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还能有肉吃
“我去,建国哥哥,你竟然在京城买房子了。”小丫头立刻就猜出来了,怪不得刚才买了行李和日用品。
三个人说笑着进了四合院后,王建国便开始分派任务了。
“媳妇儿,你和小玥负责打扫一下房间的卫生,我负责做午饭。”
卡秋莎和高晓玥都笑着点了点头,便开始打扫卫生。
而王建国则去了厨房,刚买回来的锅碗瓢盆等日用品拿了过去。
“建国哥哥,给我留一个房间,周日我也要到这里住。”
这时,高晓玥在院子里喊了一句。
“呵呵呵,你自己选吧,反正你嫂子已经给你买了行李。”
王建国呵呵笑着说了一句,便开始动手收拾厨房。
把厨房的卫生清理了一遍之后,他便开始做午饭。
这些天一直买着吃,他真的已经有些吃够了。
他觉得外面卖的那些东西,和自己做的差远了。
王建国简单的做了两荤两素四个菜,然后又做了一个汤。
两个荤菜是红烧熊肉和鹿肉炒青椒;素菜是木须柿子和东北家凉;汤是几种菌菇放在一起的菌菇汤。
“哇,好香啊!”
这时,卡秋莎和高晓玥也收拾好了房间。
“开饭吧。”
王建国看着二人笑着道,终于吃上了自己做的饭菜。
下午,王建国去附近的邮电局,申请安装了一部电话。
装上一部电话,以后会方便很多。
电话装上后,他第一个打给的是钱丽丽。
“你好,请问你是哪位?”
今天是周日,房管局也休息,这个号码是她家里的电话。
“呵呵呵,钱姐,我是王建国,这刚安了一部电话,以后有事儿可以打这个号码。”
王建国笑着,把自家的电话号码告诉了钱丽丽。
聊了几句之后,便说起了电视机票的事情。
“没问题,我明天去吃大餐的时候,直接买一台给你带过去。”
一张电视机票,对于钱丽丽来说是小事。
“好,那就有劳钱姐了。”
王建国笑着道了一句谢,没有多说什么,他和钱丽丽已经成为了好朋友。
“搞定,电视机明天就会带过来。”
挂了电话之后,王建国看着媳妇儿和高晓玥笑着道。
这一次的京城之行,诸事都非常的顺利,可以说是收获满满。
现在,只等着两处铺面装修完成,那么卡秋莎专卖店和火锅店便可以开业了。
“对了晓玥妹妹,明天放学你过来,晚上请你吃大餐。”
想起了明晚的大餐,王建国便打算多叫一些人过来,这样热闹一些。
赵景玉和刘姨一家人,都是要叫过来的。
“好啊,有烤乳猪吗?”
听了王建国的话,这丫头就想到了烤乳猪。
可见高晓玥这个小吃货,对烤乳猪还真是情有独钟。
“呵呵呵,这个必须有。”
王建国呵呵笑着道,烤乳猪是明天的主菜,因为他空间里的一些东西不便拿出来。
晚上小丫头没有回学校,而是住在了四合院。
第二天早上,吃过了早饭才去学校。
走的时候,王建国给了她一把钥匙,也方便她以后随时过来。
等过段时间,他和卡秋莎回了东北,这里便由她照看了。
随后,王建国和卡秋莎便去王府井的店面。
因为赵景玉正在那边监督装修的事情,他们过去看一下,正好让他晚上过来吃饭。
来到这里,便看到店面已经装修的差不多了,再有个天便可以完全竣工。
“景玉兄,辛苦了。”
店面装修的如此之快,也有赵景玉的辛苦付出。
“呵呵呵,有啥辛苦的,这不都是应该做的吗。”
赵景玉倒是没有邀功,他认为作为公司的一员,他付出一点倒是理所当然。
“晚上把刘姨一家叫上,去我那里吃大餐。”
聊了几句之后,便说起了吃饭的事情,随后给了他一个地址。
“我靠,你不会是又买了一套四合院吧?”
赵景玉的脑袋绝对好使,看到这个地址后,便知道王建国已经买了一套四合院。
因为前段时间,就听到他和钱丽丽问起过四合院的事情。
“呵呵呵,昨天刚搬过去,所以晚上请大家过去热闹热闹。”
王建国笑着点了点头,又聊了几句之后,便带着卡秋莎离开了。
至于刘姨一家,自然由赵景玉去通知。
离开了王府井之后,王建国和卡秋莎又去了一趟三里屯,火锅店的装修也快完工了。
或许,卡秋莎专卖店和火锅店可以同时开业。
中午,两个人便回到了回合院。
吃了午饭之后,王建国一个人去了附近的供销商场。
只所以没带卡秋莎出来,是为了方便从随身空间里拿一些食材。
在商场里传了一圈,王建国便回了四合院。
在没人的地方,他拿出了一只收拾好的乳猪,又拿了两只免子和野鸡。
晚上他准备做的菜是:烤乳猪、红烧兔子肉、野鸡炖蘑菇、葱爆羊肉、木须柿子、地三鲜、拔丝土豆、东北家凉。
一共是八个菜,四荤菜和四素菜,八个人也够吃了。
回到四合院,王建国把其它的菜都改好了刀,只等着下锅一炒就好了,最费时间的是烤乳猪。
下午五点多钟,最先来的是高晓玥,这丫头一下课立刻坐车就跑了过来。
“呵呵呵,你倒是很快呀。”
王建国看着一脸兴奋的小丫头,呵呵笑着道。
“那是必须的,烤乳猪我来了。”
小丫头看着王建国正在烤着的乳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然后是钱丽丽,在高晓玥之后,拎着电视机箱子过来的。
“钱姐,辛苦你受累了。”
见到钱丽丽来了,王建国连忙抱拳行礼表示感谢。
“咱们已经是好朋友了,这点忙算什么呀。”
钱丽丽不以为意的笑着道,眼睛却是盯着那只正在烤着的乳猪。
她的脸上除了震惊还是震惊,我的天啊,今天的伙食太奢侈了吧。
在这个年代,虽然京城不缺肉,但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得起肉。
就连钱丽丽家里,也是几天吃上一回肉就不错了。
像刘姨那样的工人家庭,一个月能吃上两顿肉,那绝对也是很不错了。
也就是在王建国这里,那绝对是不缺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