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纪南辰沈知夏/ 第310章 背后目的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10章 背后目的

    长期合作这种事十分重要,林瑞阳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给予了回复。

    ——【南辰,你在哪,我现在过去找您。】

    ——【我在公司。】

    时间不长,我还站在窗边看望风景的时候,办公室门被推开了。

    率先赶到的不是林瑞阳,而是姜林。

    你怎么知道我在公司

    我很是诧异姜林的到来,毕竟刚才的消息姜林可没有任何回复,反倒是林瑞阳知道自己在公司。

    邱海明来找你谈事,一定不会去你家。

    姜林一如既往保持着淡漠,只是那份淡漠较之外人相比无疑要浅显了许多。

    只可惜他性格如此,哪怕面对纪南辰,也很难做到笑呵呵的。

    你家不会去,这种体量的合作事关重大,也没可能在外面随意地找个地点就打发了。

    姜林继续开口给出解释,你的办公室是最安全保险的地方。

    我盯着面无表情的姜林,这家伙的确聪明,他仅用思维能力就能判断出很多事,而且确保正确无误。

    我跟他正交谈着,林瑞阳也赶到了,气喘吁吁的样子显然对此事很上心。

    各位,抱歉我来晚了。

    三人围坐在沙发上进入正题。

    我轻声开口道,把你们叫来,是问问对这件事的看法。

    毕竟此事太大,不能轻易地下结论。

    南辰,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林瑞阳率先开口,一副认真的模样缓缓开口,长期合作对咱们来说好处太多了,借助邱氏集团这个跳板,咱们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次级别跳跃,这种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

    很显然,林瑞阳是百分百赞同双方建立长期合作的。

    我刚打算开口,却被姜林抢先打断。

    我觉得不妥。

    林瑞阳一愣,姜林,这有什么不妥的

    邱氏集团体量太大,他们做事向来无利不起早。

    姜林冷静地分析着,工作室虽然正在稳步攀升,但跟邱氏集团比起来,就是蚂蚁大象,他们会跟咱们合作,也只是看重了工作室最近的声名鹊起。

    无非想要借助这个机会打下入市的基础罢了。

    林瑞阳对此却不置可否,我认为邱氏集团想干什么做什么,都跟咱们没关系,咱们只管着自己能够壮大就行了。

    我在一旁没吭声,实则内心却有些无奈。

    因为林瑞阳这番话,姜林也是逐渐皱起眉头。

    他没想到就目前这件事来说,林瑞阳竟然什么也看不透。

    眼下双方就合作一事又有了不同意见,姜林说话不免带起一点不耐。

    夏虫不可语冰。

    哦姜设计师貌似有更好的见解啊

    林瑞阳性格素来温和,但合作这件事毕竟关系重大,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建议有什么错误,眼下双方算是各执己见。

    眼看两人貌似有些起脾气了,我连忙起身打着圆场。

    说话都别夹枪带棒的,我叫你们过来是商量正事的,别会错了意。

    说完,我又看向姜林,瑞阳既然不懂其中的道理,你给他讲讲就是了,都是自家人,别老刺激他。

    见我都开口了,姜林这才打消了继续怼人的念头,当即闷声道,邱氏集团的风评一直不怎么样,所以他们想要入市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与本地企业的合作能够轻易开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正儿八经地在本市落地生根。

    无法落地生根,就意味着无法将产业链带过来赚大钱,我想邱氏集团最近最愁的事一定是这个。

    但咱们工作室却让邱氏看到了希望,这才有了邱海明刚才过来找南辰的一幕。

    我接过话茬轻声开口,你的意思是,邱氏集团想借助跟咱们的长期合作打下基本盘,方便短时间内尽快入市

    姜林点点头,正如林瑞阳刚才说的,邱氏集团如何发展跟咱们没有关系,可如果双方牵扯太深呢

    林瑞阳貌似明白了什么,逐渐皱起眉头。

    我举个例子。

    姜林再度出声,未来邱氏集团正式扎根本市开始大兴发展,但同时也引导出许多的负面新闻,甚至是损害城市经济或者群众利益的事情。

    届时,挨骂的可就不会只有邱氏了,还有咱们。

    因为整个商界的人都清楚,是咱们给了邱氏集团入市的机会。

    我满意地点点头,这也正是我一直担忧的地方,姜林向来聪明,也很直接地找到了个中关键。

    林瑞阳闻言眉头紧锁,他看了看我,又看向姜林,可这毕竟只是猜测,谁能确保邱氏集团未来一定会变差

    不是变差,是风评风险评估。

    姜林忍耐着性子摇摇头,目光深邃,以邱氏集团在生意场上的尿性,搞点恶心人的行当太稀松平常了。

    一旦双方达成长期合作,咱们现在膨胀得多快,未来就会跌得多狠。

    说到这,姜林话音一转,当然,做任何事都是有风险的,我并不否认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机会。

    决定权在南辰,只要他认为可以,这件事咱们就能做。

    姜林虽然高傲,但他却很尊重我,他站在客观角度分析利弊是责任所在,但把最终决定权还给我,更是他聪明的表现。

    说句难听的,未来真出了什么事,也没有人能够把罪责推卸到他身上。

    林瑞阳此时也将目光投射过来,他向来听从我的意见,这会儿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只是那眼眸深处的殷切却暴露出,他此刻有多么迫切跟邱氏达成合作。

    办公室内,三个大男人沉默良久,最后还是我率先打破僵局。

    姜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没

    听到我的话,姜林略作沉思,随后轻声道,我认为,合作可以,但没必要非得签订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

    再说得简单直白点,可以更深一步的合作,但邱氏的注资,咱们不能要。

    无论如何,都不能给邱海明把手伸进公司的机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