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哨/离圣/ 第280章 人未至声名先至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80章 人未至声名先至

    大楚仙朝西蜀道,荆州刺史府。

    议事大堂里面,虽然还没开始议事,但是堂中已经挤了满满一屋子的大小官吏,一个个脸色凝重,面带忧虑。

    “诸位听说了吗?宋军攻破了益州!”

    “如此大事,焉能不知,只怕此刻宋军已经在前来荆州的路上了。”

    “听说益州刺史陆大人据城死守,宁死不屈,结果州府城破,满城的官吏尽数被屠。”

    “下官却是听闻宋军对于益州的武将尉官,格外优待,这是怎么回事?”

    “不甚清楚,这位宋朝领兵之人行事作风颇为怪异,实在让人摸不清楚头脑。”

    “宋军竟然如此强势,长驱直入,将战火烧进了我朝疆土,这个领兵之人到底是谁?”

    “此人正是宋朝新晋离侯李弱。”

    “这个离侯到底什么来头?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竟然连败我朝二十多万仙朝大军,实在可怕!”

    “二十……二十多万仙朝大军?这般战果未免太过骇人了吧!”

    “离侯军威赫赫,若是打到荆州,以我荆州之兵,可能抵挡?”

    “陈兄未免太过异想天开,想要凭借地方军队抵挡仙朝大军,根本就是以卵击石。”

    “既然如此,我们必须尽早谋划一条出路。”

    “不错,按照这个离侯的狠辣手段,若是我们荆州负隅顽抗,恐怕我等身家性命尽皆不保。”

    “那要怎生是好?也不知刺史大人,作何打算?”

    “本官只求我们荆州千万不要落得跟益州一众官吏同样的下场。”

    “但愿……”

    “……”

    正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荆州刺史姚泓迈着大步,走进了议事大堂,身后跟着一个浓须大汉。

    “大敌当前,竟在议事堂中闹闹哄哄,成何体统?”姚泓入得大堂,话语深沉,带着不满。

    “刺史大人,还请息怒。”一个发须微白的老者,站身出来,端声禀道,“下官等人也是忧心荆州将要面临的危境,目前形势紧迫,还望刺史大人早做决断。”

    “决断?”姚泓闻言冷笑,盯着一众下属,“你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决断?”

    “属下斗胆,请求刺史大人带领大家,开城投降。”一个中年官吏,咬了咬牙,挺身站出,言有敬畏地提议道。

    “投降?”姚泓面色渐冷,三连发问,“钱怀忠,你说出这样的投降之语,对得起顶上的乌纱吗?对得起君上的信任吗?对得起你取的名字吗?”

    “刺史大人不要误会,我等之所以会前来议事大堂请示大人,便是敬重大人,绝对不敢有着半分违逆。”名叫钱怀忠的中年官吏连忙解释道,“下官诚心希望,刺史大人可以体谅众心,避免荆州走上益州的路子。”

    “离

    侯凶暴残忍,屠戮益州满城官吏,这样的狠辣行径,岂是一个良将所为?”姚泓长叹一声,“你们以为开城投降,便能得以保全吗?”

    “刺史大人,下官以为离侯初入楚朝,或是攻城掠地,或是急速行军,遭遇益州的顽强抵抗,故而屠戮益州官吏,是为杀一儆百之效。”一个老态龙钟的官吏秉持不同意见,“如今已经起到了警告效果,对于荆州,实在没有必要继续同样的做法,徒惹群愤。为今之计,投降离侯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杜老所言极是。”

    “何况凭我荆州之兵,实难抵挡离侯的仙朝大军。”

    “不错,据城死守,只会徒增伤亡。”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先自请投降,再徐徐图之。”

    “大家莫要天真,离侯虎狼之师,焉会善罢甘休?不战而屈,更非本官作为。”姚泓思虑片刻,沉声裁决道,“大家各回职守,准备固城抗敌。”

    说罢,姚泓不愿多待,带着浓须大汉,直接返回内堂。

    内堂之中。

    “阿牧,你说如果以我荆州州府及其附近三郡二十八城,约计三百万地方军,联合抗击离侯的十万仙朝大军,可有几成胜算?”姚泓闷了一口清茶,舒气问道。

    “没有任何胜算。”浓须大汉沉声回道,“大人,其实你的心里明白,想用地方军抗拒仙朝大军,根本不是数量多少的问题。更何况,离侯之军还是仙朝大军里面的精锐之师。

    “的确,是本官痴心妄想了。这个离侯,太过强悍,竟然两战连败二十多万仙朝大军,进兵神速,直接打进了我朝疆土,实在让人始料不及。”姚泓摸了摸下巴,凝眉道,“不过,如果凭借三百万地方军死守州府,是否可以坚持等到援军?十四皇子或者九江王的后续大军,估计半个多月时间便能抵达。”

    “非常艰难。”浓须大汉慎重地说道,“按照如今的敌我形势,只怕离侯想要什么时候破城,就能什么时候破城。”

    “难道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姚泓犹自不甘,“本官从政二十年,难道今日竟然要在对方的强军之下屈服?”

    “可是,如果荆州拒不投降,依照离侯目前表现出来的狠辣果决,毫无疑问,益州大小官吏的下场,就是荆州的前车之鉴。”浓须大汉断言道。

    “有一点疑问,本官百思不得其解,离侯这般战法,到底是何目的?”姚泓有些困惑不解。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应该很快就会显露出来。”浓须大汉眼里含着期待,“如果此次楚宋之战,离侯不死,肯定能够成为宋朝最为耀眼夺目的战将新星,这般人物,未尝不是一根良木。”

    姚泓微微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

    远处的天空,飞来数十只万里鹫,正是奔杀进入楚朝西蜀道的离侯大军。

    离侯大军兵临城下,荆州州府及其附近各城早已人心惶惶,惊恐莫名。荆州州府北门,更是陈兵百万,严阵以待。

    杨溥率部一万仙朝大军,引为前锋,先行抵达州府北门。

    双方碰面,没有虚礼,没有花哨,直接打了起来。

    杨溥所部就像一具移动的杀戮机器,在北门战场上,来回碾杀,一片又一片的地方军士,纷纷倒下,血染黄沙。

    城墙之上,荆州刺史姚泓及其所属多名官吏身在城楼观战,眼见己方军士犹如纸糊一般,完全不堪一击,死伤惨重,一个个脸色剧变,冷汗直冒。或许,荆州之地,太久没有经历仙朝大战,已有不少官吏开始忘记了仙朝大军的血腥锋芒。

    过了两炷香时间,后方的离侯大军接踵赶到,此时的杨溥所部已在北门战场,碾杀了十几万地方军了,感觉就像一块滚动的坚石掉进蚂蚁窝穴,来回碾动,压死了一只只蚂蚁的性命。

    姚泓终于思虑得定,命人鸣金收兵,可惜杨溥所部就像发疯的野兽,一路追杀,直至城下,沿途的沙土,尽被染成红色。

    随着城上的白旗升起,荆州州府城门打开,姚泓当先而出,带着荆州大小官吏,出门跪迎离侯,请求投降。

    杨溥亲自押着姚泓一人,来到王若离帐前。

    “荆州刺史姚泓,拜见宋朝离侯!”姚泓揖礼,不卑不亢地拜声道。

    王若离嘴角挂着一丝冷笑,扭了扭脖子,没有抬眼,没有说话,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

    “下官姚泓,叩见离侯。”姚泓再次端声拜道。

    “姚大人既已归降,那便没有什么宋朝楚朝之分。”王若离淡声说道,“只是本侯实不明白,姚大人既要投降,何苦还在北门陈兵对抗,徒做试探?”

    “下官不自量力,还请离侯大人大量,多多海涵。”姚泓眼角有些惭愧。

    王若离缓步走近,来到姚泓身前几尺,身上散逸出来的强大气息,暴戾而又血腥,使得姚泓心头一跳。

    “姚大人是个明白人,相信不久的将来,不会干出什么傻事。”王若离轻轻地拍了拍姚泓的肩膀,别有深意地说道。

    “下官不敢。”姚泓连忙低头应道。

    王若离点了点头,没有再说。

    王若离接受了荆州刺史姚泓的投降,温和地接管荆州州府,并且留派杨溥坐镇,自己带着九万仙朝大军,继续往南而去。

    红枫山脉。

    午后,秋日的阳光还是有些刺眼,不过,更加刺眼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熟红枫叶。

    连绵不绝的群山之间,片片艳红的枫叶,在秋天色彩的渲染之下,使得抬

    眼所见的山上山下,根本分不清是一片丹红醒目的火海,还是一张席天卷地的红毯,只能知道眼中的世界,尽是分外惹眼的枫红。

    秋意离殇,这一年的秋天,却是物是人非,感伤之余,更添数之不尽的绵绵仇恨。

    王若离静静地站在红枫树下,望着山上俯拾即是的红枫,还有山下碧波粼粼的湖水,刚刚升起的一丝熟悉,渐渐化为陌生。此时此刻,身遭环绕的嫣红之色,到底是枫叶的颜色,还是心情的颜色,还是即将到来的鲜血的颜色?

    一阵秋风吹起,吹动了满山的红色枫叶,吹动了王若离一头如雪的白发,吹动了心中蛰伏的情绪潭水。

    风带过,叶纷落,几片红枫翻飞,晃晃悠悠地落下,从王若离的眼前飘过。

    王若离心绪触动,伸出右手,两指抓住一片微微暗红,但却透着血一般颜色的枫叶。

    王若离静静地看着这片枫叶,嘴角突然轻笑起来。

    “又是一年枫叶正浓时。”王若离嘴角的轻笑,渐渐变成咧嘴的狂笑,满脸苦涩,但却笑得没有半点声音,只剩一点哽咽,“荆阳王家王若离说了,荆襄国今年的枫叶,需要鲜血染红!”

    说着,王若离一个甩手,射出指间的枫叶,一连穿透数棵枫树枝干,最后深深地扎入泥土里面。

    “父亲、小木、经纶,我回来了!”

    (本章完)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