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李景兰一路把陈晏子护送回知青点。刚吃完晚饭,李桂香就已经等在门口了。
“陈晏子,我来找你玩。
”“桂香等我收拾完的。
”她拿着东西出去了。
李桂香整个人靠在门框上,杨安平过来“怎么这么碍事。
”李桂香把门口让开,礼貌地说了对不起。
杨安平不依不饶道:“知青点不是你家,怎么什么人都带来知青点啊?”邱海艳从屋里走出来,“杨安平你别没事找事,老乡过来知青点能碍你什么事儿,而且又是个小姑娘,能有什么事儿?”杨安平:“知青点是什么大车店啊,什么都整来,万一出啥事儿呢?”包雪梅:“没有这些老乡,你连知青点都住不上,今天人小姑娘过来串个门你就这么大意见,不愿意住就滚出去。
”这些人越忍她们越欺负人,陈晏子不是骂人就是吵架,她们反而害怕。
真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啊。
以后就直接骂,谁也别过安生日子了。
包雪梅越想越气。
“杨安平你是新来的,今天我就跟你说说,不是所有地方的知青点都住的这么好的,就这玻璃,你看看屯子里有一半人家用上玻璃了吗?”邱海艳:“杨安平,今天你能一来就住这么好,都是从老乡们的口袋分的钱,盖房子的钱分给老乡不好吗,大队长寻思知青不容易,拿了一部分的钱给知青点盖了两个小三间,还有这玻璃,这铁锅,这碗架子,咋的,这块地方生来就自带房子自带家具啊。
”石东君:“人要有感恩之心,也不是说有男人进来,你害怕坏了名声,人就是一个小姑娘,还只是在门口,也没有进屋,你说人家干什么?”听到她们说这些陈晏子就先没说什么。
西屋几个女知青也都出来了。
田庆花:“我都听见了,小姑娘挡了门口还给你道歉,你就追着不依不饶的,把话说的那么难听。
”董月月:“天天闹,天天找茬。
”田庆花又说:“都道歉了,还有啥闹的,我跟陈晏子那么大的事,我给她一道歉,人家都不说啥。
”陈晏子其实并不在意这些,因为人都有私心,只要她的私心不伤害陈晏子,陈晏子都不会去理会。
世界上那么多人和事,陈晏子哪有多余的精力什么都在意。
人家只是看到泼水没说,情有可原,谁想无缘无故为了你得罪人呢。
尤其陈晏子是刚来的陌生人,而当时越茹又是女知青的负责人。
没有情义,还要求别人去做一个圣人吗?对人性有什么误解,又对人性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期待。
人性中的自私与趋利避害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就像是邻居家的孩子要求你的母亲更喜欢她一样,荒谬,痴心妄想。
在对待人性的问题上,要客观,接受人性中的瑕疵和不足。
理性对待人性的自然选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人皆凡人。
普通人的欲望就是人性的折射,能从一个普通人身上看到一些闪光点那这个人就已经是佼佼者了。
他为了成为更好的人已经对抗了人性中的大部分本能。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从来没有圣人。
陈晏子也从不苛求别人始终为善,就像她不会主动为恶,一样坚定。
康盼儿:“安平是有不对,不过确实知青点不能什么人都让来啊,谁知道有没有别的事,万一谁丢了东西这话可不好说。
”包雪梅:“把你们都赶出去住茅草屋你就老实了。
”邱海艳:“你们的良心都喂狗了。
”李桂香:“对不起,我不知道知青点不可以来。
”陈晏子晃晃荡荡的拎着一桶水回来。
到了门口放下水桶,然后她说,“知青点要是有规矩,不让外人来,那我以后也不会带人来,瓜田李下,杨安平,确实存在你们说的那种可能性,以后我们都要避免。
”“事先我并不知情,也没有这个意识,以后我都会注意。
但是你可以礼貌的说,我相信大家也都会理解,而不是你这样故意为难人,就是为了找事的态度,你心里怎么想的你清楚。
现在立刻给李桂香道歉,她没做错任何事。
”邱海艳:“根本就没有这个规矩,知青点盖房子的地基是屯子的,钱是大队的,也是屯子里的人起早贪黑出大力给盖的,人家小姑娘就在门口站一会,都不行了,哪来的这种道理。
”包雪梅:“越茹,你以前没带人回来过吗,以前杨国强经常进女知青的屋子来找你,那是不是更严重?”董月月:“杨安平,你真是烦死了,你就没事找事吧。
”越茹:“跟我有什么关系?”陈晏子:“我不管别的事,杨安平,康盼儿你们立刻向李桂香道歉。
”她的眼里凝着漫不经心的蔑视,冷漠沉在眼底,杨安平被其中的冰意吓得打哆嗦。
好像回到了被打的那天,“对不起,李桂香,我不应该那样对你说话,是我的不对,我没有礼貌,我说了难听的话,请你原谅我。
”康盼儿:“对不起李桂香,我不应该恶意怀疑你,不应该说难听的话,真的对不起。
”李桂香:“没关系。
”看到了陈晏子脸上满意的表情。
陈晏子:“走了,桂香。
”两人走到外面,“陈晏子,你真厉害。
”陈晏子:“我只是讲道理。
”李桂香手舞足蹈,“不说这个了,你猜猜我今天找你要跟你说什么,你一定猜不到”她又神秘兮兮的。
“嗯,猜不到。
”“我打算起一个新名字,你说李静怎么样?”“挺好的。
”“详细说说哪里好?”陈晏子:“郭靖黄蓉的靖吗?”李桂香:“那是谁不认识,安静的静。
”得意又满足的小表情,让陈晏子看了心情开阔。
“要是让你给我起名字,你给我起什么?”眼角撇陈晏子一眼又迅速收回,明显试探。
小孩子会一步一步试探你对她的喜欢,你的底线,一旦试探到了,就在底线边缘疯狂蹦跶。
陈晏子:“静,安静的静。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你感觉静姝怎么样?”陈晏子没被她试探到分毫,而她已经被陈晏子嘴里的名字美呆了。
听起来就好听极了,“太好听了,哪个姝呀?”都不知道哪个姝就已经觉得好听了,小孩子有时候还是很可爱的。
陈晏子:“女字旁的那个姝,你可以拿笔我给你写下来。
”李桂香:“我回家拿去,你等着我”人跑了两步,又回来“你跟我一块去吧,我家不远,到时候我再带你在我们屯子里溜达玩儿。
”陈晏子跟着她左走右走。
屯子里排成排,看着整齐,中间也有错开的房子,还有羊肠小道,不熟悉屯子的人都能绕丢了。
整体来看,李桂香家住在第六排中间,也就是和知青点一排,但其中大道断开,还得走小道,绕个圈才能到她家。
“妈,我回来了”陈晏子没进人家院子,她轻易也不去人家家里。
要注意安全,更要在意名声。
“你又去哪儿疯了?”“你别管。
”拿了纸笔就往外走。
陈晏子把书垫在她的本子下面,在本子上写下“静姝”两个字。
“你把你说的那句话也一起写上行吗?”陈晏子又在下面给她写上“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你的字写的也好好看,这句话好美啊。
”她的语言匮乏到只有一个
“美”字能形容。
陈晏子上辈子从小就开始学写毛笔字,有这个基础,铅笔字、钢笔字也写得行云流水。
她擅长楷体和草书,方正又狂乱。
像她的人,讲规矩但偶尔有一些出格的狂狷。
“以后我就叫李静姝了,我要把这张纸留着。
”李静姝带着陈晏子去学校前的空地上,已经有很多吃完饭的老乡三三两两靠着墙根唠嗑,吧嗒着土烟卷。
“这片儿就是我们小学的操场”她去过公社,就连公社的小学都有操场。
“桂香,李桂香”朱婶子在后面叫住两人,“找了你一圈,腿都给往们溜细了。
”“朱婶子,要说我,你说往,陈晏子听不懂,而且,我以后就不叫李桂香了。
”“嗯,你叫李桂臭儿,行了吧,就你毛病多,往们咋了?”陈晏子好奇朱婶子找她干啥。
“你们俩走的真快啊,从知青点一路追到桂香家,又从桂香家撵到这儿,才找着你们俩。
”说着从兜里拿出一个报纸包的东西“陈晏子,你是不没把往说的话当回事,说给你吃烤地瓜,咱们就是给你吃,尝尝。
”陈晏子没想到朱婶子真的烤了地瓜,还特意送过来给她吃。
“陈晏子,你喜欢吃烤地瓜啊,明天往让往娘给你烤。
”又追过来一个李景兰。
李静姝:“姐,是我,是我,你能不能不要说往了。
”李景兰:“行,我,我,我,行了吧。
”陈晏子看着两人。
李景兰:“李桂香是,是我二叔家的堂妹。
”李静姝:“姐,我改名了,以后我叫李静姝,好听吧。
”李景兰:“明天给你带烤地瓜,你想早上吃还是晚上吃,哎呀,早上先给你带一个。
”陈晏子都觉得她们几个想谋财害命了,至于对她这么好吗,尤其是李景兰。
她怎么对人这么实在呢?后来的很多年,李景兰依然这样好,她是喜欢一个人就会全心全意的对人好。
但是除了家人,也只遇到陈晏子一个,她说这是人和人之间的缘分。
有的人你看到她就讨厌,有的人一眼就觉得喜欢,想一起玩儿。
但是现在的两人还处在刚刚认识的阶段,陈晏子不能接受这样的好意。
“不用,不用,我就是一般喜欢,不用特意给我带。
”朱婶子:“你快尝尝,都凉了。
”才吃完一个半大饼子的陈晏子,又在朱婶子三人的注视下,吃了半个地瓜。
还真好吃,她分给几人,她们都不要。
看她吃东西,吃的可真香。
李景兰:“不用你管了,明个儿早上给你带。
”陈晏子:“新地瓜就是香甜,谢谢朱婶子。
”回过头又对李景兰说:“你们早上不是不开火吗?”李静姝:“我大爷家开火,他们家有小孙子。
”李景兰只听到一句“新地瓜好吃啊,”,她已经琢磨让她三哥趁着天黑去地里偷个地瓜回来了。
陈晏子要是知道她的想法只想直呼,她不是这个意思啊,没有一点暗示的含义。
李景兰问:“新地瓜比陈地瓜好吃呗?”但是陈晏子并不知道,她说:“新的东西肯定比陈的要好吃啊,毕竟新鲜啊。
”李景兰:“有道理”,必须吃新的,她记住了。
大半夜被妹妹赶出去偷地瓜的李三哥觉得她老妹儿有病。
啥地瓜不是吃,非要吃地里新挖的,这不就是折腾人吗?他老妹儿折腾人的招儿可不少。
李景兰,心满意足。
那天她打完水回屋,新盖的砖房用的大玻璃。
她和她奶奶两个人从大玻璃看陈晏子,就听到她奶奶在旁边说“你看那个孩子,人家那大眼睛多亮,人长的瘦了点。
”她问她奶奶:“奶,你说她爹娘是不是眼睛就又大又亮啊?”她奶奶说:“那可不一定,那叫丹凤眼,凤眼凤眼,再早那都是说凤凰的,看她眼睛,像不像凤尾?”李景兰:“奶奶你还见过凤凰啊,啥时候在哪看见的?”她奶奶盯着孙女看,这孩子也不是说死笨死笨的人,咋就这么楞这么憨呢。
她上哪看凤凰去?李家老太太继续和孙女说:“你看她眼睛,一个内双,一个外双,看着了吗,一般人的丹凤眼都不大,发扁,但是她眼睛不小,内双外双又都显大,看着就亮。
”李景兰听着就点头,她奶奶可是磨山屯最有见识的老太太,说的准没错。
嗯,毕竟见过凤凰。
“再早哇,都说丹凤眼单眼皮,双眼皮的叫双凤眼,现在啊,不论那个了,甭管单眼皮双眼皮,都叫丹凤眼。
”祖孙两个就盯着看人陈晏子的眼睛。
“你这双眼睛不行,你把你的神儿放在眼睛上?”李景兰叽咕眼睛试着放,再放,“奶,咋放啊?”“炯炯有神,你就听炯炯这个词?”“奶,咋的是炯炯啊?”她奶咋这么有文化呢?李家老太太彻底放弃。
而现在眼睛好看的陈晏子已经要成为她的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