵之事,稍后再议。眼下,传我将令!”

    “主公请吩咐!”张飞精神一振。

    “第一,即刻紧闭庄门,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弓箭手、长枪手上墙戒备,加强巡逻,若有贼寇靠近,格杀勿论!”

    “第二,传令下去,凡参与守庄之人,若能击退黄巾贼寇,每人赏米三斗,肉三斤!斩杀贼寇头目者,赏百金!”

    “赏米三斗,肉三斤!”

    “斩杀头目赏百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原本还人心惶惶的乡勇们,听到这实实在在的赏赐,眼中顿时冒出了光。

    先前那个还喊着要跑的乡勇,眼睛“唰”地亮了,哆嗦也不抖了,悄悄咽了口唾沫,把木矛又握紧了几分。

    饥饿与贫穷是他们最熟悉的恐惧,而米和肉,则是他们最渴望的东西。一时间,对黄巾贼的恐惧,竟被这股求生和求富的欲望冲淡了不少。

    “主公英明!”不少乡勇高呼起来,士气肉眼可见地提振了许多。

    李维桢微微颔首,他深知这些普通百姓的心理。他转头看向鲁智深:“二弟,你挑选五十名精壮亲兵,负责督战,若有畏缩不前者,或煽动军心者,立斩不饶!”

    “是,主公!”鲁智深声如洪钟,眼中杀气一闪。

    安排妥当,李维桢走下瞭望楼,回到议事厅。张飞与鲁智深紧随其后。

    “大哥,那些黄巾贼看着人不少,怕是得有上万人。”张飞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但更多的是跃跃欲试的兴奋。

    李维桢走到沙盘前,沙盘上是涿郡周边的简易地形图。他手指在沙盘上李家庄的位置点了点,脑中飞速运转。

    就在此时,一阵咕咕声从窗外传来。

    李维桢眼睛一亮,推开窗子,伸手往前一托,就见一只鸽子便飞到了他的胳膊上,从鸽子脚上取下用蜡丸封好的小竹筒。

    他展开竹筒内的纸条,目光一扫,纸条上的字迹娟秀,内容简短有力:

    “公子,我已投下刘备麾下为一谋士,前日探查到有万余黄巾军往涿郡而去,乃青州黄巾一部,渠帅程远志麾下王伍私自带队,多为流民,意图抢掠涿郡富户,并无后续援军。”

    李维桢心中暗惊,这宋公明,果然有些手段,短短时间便投入刘备麾下,还传来了如此及时的消息。

    李维桢指了指李家庄外的一处狭窄谷地,“这份黄巾军送上门来的第一份大礼,我们收下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