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151章

    他怎么会在这里?!

    什么时候进来的?!

    宋迎新似乎并未被他的反应惊动,只是缓缓合上卷宗,抬起眼。

    那目光平和,却深邃如海,仿佛能洞穿一切伪装。

    “醒了?小李。”宋迎新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沉稳和温声细语的亲近,“看你睡得沉,没叫醒你。这段时间,辛苦了。”

    他放下卷宗,目光在李向南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略显憔悴的脸上扫过。

    “宋伯父,您......您怎么亲自过来了?”李向南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掀开薄被下床站好。

    “出了这么大的事,牵扯到沈玉京这样级别的干部,还有监狱内部的严重管理问题,昨夜我接到电话,听取了文先平的报告。”

    宋迎新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李向南,看着窗外高耸的围墙和电网,“今天凌晨,文先平、最高检的同志、高院的同志,还有我,开了一个紧急联合会议。”

    李向南的心提了起来,静静听着。

    “会议的核心,就是沈玉京的情况,以及他本人的意愿。”

    宋迎新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在李向南身上,带着一丝审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你昨晚的汇报,文先平同志已经详细转述了。沈玉京确认遭遇谋杀,但拒绝指认嫌疑人,强调只求对其受贿罪行依法从快处理,接受任何结果,并放弃追究毒杀案。”

    宋迎新的语气很平淡,但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经过反复讨论和慎重考虑,”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极其锐利,“会议基本同意了沈玉京的提议。”

    李向南的瞳孔微微收缩。

    虽然早有预感,但当这个决定从宋迎新口中说出,依然带来强烈的冲击。

    这意味着,高层默许了沈玉京的“牺牲”,也暂时搁置了对沈家内部可能存在的灭口行为的追查!

    政治权衡的冰冷,在此刻显露无疑。

    “理由呢?”李向南忍不住问,声音有些干涩。

    “理由很充分,也很无奈。”

    宋迎新的声音带着一种深刻的疲惫,“第一,尊重当事人明确且强烈的个人意愿。沈玉京作为受害者,有权放弃追诉。

    第二,现有线索极其有限且敏感。仅凭一个地名和当事人的心理反应,不足以支撑对特定对象的深入调查,强行推进,风险巨大,可能引发不可控的政治震荡。

    第三,沈玉京的受贿案本身,牵扯面极广,影响极坏。当务之急是依法、从快、稳妥地处理此案,给社会一个交代,稳定局面。深挖毒杀案背后的家族内幕,只会让局面更加复杂、失控。”

    他看着李向南,眼神复杂:“李向南同志,你做得很好。你揪出了直接凶手,挽救了沈玉京的生命,查清了毒杀案的基本事实。

    你的能力和担当,我们都看在眼里。但这件事......到此为止。沈玉京的受贿案,将由纪委牵头,检法配合,依法从严从快审理。

    毒杀案,按你的建议,结案。”

    宋迎新的话语,如同冰冷的法槌,为昨晚的悬案落下了最终的、带着浓厚某些妥协色彩的裁决。

    李向南沉默着,心中五味杂陈。

    有不甘,有寒意,也有一丝理解。

    在庞大的国家机器和错综复杂的权力网络面前,个人的正义感和对真相的执着,有时不得不让位于更高层面的稳定和秩序。

    “我明白了,宋伯父。”李向南最终沉声应道,接受了这个结果。

    宋迎新点了点头,似乎对他的态度很满意。

    “但从个人角度来说,”宋迎新走上前,按着李向南的肩膀,“我跟你一样,都心有不甘!只要我不死,我会一直盯着沈家!沈玉京这件事情会查,但会换一个方式去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公检法三方如此大的阵仗!”

    李向南眼睛乍亮。

    这才是他了解的宋迎新,才是他爱戴的宋迎新。

    对方有自己的无奈,也有更高层次的考量,那些都无关他个人的情感。

    但这最后一句话,却代表着他个人的情绪和愤怒。

    “我晓得,宋伯父!”李向南抿唇重重点头。

    宋迎新这才笑着拿起放在一旁的外套:“沈玉京上午也知道了会议的决定。他......提出在正式进入司法程序前,想再见你一面。”

    他走到门口,停顿了一下,没有回头,“去见见他吧。或许......他还有些话,只想对你说。”

    李向南浑身一震:“他要见我?”

    宋迎新:“你一旦离开监狱,你们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他......快死了!”

    “......”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