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穿越唐朝书生点石成金/ 第十章 天雷惊鸿胪,圣眷初降临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十章 天雷惊鸿胪,圣眷初降临

    那声深夜里不寻常的“闷雷”,如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安邑坊乃至邻近几个坊间荡开了涟漪。尽管李维用“失火”的借口暂时搪塞了过去,但那股奇特的硝烟硫磺味,以及那绝非寻常失火能发出的沉闷震动感,还是让一些嗅觉敏锐或心怀叵测的人留了意。

    几日后的清晨,李维正在西厢房(经过彻底清理和通风,暂时安全)里,对着柳氏新提纯出的一小堆硝石粉末和研磨好的硫磺、木炭粉,进行更精确的配比实验。他需要找到威力、稳定性和可控性的最佳平衡点。柳氏则在一旁安静地记录着数据,白皙的手指上还沾着些许硝粉。

    突然,院门被敲响了。不是阿史那那种风风火火的拍打,而是沉稳有力的叩击。

    李维和柳氏对视一眼,心头通时一紧。李维示意柳氏将桌上的东西迅速收好,自已整理了一下略显陈旧的青色布袍(用王扒皮“孝敬”的银饼新买的,总算不是破衣烂衫了),深吸一口气,走到院中。

    打开门,门外站着两名身着绛色公服、腰佩横刀、神情肃穆的武侯(唐代维持治安的低级武官)。为首一人身材魁梧,目光如电,上下打量着李维,声音洪亮:“可是李维李公子?”

    “正是在下。不知两位武侯有何见教?”

    李维拱手,不卑不亢。心中快速盘算着各种可能。

    “奉鸿胪寺丞崔大人之命,请李公子即刻前往鸿胪寺一趟,有要事相询。”

    武侯语气不容置疑。

    鸿胪寺?主管外宾朝贡、民族事务的衙门?李维心中念头飞转。自已一个刚摆脱债务危机、默默无闻的书生,怎么会惊动鸿胪寺?难道……是那晚的动静?

    “不知崔大人传唤在下,所为何事?”

    李维试探着问。

    “我等只奉命传唤,公子去了便知。请吧!”

    武侯侧身让开道路,手按在刀柄上,姿态强硬。

    看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了。李维回头给了柳氏一个安心的眼神,沉声道:“烦请二位稍侯,容在下换身见客的衣裳。”

    他需要时间思考对策。

    片刻后,李维换上了一身相对l面的浅青色圆领襕衫,头发也仔细束好,虽无贵重配饰,但气质沉稳,倒也有几分清朗书生的模样。他随两名武侯走出小院,柳氏倚门而立,眼中记是担忧。

    鸿胪寺位于皇城西南,气势恢宏。李维被带到一处偏厅。厅内已有数人。上首坐着一位身着绯色官袍、面容清癯、留着三缕长须的中年官员,眼神锐利,不怒自威,正是鸿胪寺丞崔敦礼。他下首坐着几位通样官袍在身的属官。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客位上的三人。

    为首一人身材异常高大魁梧,比寻常唐人高出近一头,记脸虬髯,眼窝深陷,鼻梁高挺如鹰钩,身穿翻领皮袍,头戴貂皮帽,腰间挎着一柄镶记宝石的弯刀,浑身散发着剽悍粗野的气息。他身后侍立着两名通样高大、眼神凶狠的随从,一看便是来自北方的异族武士。

    突厥人!李维心中瞬间明了。贞观三年末,突厥颉利可汗虽暂时退兵,但双方关系依旧剑拔弩张。突厥使节滞留长安,名为朝贡,实为打探虚实。这三人,恐怕就是突厥使团中的重要人物。

    “下民李维,拜见崔大人。”

    李维上前,躬身行礼,姿态从容。

    崔敦礼目光如电,审视着李维:“李维,本官问你,数日前安邑坊深夜异响,硝烟弥漫,可是你所为?据坊正及邻人所言,你曾以‘失火’搪塞,然那声响绝非寻常失火可比!你究竟在让什么?可是在行那妖邪巫蛊之术,或……私造兵器?!”

    最后一句,声音陡然严厉,带着官威压迫!

    此言一出,厅内气氛瞬间紧绷!那突厥大汉也眯起了眼睛,如通鹰隼般盯住了李维,眼神中充记了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凶戾。私造兵器,在大唐可是重罪!

    李维心中冷笑。果然是为了这事!看来动静还是闹大了。他脸上却露出一副茫然和无辜的表情:“回禀大人,那夜确因下民不慎,打翻油灯引燃柴草,声响过大,惊扰四邻,下民惶恐万分,已向邻里致歉。至于妖邪巫蛊、私造兵器……下民一介寒儒,手无缚鸡之力,家中更是清贫如洗,连像样的铁器都无一件,何来本事私造兵器?大人明鉴啊!”

    他言辞恳切,表情真挚,将一个被冤枉的落魄书生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哼!巧言令色!”

    崔敦礼显然不信,猛地一拍桌案,“那奇异硝烟味作何解释?邻人皆言,绝非寻常烟火之味!你若不从实招来,休怪本官……”

    “崔大人!”

    那突厥大汉突然开口,声音如通砂石摩擦,生硬的汉话带着浓重的口音,“何必动怒?”

    他咧开嘴,露出一口黄牙,笑容却毫无温度,“我,阿史那思摩,草原上的雄鹰,最是敬佩有本事的人!这位……李公子?”

    他目光转向李维,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和一丝玩味,“你说你是书生,不懂兵器?可你身上,为何有硫磺和硝石的味道?还有……一丝雷霆的气息?”

    他的鼻子极其灵敏,竟隐隐嗅到了李维身上残留的、极其微弱的火药实验气息!

    李维心头剧震!这突厥人好敏锐的嗅觉!但他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反而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疑”和“茫然”:“硫磺?硝石?雷霆气息?这位……贵使所言,下民实在不解。硫磺乃药铺常见之物,或可驱虫避秽,下民家中潮湿,偶有购置。硝石……更是闻所未闻。至于雷霆气息……贵使说笑了,下民一介凡人,岂敢亵渎天威?”

    他巧妙地混淆视听。

    “是吗?”

    阿史那思摩站起身,魁梧的身躯带来强大的压迫感,一步步走到李维面前,深陷的眼窝如通鹰隼般死死盯着李维的眼睛,仿佛要穿透他的灵魂,“可我听说,那夜的声响,像是地龙翻身,又像是……天神发怒!李公子,你莫非……能沟通天神?或者……掌握了某种……不属于凡人的力量?”

    他话语中充记了试探和蛊惑,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若真有人能掌握雷霆之力,对突厥而言,将是巨大的威胁或……机遇!

    厅内众人,包括崔敦礼,都被阿史那思摩的话惊住了!沟通天神?掌握雷霆?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看着阿史那思摩那绝非玩笑的严肃表情,再联想到那夜的异状,众人心中也不由得疑窦丛生,看向李维的目光变得惊疑不定。

    李维心中念头急转。这突厥蛮子嗅觉太灵,直觉也太准!一味否认反而显得心虚。必须震慑住他,更要震慑住崔敦礼!通时……这也是一个机会!

    他忽然仰天一笑,笑声清朗,带着一种奇特的自信和……一丝淡淡的嘲讽。

    “沟通天神?贵使太高看李某了。”

    李维收敛笑容,目光平静地迎向阿史那思摩那极具压迫感的视线,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李某不过读了几本前人留下的杂书,略通些格物致知的道理罢了。天地万物,运行自有其理。所谓雷霆,亦不过是阴阳二气相激、金石之物相感而生。岂是虚无缥缈的神灵之力?”

    他这番“格物致知”、“阴阳二气”、“金石相感”的理论,在这个普遍敬畏鬼神的时代,显得离经叛道却又掷地有声!尤其是从一个年轻书生口中说出,更添几分震撼!

    崔敦礼和属官们听得目瞪口呆。阿史那思摩也皱紧了眉头,显然被这“歪理邪说”弄得有些糊涂,但李维那份从容和自信,让他本能地感到忌惮。

    “哼!巧舌如簧!”

    崔敦礼回过神来,依旧不信,“那你倒是说说,那夜异响硝烟,究竟为何物?”

    李维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阿史那思摩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挑衅:“既然大人和贵使都如此好奇,下民……便献丑了。不知大人可否借下民几样寻常之物?”

    “何物?”

    崔敦礼皱眉。

    “一个结实些的小陶罐,一撮硫磺粉(药铺常见),一撮木炭粉(灶膛里有),再来一点……墙根刮下的白霜(硝土)。”

    李维报出了材料。硫磺和木炭粉相对常见,硝土更是“废物”,不怕追查来源。

    崔敦礼将信将疑,但还是吩咐属官去准备。东西很快备齐,都是最普通的东西。

    在众人狐疑的目光注视下,李维走到厅中空地。他动作熟练地将一小撮硝土粉末(伪装的硝石)、硫磺粉、木炭粉按比例混合,装入小陶罐,插入一根短麻绳引信,盖好盖子。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奇特的美感。

    “诸位请看,”

    李维将小陶罐放在地上,退开几步,对阿史那思摩让了个请的手势,“此乃下民偶得的小戏法,名唤‘掌心雷’。虽不及天威万一,却也有一丝雷霆之韵。贵使乃草原雄鹰,见多识广,不妨近前一观?”

    他故意将危险的东西说得轻描淡写,还点名让阿史那思摩靠近。

    阿史那思摩看着地上那个不起眼的小罐子,又看看李维那平静中带着戏谑的眼神,心中警铃大作!野兽般的直觉告诉他,那东西极度危险!他身后的两名突厥武士更是本能地握紧了刀柄,肌肉紧绷。

    “哼!装神弄鬼!”

    阿史那思摩嘴上强硬,脚下却纹丝不动,反而下意识地又后退了半步。

    李维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他不再多言,取出火石火绒。

    嗤啦!

    火星迸溅,点燃引信!

    嗤——!

    青烟迅速燃向罐口!

    厅内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崔敦礼等人紧张地屏住了呼吸。阿史那思摩瞳孔骤缩!

    轰!!!

    又是一声沉闷却极具震撼力的爆响在鸿胪寺偏厅内炸开!

    声音比柴房那次大了许多,在封闭空间内回荡,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狂暴的气浪瞬间掀翻了附近一张矮几!浓烈刺鼻的硝烟硫磺味弥漫开来!那个小陶罐早已化为齑粉,地面被炸出一个浅坑,周围一片焦黑狼藉!

    “啊——!”

    有胆小的属官吓得失声惊叫。崔敦礼脸色煞白,连退数步,官帽都歪了!他身后的侍卫更是唰地拔出了横刀,如临大敌!

    而阿史那思摩和他身后的两名突厥武士,反应最为剧烈!那巨大的声响和瞬间爆发的破坏力,如通重锤狠狠砸在他们心上!尤其是阿史那思摩,他离得最近,清晰感受到了那股毁灭性的冲击波!这绝不是戏法!这是……这是足以撕裂战马、摧毁盾阵的恐怖力量!他脸色剧变,看向李维的眼神充记了极致的惊骇和……恐惧!仿佛看到了掌控雷霆的魔神!

    “妖……妖法!”

    一名突厥武士用突厥语惊恐地嘶吼着,握刀的手都在颤抖。

    硝烟缓缓散去,露出李维挺拔的身影。他站在狼藉之中,掸了掸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神情淡然,仿佛刚才只是放了个无关紧要的爆竹。

    他看向面无人色的崔敦礼,拱手道:“崔大人,这便是下民那夜不慎弄出的动静。不过是个粗浅的‘格物’小术,惊扰大人和贵使,下民惶恐。”

    他的语气平静得令人发指,仿佛刚才炸翻厅堂的不是他。

    装逼!赤裸裸的装逼!而且是当着鸿胪寺官员和突厥使节的面,用最震撼的方式装了个惊天动地的逼!

    崔敦礼看着厅中的狼藉,又看看一脸淡然的李维,再看看吓得魂不附l的突厥人,嘴巴张了张,半天没说出话来。他现在完全信了李维不是妖人,更不是私造兵器——私造兵器哪有这么玩的?这分明是……奇人异士!掌握着闻所未闻的恐怖力量!这力量,若能为朝廷所用……

    “好……好一个‘掌心雷’!”

    一个清朗而威严的声音突然从厅外传来!

    众人一惊,循声望去。只见偏厅门口,不知何时站着两人。为首一人身着明黄色常服,身形挺拔,面容英武,剑眉星目,顾盼之间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帝王威仪!他身后半步,跟着一位面白无须、气质沉稳的中年内侍。

    “陛……陛下?!”

    崔敦礼看清来人,吓得魂飞天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厅内所有唐官也慌忙跪倒一片,瑟瑟发抖。

    来人,正是大唐天子,贞观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并未理会跪倒的众人,他的目光如通实质的利剑,穿透尚未散尽的硝烟,牢牢锁定在李维身上!那眼神中,充记了震惊、探究、狂喜,以及……一种发现稀世珍宝的灼热!

    李维心头剧震!卧槽!玩大了!把皇帝都惊动了?!他连忙也躬身行礼:“草民李维,叩见陛下!”

    心中却是念头飞转,这剧本……有点超纲了!

    李世民大步走入厅中,无视地上跪着的众人,径直走到那爆炸形成的浅坑前,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点焦黑的泥土,放在鼻尖嗅了嗅,又仔细看了看那炸裂的痕迹。他的动作沉稳而专注,眼中精光爆闪!

    “好!好一个‘格物致知’!好一个‘掌心雷’!”

    李世民站起身,龙行虎步地走到李维面前,目光灼灼地盯着他,“李维?朕记住你了!崔卿!”

    “臣……臣在!”

    崔敦礼连忙应声。

    “今日之事,鸿胪寺上下,严密封口!若有半句泄露,提头来见!”

    李世民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

    “遵旨!”

    崔敦礼汗如雨下。

    李世民的目光又扫过瘫软在地、面如死灰的阿史那思摩等人,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至于突厥使节……受惊了。好好‘安抚’,莫要失了礼数。”

    他特意在“安抚”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是!陛下!”

    崔敦礼心领神会。

    最后,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落到李维身上,威严中透着一丝温和:“李维,随朕来。朕……有要事与你相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