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9章 名字

    那封信上只有一行字:

    【鹏程万里,终实现。】

    “这是名字?”几位女子面露疑惑。

    沈严立刻明白了:“对。”

    “从今以后,老大叫沈鹏,老二叫沈程,老三叫沈万,老四叫沈里。”

    听完后,众人都点头赞同,确实颇有深意。

    “老五呢?总不能叫沈实现吧?”张英看向晗香公主。

    沈严摇头说道:“老五的名字早定好了,但他年纪最小,等几个哥哥名字定了,他才正式叫这个名字。

    按照晗香的心愿,用她父亲的名字‘思贤’为他命名,以纪念他的外公,那位西域的思贤王。”

    “所以,他叫沈思贤。”

    听完这话,众人都十分惊讶。

    这位陆神仙果然厉害,不仅知道给孩子们取名,还取得很贴切。

    “‘实现’不就是‘思贤’的谐音吗?”

    感慨之余,张英又问:“那妞妞的名字呢?”

    沈严大笑:“不是早就起了吗?”

    “虎妞也算名字?沈虎妞?”张英气呼呼地说。

    沈严无语。

    数日后,内阁与各地亲王、郡王的争端接近尾声。

    朝廷态度强硬,毫无让步,而各地藩王也毫不示弱。

    若非沈严先前震慑过他们,恐怕此时已有人围攻衙门了。

    关键时刻,曹国舅出面调停,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妥协。

    沈严得知后,心中震撼。

    这位曹太后的弟弟,看似普通,实则深藏不露。

    过去,他只是个纨绔子弟,沉迷于奢靡生活,如今经历生死后幡然醒悟。

    上次允许他入京,安排他到宗人府任职,没想到刚上任便立下大功。

    根据透露的消息……

    曹国舅为促成双方协议付出了诸多努力。

    每日走访几位亲王、郡王,剖析利弊。

    在内阁也为他们发声。

    若非如此,妥协难以达成。

    更有甚者,在亲王、郡王于太后前哭诉时,惹得太后心生怜悯,他也暗中劝解曹太后,坚定变法决心。

    沈严感慨:“他终究是皇上的亲舅,自然要为外甥着想。

    此番可见,他并非无可救药。”

    协议有三:其一,给予愿入仕的皇亲子弟职务,但多为低阶闲职,如太庙或皇陵巡查之类,因这是祖先陵寝,自当尽心职守;若愿赴地方,则依其专长安排,例如文学之士可任教谕。

    其二,不愿出仕者,除月俸外,还需在经商等方面予以优待。

    其三,一次性发放相当于一年俸禄的补贴。

    沈严见此条款,惊讶不已:“这花费不少吧?国库有这么多现银?”

    答案是否定的,朝廷连年赤字,今年收税竟已是五年后收入。

    由此可见财政状况之严峻。

    闻严笑曰:“老哥,这程,钱庄的第一笔业务也随之启动,对象正是朝廷户部。

    清晨时分,户部便有人押送千万两白银离去。

    对朝廷来说,五厘的利息并不高,毕竟朝廷持有大明帝国钱庄半数股份。

    换算下来,实际利率仅为25厘,这笔借贷无疑十分划算。

    当这笔巨额资金入账后,皇室成员皆松了一口气。

    他们担忧朝廷会用大明宝钞支付,或者暂时拖欠。

    如今见银两已到位,心中忧虑尽消。

    然而,内阁首辅手段高明。

    他承诺按旧例补发一年俸禄,但并非一次性支付,而是交由大明帝国钱庄每月发放。

    他还保证,各地州府均有钱庄分号,可随时领取。

    此举既是为了让这些皇室子弟适应节俭生活,也是借机推广钱庄业务。

    无奈之下,这些皇室成员只得接受。

    临行前,每人领取了本月俸禄,带着失落返回封地。

    这场皇室子弟进京的风波,就这样落幕。

    朝廷内阁赢得胜利,也宣告其首次改革初见成效。

    仅此一项,每年即可为朝廷节省七百万开支。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