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章

    朱高煦一向高傲,此刻却是摇了摇头,露出苦笑。</p>

    “本王没有多少把握!</p>

    现在整个朝堂的大臣都是倾向于太子,哪怕本王受到父皇的宠爱,可以佩剑上朝,参政议事。</p>

    可毕竟还不是太子。</p>

    那些重臣竟然没有一个站在我这边的,反而要去站在那个整天研究奇奇怪怪,扎在田地里的死胖子那边。</p>

    就他那样的人,即便是当上了皇帝又如何?</p>

    他会好好管理天下吗?</p>

    难道靠着种田回到上古时期吗?</p>

    你问问这些漠北鞑子答不答应!”</p>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中充满着不屑和抱怨,眼中闪烁着对于皇位的渴望。</p>

    他又看了一眼那三位衣着不凡的男子,转而又提气正色加大声音道:“的确,本王没有十足的把握,但现在陛下的御驾就在我们身边,远离朝堂,机会可谓是千载难逢。</p>

    本王想提醒大家,是让我那不中用的大哥上位,你们继续受苦?</p>

    还是.....</p>

    当然,你们还有别的选择,支持我登上大宝,我成功之后,你们就是大大的功臣,本王定会厚待大家。</p>

    你们意下如何?”</p>

    他说话的时候,如同抛出了诱饵,眼睛更是直接看向了三人。</p>

    那意思再明确不过了。</p>

    为首的三人也是互相的看了一眼。</p>

    他们眼神交织在一起,彼此无言也穿递着诸多信息。</p>

    这个惊天的消息都说出来了,让他们知道了。</p>

    他们不答应恐怕也是没有办法活着走出大帐了。</p>

    这几乎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题了。</p>

    片刻后,三人终于是下定了决心,达成了共识。</p>

    大不了就再干一场吧!</p>

    其中一人高声说道,他的声音自信而果断:“既如此,我常家愿助殿下一臂之力!”</p>

    “徐家愿助殿下一臂之力!”</p>

    另一人紧接着说着,他的眼神中也闪烁着野心的光芒。</p>

    “郭家也愿助殿下一臂之力!”</p>

    最后一人也坚定的表明了态度,三人的声音在厅堂内回响。</p>

    让朱高煦的脸上都乐开了花。</p>

    有三大家族相助,即使没有那些朝中重臣的支持,自己的筹码也够了。</p>

    只要武将这边搞定了,至于那些文人,不听话的杀了就是了。</p>

    这一点,当年朱棣靖难也是这样干的。</p>

    朱高煦十分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登上了皇位,端坐在龙椅上,接受朝臣的跪拜了。</p>

    ....</p>

    漠北,上都府。</p>

    朱棣的御驾就设置在此处不远,此处是漠北腹地,曾经是北元的首都。</p>

    “老陈,你那断脉之法坚持不了多久,我们还是要尽早将陛下接出来,把这死人给换上去。”</p>

    姚广孝一脸严肃地看着御医陈谷一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心和紧张。</p>

    “你们说陛下干嘛非要搞这一出啊?帝王假死,历朝历代也未有的情况啊!”</p>

    庞林满脸的不解,他眉头紧皱着看着床上这个已死的人。</p>

    这个人也就是长得和皇帝像一些,就被陛下给杀了,还被陛下利用来弄这样一出闹剧来。</p>

    他还是觉得有些荒唐。</p>

    他是一个铁面无私,直爽之人。</p>

    从来就是有什么说什么。</p>

    姚广孝看了庞林一眼,扬起嘴角笑道:“从德啊,你是一个简直直接的人,也不愿意去管这天下的局势。”</p>

    姚广孝顿了顿,继续说道。</p>

    ‘太子殿下整日沉迷农业,不问朝中之事,个人形象也是有失威严,汉王殿下却是越来越受到恩宠,他可对那个位置垂涎已久了。</p>

    陛下明里暗里都表现出对于汉王的宠爱,对于太子的鄙夷,废太子已经是早晚的事了。</p>

    朝中之人怎么可能会没有察觉。</p>

    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却没有看到朝中大臣大规模倒戈投靠汉王,这就十分奇怪。</p>

    陛下假死,就是想看看这背后还有什么玄机!’</p>

    姚广孝说着,他的眉头紧锁,就连他都没有办法想明白这背后的情况。</p>

    他也是手眼通天之人,也没有发现这背后是原因。</p>

    “陛下是怕再次出现靖难之役的情况,所以干脆假死,找出背后的原因,接着就是在生前处理好应该处理的事情。</p>

    无论是废太子,还是什么,都提前处理好,免得将来死后再出现骨肉相残的事情。”</p>

    说到这里了,姚广孝紧紧地闭上了眼睛。</p>

    嘴里还自言自语道:“陛下,甚至怀疑是朱允炆回来了!”</p>

    庞林是朱棣身边的人,他十分清楚,朱允炆一直没有找到是他最大的心结。</p>

    他们都清楚,朱允炆到底才是真正的大统,朱棣上台之后也进行了削藩,还是有许多人对他不满的。</p>

    这要是朱允炆回来,暗中组织这些人,他们本来就在朝堂里面盘根错节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麻烦。</p>

    庞林想到此处,脸色一变,言语犀利,大声说道:“放心,陛下洪福齐天,一生为了朝廷兢兢业业,深受百姓爱戴,就算那人回来了,那又如何?</p>

    当年靖难我们都不曾畏惧,如今面对这些明争暗斗,难道还怕了不成?”</p>

    庞林虽然是文人,眼神中却充满了豪迈和无畏。</p>

    那是忠诚勇气加上身经百战练就出来的魄力。</p>

    南京金陵。</p>

    朱棣迁都后,已成二京,地位大不如前了。</p>

    徐辉祖坐在自己的书房中,此时心乱如麻。</p>

    陛下这走的太突然了。</p>

    还是在行军途中,汉王身侧。</p>

    现在当务之际,是新君大位的事情。</p>

    太子殿下名声不佳,先帝不喜,目前坐镇京城。</p>

    按理来说,帝王之位是他这个太子继承。</p>

    可是一想到太子朱高炽那个形象和朱棣对他的态度,以及各种名声,大家都认为废太子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p>

    本来,他做了这么久的太子,是长子,又是嫡子,还在靖难的时候,守住了北平城,本来是人心所向。</p>

    但是他后来越来越胖,不问朝中之事,沉迷奇怪的东西,加上皇帝的鄙夷,慢慢就名声臭了。</p>

    而汉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越战越勇,立下了不少战功,朱棣对于他也是越加宠爱。</p>

    只是汉王朱高煦心狠手辣,他要是当上皇帝,说不成就是一个暴君。</p>

    到时候他这个当舅舅的,恐怕也难自保。</p>

    他门下将才众多,自己也不会得到重用!</p>

    他两个谁当皇帝都不好,都不受自己的控制。</p>

    徐辉祖从看到徐达陨落,看到朱允炆陨落,看到靖难之役,一步步过来,对于权力有了更多的认识。</p>

    他想要维持自己的地位,不甘心这样远离京城,在金陵当个什么将军。</p>

    相反赵王朱高燧是他心目中最好的人选。</p>

    是个好控制之人。</p>

    可如今太子尚在,汉王势大,要怎么样才能让掌管锦衣卫镇抚使司的赵王当上皇帝呢?</p>

    徐辉祖闭上眼睛,开始寻找解决的办法来。</p>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