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重回84小渔村/ 第11章 争相购买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章 争相购买

    夏婉儿见状,就准备将自己碗里的龙虾肉夹出来,道:

    “洪涛哥,我这块龙虾肉也给你吃吧,你这几天半夜赶海,辛苦了。”

    见到夏婉儿这贤惠的模样,洪建军夫妇都很满意,但他们还是对夏婉儿道:

    “婉儿丫头,你这些日子一直帮我们下地收粮食,你也辛苦了,这龙虾肉,你得吃,补补身体。”

    眼见一家人相互谦让,还是洪涛说了个善意的谎言,一锤定音道:

    “好了,你们就不要让来让去了,这龙虾,我在海边就烤了1只吃了。”

    “你们就按照我分配的吃就行。”

    “再说了,不就是龙虾吗?等我今晚赶海,再捉几只回来就是了。”

    见到洪涛都这样说了,众人也不再推脱,享受起美味的早餐来。

    “哥,你这粉蒸龙虾,太好吃了!

    还有这蚝仔烙,裹着生菜吃,好香!”

    洪婷一边说着,一边对洪涛夸赞道。

    洪建军夫妇也是不断点头,他们更喜欢吃那蟹肉粥,香甜鲜香,又暖胃。

    这么好吃的蟹粥,就算别人拿20个鸡蛋跟他们换,他们也不换。

    “这蚝仔烙确实好吃,平时也吃不到!”

    夏爷爷也唏嘘感叹道:

    “我去集市上卖豆腐时,还经常听人期待哪家摆年例,能去蹭上几块蚝仔烙吃吃。”

    听到夏爷爷这话,洪涛的眉头微挑。

    摆摊卖蚝仔烙,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赚钱法子?

    这特色美食,虽然会做的人不少,但食材难得。

    而对于生活在石头渔村的洪涛来说,海边的礁石上,多的是野生生蚝。

    等收完粮食后,或许可以再搞个摆摊卖蚝仔烙的买卖?

    吃过早饭后,洪涛将装着皮皮虾,老鼠斑的大木水盆搬上骡车,打好氧后,就往城里赶去。

    骡车走在石头渔村外的乡道上,两边的水稻田金黄一片,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成群结队的麻雀在田间跳跃,嬉戏,好不热闹。

    远处的红砖厂的烟囱上,吐着一团接一团的烟雾,仿佛是孩童的童年制造机。

    乡道上,许多带着红领巾,背着大书包的孩童,相互嬉闹着往小学赶去,沿途还不忘从地上捡起石头,向一旁的乡间小溪比赛“打水漂”。

    “80年代,最好的黄金年代……”

    洪涛看着这一幕,一边赶着骡车,一边感叹道。

    这样的绿水青山,在前世几十年后,早已经被钢筋建筑取代。

    清澈的小溪成为了臭水沟。

    黄土乡道,变成了双向沥青四车道。

    在水稻田中叽叽喳喳的麻雀,也被机器驱赶,不知所踪。

    老天让洪涛重活一世,或许不仅仅是让他远离钱莹,秦朗那对狗男女,爱他值得爱的人,赶海发家,还希望他能珍惜这个淳朴的年代,重新享受生活。

    洪涛并不知道,他刚出村,就有人跟在他屁股后面,看着他骡车上的大木水盆,眼光闪烁。

    ……

    很快,洪涛赶着骡车来到了县城的农贸市场。

    还是昨天那个摆摊的位置。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昨天卖野生海鲜打出的名气,这次洪涛的摊位刚摆出来,就有不少顾客围了上来。

    “老板,今天捕捉到什么好海货”

    “昨天在你这买的2斤海蟹,我家那几个孩子,个个都是一个劲喊好吃,今天不管你卖啥海鲜,我都整两斤。”

    这年代,社会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上大多只能买到鸡鸭猪肉。

    普通老百姓能买到的海鲜,只有带鱼,就这还需要有鱼票。

    在私营的农贸市场上,虽然也有人卖海鲜,但因为都是下海现捕捉,加上保存,运输困难问题,都是送什么野生海鲜来,就卖什么,就跟卖盲盒一样。

    听到顾客们的话,洪涛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笑道:

    “今天大家伙有福气了,我凌晨赶海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皮皮虾的礁石群洞,个个体大膏肥!

    只需要简单的白灼,再蘸点酱料吃,就能吃出它的鲜美来!”

    说完,洪涛拿起铁钳,从大水木盆里,夹出一只巴掌大的皮皮虾。

    众人一看,都是哗然起来。

    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体大肥美的皮皮虾。

    “老板,你这皮皮虾,怎么个卖法?”当即就有人好奇地问道。

    “2块钱一斤,概不还价。”洪涛竖起两根手指,道。

    众人一听到这个价格,脸色都是一变。

    “2块钱一斤,老板,你这价格也太贵了吧?五花肉才1块钱一斤。”

    “对啊,昨天的海鲜才卖1块钱一斤,你今天居然直接翻了一倍的价格!”

    似乎早就猜到众人会这样说,洪涛一脸认真的说道:

    “各位都看到了,我这皮皮虾,个个体大膏美,比昨天的皮皮虾,大了不止一倍了。

    而且这大皮皮虾在海里,那速度是一窜一窜的,我昨晚抓到今天早上,才抓到这么点。”

    “不要说我辛辛苦苦,将它们从海里运到城里来,费了多大的力气。”

    “就说这养殖的猪肉,能和我这野生的海味比吗?”

    “现在一只野鸡卖多少钱一斤,你们应该比我都清楚吧?”

    听到洪涛这话,众人都沉默了。

    随着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人富足起来,有钱人都开始追求山珍海味。

    这野生的山鸡,在市面上能卖到3块钱一斤。

    如今洪涛这野生的皮皮虾,只卖2块钱一斤,确实不算高了。

    “话虽这样说,但2块钱一斤的价格,我们买个2斤,几天的工钱就搭进去了。”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嘀咕道。

    听到那人这话,洪涛并没有说一些嘲讽的话。

    归根结底,这私营的农贸市场的消费者,只是普通阶层的消费者。

    不过这皮皮虾的价格,他肯定不会让步的。

    “你们几个买不起别买,这些皮皮虾,我都要了。”

    就在四周围观的顾客,还在考虑要不要买个2斤皮皮虾,尝尝鲜时,一道粗犷的声音,忽然从人群外传来。

    紧接着,人群就分成一条道来。

    一名体型肥胖的夹克中年人挤了进来,他的身后,跟着一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

    说话的,是那名体型肥胖的中年人。

    他一旁的眼镜中年男人看到洪涛后,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问道:“老板,你还记得我吗?”

    “记得,当然记得。”

    洪涛连忙说道:

    “您不就是昨天和我买了十几斤海鲜的大客户吗?”

    “怎么样,我卖的那些野生海鲜,味道可以吧?”

    眼镜中年男人闻言,点头笑道:“嗯,昨天我把海鲜拿回去后,按照你说的做法煮熟,宴请我几位朋友,他们都说好吃。”

    “这不,我这位朋友没吃过瘾,今天非拉着我来农贸市场,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遇见你。”

    他话音刚落,那名身形肥胖的中年人,就一把拉住洪涛的手,道:

    “小兄弟,你这摊位上的海鲜,你尽管开价,我都要了。”

    四周的顾客一听这肥胖中年人要包圆,顿时就急了。

    “我们先来的,凭什么你都包圆了。”

    “就是,这皮皮虾,我们也要买,老板,给我来2斤。”

    “我也要2斤!”

    见到本来还在犹豫的顾客们,争相购买起来,洪涛摇头轻笑。

    人就是这样,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

    只有让他们看到这皮皮虾的价值不菲,有人抢,他们才舍得花钱购买。

    放后世,这叫情绪价值!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