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章

    ——第一章:昨日签收人——

    我是在昨天下午三点签收自己的。

    快递员把我从纸箱里拖出来的时候,手上还套着一次性手套。他看都不看我一眼,只说了句:确认无损,签收下去。

    我想说什么,可喉咙干得像堵了棉絮,只发出一点点漏气声。

    他把我拖到公寓门口,按了门铃。过了一会儿,门开了,是我自己。确切说,是昨天的我。

    昨天的我把今天的我接了进去,动作娴熟得像是已经重复了很多次。然后他拿出一份清单,让我在签收人一栏签名。

    从现在起,你是今天的林远。他说。

    我接过那份清单,只觉得头皮发紧,上面除了姓名外,还有密密麻麻的注意事项,例如:不许回看昨日记忆,不得质疑灰仓指令,避免与三日前个体接触等等。

    我还没来得及全部看完,昨日的我已经转身准备出门。

    我叫住他:你去哪儿

    他回头:去回收中心,卸载。

    我怔住。

    每天的你都要在被签收后八小时内前往灰仓系统。他说,一来可以回收今日经验数据,二来可以节约个体资源。你懂的,这种复写体能撑不了多久。

    我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手臂,确实,有点轻微脱皮的迹象。

    等等,那你……我是复制体

    不是复制体,昨日的我纠正,是‘时间等效分身’。你现在的使命是,活完今天——然后在明天,把你送来。

    他拉开门,临走前回头丢下一句:千万别做出轨迹之外的事,不然灰仓会来找你的。

    门关上了。

    我站在房间中央,手中拿着签收表,背后是一整面墙的快递单,每一张上面都写着:签收人:林远。

    日期,从今天往前排了整整七个月。

    ——第二章:灰仓转运中心——

    我花了一整个下午翻找屋子里关于灰仓的资料。

    每一位我似乎都留下了一点点线索,零零散散藏在各个角落。

    在抽屉底层的破手机里,我找到一段未删除的视频:

    画面是一个白色大厅,无窗无门,天花板像是发光体。

    一个个我排成长队,向前走。

    轮到某一位时,他走进一个全息舱,五秒后变成一摊灰,舱门再次打开,干净得像从没进过人。

    视频的最后一帧,是一个没走进去的我,他转头看着镜头,说:别信他们。

    我打了个冷战。

    这些我,都像是清醒地去赴死。

    而现在的我,是这个循环中最新的一环。

    我终于理解签收自己的含义了:我是今天的林远,职责是活好这一天,同时为明天的我打理好一切——包括情绪、记忆、甚至身体的维护状态。

    然后,八小时后,我也要去那个地方。

    去灰仓。

    我打开门,一张灰色通行证贴在门口。

    上面有我的脸。

    下方注明:编号C-7F011,执行周期第198日,预计回收时间:23:00。

    距离现在,还有不到五个小时。

    ——第三章:命运交接人——

    21:40。

    天色完全暗了,我走在前往灰仓转运中心的路上。

    城市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安静。

    不是没有人,而是所有人都沉默,像在执行某种无声任务。他们的动作精准、节奏一致、目光空洞。

    我不敢说话,只是随着导航指引穿过几条街道,最后抵达了一栋没有门牌的大楼。

    它灰得过分,像从尘埃中长出的一段遗忘。

    门口站着一个人。

    是我。

    他穿着和我一模一样的衣服,只是眼神里没有焦距。

    执行人确认。他机械地开口。

    然后他递来一份表格。

    我看见表格上的名字,不是林远。

    而是:昨日签收人:江芒。

    我猛然抬头,他也抬头看我。

    那一刻,我们同时明白了什么。

    你也……不是林远我低声问。

    他没有回答,只递来一份印着命运交接人编号的标签。

    那上面写着:

    【命交者编号:D-119】

    【绑定身份:江芒(前)→林远(后)】

    【剩余轮转次数:2】

    我脑中轰然炸响。

    我不是林远。

    我是江芒。

    一个以他人身份被反复签收、反复体验他人一天的人。

    灰仓不是为了延续自己。

    而是让一部分多余个体,替他人继续履行存在的义务。

    我们成了命运的快递员。

    ——第四章:重置令前一秒——

    我没有进灰仓。

    哪怕身上的通行证发出滴滴报警声,哪怕身边林远的另一版本已经开始催促。

    我站在原地,第一次像人一样思考:如果我走进去,那些记忆、感受、试图挣脱的挣扎,会不会就永远消失

    我不甘心。

    我抬手,狠狠撕下自己的通行证。

    身后立刻响起警报。

    编号C-7F011脱序,编号C-7F011脱序。

    一群黑衣人从大楼里冲出。

    我拔腿就跑。

    身后响起枪声,像是催命的倒计时。

    我跑进小巷,拐入另一条街,钻进地铁站。

    可无论我跑到哪,城市的布局开始重复。

    我又看到了那家咖啡店,看到那块广告屏。

    一模一样的位置,一模一样的灯光,像是被困在一个不断重启的程序里。

    我终于明白。

    这不是城市。我喃喃。

    这是一个封闭系统。

    一个为训练命运交接人而建立的高仿真环境。

    我不属于这里。

    我握紧拳头,回头奔向灰仓。

    我要进去,不是为了重置。

    而是为了——找到那个真正牵手我的人。

    ——第五章:潜入——

    夜幕降临,林觉得坐在旅馆窗前,望着远方灯火通明的灰仓大楼。他知道,从明天开始,一切都将不同。

    钟玉签的身份已暴露,必须即刻离开。他临走前留给林觉得一只黑色手提箱,内里满是灰仓内网结构图、通行卡模拟器,还有一张字条——你能完成我未竟的事。

    data-faype=pay_tag>

    林觉得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像钟玉签那样孤身潜入一个秘密组织。他花了一夜,熟读文件资料。灰仓的安全系统比他想象中更复杂,但也存在漏洞,尤其是在研发楼层之间的物资电梯处。

    他花了两天时间准备伪装,从旧设备市场买来维修工服装,又以校园拍摄项目为借口从社团里借来摄影背包,特意将传感镜头嵌入其中。

    第三天下午,他戴上假证件、装作工作人员混入灰仓外围的后勤区域,顺利通过第一道安检。每迈出一步,他都能感受到掌心的冷汗。

    潜入到B3研发层前,他在休息区偶遇了一个熟悉的背影——白若翎。

    她比之前瘦了些,头发更短了,穿着灰仓标志性的蓝色工作服。她低头盯着平板,似乎在调试某项数据。林觉得心脏猛然一跳,差点脱口而出她的名字。

    他压下冲动,低头擦过。

    直到进入控制中枢后,他才真正理解灰仓的核心计划:他们正通过一套名为镜界的系统,模拟、诱导并记录全国范围内重点人群的心理映射数据,并将其导入灰仓自研的大型AI模型中,试图建立一套可预测的意识管理系统。

    林觉得浑身发冷。

    这不再是实验室里的小把戏,这是整个社会的预警与控制系统。

    他复制下主机数据库,并试图从后备通道撤离,但通道尽头突然出现了一个人。

    白若翎。

    你来这里做什么她声音冷淡。

    林觉得知道被发现了,也不再掩饰身份:我来取回我妹妹的记忆,也为钟老师做个交代。

    白若翎微微皱眉。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搅动什么。

    那你告诉我,‘昨日签收人’名单上的人,都经历了什么林觉得语气坚定。

    白若翎盯着他,沉默了数秒,忽然说:来我实验间。

    林觉得一愣。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答案。她的声音中,带着复杂。

    走廊尽头,门缓缓关上。光影之间,他们的命运线,彻底纠缠。

    ——第六章:签收人的遗留——

    白若翎的实验间,与林觉得想象中截然不同。

    没有闪烁的仪器灯,没有恒温冷藏仓,也没有想象中那种高科技的清冷感。房间中央是一张长桌,桌上摆满了透明盒子,每个盒子里都躺着一个旧物:有擦伤的手表、过时的U盘、泛黄的照片、发卡、纸条、甚至是一张残破的演出票根。

    这些,是‘昨日签收人’名单中的一部分。白若翎站在光线阴影交界处,语调低沉。

    每一件都代表着一个未被完成的‘心念’,一种极端情绪释放前未能达成的表达。我们通过这些物件与记忆触点,预测情绪波动,提前介入。

    林觉得目光扫过那些物品,越看越觉得背脊发凉。

    你们把这些人,当成实验对象

    不是。白若翎看向他,我们是在记录他们留在人间的最后一道痕迹。

    林觉得从口袋中取出沈筝的笔记本,放到桌上。

    那她呢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系统里

    白若翎怔了怔,伸手翻开笔记本的一页,忽然停住。

    那一页上写着:

    【编号714,灰仓备份前试点对象。自愿加入。】

    她轻声念出:她是首批主动加入‘灰仓邮差计划’的候选人之一。

    林觉得眼中闪过惊愕。

    什么意思

    在最初的试点阶段,我们招募了部分即将身患绝症或自知命期将尽的人,他们可以在系统中留下‘投递备份’,一旦死亡确认,快递会按既定周期寄出,执行者需随机匹配。

    ……所以我不是意外被选中。

    她选择了你。白若翎望向他,你是她名单上唯一指定的签收人。

    空气沉默。

    良久,林觉得低声道:那我接下来要做什么

    白若翎将一只灰仓传输终端推到他面前。

    接收任务,每一位遗留者的命件,找到它真正该归属的人。

    她抬头望向他,林觉得,从今天起,你就是接力的下一位签收人。

    灯光重新亮起。

    一串任务单跃然于屏幕之上。

    编号0016:方启。内容:未寄出的录音磁带。

    编号0017:曹兰。内容:泛黄食谱。

    编号0018……

    命运,重新启程。

    ——第七章:第一个命件——

    林觉得坐在灰仓内部派件区,第一次以接收人的身份浏览任务清单。

    编号0016:方启。

    任务描述:该命件为一盒陈旧磁带,录音内容为未完成的广播申请稿,寄件人为本人。目标为寄达:林芝南路电台旧址。

    备注:原收件人已注销,线路异常。

    为何要寄去一个废弃电台林觉得疑惑。

    白若翎一边整理记录一边答道:这是初代‘言频存档计划’的子项目之一。方启是七十年代的一位地下播音爱好者,一直梦想在电台播送自己录的讲读,录了整整五十盘磁带,最终没一盘播出。

    他去世前,将唯一一盘修复版录音提交给了灰仓。希望有人能‘帮他播出’。

    林觉得看着手里的磁带,盒子很旧,但封条完好。磁带上用红笔写着一行字:

    【就算没有听众,我也想对这个世界讲一个故事。】

    他出发了。

    林芝南路的旧电台已停运五年,大门紧锁。但隔壁的小书报亭还开着,老板娘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看到他拿着磁带时,眼眶一下红了。

    你是小方的朋友

    林觉得愣了下:不是……我只是负责转交。

    老人领着他进后巷,从一堵斑驳墙后取出一串旧钥匙。

    我答应过他,只要有人拿着这盒带子来,我就开门。

    他是你……

    邻居。她声音低哑,也是我这些年唯一听得进的声音。

    老电台内部布满灰尘,设备多已老化,但她带着林觉得来到角落一个依旧通电的磁带播放器前,小心翼翼地插入磁带,按下播放。

    各位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来到方启的‘旧声频’,今晚,我想讲一个故事,关于风筝与月亮。

    声音清晰温和,带着一点颤意。

    老人的眼泪落在控制台上。

    林觉得看着录音时钟一分一秒走动,仿佛整个灰仓的沉默都被这声音一点点点亮。

    他接过纸巾,默默记录下播出过程。

    【命件0016,签收成功。】

    任务完成页面跳出那一刻,他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交付。

    不只是物流。

    而是生命最后那一点微光,被世界温柔接住。

    ——第八章:无法签收的盒子——

    编号0017。

    寄件人:曹兰。

    命件:泛黄食谱一本。

    备注:原定收件人为其独子曹哲,因关系中断,命件多次投递失败。当前由接收人代理寻址。

    林觉得望着屏幕上的简要信息,陷入了思考。

    相比上一个温柔收尾的广播磁带,这一次任务似乎充满裂痕。

    她儿子为什么不收他问。

    系统判定为‘强拒型遗属’,多次退件。白若翎回答。

    所以……我要替她,把这本食谱,交到她儿子手上

    不,白若翎淡淡说,你要判断——她的愿望,到底该不该被完成。

    林觉得骑车去了编号地址:西湖区阳春里小区。

    这里是典型的老小区,墙皮剥落,门铃生锈。

    他敲了三次门,一位中年男子打开门,神情警惕。

    你是

    我来送一份遗物。林觉得举起盒子,来自您的母亲。

    我妈死了三年了。

    这东西,她生前就交付给我们,只是……直到现在才找到您。

    男子盯着盒子看了几秒,忽然冷笑一声:她把我赶出家门的时候,可没说要留东西给我。

    林觉得沉默了一下:我能进去坐会吗

    坐你——对方本想拒绝,但看到他身上的灰仓投递证件,迟疑片刻,还是侧身让开。

    屋里很乱,烟味浓重,角落堆着未拆的快递和空酒瓶。

    林觉得没有急着劝,只是慢慢把盒子放在茶几上,然后打开它。

    里面,是一本泛黄的手写食谱。

    第一页写着:

    【哲哲最喜欢吃:青豆炒肉、南瓜粥、芹菜鸡蛋饺。】

    第二页贴着一张油迹斑驳的照片——五六岁的男孩,脸鼓鼓的,咬着饺子皮偷笑。

    曹哲愣住了。

    我小时候的……

    他翻着每一页,直到最后一页停住。

    【儿子,妈那时候不懂得怎么表达爱,你如果看到这些,就算我说得太晚了,也希望你吃饭时别再将就。】

    这一句,击穿了屋里的寂静。

    曹哲默默抽了张纸巾擦鼻子,低声道:她还是忘不了这些。

    她不是要你原谅她,林觉得缓缓道,她只是希望你别像她一样,把爱憋到最后一刻才说。

    沉默。

    良久,曹哲轻轻点头。

    那……这东西,算我签收了吧

    林觉得在系统上点下交付确认。

    命件0017,完成。

    他背上包,离开那扇门时,听见厨房传来油锅点火的声音。

    或许那晚,青豆炒肉会重新出现在一张餐桌上。

    ——第九章:活人投递请求——

    任务清单上,第0019号命件闪动着红色边框。

    寄件人:林楚儿(状态:存活)。

    林觉得一怔:这是……活人

    白若翎点点头,脸上第一次露出一丝微妙的表情:灰仓的接收系统,近期开放了一个灰度测试权限——允许在特殊情绪临界状态下,用户申请‘生前命件’。

    也就是说,她是个‘未亡人’,主动请求提前投递

    她处于‘强抑状态’边缘,系统判断为紧急交互级别,但拒绝求助。

    林觉得沉默了一下:那我……就成了她给自己派的快递员

    你是她给世界派的快递员。白若翎说。

    任务物品是一封未启封的信,一封林楚儿三年前写给未来自己的信。

    林觉得拿到信的时候,犹豫了很久。

    他第一次觉得,一个任务,不只是把东西送出去那么简单,而是必须——劝人接住。

    林楚儿住在旧城区一栋老式筒子楼。

    房门关着,但窗户没锁。他在楼下喊了一声,没应。

    他没有贸然闯入,而是将信夹进一份快递外包装,贴上印有限时·亲启字样的封条,然后敲了敲门。

    你的快递。他只说这一句。

    屋内安静了一阵。

    咔哒一声,门开了一条缝,一只纤细的手伸出,将快递拿进去。

    门再次关闭。

    林觉得没有离开,他坐在楼道台阶上等。

    五分钟。

    十分钟。

    二十分钟。

    屋里终于传来一声轻轻的抽泣。

    然后门再次打开。

    你是……灰仓的

    她穿着居家长衫,眼圈通红,手里捏着那封信纸。

    我写给自己的信,忘了内容,甚至忘了自己什么时候写的。

    林觉得轻声问:你……还记得你当时为什么写这封信吗

    她看着他,过了好一会才说:可能是想提醒未来的我……不要那么快放弃吧。

    林觉得站起来,把一张便签纸递给她。

    现在再写一封吧。给三年后的你。

    她咬着唇点点头:这次我不想寄错了。

    系统提示:【命件0019,临时投递回执生成中】

    林觉得望着她收回门的背影,忽然意识到,灰仓或许并不只处理死亡。

    它处理的,是那些不敢开口求救的活着的人。

    ——第十章:无名者的灯——

    第0022号命件信息几乎空白。

    没有寄件人姓名,系统显示来源为匿名触发。

    物品是一盏小小的夜灯,乳白色外壳,外形是一只趴着的小狗。

    盒子里还有一张潦草纸条:

    【能不能帮我送给那个总是在医院走廊玩积木的小男孩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这是非法触发任务吗林觉得问。

    白若翎查阅记录后,脸色有些复杂:灰仓的前置信号是在‘终端崩溃前被迫关闭’时被动激活的。这个物品,是从急救车通道回收的。

    寄件人已经……

    她点头:车祸当场。

    但他在临终前选择了留下这封信件。

    林觉得翻看数据定位,根据任务轨迹推算,目标儿童所在的区域是中心医院儿科A楼。

    他立刻前往。

    在四楼活动区,他果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穿着病号服,自己坐在角落搭积木。

    旁边没有家属,只有一瓶未喝完的葡萄糖水。

    林觉得走过去,蹲下身:你好,我是快递哥哥。有人托我给你送一个礼物。

    男孩抬头,眼神警惕中带着一丝茫然:给我的

    他递出小狗夜灯。

    男孩接过那一刻,手抖了一下:这是……我之前在病房弄坏的那个灯。

    它掉地上摔坏了,我哭了好久,后来就没了。

    那天有个叔叔路过,送了我一块积木。

    林觉得眼前画面和系统中的残影瞬间重合。

    他说,小狗只是睡着了,以后还会亮。

    他按下灯的开关,小狗夜灯发出一圈柔和光芒。

    男孩低头看了好久,忽然说:那他现在在干嘛

    林觉得轻声答:他在很远的地方,看你有没有睡觉。

    我以后每晚都会开灯。

    系统记录中跳出一行字:【命件0022,匿名签收成功。】

    回到灰仓时,林觉得望着新增的无名档案列,陷入沉思。

    不是每个人都能留下名字,白若翎在他身旁说,但每个人,都值得被点一次灯。

    林觉得握着那封纸条,第一次对这个世界的温柔,有了更完整的理解。

    (第一部

    完)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