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章

    蓝玉等一众淮西勋贵,也已经确认了皇长孙回来的事情。</p>

    不过这些淮西勋贵还是按捺住了当天就去宫中面圣的冲动。</p>

    一直等到了今天的早朝。</p>

    接下来,就看朝堂上面,朱元璋是否会宣布朱雄英归来的消息。</p>

    等到文武百官都来到大殿内外站定以后。</p>

    朱元璋带着朱雄英来到了大殿当中。</p>

    “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文武官员行礼以后,无数道目光同一时间集中在了朱雄英的身上。</p>

    有惊诧的,有欣喜的,有好奇的还有茫然的。</p>

    百官们神色迥异,朱雄英却满脸自信,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大殿内的所有官员。</p>

    猛然之间,朱雄英的目光落在了一个武将身上。</p>

    虽然他对蓝玉没什么印象,毕竟那个时代,没有照相技术,没有照片遗留到后世,但是这不妨碍他一眼就认出了他来。</p>

    这位大明历史上,唯一的封狼居胥的将军,似乎蓝玉天生就带着一股气势。</p>

    很容易就可以猜出他的身份。</p>

    而此时的蓝玉,在对上朱雄英的眼神以后,竟然不自由地颤抖了起来。</p>

    像,真像。</p>

    仅仅只是看了一眼蓝玉就确定,眼前这个穿着蟒袍的少年,就是已经死了十年的朱雄英。</p>

    也就是自己的亲外甥孙,朱雄英。</p>

    “咱今天就当着你们的面,宣布一个事情。”</p>

    “咱大明的皇长孙,朱雄英,回来了。”</p>

    朱元璋一扫众人,将所有人的反应,都收入了眼底。</p>

    随即缓缓开口说道。</p>

    “陛下,还请你慎重啊。”</p>

    “已经死了十年的皇长孙,又怎么可以活过来呢?”</p>

    “此子可能只是跟皇长孙长得很像,还望陛下明鉴。”</p>

    朱元璋的话音刚刚来欧霞,文官队伍里面,就有一个老者站出来。</p>

    对这朱元璋谏言道。</p>

    “刘三吾你的意思,咱老糊涂了是不是,连自己的亲孙子都不认识了是不是?”</p>

    朱元璋眯着眼睛,他倒没想过,第一个站出来的竟然是他。</p>

    朱雄英听到这个称呼,顿时就有些恍然了。</p>

    他知道,历史上,朱元璋确认了朱允炆为皇太孙以前,就是问了刘三吾的意见,也是因为刘三吾的提议,朱元璋最终决定立朱允炆为储君。</p>

    从个人角度上说,朱雄英对这个大儒生,谈不上有什么好感,也算不上什么厌恶。</p>

    不过既然他第一个出来质疑自己的身份,那必然跟黄子澄还有齐泰这些人脱不开干系。</p>

    果然,就算是朱元璋昨天呛了吕氏几句,吕氏和朱允炆这母子两个都没有放弃继续争夺储君之位的心思。</p>

    要说这后面没有吕氏的影子,朱雄英打死都不会相信。</p>

    这对朱雄英来说,也算是个好消息了。</p>

    他不怕吕氏搞事,就是怕吕氏会偃旗息鼓,反而不太好操作了。</p>

    “刘三吾,你胆子好大!”</p>

    “陛下和太子都已经认定了皇长孙的身份,又岂是你可以怀疑的?”</p>

    然而不等刘三吾说话,另外一边,蓝玉激动的声音响起。</p>

    哪怕是早朝之前,冯胜已经告诉过他,要耐着性子。</p>

    但真的见到了朱雄英以后,蓝玉还是将冯胜的话,抛之脑后,紧跟着也跳了出来。</p>

    他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质疑朱雄英。</p>

    “梁国公,这是奉天殿,不是你撒泼之地。”</p>

    “本官今日,也是据实而言,试问已经死十年的人,如何会突然复生?”</p>

    刘三吾或许害怕朱元璋,但是对蓝玉这样的淮西勋贵,向来就不放在眼里。</p>

    更是毫不客气地反击。</p>

    耍嘴皮子的话,十个蓝玉也不是他的对手。</p>

    “行了,咱知道你们心里都有猜疑。”</p>

    “谁告诉你们,当年咱的大孙,就死了?”</p>

    朱元璋不再等蓝玉说话,就直接开口道:“如果,咱的大孙子根本就没死,你怎么说?”</p>

    朱元璋的话,更让在场的人,都瞪圆了眼睛。</p>

    “这,这怎么会呢?”</p>

    “陛下,您是何出此言?”</p>

    “当年,皇长孙下葬之时,老臣也是在送葬的队伍里的,那可是看的清清楚楚的。”</p>

    刘三吾也没有想到朱元璋竟然会这么说,脸色变换了很多次,依旧不死心地再次询问起来。</p>

    “当年咱大孙重病不起,陷入到了假死状态里,其实并非就是真的死了。”</p>

    “当年他入葬以后,就有一个高人,暗中搭救,将咱大孙救醒。”</p>

    “这事情咱也是知情人,难不成您们要怀疑咱?”</p>

    朱元璋的一番话,将刘三吾说的哑口无言。</p>

    “即便真的如此,让陛下口中的所谓的高人给救了,可这解释,如何让天下人信服呢?”</p>

    刘三吾沉默了一会以后,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反驳。</p>

    “天下人能否相信,就不是你该操心的了。”</p>

    “咱不过是要认回自己的大孙子,难道还要天下人认可咱才可以跟孙子相认?”</p>

    “咱今天就告诉你们,他朱雄英,就是咱的亲孙子!”</p>

    “有谁还想要质疑,大可站出来,都让咱瞧瞧。”</p>

    朱元璋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再次道。</p>

    “参见皇长孙。”</p>

    就在此时,以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们,一下子跪倒了一大片,赶在那帮子文官前面,直接表明了态度。</p>

    其中就包括了,一向低调的徐辉祖。</p>

    另外一边,文官队伍里,黄子澄还有齐泰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p>

    他们谁也不会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往日朝堂上的散兵游勇们,今日竟然这么团结。</p>

    这声势估计有半数人支持朱雄英了。</p>

    这个情况下,就算他们坚持要反对,也没有办法改变皇长孙已经回来的事实。</p>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自己已经认定了。</p>

    这个时候,他们还要强出头的话,那就真的是给自己添堵了。</p>

    起不到任何的效果。</p>

    接下来早朝上面,对于朱雄英而言,就有些枯燥乏味了。</p>

    之前还很精神的朱雄英,不由得昏昏欲睡起来。</p>

    好在早朝时间不是太长,大概看出来朱雄英的状况。</p>

    朱元璋提前就散朝了。</p>

    “大孙子,头一次跟咱上朝,感觉怎么样。”</p>

    早朝上的事情,朱元璋没有说,也没有必要。</p>

    因为这一切都在预见之中。</p>

    “皇爷爷,这帮官员们,平日里也是这样,说半天都说不到正题之上么?”朱雄英反问一句。</p>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