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穿越崇祯帝,开局召唤齐天大圣/ 第30章 吴三桂来京!朱由检召见各方将领!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0章 吴三桂来京!朱由检召见各方将领!

    陛下,臣以兵部名义,已下令召集卢象升、史可法、孙传庭、曹文诏、曹变蛟等将领入京。

    如今众人皆已至兵部大堂等候,正等待陛下召见。

    孙承宗适时开口禀报。

    朱由检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这些人在未来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对于圣明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让他们即刻入宫觐见,朕要亲自接见他们。

    另外,传旨,文武大臣入宫。

    兵部大堂。

    卢象升、史可法、孙传庭、曹文诏、曹变蛟以及随后赶到的黄得功、何腾蛟、阎应元、洪承畴等九人分坐两旁。

    气氛凝重。

    卢象升说道:当前圣明前线局势危急,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天灾人祸。我以为,应固守防线,以待时机。同时,加强内政,确保粮草充足,方能持久作战。

    史可法则持不同意见,他年轻气盛,言辞犀利:固守非长久之计。我认为,应主动出击,以战养战,方能彰显我圣明军威。同时,加强情报收集,对敌人了如指掌,方能百战不殆。

    孙传庭则显得更为冷静,他分析道:战争胜负,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更在于民心向背。我以为,应首先稳定民心,确保百姓安居乐业,方能汇聚民心,形成强大战斗力。同时,加强军队训练,提高士兵素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众人各抒己见,讨论热烈。

    曹文诏、吴三桂、曹变蛟等人也纷纷发表看法。

    他们或主张稳守。

    或主张进攻。

    或强调内政。

    或注重军事。

    各有千秋。

    然而,在一旁的洪承畴却保持着冷静的观察,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暗自窃喜。

    洪承畴心中暗自思量着。

    崇祯帝此次召集他们十人,显然不是为了讨论贪腐问题。

    毕竟,他们之中职位最高的便是洪承畴这个陕州督粮参政,其次是知府卢象升。

    至于其他人,在他眼中都是些臭鱼烂虾,官位太低了。

    像史可法、孙传庭等更是初入官场,资历浅的不行,与贪腐之事相去甚远。

    朝堂抓贪腐,别说打老虎,就是打苍蝇都打不到他们身上!

    因此洪承畴推测,崇祯帝此次召见,很可能是吏部精心挑选了他们,准备向新帝推荐重用。

    毕竟新帝初登大宝,急需培养自己的亲信力量。

    而他洪承畴,作为在场职位最高之人,自然应当成为这群人的领袖!

    未来新帝的臂膀!

    于是,洪承畴便摆出一副老练沉稳的姿态,开始发号施令。

    你们几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有的甚至还未完全适应官场,能懂多少军国大事

    与其在这里叽叽喳喳,不如多喝几口茶水,待会儿面见陛下时,可别失了分寸。

    闻言,众人纷纷看向洪承畴,却都未出声反驳。

    毕竟,前些日子陕州爆发的起义中,洪承畴以一己之力,斩杀了一名破虚凝元境的敌将及三百余名敌军,威名远扬,名声大噪。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银袍的年轻将领走了进来。

    他面容刚毅,但眉宇间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煞气。

    步伐坚定,沉稳冷静,与年龄极不相符。

    他的到来,如同清风拂过兵部大堂。

    瞬间让原本热烈讨论的氛围归于平静。

    众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在这位银袍小将身上。

    就连兵部的官员也连忙起身,主动上前迎接。

    这一幕让洪承畴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毕竟,他身为陕州督粮参政,又是破虚凝元境的儒家强者,平日里走到哪里都是备受尊敬。

    可即便是他到来,兵部大堂也未曾有过主动的迎接。

    连杯热茶都得自己倒!

    而对方,一个看似不过十几岁的年轻将领,却享受着如此待遇。

    这让洪承畴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满。

    凭啥啊!

    洪承畴冷哼一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与嫉妒,随即冷声问道:

    你这小辈,架子倒是不小,陛下召见,竟敢姗姗来迟,难道连君臣之礼都不懂吗

    银袍小将闻言,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看向洪承畴,拱手一拜。

    在下吴三桂,自山海关赶来,前线战事紧急,路途遥远,又需处理诸多军务,因此耽搁了些许路程,还望海涵。

    洪承畴闻言,眉头微皱,喃喃自语道:山海关,吴三桂,吴三桂.....

    随即他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忌惮。

    你就是我圣明十五岁就踏入破虚凝元境的那个武状元,总兵吴襄之子,吴三桂

    吴三桂不卑不亢:正是在下,见过诸位同僚。

    听到对方是吴三桂,众人都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敬佩与赞赏。

    毕竟,吴三桂的事迹在圣明军中可是广为流传。

    圣明武状元!

    从小在军中效力,杀伐果决,八岁踏入登堂入室境,十岁突破融会贯通境,十三岁突破破虚凝元境,如今十五岁的年纪便已是破虚凝元境三品的修为。

    这等修为突破速度,在圣明军中堪称独一份儿!

    他更是在山海关屡立战功,是圣明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众人纷纷上前,与吴三桂互相做了自我介绍,气氛逐渐变得融洽起来。

    而洪承畴则在一旁,面色阴晴不定。

    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在这场新帝的召见中,展现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让这个年轻的吴三桂抢了自己的风头。

    就在此时,锦衣卫骆养性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手中拿着圣旨,高声宣读。

    陛下有旨,召集在场的十位大人即刻进宫面圣,不得有误。

    众人闻言,纷纷整理衣冠,随骆养性进宫。

    奉天殿前,阳光洒落,金碧辉煌的建筑在光辉中更显庄严。

    文武百官身着各式官服,按照品阶依次排列,自大殿两侧延伸至远处。

    随着朱由检步入殿前高位。

    鼓乐齐鸣,声震云霄。

    百官纷纷跪拜,场面宏大而肃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整齐划一,回荡在紫禁城内。

    仿佛连天地都在回应这份忠诚与敬畏。

    朱由检缓步走上龙椅,一只手撑着头,目光深邃,扫视着脚下的文武百官。

    他脸色平淡如水,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可却无人知晓这笑容背后隐藏的是何等深沉的思绪。

    殿前,静得只能听见呼吸声和心跳声。

    没有人敢妄自揣测这位年轻帝王的心思,更无人敢于此刻发声。

    生怕一不小心便触怒龙颜。

    朱由检,这位年轻帝王,他们看不透,也摸不透。

    与此同时,卢象升、洪承畴等十人也在锦衣卫的引领下,来到了奉天殿外。

    他们虽都是一方之才,但职位大都不高。

    眼前这宏大的场面,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次震撼心灵的体验。

    伯父,陛下召见我们所为何事

    曹变蛟低声询问身旁的曹文诏,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曹文诏瞪了他一眼,低声训诫:等会儿就知道了,切记,入了宫,谨言慎行,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说,小心祸从口出。这里不比别处,一言一行都需谨慎。

    曹变蛟闻言,心中一凛,连忙点头称是。

    想来也是。

    在这权力斗争的漩涡中,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十人齐齐跪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轻轻点了点头,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免礼平身。

    朱由检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最终停留在了卢象升、洪承畴等十人身上。

    朱由检的目光如同锋利的刀刃,扫过眼前的众人,却并未直接与他们对话。

    他的心中早已盘算好了一场大戏。

    借此机会,他不但要试探这十人的心性。

    更要搅动朝堂风云。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