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章

    1

    2024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十六周年纪念日。

    我没想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会亲眼看到柳如烟的真面目。

    方志远,你快看!我拍到了绝佳的素材!

    柳如烟举着相机,兴奋地朝我跑过来。镜头里,是一个刚从废墟中被救出的小女孩,脸上还挂着泪珠。

    我看着她眼中的兴奋,心里涌起一阵寒意。

    如烟,那孩子的父母还在废墟下面。

    她不以为然地摆摆手:正因为这样才有新闻价值啊!你不懂,这种对比强烈的画面最能打动观众。

    我握紧了拳头,努力压制着内心的愤怒。

    三年了,我一直以为她只是工作认真,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冷血。

    方队长!快来!这里发现幸存者!

    队员的呼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立刻扔下设备冲了过去。

    废墟深处传来微弱的呼救声,我二话不说就要往里钻。

    等等!柳如烟拉住我的胳膊,你先别进去,让我拍几张你准备救援的照片,这个角度特别好。

    我愣住了。

    废墟里的人每多等一秒钟都可能失去生命,而她竟然还在考虑拍照的角度

    如烟,里面有人等着救援。

    我知道啊,但是这种紧张时刻的照片更有冲击力,你配合一下嘛。

    她撒娇地拽着我的袖子,就像平时要我陪她逛街时一样。

    但此刻,我只觉得恶心。

    你让开!

    我推开她,钻进了废墟。

    半小时后,我成功救出了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孩子紧紧抱着我,不停地说谢谢。

    我摸摸他的头,眼眶有些湿润。

    这就是我当救援队员的意义所在。

    方志远,你刚才太不配合了。柳如烟走过来,脸上带着不满,我好不容易争取到这次采访机会,你这样让我怎么完成工作

    我看着她,忽然觉得很陌生。

    如烟,你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她皱起眉头:变成什么样我一直都是这样啊,为了新闻什么都愿意做。这不是你最欣赏我的地方吗

    是啊,我曾经确实欣赏她的敬业。

    但现在我才明白,她所谓的敬业,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名利罢了。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临时搭建的救援帐篷里。

    我正在整理明天的救援计划,柳如烟在一旁整理今天拍摄的素材。

    哇,这张照片太棒了!她兴奋地叫起来,那个小女孩哭得梨花带雨的样子,配上背景的废墟,绝对能上头条!

    我抬头看了一眼她的电脑屏幕。

    照片上,七岁的小雨被埋在废墟下三天,刚被救出来时奄奄一息。柳如烟拍下了她最脆弱、最绝望的瞬间。

    如烟,小雨的情况你知道吗

    什么情况她头也不抬。

    她的双腿可能保不住了。

    柳如烟的手顿了一下,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敲键盘。

    那就更有新闻价值了。残疾儿童的故事最容易引起社会关注。

    我放下手中的资料,死死盯着她。

    柳如烟,你还有人性吗

    她终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满。

    方志远,你别太矫情了。我是记者,职责就是报道真相。这些照片能让更多人关注灾区,有什么错

    可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当事人的感受

    感受她冷笑一声,感受能当饭吃吗能让我升职加薪吗

    我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还是那个在大学里满怀理想,说要用镜头记录世间美好的柳如烟吗

    如烟,你变了。

    我没变,是你太幼稚了。她关上电脑,语气冰冷,这个世界本来就很残酷,我只是适应了规则而已。

    那一夜,我失眠了。

    看着身边熟睡的柳如烟,我忽然觉得她好陌生。

    三年的恋爱,我以为我了解她。

    原来我错了。

    2

    第二天一早,我被紧急集合的哨声惊醒。

    所有人注意!刚刚收到消息,废墟下方发现大规模幸存者!立即准备救援!

    我迅速穿好装备,柳如烟也被吵醒了。

    又要去救援啊我跟着你们一起去。

    不行,这次任务危险性太高,你留在安全区域。我边穿鞋边说。

    柳如烟不满地撅起嘴:我是记者,有权报道一线救援情况。再说了,越危险的场面越有新闻价值。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我严厉地看着她。

    她愣了一下,然后眼眶红了:方志远,你凶我为了那些不相干的人,你居然凶我

    不相干的人

    我的心彻底凉了。

    柳如烟,那些都是活生生的生命!

    可是他们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她理直气壮地说,我又不认识他们,为什么要冒险

    我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再说话,转身就走。

    救援现场比预想的更加惨烈。

    一栋七层居民楼整体坍塌,预计有五十多人被困。我们必须抢在黄金72小时内尽可能多地救出幸存者。

    方队长,这边有动静!

    我立刻爬过去,趴在废墟上仔细聆听。

    确实有微弱的敲击声!

    所有人注意,这里有幸存者!立即开始挖掘!

    接下来的六个小时,我们不停地挖掘、清理、支撑。每当挖出一个幸存者,我的心就激动一次。

    下午三点,我们救出了第十二个人——一个怀孕七个月的孕妇。她紧紧握着我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我的孩子了。

    看着她劫后余生的笑容,我觉得再累都值得。

    就在这时,我看到柳如烟竟然出现在救援现场。她正举着相机对着那个孕妇拍个不停。

    住手!我冲过去挡在孕妇前面。

    柳如烟不满地皱眉:你干什么我在工作。

    她刚刚经历生死考验,你能不能给她一点隐私空间

    隐私柳如烟冷笑,她现在是新闻人物,哪有什么隐私可言

    孕妇害怕地往后退,我赶紧扶住她。

    如烟,我警告你,不许再拍了。

    方志远,你有什么权力限制我的工作

    她说着,绕过我继续拍摄。孕妇被吓得浑身发抖,我的怒火彻底爆发了。

    够了!

    我一把夺过她的相机,当着所有人的面删掉了刚才的照片。

    柳如烟尖叫起来:你疯了!那些照片我要交稿的!

    交什么稿靠别人的痛苦换取你的成功

    现场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看着我们。柳如烟的脸涨得通红,眼中满是怨恨。

    方志远,你会后悔的!

    她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那天晚上,我的手机响了。

    方志远,我们分手吧。

    柳如烟的声音冰冷得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

    如烟,我们可以好好谈谈...

    没什么好谈的。你永远不会理解我的工作,我也受够了你的圣母心。

    电话挂断了。

    三年的感情,就这样结束了。

    我以为我会很难过,但奇怪的是,我感到的更多是解脱。

    也许,这样的结局对我们都是好事。

    3

    分手后的第三天,我在新闻上看到了柳如烟的报道。

    标题触目惊心:《生死瞬间:孕妇废墟中的绝望与重生》

    我点开视频,里面播放的正是那天救援的画面。柳如烟用煽情的语调配音,把孕妇获救的瞬间描述得催人泪下。

    但我知道真相。她根本没有关心过那个孕妇的感受,只是在利用别人的痛苦为自己争取名声。

    方队长,你看新闻了吗队员小李走过来,那个记者女朋友火了!这个报道在网上传疯了。

    我苦笑着摇摇头。

    火了就火了吧,至少我们分手了,她的成功与我无关。

    不过话说回来,小李继续说道,我觉得她这个报道有点...怎么说呢,太夸张了。明明当时的情况没那么危急,她偏要说得跟生死线上一样。

    我没接话,但心里五味杂陈。

    下午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请问是方志远方队长吗我是《都市晚报》的记者张欣。

    你好,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们想对您做一个专访。听说您在这次救援中表现非常出色,想请您谈谈救援工作的感受。

    我婉拒了。我不喜欢出风头,做好本职工作就够了。

    但张欣似乎很执著:方队长,您不用担心,我们不是那种为了博眼球而夸大其词的媒体。我们只想真实地记录救援工作者的故事。

    最终,我还是同意了。

    见面后,我发现张欣确实和柳如烟不同。她问的问题都很专业,关注点在救援技术和经验分享上,而不是什么煽情的故事。

    方队长,您从事救援工作多久了

    五年。从2019年开始。

    什么原因让您选择这个职业

    我想了想:小时候经历过一次山洪,是救援队员救了我们全家。从那时起我就立志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张欣认真地记录着,然后问:在救援过程中,您遇到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技术层面的困难都能克服,最难的是面对生离死别。我顿了顿,特别是那些来不及救的人,会让你很长时间都走不出阴霾。

    聊了一个多小时,张欣收起录音笔。

    方队长,我还想问一个私人问题。听说您的女朋友也是记者

    我愣了一下:我们已经分手了。

    哦,不好意思提起您的伤心事。

    没关系。我苦笑,其实我们本来就不适合。她太功利,我太理想化。

    张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第二天,张欣的报道发出来了。标题很朴实:《救援队长的五年坚守》

    文章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我的工作经历,没有任何夸张和煽情。看完后,我感到很欣慰。

    这才是真正的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态度。

    但我没想到,这篇报道引起了柳如烟的注意。

    方志远,你什么意思

    当天晚上,柳如烟突然出现在我的宿舍门口。

    什么什么意思我莫名其妙。

    你接受别的记者采访,是在故意气我吗她的眼中燃烧着怒火。

    我终于明白了:如烟,我们已经分手了。我接受谁的采访是我的自由。

    可是你在采访中暗示我功利!这是在诋毁我的名誉!

    我看着她激动的样子,突然觉得很可笑。

    我有提到你的名字吗

    你说女朋友太功利,这不是在说我吗

    如果你觉得是在说你,那说明你心里有数。

    柳如烟被我噎住了,脸色变得很难看。

    方志远,你变了。以前的你不是这样的。

    是啊,我变了。我平静地看着她,我终于看清现实了。

    她咬着嘴唇,眼中闪过一丝不甘。

    好,既然你这么绝情,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说完,她转身就走。

    那个背影,竟然有些陌生。

    4

    柳如烟说的不客气很快就来了。

    第二天,网上出现了一篇题为《救援队长的真面目:专横跋扈,限制记者采访自由》的文章。

    作者署名正义记者,但我一眼就看出是柳如烟的手笔。

    文章里把我描述成一个控制欲极强的男人,说我在救援现场无理阻挠记者工作,甚至暴力抢夺采访设备。

    她把事实完全颠倒了。明明是她不顾幸存者感受强行拍摄,到了她笔下却成了我的专横跋扈。

    方队长,这篇文章你看了吗小李气愤地跑过来,这也太过分了!明明是她不对,怎么反倒成了我们的错

    我摇摇头:别理会,清者自清。

    但事情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文章在网上迅速传播,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攻击我和救援队。

    救援人员也这么霸道

    记者有采访自由,凭什么限制

    这种人配当救援队长吗

    看着那些恶毒的评论,我的心情很复杂。

    我没想到,柳如烟竟然会用这种方式报复我。

    更让我意外的是,张欣主动联系了我。

    方队长,我看到网上的文章了。我可以为您澄清事实。

    不用了,时间会证明一切。

    可是这样下去对您的名誉影响很大。而且,张欣顿了一下,我觉得作为新闻工作者,有义务维护真相。

    最终,张欣发表了一篇还原真相的文章。她采访了当时在场的其他救援人员和幸存者,还原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那个被柳如烟强行拍摄的孕妇叫做李美玲。她看到网上的文章后,主动联系了张欣。

    那个女记者确实很过分,李美玲在采访中说,我刚被救出来,身体虚弱,情绪崩溃,她就拿着相机对着我拍。我请求她别拍了,她说这是工作需要。

    是方队长保护了我,他删掉那些照片是对的。我不希望自己最脆弱的时刻被当成新闻素材传播。

    李美玲的证词彻底戳穿了柳如烟的谎言。

    但柳如烟不甘心就此罢手。她又发了一篇文章,质疑李美玲的证词,说是我买通了当事人。

    这次,连我平时最温和的队友都看不下去了。

    方队长,要不我们报警吧她这是诽谤!

    我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宽容。

    算了,我们是救援人员,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工作上。

    但内心深处,我对柳如烟彻底失望了。

    我曾经爱过的那个女孩,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

    一周后,救援工作基本结束。我正在收拾装备准备撤离,突然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是方志远队长吗我是省电视台的制片人王伟。

    您好,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们想邀请您参加一档关于抗震救灾的纪录片拍摄。您在这次救援中的表现很出色,我们希望能记录下真正的救援故事。

    我有些犹豫。经过柳如烟的事情,我对媒体产生了不信任感。

    王制片人,我只是在做分内的工作,没什么特别的。

    方队长,正因为您的低调和专业,我们才更想记录您的故事。王伟诚恳地说,现在网上有太多不实信息,我们希望能让公众看到真正的救援工作者是什么样的。

    思考了一夜,我最终同意了。

    因为我意识到,如果我们不发声,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会掌握话语权。

    为了保护我的队友们,也为了让公众了解真相,我必须站出来。

    5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比我想象的轻松。

    王制片人信守承诺,没有任何夸张和煽情。他们只是真实地记录我们的日常训练和工作状态。

    方队长,能谈谈您对救援工作的理解吗

    镜头前,我认真地思考着这个问题。

    救援工作看起来很伟大,但实际上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我们只是恰好选择了这个职业,然后尽力做好它。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拯救,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使命。

    拍摄过程中,我逐渐找回了对媒体的信任。原来,还是有很多记者坚持着职业道德的。

    就在纪录片即将完成的时候,柳如烟又出现了。

    方志远,我们谈谈吧。

    这次她的态度比上次温和了很多,脸上甚至带着歉意。

    有什么好谈的我冷淡地回应。

    我知道你在拍纪录片。她咬着嘴唇,能不能...能不能让我也参与进来我保证不会添乱。

    我愣住了:你什么意思

    我想...我想重新开始。她的声音很小,这段时间我想了很多,觉得自己确实做错了。

    看着她楚楚可怜的样子,我的心软了一瞬间。

    但很快,我就想起了她那些恶毒的文章,想起了她对李美玲的伤害。

    如烟,我们之间已经结束了。

    可是我真的知错了!她眼中含着泪水,我愿意公开道歉,承认之前的错误。只要你原谅我,让我重新来过。

    我摇摇头:有些错误犯了就是犯了,不是一句道歉就能抹掉的。

    柳如烟的眼神瞬间变冷。

    方志远,你别以为离开了我你就能过得更好。

    我现在已经过得很好了。

    是吗她冷笑,你以为那个张欣是真心欣赏你她不过是想利用你炒作而已。

    我皱起眉头:你胡说什么

    你真以为她是什么正义记者柳如烟的语气充满恶意,她就是想踩着我上位,把你当成了工具。

    我没有回应,转身就走。

    但柳如烟的话在我心里种下了疑虑的种子。

    张欣真的是因为正义感才帮助我的吗

    当天晚上,我主动联系了张欣,约她出来聊聊。

    张记者,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为什么要帮我澄清事实

    张欣有些意外:这还需要理由吗维护真相不是记者的职责吗

    可是你因此得罪了柳如烟,对你有什么好处

    张欣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苦笑着说:方队长,你是不是听了什么风言风语

    我没否认。

    我确实有私心。张欣坦率地说,我想通过这件事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我真的觉得那种歪曲事实的报道很可恶。

    我当记者的初衷就是传播真相,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我还当什么记者

    听完张欣的话,我心中的疑虑瞬间消散了。

    真诚,总是能打动人心的。

    6

    纪录片播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

    观众们终于看到了真实的救援工作:没有英雄主义的煽情,没有刻意的悲壮,只有专业、敬业和对生命的尊重。

    这才是真正的救援队员!

    之前那些报道太夸张了,这个更真实。

    向所有救援工作者致敬!

    网上的评论让我很欣慰。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公众终于了解了真相。

    但让我意外的是,柳如烟竟然在网上发文攻击这部纪录片。

    她说纪录片是伪纪录片,是在为我洗白。还暗示我和张欣有不正当关系,所以才会得到媒体的包庇。

    这次,连网友都看不下去了。

    这女记者有病吧人家拍个纪录片也要攻击

    估计是前女友,被甩了记恨上了。

    这种人也配当记者

    柳如烟的行为彻底暴露了她的本性。那些曾经支持她的网友开始转变态度,她的声誉一落千丈。

    我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没想到更大的风波还在后面。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个匿名邮件。

    邮件里有一段录音,是柳如烟和某个男人的对话。

    张总,这个方志远现在风头很盛,对您的项目可能有影响。

    确实有些麻烦。你有什么建议

    我可以想办法搞臭他的名声,但需要您的支持。

    好,这是一万块钱的活动经费。

    听完录音,我震惊了。

    原来柳如烟针对我的那些攻击,背后还有金主!

    我立刻把录音转发给了张欣。她听完后比我还愤怒。

    这太过分了!收钱黑你,这已经不是新闻职业道德的问题了,这是违法犯罪!

    那个张总是谁

    我查一下。张欣开始调查,很快就有了结果,张建国,鸿泰地产的老板。他们正在申请灾区重建项目,你们救援队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是个障碍。

    我恍然大悟。

    原来,鸿泰地产想要承包灾区重建工程,但我们救援队的存在让他们的一些违规操作无法进行。于是他们收买柳如烟来搞臭我的名声,企图让救援队撤离。

    我们必须揭露这件事!张欣义愤填膺。

    我点点头。这已经不是个人恩怨了,而是关系到灾区重建的大事。

    第二天,张欣发表了一篇深度调查报道,揭露了鸿泰地产和柳如烟的勾结。

    文章一出,立刻引起轰动。

    鸿泰地产的股价暴跌,张建国被立案调查。而柳如烟也因为收受贿赂、恶意传播虚假信息被吊销了记者证。

    事情到此,算是有了一个结果。

    但我的心情却很复杂。

    我曾经深爱的女孩,竟然堕落到了这种地步。

    7

    柳如烟被吊销记者证的消息传出后,她彻底消失了。

    我以为再也不会见到她了,没想到半年后,她竟然主动联系了我。

    方志远,我们见一面吧。

    电话里的声音很憔悴,完全听不出以前的意气风发。

    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同意了。

    见面地点是一家很普通的咖啡厅。我到的时候,柳如烟已经坐在角落里等我了。

    她瘦了很多,脸色苍白,眼神黯淡。那个曾经光芒四射的女记者,如今看起来像一个失魂落魄的普通人。

    你好像过得不太好。我坐下来说道。

    柳如烟苦笑:失去了工作,名声也毁了,能好到哪里去

    这是你自己选择的路。

    我知道。她低下头,我今天来,是想向你道歉的。

    我有些意外。以柳如烟的性格,能主动道歉确实不容易。

    方志远,我承认我错了。她的声音很小,我不该为了名利去伤害无辜的人,更不该收钱黑你。

    现在说这些还有意义吗

    我不求你原谅我,她抬起头看着我,眼中满是悔恨,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现在真的明白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我沉默了一会儿:你现在在做什么

    在一家小公司做文案,工资很少,但至少是正当工作。她自嘲地笑了笑,也算是重新开始吧。

    看着她落魄的样子,我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愤怒怜悯还是解脱

    我也说不清楚。

    如烟,我们之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你好好生活,别再做糊涂事了。

    柳如烟点点头,眼眶有些红了。

    我知道我们回不到从前了。但是...但是我还是想说一句对不起。

    我真的很后悔,后悔失去了你这样好的人。

    我看着她,心中五味杂陈。

    曾经,我以为她是我生命中的光。后来才发现,她不过是一颗流星,短暂地闪亮过,然后坠落、熄灭。

    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

    如烟,每个人都会犯错,关键是要学会承担后果。我站起来准备离开,希望你能真正重新开始。

    方志远!她在我身后叫住了我,你...你现在过得好吗

    我回头看了她一眼:很好。

    走出咖啡厅,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人生还很长,我要向前看。

    8

    又是一年5月12日。

    这次我们来到了另一个地震灾区进行紧急救援。经过这些年的历练,我们的救援技术更加成熟,配合更加默契。

    方队长,这里发现幸存者!

    熟悉的呼喊声响起,我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六小时后,我们成功救出了一家三口。看着他们劫后余生的拥抱,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

    方队长,有记者想采访您。队员小李跑过来说。

    我皱了皱眉头。经过柳如烟的事情,我对记者采访还是有些抵触。

    是张欣记者,她说您认识她。

    我这才放松下来。

    见到张欣,我有些意外。她比以前更加干练了,眼神中透着专业和坚定。

    方队长,又见面了。她笑着打招呼。

    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现在是灾难报道的专职记者。张欣说,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我。

    我们聊了一会儿,我发现张欣确实成长了很多。她的问题更加专业,关注点也从个人英雄主义转向了救援机制和技术层面。

    方队长,您觉得这些年救援技术有什么进步

    进步很大。设备更先进了,人员配置更合理了,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也更顺畅了。

    那您个人有什么感受

    我想了想:救援工作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价值。帮助别人,拯救生命,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采访结束后,张欣收起设备。

    方队长,我想问个私人问题。

    什么问题

    您现在...有女朋友吗

    我愣了一下,然后笑了:怎么,你要给我介绍对象

    张欣脸红了:我...我只是随便问问。

    看着她羞涩的样子,我忽然明白了什么。

    这些年来,张欣一直在关注着我。她的每一篇报道都客观公正,从不夸大其词。她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着我们的工作。

    而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她产生了好感。

    张欣,我认真地看着她,你愿意和我一起吃顿饭吗

    她的脸更红了,但还是点了点头。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心动。

    9

    一年后,我和张欣结婚了。

    婚礼很简单,只邀请了双方的家人和几个要好的朋友。我们都不喜欢张扬,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彼此身上。

    方先生,您愿意娶张欣女士为妻,无论贫穷富有,疾病健康,都爱她、照顾她,直到永远吗

    我愿意。

    张女士,您愿意嫁给方志远先生为妻,无论贫穷富有,疾病健康,都爱他、支持他,直到永远吗

    我愿意。

    当我们交换戒指的时候,我想起了和柳如烟的那些往事。

    如果说柳如烟是一场风暴,激烈而短暂,那么张欣就是细水长流,温暖而持久。

    她理解我的工作,支持我的选择,从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要求我妥协。

    这就是我想要的爱情。

    婚后,我们的生活很平静但很幸福。

    我继续做我的救援工作,她继续做她的新闻报道。我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但也会互相支持、互相理解。

    每当有救援任务,张欣总是第一时间鼓励我:去吧,那里需要你。我会等你回来。

    每当她有重要报道要写,我也会主动承担家务,让她专心工作。

    这就是真正的伴侣关系:不是彼此束缚,而是互相成就。

    两年后,我们有了第一个孩子。

    看着襁褓中的小生命,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他长得像你。张欣温柔地说。

    希望他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轻抚着孩子的脸颊。

    你想给他取什么名字

    我想了想:方安康吧。希望他一生平安健康。

    张欣笑了:好名字。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有时候我会想起柳如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人生就是这样,有些人注定只是过客,有些人才是归宿。

    感谢命运,让我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救援工作还在继续,每当有灾难发生,我们依然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但现在的我,心中有了更多的温暖和力量。

    因为我知道,有一个人在家里等着我,有一个孩子需要我保护。

    这给了我更大的勇气去面对一切困难和危险。

    地震后,柳如烟为了头条抛弃了我。

    但地震也让我遇到了张欣,找到了真正的爱情。

    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

    有时候,失去一个错的人,就是为了遇见对的人。

    而我,很庆幸自己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