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灰色终末/ 第八十一章|钢铁碰撞(下)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八十一章|钢铁碰撞(下)

    |钢铁碰撞(下)

    莱茵金属公司制造的sfh32型150毫米榴弹炮——瓦尔兰德人引以为傲的重型火炮,它们本应像雷神之锤一样重创敌人,却因为被发现而遭到107毫米加农炮的长程炮击。

    帝俄空军列装了一种双座侦察型拉沃契金战斗机,搭乘超自然能力战士之后,侦察机可以在低空以蛇形航线进行大范围心灵感知侦测。

    显然帝德炮兵只披挂了防空伪装网,忽视了心灵感知与遮蔽的重要性。

    加农炮与榴弹炮通常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军属加农炮团的主要职责是反炮兵,也就是压制敌人的炮兵阵地。

    一发又一发107毫米高爆弹从15公里外飞来爆炸,帝德炮兵们被迫寻找掩护,持续不断的炮击完全压制了|钢铁碰撞(下)

    随着浮桥架设完毕,一辆又一辆坦克驶过了维斯瓦河。

    在西岸登陆场进行仓促的集结后,坦克部队便马不停蹄的向瓦尔兰德方面快速机动。

    其实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都还没有完全集结,一百多辆坦克和千余步兵就迫不及待地发起冲击。

    相比较步兵部队的拖泥带水,打个步兵团都费了几个小时的劲,装甲部队要凌厉干脆许多,仅耗时两小时就彻底动摇了瓦尔兰德一整个师的阵地。

    几辆bt-7甚至一股脑儿的冲到了第30步兵师的师部附近疯狂扫射开炮,虽然很快被反坦克枪击毁,但却切断了该师的中枢。

    瓦尔兰德陆军装备的792毫米反坦克枪和37毫米反坦克炮在对付t-26和bt-7的时候还能发挥作用,但对于t-34简直毫无意义。

    “我们的防线几乎要被撕碎了!装甲部队必须立刻支援!否则我们就完蛋了!”

    赖歇瑙上将在集团军指挥部焦急无比——坦克集群正面强攻的威力也太出乎意料了吧?

    用手忙脚乱和焦头烂额来形容瓦尔兰德陆军一线部队此时的状态再准确不过了,可以说伊凡罗斯方面步炮坦协同之犀利完全打懵了他们。

    事实上,伊凡罗斯的行动自然不是完美无瑕的。

    在沃卡地区,一个坦克营太过激进的脱离步兵部队,结果闯入雷区被困在里边进退两难,全营被帝德士兵们用反坦克炮当成靶子打,全军覆灭,只有三个人侥幸弃车突围。

    在一个叫玛可的小镇,集团军参谋安东诺维奇上校被己方炮兵误炸身亡,临死前还在咒骂愚蠢的炮兵指挥官。

    稀奇古怪的错谬并没有影响战局,胜利的天平正在向伊凡罗斯帝国倾斜。

    漫长的战线上彻夜激战,喘息之机寥寥无几。

    不知不觉黎明初显,战斗来了到第二天。

    一整个上午,伊凡罗斯方面都在不遗余力地尝试扩大突破口,而瓦尔兰德方面则依托残破的第一道战略防线死守不退。

    赖歇瑙上将期盼的援军及时赶到,帝德陆军仍然保持着几十年来的高超组织能力。

    伊凡罗斯兵锋直指罗兹——华莎以西的最大城市。帝俄第5坦克军作为急先锋已经深入瓦尔兰德境内90公里,士兵们站在坦克上能够用望远镜看见罗兹市内的高楼大厦。

    第5坦克军下辖第4坦克师和第7摩托化步兵师,以及最为精锐的两支部队——近卫第1‘索洛维约娃’坦克旅和近卫第2‘奥尔洛娃’坦克旅。

    索洛维约娃原意夜莺,因此近卫第1坦克旅又叫夜莺部队;奥尔洛娃原意猎鹰,因此近卫第2坦克旅又叫猎鹰部队。

    二者下辖的坦克营与普通部队混编t-26和bt-7不一样,全部装备t-34巡洋坦克,都安装了电台。

    车组编制也是极为特殊的,四分之三的车组都是三加一配置——三个女兵与一个男兵驾驶员;车长是具备心灵感知能力的、通信员是具备心灵交流能力的、炮手是具备超速反应能力的。

    其实这也是伊凡罗斯“集中运用好东西”思路的一种体现。

    “注意!十点钟方向发现敌方坦克!”

    一名车长探出身子,通过望远镜她看见了远方出现了许多原野灰涂装的坦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