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章

    石青松背着柴刀踏着晨露上山时,东边的天才刚刚泛起鱼肚白。他今年二十有三,生得肩宽背阔,一双粗糙的大手上布满了常年砍柴磨出的茧子。青松家世代以砍柴为生,父亲早逝,留下他与老母亲相依为命。每日天不亮上山,日暮时分背着一捆柴火下山,卖给镇上的大户人家,这便是他全部的生活。

    取之有度,不可贪心。父亲临终前握着他的手说的最后一句话,青松至今铭记于心。因此他砍柴从不贪多,只取枯枝不伤活树,遇到幼小的树苗还会特意绕开。久而久之,山中的飞禽走兽见了他也不躲不避,甚至有胆大的山雀会落在他肩头歇脚。

    这日清晨,青松如往常一样沿着熟悉的山路向上攀登。夏末的山林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松脂与野花的清香。他轻车熟路地来到一片松树林,这里是他常来砍柴的地方。

    咔嚓一声脆响,一根枯死的松枝应声而落。青松弯腰拾起,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奇特的沙沙声,不似风吹树叶,倒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竹林中穿行。他疑惑地抬头,这山上他走了十几年,从未见过有竹林。

    好奇心驱使下,青松放下柴刀,循着声音向密林深处走去。穿过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后,眼前的景象让他愣住了——一片紫竹林赫然出现在眼前,竹竿通体呈淡紫色,在晨光中泛着奇异的光泽。更奇怪的是,这片竹林仿佛凭空出现,与周围的松树林格格不入。

    你是谁为何闯入此地一个清脆如银铃般的声音突然从头顶传来。

    青松吓了一跳,抬头望去,只见一根细竹梢上坐着一位绿衣少女,约莫十七八岁年纪,赤着双足在空中轻轻晃动。她生得眉目如画,肌肤胜雪,一头乌黑的长发用一根竹枝随意挽起,几缕发丝垂在颊边,衬得那张小脸愈发精致。

    我、我是山下村里的樵夫,名叫石青松。青松结结巴巴地回答,眼睛却无法从少女身上移开,姑娘怎么坐在那么高的地方快下来,危险!

    少女闻言轻笑,纵身一跃,竟如羽毛般轻盈落地,连一丝尘土都未扬起。青松瞪大了眼睛,这身手绝非寻常人能有。

    我叫小竹。少女歪着头打量他,你是第一个能找到这里的人。

    青松这才注意到,少女的绿衣并非布料,而是由某种细长的叶片编织而成,随着她的动作发出沙沙轻响。更奇怪的是,她腰间挂着一串用竹节做成的小铃铛,却不见发出声响。

    这片紫竹林...青松环顾四周,我从小在这山上砍柴,从未见过。

    小竹神秘地笑了笑:有些东西,只有有缘人才能看见。她伸手轻抚身旁的紫竹,那竹子竟似有感应般微微颤动,你砍柴时从不伤害活树,山中的生灵都记得你的好。

    青松心头一震:你怎么知道

    小竹没有回答,只是转身向竹林深处走去:跟我来,我带你看看真正的山林。

    接下来的事情如同梦境。小竹带着青松穿过紫竹林,来到一处他从未到过的山涧。这里的泉水清澈见底,水中游鱼竟不怕人,有几尾甚至跃出水面,似在向他们打招呼。林间的动物见到小竹都亲昵地凑过来,一只胆大的松鼠直接跳上了她的肩膀。

    你...不是普通人吧青松终于忍不住问道。

    小竹停下脚步,转身面对他,阳光透过树叶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你觉得我是什么

    青松认真思索了片刻:村里的老人常说,深山里住着山灵精怪,守护一方水土。你...是山灵吗

    小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展颜一笑:你很聪明,石青松。我确实是这座山的守护灵,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三百年。她说着,伸手轻轻一点身旁的树干,那树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出新芽,我见证了无数樵夫上山砍柴,你是唯一一个懂得与山林共处的人。

    青松既惊又喜,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小竹却忽然正色道:但最近,我感觉到山中灵气紊乱,似有大旱将至。若真如此,山下村庄恐遭劫难。

    大旱青松心头一紧,可今年雨水充沛...

    天意难测。小竹轻叹,石青松,你心性纯良,若灾难降临,希望你能帮助村民度过难关。说着,她从发间取下那根竹枝,递给青松,若有急事,将此竹枝插入土中,我自会知晓。

    青松郑重地接过竹枝,发现它入手温润如玉,隐隐有光华流转。待他再抬头时,小竹的身影已渐渐淡去,周围的紫竹林也开始变得透明。

    等等!青松急忙喊道,我还能再见到你吗

    风中传来小竹若有若无的回答:有缘自会相见...

    转眼间,紫竹林消失无踪,青松发现自己站在熟悉的松树林中,手中紧握着那根竹枝,证明刚才的一切并非幻觉。

    从那天起,青松每日上山砍柴时都会特意绕到初见小竹的地方,希望能再次遇见她。然而整整一个月过去,紫竹林再未出现,小竹也杳无音信。若不是那根竹枝一直被他贴身携带,青松几乎要以为那只是一场梦境。

    直到一个闷热的午后,青松正在山腰处砍柴,忽然听见山下传来急促的钟声——那是村里召集众人的信号。他心头一紧,连忙收拾工具向山下跑去。

    村口的老槐树下已聚集了不少村民,个个面色凝重。村长见青松回来,连忙招手:青松,快过来!

    出什么事了青松擦着汗问道。

    村长眉头紧锁:上游的水源突然断流了,村口的井水也开始下降。更奇怪的是,方圆百里的天空一片云都没有,老人们都说,这是大旱的征兆。

    青松闻言心头一震,想起小竹的预言。他下意识摸了摸怀中的竹枝,犹豫片刻后开口道:村长,我或许有办法找到新水源。

    村民们齐刷刷看向他,眼中满是怀疑。青松家在村中并不显赫,他平日里也只是个默默砍柴的樵夫,突然说出这样的话,难免引人猜疑。

    青松啊,村长拍拍他的肩,找水源是大事,可不能开玩笑。

    我没开玩笑。青松坚定地说,我在山上砍柴多年,熟悉每一处山势走向。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找到新水源。

    见他神色认真,村长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好,就给你三天。若找不到,我们只好派人去县里求救了。

    当晚,青松回到家中,老母亲已听说了此事,忧心忡忡地问:儿啊,你当真知道哪里有水

    青松安抚地握住母亲的手:娘,您放心,我认识一位...山里的朋友,她一定能帮我们。

    夜深人静时,青松悄悄来到后院,将那根竹枝插入土中。说来也怪,竹枝一接触泥土,立刻发出淡淡的绿光,随即消失不见。青松耐心等待,约莫一刻钟后,一阵清风拂过,带来熟悉的沙沙声。

    你终于召唤我了。小竹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青松转身,看到小竹站在月光下,绿衣飘飘,比初见时更多了几分仙气。他连忙将村中缺水的事告诉她,末了恳求道:小竹,你能帮我们找到新水源吗村民们快要撑不下去了。

    小竹神色凝重:果然开始了...她抬头望向远处的山影,山中灵气紊乱,水脉移位,这是大旱的前兆。不过,她转向青松,我知道一处隐秘的山泉,尚未干涸,若能引水下山,可解燃眉之急。

    青松大喜:太好了!我们明天一早就上山。

    小竹却摇头:那处山泉位于险峻之地,常人难以到达。而且...她犹豫了一下,要引水下山,需打通一条被落石堵塞的古水道,工程量不小。

    再难也要试。青松坚定地说,我不能眼看着乡亲们受苦。

    小竹凝视他片刻,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好,明日拂晓,我在山脚等你。记住,只你一人前来。

    次日天未亮,青松便悄悄离家,来到山脚下。小竹已等候多时,见他来了,递给他一个竹筒:喝下它,能让你身轻如燕。

    青松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顿觉浑身轻盈,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小竹领着他走上一条隐秘的山路,这条路陡峭异常,有些地方几乎是垂直的崖壁,但青松惊讶地发现自己竟能如履平地。

    抓紧时间,药效只有三个时辰。小竹说着,加快了脚步。

    两人翻过两座山头,来到一处被藤蔓遮蔽的山洞前。小竹拨开藤蔓,一股清凉的水汽扑面而来。洞内别有洞天,一泓清泉从石缝中涌出,在洞中形成一个小潭,水质清澈见底。

    就是这里。小竹说,这泉水连通地下暗河,暂时不会干涸。古时候,山下的村民就是从这里引水,后来一次山崩堵塞了水道,这处水源才被遗忘。

    青松蹲下身,捧起一捧泉水饮下,甘甜清冽,顿时精神一振:我们该怎么打通水道

    小竹指向洞内一侧:那里原本有一条石砌的水道,被落石堵住了。需要人力清理,但...她忧虑地看着青松,即使以你现在的力气,恐怕也要花上几天时间。

    青松却已脱下外衣,露出结实的臂膀:事不宜迟,现在就开始吧。

    接下来的三天,青松几乎不眠不休地清理着堵塞水道的石块。小竹时而帮他搬运较小的石块,时而为他送来山果充饥。到了第三天傍晚,随着最后一块巨石被撬开,积蓄多时的泉水终于找到了出口,顺着古老的水道奔涌而下。

    成功了!青松疲惫不堪地坐在地上,脸上却洋溢着喜悦。

    小竹蹲在他身旁,用衣袖轻轻擦去他脸上的汗水:你做到了,石青松。她的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你知道吗三百年来,我见过无数上山砍柴的人,只有你愿意为不相干的人付出如此之多。

    青松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他望向奔流的泉水,这些水能流到村里吗

    小竹点头:古水道直通村后的老井,明天村民们就会发现井水重新充盈了。

    正当青松想说什么时,忽然一阵眩晕袭来,三天的劳累终于击倒了他。在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刻,他感觉到小竹柔软的手臂接住了他,耳边是她焦急的呼唤...

    当青松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村口,晨光刚刚洒落大地。他猛地坐起,四处寻找小竹的身影,却不见踪迹。正在此时,村里传来一阵欢呼声:水来了!井里有水了!

    青松连忙跑回村里,只见村民们围在古井旁,欣喜若狂地看着重新涌出的清水。村长见到他,激动地拉住他的手:青松!你真的找到了水源!你是全村的恩人啊!

    面对村民们的感激和赞美,青松却心不在焉,只是不断在人群中搜寻那个绿色的身影。直到人群散去,他独自来到村后的山坡上,从怀中取出那根竹枝——它已经失去了光泽,变得普通如常。

    小竹...青松轻声呼唤,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不远处的一棵古松后,小竹静静地望着他,眼中满是复杂的情感。作为山灵,她本不该与人类有过多牵扯,但这个朴实善良的樵夫,却让她三百年来第一次感受到了孤独。

    再等等,她轻声自语,若你能通过接下来的考验,我们或许真的能有不一样的结局...

    井水复涌的喜悦没过多久就被残酷的现实冲散了。接下来的半个月,天空依旧万里无云,烈日炙烤着大地。青松每日清晨都会发现水位下降几分,到第十七天时,那口古井再次见了底。

    更糟的是,田里的庄稼开始大片枯萎。玉米秆弯下了腰,稻穗干瘪得能听见簌簌的摩擦声。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绝望的沉默。

    这天傍晚,青松蹲在干裂的田埂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那根已经失去光泽的竹枝。突然,一阵清凉的山风拂过他的后颈,带着熟悉的竹叶清香。

    这不是普通的旱情。小竹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青松猛地转身,看见小竹站在夕阳余晖中,绿衣黯淡了不少,脸色也比上次见面时苍白。她赤足踩在干裂的泥土上,每一步都留下一个微微发光的脚印,转瞬即逝。

    小竹!你终于来了!青松激动地站起身,村里又没水了,这次连你找到的山泉也干涸了吗

    小竹摇摇头,眼中闪烁着忧虑:我带你去个地方。

    她拉起青松的手,指尖冰凉得不似活人。青松还未来得及反应,就感觉双脚离地,周围的景色飞速后退。风声在耳边呼啸,等一切静止时,他们已经站在了一处悬崖边上。

    这是...青松环顾四周,认出这是深山处一处人迹罕至的险峰。

    小竹指向远处山谷:看那里。

    青松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谷底升腾着一股诡异的红雾,所过之处草木尽皆枯黄。更可怕的是,红雾中央隐约可见一个佝偻的身影,形如老妪却生着野兽般的利爪。

    那是什么青松倒吸一口凉气。

    旱魃。小竹的声音低沉,一种专吸地气水精的妖物,千年难遇。这只恐怕已经修炼了八百余年,趁山中灵气紊乱时出来作乱。

    青松心头一震:所以这场旱灾...

    是它造成的。小竹肯定道,普通旱情我尚能缓解,但旱魃作祟,非我一人之力可解。

    青松握紧拳头: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乡亲们渴死饿死吗

    小竹沉默片刻,突然抬头直视他的眼睛:还有一个办法,但代价很大。

    什么办法

    我是山灵,体内积蓄了三百年天地精华。小竹轻声道,若我散去灵力,化为一场甘霖,可解旱情。

    不行!青松一把抓住她的手腕,力道大得让小竹微微皱眉,绝对不行!一定还有其他办法!

    小竹苦笑:若有他法,我何必提出此计

    青松脑中飞速运转,突然灵光一现:你刚才说,旱魃是趁山中灵气紊乱时出来作乱的那如果我们能恢复山中灵气呢

    理论上可行,但需要大量人力...小竹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你的意思是

    动员全村人一起!青松激动地说,我们种树、引水、祭祀山神,恢复山中灵气平衡。人多力量大,说不定能赶走旱魃!

    小竹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可以一试。但时间紧迫,旱魃每多留一日,山中灵气就弱一分。

    明天天一亮就开始!青松坚定地说。

    当夜,青松敲响了村中央的铜钟。村民们聚集在晒谷场上,听他讲述山中旱魃的事。起初众人将信将疑,直到小竹现身说法,展示了一些超乎常理的能力,大家才不得不信。

    要我们做什么老村长最终问道。

    青松早已想好计划:首先,全村人上山植树,越多越好;其次,清理所有溪流河道,确保雨水来时畅通无阻;最后,准备三牲祭品,祭祀山神。

    这能管用吗有人质疑道。

    不信我,难道也不信这位山灵大人吗青松指向小竹。

    在生存压力和小竹的神异表现下,村民们最终达成一致。第二天黎明,全村男女老少带着树苗、工具和祭品,跟着青松和小竹上了山。

    接下来的七天,是这座山数百年来最热闹的日子。村民们分成三队:一队由青松带领,在干旱最严重的地方种植耐旱的松柏;一队跟着老村长,清理各处溪流中的淤泥碎石;最后一队妇女儿童则负责照料祭品和后勤。

    小竹穿梭于三队之间,时而指导植树位置,时而暗中施法帮助清理河道。她的脸色一天比一天苍白,但眼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第七天傍晚,当最后一场祭祀仪式完成时,小竹站在山顶,双手结印,口中念诵着古老的山灵咒语。村民们屏息凝视,只见她周身泛起柔和的绿光,那光芒如涟漪般扩散开来,覆盖了整个山头。

    快看!一个孩子突然指着天空喊道。

    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不知何时飘来了几朵乌云。起初只是零星几片,渐渐地越聚越多,最终遮蔽了整个天空。

    要下雨了!要下雨了!村民们欢呼雀跃。

    小竹却在这时身子一晃,险些跌倒。青松一个箭步冲上前扶住她,触手只觉她轻得如同落叶,体温低得吓人。

    小竹!你怎么了青松焦急地问。

    灵力...耗尽了...小竹气若游丝,不过...值得...

    就在这时,第一滴雨水落在了青松脸上,冰凉沁人。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干渴的土地贪婪地吸收着这天上来的甘霖。村民们在大雨中欢呼、跳跃,甚至有人跪地痛哭。

    青松却无心庆祝,他抱起小竹,冒雨向山腰一处洞穴跑去。那里是他平日砍柴时避雨的地方,干燥温暖。

    洞中,青松小心翼翼地将小竹放在干草铺成的简易床铺上。借着闪电的光芒,他惊恐地发现小竹的身体正在变得透明。

    不...不要...青松声音颤抖,坚持住,小竹!雨已经下了,旱魃一定会被赶走的!

    小竹虚弱地笑了笑:青松...我恐怕...要沉睡了...

    什么意思

    山灵不会真正死亡...小竹艰难地解释,但灵力耗尽时...会回归山体...陷入沉睡...

    青松紧紧握住她的手:要多久怎样才能让你醒来

    也许...十年...也许...百年...小竹的声音越来越轻,除非...

    除非什么青松急切地问。

    除非...有人愿意...分一半寿命...给我...小竹说完这句话,眼中的光芒彻底暗淡,身体化作点点荧光,消散在空气中,只剩下一根竹枝落在干草上。

    青松跪在原地,泪水模糊了视线。他拾起那根竹枝,发现它比之前更加枯萎,几乎看不出原本的形态。

    洞外,暴雨如注,仿佛要洗净世间一切苦难。

    雨下了整整三天三夜。当云开雾散时,村民们发现不仅井水满了,连干涸多年的老河道都有了水流。田里的庄稼虽然损失大半,但补种还来得及。更重要的是,那场雨后,再没人见过山谷中的红雾和那个可怕的身影。

    青松却像变了个人。他依旧每日上山,但不是为了砍柴,而是照料那些新栽的树苗,清理山涧溪流。他随身携带着那根竹枝,每到一处都会轻声诉说当日见闻,仿佛小竹能听见一般。

    一个月过去,村里渐渐恢复了生机。青松的行为起初引来不少议论,但见他确实在认真做事,大家也就由他去了。甚至有孩子开始跟着他上山,听他讲山灵小竹的故事。

    这天黄昏,青松像往常一样来到当初遇见小竹的地方。紫竹林再未出现,但他总觉得这里还残留着小竹的气息。

    小竹,他对着空荡荡的山林说,今天村里修好了水车,孩子们可高兴了。李婶家的母猪下了一窝崽,有十一只呢...说着说着,声音哽咽起来,你...能听见吗

    没有回应,只有风吹过松枝的沙沙声。

    青松长叹一声,从怀中取出那根竹枝。一个月来,他每天都会用山泉水滴在竹枝上,希望它能恢复生机,却始终不见效果。

    你说过,除非有人愿意分一半寿命给你...青松突然下定决心,我愿意!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在掌心划了一道口子,让鲜血滴在竹枝上:我石青松自愿分一半寿命给小竹,天地为证!

    鲜血接触到竹枝的瞬间,一道绿光冲天而起,照亮了半个山头。青松被强光刺得闭上了眼,等再睁开时,面前的景象让他屏住了呼吸——

    那根竹枝悬浮在空中,迅速生长出根须和嫩芽,转眼间变成了一株小小的紫竹。更神奇的是,竹竿上渐渐浮现出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越来越清晰,最终化作了小竹的模样。

    傻樵夫...小竹的声音轻柔如风,你真的愿意为我折寿

    青松喜极而泣:你回来了!别说一半寿命,全部给你都行!

    小竹飘然落地,身体比之前更加凝实,几乎与常人无异。她伸手轻抚青松的脸庞,指尖温暖有力:你的心意感动了山神,我不需要你的寿命了。

    那你怎么...

    村民们的虔诚祭祀和你的日夜守护,为山中注入了新的灵气。小竹微笑道,更重要的是,你教会了我一件事——人与自然,本就该相互成全。

    青松紧紧抱住她,生怕一松手她就会消失:不要再离开我了。

    小竹靠在他胸前,聆听着他有力的心跳:不离开了。山灵一旦化形为人,就再也回不去了。

    青松惊讶地松开她:你...你现在是人了

    小竹点点头,眼中闪着泪光:三百年来,我一直是山的守护者,看着人类上山砍柴、采药、打猎,却从未真正理解过他们。直到遇见你,一个懂得取之有度的樵夫,一个愿意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傻瓜...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远处传来村民们呼唤青松的声音,隐约能听见庆功宴山神保佑等字眼。

    小竹握住青松的手:走吧,你的乡亲们在等你。

    我们的乡亲。青松纠正道,牵着她向山下走去。

    一年后的春天,村里多了位医术高超的女郎中,据说来自深山,擅长用草药治病。她和樵夫石青松成了亲,两人在村边开了间小小的药铺,兼卖柴火。每逢干旱季节,郎中总会带着村民们上山植树;而每有猎人想过度捕猎,青松就会讲述山灵的故事,劝他们适可而止。

    村里的孩子们最喜欢听青松夫妇讲那个关于旱灾、勇气和牺牲的故事。故事的结尾,青松总会摸着一个小男孩的头说:记住,人对山好,山才会对人好。

    而每当夜深人静时,小竹会拉着青松来到后院,那里有一株她亲手栽下的紫竹。月光下,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樵夫与山灵的,永恒的传说。

    ---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