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章

    第1章

    叮——检测到宿主学习状态,学霸养成系统正式激活。

    方远航猛地抬起头,教室里正在上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写着复杂的导数公式。他环顾四周,同桌还在埋头记笔记,没人注意到刚才那个声音。

    我是不是压力太大出现幻听了他暗想。

    距离高考还有三个月,作为理科重点班的垫底生,方远航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父母指望他考上211大学,但他的成绩连二本都悬。

    宿主当前状态:数学基础D级,物理基础D+级,化学基础C-级。建议立即开始第一项任务。

    声音又来了!这次方远航确定不是幻听。

    任务一:完成今日数学练习册第三章全部习题,奖励:数学思维能力+1,专注力+1。

    一个半透明的面板出现在他眼前,上面显示着任务内容。方远航偷偷看了看周围,确认只有自己能看到这个界面。

    这是什么情况他心中疑惑,但看到系统提示的奖励,还是决定试试。

    数学一直是他的弱项,每次考试都在及格边缘徘徊。如果真的能提升数学思维,那就太好了。

    下课铃响起,方远航立刻拿出练习册。第三章是关于导数的应用,平时看这些题目就头疼,但现在他竟然有种想要挑战的冲动。

    方远航,你今天怎么这么积极同桌李明轩疑惑地看着他。

    没什么,就是想提高一下成绩。方远航敷衍道。

    他翻开练习册,第一题是求函数的单调性。平时这种题目他至少要看三遍才能理解,但今天却莫名其妙地有了思路。

    设f(x)=x-3x+2...

    方远航开始认真计算,笔在纸上快速移动。奇怪的是,那些曾经让他困惑的公式现在变得清晰起来。

    系统检测到宿主专注度提升,当前进度20%。

    又是那个声音!方远航更加确信这不是自己的想象。他继续埋头做题,周围的嘈杂声似乎都消失了,整个世界只剩下数学公式和计算过程。

    一个小时后,他竟然做完了第三章的前十道题,而且每一题都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宿主完成阶段性目标,获得临时奖励:计算速度+1。

    方远航感觉大脑变得更加清晰,看第十一题时,解题步骤几乎是自动浮现在脑海中。

    这个系统是真的!他压抑着内心的激动。

    如果能够通过做题获得能力提升,那么在剩下的三个月里,他或许真的能创造奇迹。

    班主任张老师走进教室,看到方远航在认真做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平时这个时间,方远航要么在发呆,要么趴在桌子上睡觉。

    远航,最近学习状态不错啊。张老师走到他身边。

    老师,我想努力一下。方远航抬起头。

    很好,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张老师点点头,继续巡视其他同学。

    方远航低头继续做题,心中暗想:既然有了这个系统,我一定要抓住机会。

    任务进度:1520,预计完成时间:2小时。当前奖励累积:数学思维+1,专注力+1,计算速度+1。

    系统的提示让他更有动力。他加快了做题速度,每完成一道题都能感觉到微妙的变化——思维变得更加敏捷,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第十八题,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导数应用题...

    方远航看着题目,以前遇到这种题型他会直接跳过,但现在却有了挑战的欲望。他仔细分析题目,画出函数图像,一步步推导。

    原来是这样!当他写出最后的答案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叮——任务一完成度90%,即将解锁隐藏奖励。

    隐藏奖励方远航眼前一亮,更加专注地做最后两道题。

    当他写下最后一个答案时,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

    任务一完成!获得奖励:数学思维+1,专注力+1,计算速度+1。额外奖励:数学直觉+1。

    检测到宿主首次完美完成任务,解锁新功能:学习状态监控。

    一个新的界面出现,显示着他各科目的实时状态:

    数学:D+

    →

    C-

    物理:D+

    化学:C-

    语文:C+

    英语:C

    虽然只是微小的提升,但方远航能清晰地感受到变化。看数学题时不再那么吃力,计算错误也明显减少了。

    这真的有用!他握紧拳头,心中燃起了斗志。

    班里的其他同学都在为高考焦虑,有人甚至开始放弃,但方远航却看到了希望。

    系统,还有其他任务吗他在心中询问。

    任务二已开放:完成今日物理习题册第五章机械能部分,奖励:物理理解力+1,逻辑思维+1。

    任务三已开放:背诵英语单词100个,奖励:记忆力+1,语言天赋+1。

    看着这些任务,方远航感觉前所未有的充实。以前的他总是拖延,现在却迫不及待想要完成所有任务。

    下午的物理课,老师讲解动能定理时,方远航发现自己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那些复杂的公式推导不再像天书一样难懂。

    看来这个系统真的能改变我的学习能力。他暗自欣喜。

    放学后,别的同学都急着回家,方远航却主动留在教室里继续学习。他要把今天的所有任务都完成。

    方远航,你今天怎么这么用功同桌李明轩收拾书包时问道。

    突然开窍了吧。方远航笑着回答。

    确实是开窍了,只不过是系统帮助他开窍的。

    夜幕降临,教室里只剩下方远航一人。他在台灯下继续做着物理题,每完成一道题,系统都会给出相应的进度提示。

    距离高考还有90天,我要充分利用这个系统。他看着窗外的星空,心中充满了期待。

    从今天开始,他的人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2章

    第二天一早,方远航就被系统的提示音叫醒。

    新一日学习计划已生成,今日目标:完成数学、物理、化学各一套模拟题。

    他揉揉眼睛,看着浮现在眼前的任务界面。昨天晚上完成了所有任务后,他明显感觉到大脑变得更加清晰。

    妈,早餐我就不吃了,去学校早读。方远航匆匆洗漱完毕。

    这孩子,平时都要叫好几遍才起床,今天怎么这么积极母亲王丽华有些疑惑。

    到了学校,方远航直奔教室。早读还没开始,教室里只有几个学霸在复习。

    方远航你今天来这么早班长苏雨涵惊讶地看着他。

    想多学一会儿。方远航坐到位置上,拿出数学模拟卷。

    苏雨涵是班里的第一名,各科成绩都接近满分。平时她很少主动和方远航说话,毕竟两人的成绩差距太大。

    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苏雨涵主动提出。

    谢谢,我先自己试试。方远航礼貌地回答。

    他开始做模拟题,第一道选择题是关于函数的性质。昨天的系统奖励让他的数学思维提升了,看这道题时思路比以前清晰多了。

    选C。他很快确定了答案。

    接下来的几道题,他都能比较流畅地解答。虽然还不是最快的,但相比以前已经有了明显进步。

    系统检测到宿主状态良好,当前做题正确率78%,较昨日提升23%。

    78%的正确率!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方远航的数学成绩一直在50分左右徘徊,能达到78%的正确率意味着至少能考90分以上。

    早读铃声响起,数学老师徐建国走进教室。

    今天我们来讲讲昨天模拟考试的情况。徐老师拿着一叠试卷。

    方远航心中一紧,昨天的模拟考试他只考了52分,在班里倒数第三。

    这次考试整体成绩不太理想,满分150分,班级平均分只有98分。徐老师皱着眉头。

    最高分是苏雨涵同学的142分,最低分...徐老师的目光扫向方远航,方远航,52分。

    教室里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声,方远航感到脸上发热。

    方远航,你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徐老师说道。

    下课后,方远航忐忑不安地来到数学办公室。

    远航,你的成绩一直不太好,距离高考只有三个月了,你有什么打算徐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老师,我想努力提高成绩。方远航诚恳地回答。

    光有想法是不够的,要有实际行动。徐老师拿出一本练习册,这是我给你准备的基础训练,从最简单的开始。

    谢谢老师。方远航接过练习册。

    回到教室,他立刻开始做练习册上的题目。有了系统的帮助,这些基础题对他来说确实变得简单了。

    任务完成度更新:基础数学训练进度40%。

    系统的提示让他更有信心。他加快了做题速度,争取在今天内完成更多任务。

    中午休息时间,别的同学都去食堂吃饭,方远航却留在教室里继续学习。

    方远航,你不去吃饭吗同桌李明轩问道。

    我带了面包,在教室里吃就行。方远航头也不抬地继续做题。

    你最近怎么这么用功以前课间你都在睡觉的。李明轩好奇地问。

    可能是突然想通了吧。方远航笑了笑。

    确实是想通了,有了系统的帮助,他第一次感觉到学习是有希望的。

    下午的物理课,老师讲解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方远航最头疼的内容,各种公式和定理总是记不住。

    但今天他发现,老师讲的内容似乎变得好理解了。那些复杂的电磁现象在他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图像。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于...

    方远航认真听讲,还主动记起了笔记。

    咦,方远航今天怎么这么认真物理老师赵明发现了他的变化。

    方远航,你来回答一下这道题。赵老师指着黑板上的题目。

    以前被点名回答问题,方远航总是紧张得说不出话。但今天他竟然有了答题的冲动。

    老师,这道题应该先分析磁通量的变化,然后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方远航站起来,条理清晰地回答着。教室里一片安静,同学们都惊讶地看着他。

    很好,回答得很准确。赵老师满意地点点头。

    方远航坐下后,心中涌起一阵成就感。这是他第一次在物理课上正确回答问题。

    系统检测到宿主自信心提升,物理理解力+1。

    果然,系统又给了奖励。方远航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放学后,他继续留在教室里学习。今天的任务比昨天更多,但他有信心全部完成。

    方远航,你真的变了很多。班长苏雨涵走到他面前。

    谢谢。方远航抬起头,发现苏雨涵正认真地看着他。

    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苏雨涵犹豫了一下。

    当然。

    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感觉你像变了一个人。苏雨涵好奇地问。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突然想要努力了。方远航不能说出系统的秘密。

    那就好,我支持你。苏雨涵微笑着说。

    看着苏雨涵离开的背影,方远航心中暖暖的。以前班里的优等生从来不会主动关心他,现在却有人开始注意到他的变化。

    夜深了,教室里只剩下方远航一人。他在台灯下继续做着化学题,每完成一道题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今日任务完成度:85%,累计获得:数学思维+2,物理理解力+2,化学推理能力+1,记忆力+1。

    看着系统的统计数据,方远航满意地伸了个懒腰。短短两天时间,他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变化。

    如果保持这个进度,三个月后的高考...他开始期待起来。

    走出教室时,方远航回头看了一眼。这个曾经让他感到压抑的地方,现在却成了他逆袭的起点。

    第3章

    周五的数学测验让整个班级都陷入了震惊。

    方远航,89分。徐老师宣布成绩时,声音里带着不敢置信。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转头看向方远航。上次考试他还是52分,这次竟然考了89分,提升了37分!

    老师,你是不是看错了李明轩小声问道。

    我已经检查过三遍了,确实是89分。徐老师拿着试卷,而且大部分题目的解题步骤都很规范。

    方远航自己也有些不敢相信。虽然系统一直在提升他的能力,但如此明显的进步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

    方远航,你下课后来一趟我的办公室。徐老师说道。

    下课后,方远航忐忑不安地来到数学办公室。他担心老师会怀疑他作弊。

    远航,这次考试你的进步很大。徐老师仔细看着他的试卷,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吗

    我最近在认真做您给我的练习册,还自己买了一些资料。方远航如实回答。

    确实如此,除了系统奖励的能力提升,他这几天确实比以前努力了很多。

    很好,看来你真的在努力。徐老师点点头,不过89分只是一个开始,想要考上好大学还需要更大的提升。

    我会继续努力的。方远航坚定地说。

    回到教室,班里的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

    方远航,你是不是偷偷请家教了有同学问道。

    没有,就是自己多做了些题。方远航简单回答。

    但他心里清楚,真正的原因是系统的帮助。这几天每天完成任务后,他的各项能力都在稳步提升。

    当前状态:数学C+,物理C,化学C+,整体水平较一周前提升45%。

    系统的数据让他更有信心。按照这个进度发展下去,他有希望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下午的物理课,老师发下了上次的测试卷。

    方远航,74分。物理老师赵明念到他的成绩时也很惊讶。

    74分!这是方远航物理考试的历史最高分。以前他的物理成绩从来没有超过60分。

    看来我们班出现了一匹黑马。赵老师笑着说。

    班长苏雨涵转过头看着方远航,眼中露出了钦佩的神色。

    你最近的进步真的很大。苏雨涵主动说道。

    谢谢,我还要继续努力。方远航谦虚地回答。

    放学后,方远航正准备留下来继续学习,班主任张老师走进了教室。

    方远航,你跟我来一趟。张老师说道。

    来到办公室,张老师拿出一份成绩单。

    这是你最近几次考试的成绩变化图。张老师指着表格,数学从52分到89分,物理从45分到74分,化学从58分到81分。

    方远航看着这些数据,自己都觉得有些不真实。

    老师,我确实在努力学习。他解释道。

    我知道你在努力,但是这种进步幅度确实有些异常。张老师严肃地看着他,你有什么特殊的学习方法吗

    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就是多做题,多思考。方远航不敢说出系统的秘密。

    张老师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不管怎样,你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我希望你能保持下去,争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我会的,老师。方远航点头承诺。

    走出办公室,方远航长出了一口气。看来他的进步已经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以后要更加小心,不能让人怀疑系统的存在。

    回到教室,他发现桌子上放着一张纸条。

    方远航,能教教我物理吗我有几道题不会。——苏雨涵

    苏雨涵主动向他请教问题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她是班里的第一名,而他是倒数几名。

    当然可以。方远航在纸条下面写道。

    晚自习时,苏雨涵拿着几道物理题来到他的座位旁。

    这几道关于电路的题目我总是搞不清楚。苏雨涵指着题目说。

    方远航仔细看了看题目,发现这些确实是比较复杂的电路分析题。但有了系统提升的物理理解力,他能够清晰地分析出解题思路。

    这道题要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根据欧姆定律...方远航耐心地解释着。

    苏雨涵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

    原来是这样!你解释得比老师还清楚。苏雨涵惊喜地说。

    没有,是你本来就很聪明。方远航谦虚地回答。

    你最近真的变化很大,我都有些佩服你了。苏雨涵真诚地说。

    听到班里第一名的夸奖,方远航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系统检测到宿主社交能力提升,解锁新技能:学习指导能力+1。

    又有新技能解锁了!方远航惊喜地发现,系统不仅能提升他的学习能力,还能开发其他潜能。

    晚自习结束后,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苏雨涵收拾好书包,对方远航说:

    谢谢你今天的指导,明天我还有几道数学题想请教你。

    没问题。方远航愉快地答应了。

    看着苏雨涵离开的背影,方远航感觉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以前他在班里几乎没有存在感,现在却开始受到同学们的关注。

    继续今天的任务吧。他打开练习册,开始做化学题。

    每完成一道题,系统都会给出相应的奖励。这种看得见的进步让他充满动力。

    夜深了,方远航依然在台灯下学习。他要充分利用系统的帮助,在剩下的时间里创造更大的奇迹。

    今日任务完成度:92%,累计能力提升:数学思维+3,物理理解力+3,化学推理能力+2,学习指导能力+1。

    看着这些数据,方远航满意地合上了课本。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又有新的挑战等着他。

    第4章

    data-faype=pay_tag>

    周一早晨,方远航刚走进教室就被一群同学围住了。

    方远航,听说你上周的数学和物理都考了80多分

    真的假的你以前不是倒数几名吗

    能教教我们怎么学习吗

    面对同学们的热情,方远航有些不知所措。一周前他还是班里的透明人,现在却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多做题而已。他谦虚地回答。

    方远航,你过来一下。班主任张老师在教室门口招手。

    跟着张老师来到办公室,方远航看到几位任课老师都在。

    远航,经过几位老师的商量,我们决定给你一个机会。张老师说道。

    什么机会方远航疑惑地问。

    下个月有一次全市联考,我们想让你参加重点班的考试。数学老师徐建国说。

    重点班考试方远航有些惊讶。

    重点班是学校里成绩最好的班级,能进入重点班意味着有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更大的升学希望。

    你最近的进步有目共睹,我们觉得你有潜力。物理老师赵明鼓励道。

    但是重点班的竞争很激烈,你要有心理准备。化学老师提醒道。

    方远航考虑了一下,说道:我愿意试试。

    很好,那你要更加努力了。重点班的标准比普通班高很多。张老师拍拍他的肩膀。

    回到教室,方远航心情复杂。进入重点班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却有了这个机会。

    系统,重点班考试需要达到什么水平他在心中询问。

    根据数据分析,重点班录取标准:数学130+,物理85+,化学90+,总分需要达到各科平均85分以上。

    130分的数学!方远航倒吸一口凉气。他现在的数学成绩虽然有了很大提升,但离130分还有很大差距。

    宿主当前能力评估:数学预期分数95-105,物理预期分数75-85,化学预期分数80-90。距离重点班标准尚有差距。

    建议开启强化训练模式,可大幅提升学习效率。

    强化训练模式方远航好奇地问。

    强化模式将大幅增加任务难度和奖励,但对宿主的身体和精神都是极大考验。是否开启

    方远航考虑了一下。虽然强化模式听起来很辛苦,但为了进入重点班,他愿意承受更大的挑战。

    开启强化模式。

    强化训练模式已激活。今日任务:完成高难度数学综合训练100题,物理计算题50题,化学实验分析题30题。完成后将获得大幅能力提升。

    看着这些任务量,方远航感到压力很大。平时他一天最多做30-40道题,现在要做180道题!

    但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下去。

    午休时间,别的同学都在休息,方远航却在埋头做题。

    方远航,你不休息吗同桌李明轩关心地问。

    我想多做一些题。方远航头也不抬地继续计算。

    下午的课程他几乎没有认真听,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完成系统任务上。老师讲课时他在做题,课间休息时他还在做题。

    方远航,你最近是不是太拼了苏雨涵担心地看着他。

    没事,我就是想提高成绩。方远航勉强笑了笑。

    但其实他已经感到有些疲惫了。强化模式的任务量确实超出了他的承受极限。

    强化训练进度:45%,宿主状态监控:轻度疲劳,建议适当休息。

    系统的提醒让方远航意识到不能过度透支身体。他决定调整节奏,保证在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内完成训练。

    放学后,教室里只剩下几个人在自习。方远航继续做着题目,每完成一道都能感觉到微妙的能力提升。

    第78题,这是一道关于三角函数的综合题...

    他仔细分析着题目,运用最近学到的解题技巧。虽然题目很难,但他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思维在逐渐适应这种高强度的训练。

    晚上九点,方远航终于完成了所有任务。

    强化训练第一天完成!获得奖励:数学思维+3,物理理解力+2,化学推理能力+2,抗压能力+1,专注力+2。

    宿主能力显著提升,当前水平:数学B-,物理C+,化学B-。

    B-水平的数学!这意味着他的数学成绩能够稳定在110分左右,距离重点班的要求又近了一步。

    走出学校时,方远航感到身心俱疲,但内心却充满了成就感。虽然今天的训练很辛苦,但效果确实显著。

    如果能坚持一个月的强化训练,进入重点班不是梦想。他暗暗给自己打气。

    回到家中,母亲王丽华看到他疲惫的样子,关心地问:儿子,是不是学习太累了

    没事,妈。我想考个好大学。方远航笑着回答。

    别太拼命,身体最重要。母亲心疼地说。

    我知道分寸的。方远航点点头。

    躺在床上,他回想着今天的经历。从一个成绩垫底的学生到现在有机会进入重点班,这种变化在一个月前是不敢想象的。

    系统,明天的强化训练任务是什么

    明日任务:数学压轴题专项训练80题,物理实验题40题,化学方程式配平训练50题。难度将进一步提升。

    听到明天的任务,方远航深吸一口气。强化训练模式确实不轻松,但为了改变命运,他愿意承受这一切。

    来吧,我准备好了。他在心中默念,然后缓缓睡去。

    第5章

    强化训练的第三周,方远航感觉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高强度的学习节奏。

    今日模拟测试结果:数学118分,物理89分,化学94分。

    看着系统显示的预测分数,方远航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这些分数已经达到了重点班的录取标准!

    宿主能力评估更新:数学A-,物理B+,化学A-。综合水平已达到重点班要求。

    就在这时,班主任张老师走进教室。

    同学们,下周就是全市联考了。这次考试不仅是对大家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重点班选拔的重要依据。

    张老师的目光扫过全班,最后停在方远航身上。

    方远航,你准备得怎么样

    老师,我会全力以赴的。方远航坚定地回答。

    很好,我期待你的表现。张老师点点头。

    下课后,苏雨涵走到方远航面前。

    听说你要参加重点班考试她好奇地问。

    是的,想试试看。方远航点头。

    那我们就是竞争对手了。苏雨涵笑着说,我也要参加重点班的选拔。

    方远航有些意外。苏雨涵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她参加重点班考试是理所当然的。

    你最近的进步真的很大,我都有些紧张了。苏雨涵坦诚地说。

    你的基础比我好,不用担心。方远航谦虚地回答。

    那我们一起加油吧。苏雨涵伸出手。

    一起加油。方远航和她击掌。

    接下来的几天,方远航更加专注于复习。系统继续为他安排各种高难度的训练任务,他的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最终冲刺阶段已开启,所有任务奖励翻倍。今日任务:完成三套完整的模拟试卷。

    三套完整的试卷!这意味着要在一天内完成9个小时的考试内容。但方远航已经习惯了这种高强度训练。

    考试前一天,他做了最后的能力检测。

    当前状态:数学A,物理A-,化学A。预计考试成绩:数学125-135,物理90-95,化学95-100。

    这个预测让方远航信心大增。按照这个水平,他不仅能够进入重点班,还有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考试当天,方远航早早来到考场。重点班的考试在学校最好的教室进行,参加考试的都是各班的尖子生。

    方远航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他转头一看,是隔壁班的学霸王浩然。

    你也来参加重点班考试王浩然有些惊讶。

    王浩然是年级前十的学生,看到方远航出现在这里确实会感到意外。

    是的,想试试看。方远航平静地回答。

    那就一起努力吧。王浩然点点头。

    考试铃声响起,方远航拿到数学试卷。

    第一题是一道选择题,关于复数的运算。以前他看到这种题目就头疼,但现在却能迅速找到解题思路。

    选B。他很快确定了答案。

    接下来的几道题,他都能够流畅地解答。系统训练带来的能力提升在考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15题,这是一道导数的应用题...

    这是一道压轴题,涉及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问题。方远航仔细分析题目,运用学到的解题方法。

    经过一番计算,他写出了完整的解答过程。

    系统检测:当前答题正确率93%,时间掌控良好。

    93%的正确率!这意味着他的数学成绩很可能超过130分。

    数学考试结束后,方远航感觉良好。接下来是物理考试。

    物理试卷的难度比平时的模拟题更高,但方远航已经通过系统的强化训练做好了充分准备。

    第一题,关于静力学平衡的问题...

    他快速画出受力分析图,运用平衡条件求解。这种题型他已经练习过无数遍,解答起来得心应手。

    最后的化学考试,方远航同样表现出色。有机化学的复杂反应机理,无机化学的离子方程式,他都能够准确掌握。

    三科考试全部完成,系统评估:数学131分,物理91分,化学97分,总体表现优异。

    看到这个预测分数,方远航长出了一口气。这些成绩不仅达到了重点班的标准,还超出了他的预期。

    走出考场时,苏雨涵迎了上来。

    考得怎么样她关心地问。

    感觉还可以。方远航谦虚地回答。

    我觉得化学的最后一道题特别难。苏雨涵皱着眉头。

    那道关于有机合成的题吗确实不简单。方远航点头。

    两人一边讨论着试题,一边走出考场。虽然是竞争对手,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一周后,考试成绩公布了。

    方远航,数学132分,物理92分,化学98分,总分322分,全市排名第25名。

    张老师宣布成绩时,整个班级都安静了。全市排名第25名!这是他们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好成绩。

    恭喜你,方远航。你已经成功进入重点班。张老师笑着说。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为方远航的成功感到高兴。

    苏雨涵,数学135分,物理94分,化学100分,总分329分,全市排名第18名。

    苏雨涵也成功进入了重点班,而且排名比方远航还要高。

    考试结束后,方远航对系统说:谢谢你,没有你的帮助,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宿主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系统只是提供了辅助。接下来的重点班学习将面临更大挑战,请做好准备。

    方远航点点头。进入重点班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有信心,有了系统的帮助,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6章

    进入重点班的第一天,方远航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新的教室里坐着全校最优秀的学生,每个人都散发着强烈的学霸气息。讲台上的老师也是学校最资深的,讲课速度比普通班快了一倍。

    欢迎新同学方远航和苏雨涵。班主任李华介绍道,希望你们能够尽快适应重点班的学习节奏。

    方远航环顾四周,发现同学们都在埋头学习,连下课时间都在讨论学术问题。

    这里的竞争确实激烈。他暗想。

    坐在他前面的是年级第一名陈晨,身边是数学天才赵明轩。这些人都是各自原班级的佼佼者,现在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氛围。

    方远航,听说你是从普通班考进来的前桌的陈晨转过身来。

    是的。方远航点头。

    不简单,从普通班考到重点班,你一定很努力。陈晨微笑着说。

    还好,就是多做了些题。方远航谦虚地回答。

    第一节数学课,老师直接讲解高考压轴题的解法。复杂的几何证明和函数分析让方远航头昏脑涨。

    系统,这里的教学难度比我预期的要高。

    检测到学习环境变化,建议开启适应性训练模式。该模式将根据新环境调整训练内容。

    开启适应性训练。

    适应性训练已激活。今日任务:完成重点班标准的综合练习,熟悉新的学习节奏。

    下课后,苏雨涵走到方远航面前。

    感觉怎么样她小声问道。

    压力很大,但是很有挑战性。方远航如实回答。

    我也是,这里的同学都太厉害了。苏雨涵环顾四周。

    确实如此,重点班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强项。有人数学满分,有人物理竞赛获奖,还有人化学实验技能超群。

    但我们也不差,能考进来就证明了实力。方远航鼓励道。

    午休时间,方远航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在自习,很少有人真正休息。

    在这里,每分每秒都很宝贵。他开始理解重点班的学习文化。

    下午的物理课,老师讲解的是大学预科内容。关于电磁场的复杂计算让很多学生都皱起了眉头。

    这道题涉及到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应用...老师在黑板上写着复杂的公式。

    方远航努力跟上老师的思路,但还是感到有些吃力。

    系统检测到学习难度超出当前水平,建议开启突破模式。

    突破模式

    突破模式将大幅提升学习能力,但需要消耗大量精神力。是否开启

    方远航考虑了一下。既然来到了重点班,就要全力以赴。

    开启突破模式。

    瞬间,方远航感觉大脑变得异常清晰。老师讲解的内容在他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逻辑链条。

    原来是这样!他突然理解了电磁场方程的物理含义。

    课后,物理老师点名让几个学生回答问题。

    方远航,你来解释一下电磁感应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需要深厚的物理功底才能回答好。

    老师,电磁感应原理广泛应用在发电机、变压器、电磁炉等设备中。以发电机为例,通过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方远航详细地阐述着自己的理解,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很好,回答得非常全面。物理老师满意地点点头。

    同学们都投来了赞赏的目光,连陈晨都对他刮目相看。

    突破模式效果显著,物理理解力+5,逻辑思维能力+3。

    系统的奖励让方远航更有信心。看来突破模式确实能够帮助他快速适应重点班的学习强度。

    晚自习时间,重点班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每个人都在专注地做题,整个教室只有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

    方远航打开自己的练习册,开始完成今天的系统任务。适应性训练的内容比以前更加具有针对性,每道题都指向重点班的学习要求。

    第一题,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

    这是大学数学的内容,但在重点班已经开始提前学习。方远航运用刚刚提升的数学思维能力,逐步推导出答案。

    第二题,电路的复阻抗分析...

    物理题目的难度也明显提升,涉及到复数运算和电路理论。但在突破模式的帮助下,他能够清晰地理解解题思路。

    两个小时后,方远航完成了所有任务。

    适应性训练第一天完成,能力提升:数学思维+2,物理理解力+2,化学推理+1,学习适应性+3。

    宿主已初步适应重点班环境,建议继续保持当前训练强度。

    看着系统的反馈,方远航满意地点点头。虽然重点班的压力很大,但他正在逐步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学习环境。

    走出教室时,苏雨涵等在门口。

    今天感觉怎么样她关心地问。

    还可以,正在适应中。方远航回答。

    我觉得这里的学习氛围真的很好,每个人都很努力。苏雨涵感慨道。

    是的,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激发学习动力。方远航深有同感。

    回家的路上,方远航回想着今天的经历。重点班的学习确实更加严格和高效,但也给了他更大的成长空间。

    系统,重点班的学习目标应该如何设定

    建议设定阶段性目标:一个月内稳定在班级前十名,三个月内进入班级前五名,高考目标985重点大学。

    985重点大学!这是方远航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目标,现在却成了可能实现的梦想。

    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他暗暗发誓。

    进入重点班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方远航有信心,有了系统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他一定能够在这里站稳脚跟,最终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

    第7章

    重点班的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了,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方远航,总分685分,班级排名第四。

    当班主任李华宣布这个成绩时,整个教室都安静了。一个月前还在普通班垫底的学生,现在竟然考进了重点班前五名。

    苏雨涵,总分692分,班级排名第二。

    苏雨涵的成绩依然优异,但她更关心的是方远航的惊人进步。

    第一名是陈晨,695分。李华继续宣布,这次考试整体成绩都很优秀,希望大家继续保持。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到方远航面前。

    方远航,你是怎么做到的一个月时间进步这么大

    能分享一下学习方法吗

    你真的是从普通班来的吗

    面对同学们的好奇,方远航只能简单回应:就是多做题,多思考。

    他不能说出系统的秘密,但内心对系统充满了感激。

    当前能力评估:数学A+,物理A,化学A+。宿主已稳定在重点班前列水平。

    A+的数学和化学水平!这意味着他在这两个科目上已经达到了竞赛水平。

    方远航,你留一下。班主任李华叫住了他。

    来到办公室,李华拿出一份资料。

    这是全省数学竞赛的报名表,我觉得你有实力参加。

    数学竞赛方远航有些意外。

    老师,我觉得自己还不够水平...

    你的数学成绩已经达到了149分,这在全省都是顶尖水平。李华打断了他的话,而且竞赛经验对高考也有帮助。

    方远航仔细考虑了一下。参加竞赛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既能检验自己的实力,也能获得更多经验。

    好的,我愿意试试。

    很好,竞赛训练从下周开始,每天晚上会有专门的辅导。李华笑着说。

    走出办公室,方远航遇到了苏雨涵。

    听说你要参加数学竞赛她问道。

    是的,老师推荐的。方远航点头。

    太厉害了,我也想参加,但老师说我的数学还差一点。苏雨涵有些羡慕。

    你的综合成绩比我好,不用担心。方远航安慰道。

    竞赛训练开始了,每天晚上的两个小时都在做高难度的数学题。参加训练的只有五个人,都是学校最顶尖的数学天才。

    今天我们来学习数论的基本方法。数学竞赛教练张教授在黑板上写着复杂的公式。

    这些内容比高考数学难了好几个层次,涉及到大学数学的知识点。

    系统,这种难度的题目我能应付吗

    检测到高难度学习内容,建议开启天才模式。该模式将大幅提升逻辑思维和数学直觉。

    开启天才模式。

    瞬间,方远航感觉大脑的运转速度提升了几倍。那些复杂的数学概念在他眼中变得清晰起来。

    第一题,证明无穷多个质数的存在性...

    这是著名的欧几里得定理,需要用到反证法和数论知识。方远航仔细思考着证明过程。

    假设只存在有限个质数p1,

    p2,

    ...,

    pn,考虑数字N

    =

    p1×p2×...×pn

    +

    1...

    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笔在纸上快速写着证明步骤。

    很好,方远航的证明思路很清晰。张教授满意地点头。

    其他几个参加训练的同学都是省重点中学的数学尖子,看到方远航的表现也很佩服。

    他真的只学了几个月吗这种数学直觉太强了。有人小声议论。

    训练结束后,方远航继续完成系统的日常任务。

    天才模式效果显著,数学思维+5,逻辑推理+4,直觉判断+3。

    这种大幅度的能力提升让他信心倍增。看来系统的天才模式确实能够帮助他应对竞赛级别的挑战。

    一个月后,省数学竞赛正式开始。

    考场设在省会城市的重点大学里,来自全省各地的数学天才齐聚一堂。

    方远航,加油!苏雨涵在考场外为他鼓劲。

    谢谢,我会全力以赴的。方远航点头。

    走进考场,方远航看到试卷上的题目,心中一惊。这些题目的难度比训练时的还要高,涉及到代数、几何、数论等多个领域。

    第一题,求解不定方程x

    +

    y

    =

    z在正整数范围内的解...

    这是著名的费马大定理的变形,需要深厚的数论功底。方远航运用学到的知识,开始仔细分析。

    天才模式自动激活,为宿主提供最佳解题状态。

    在系统的帮助下,方远航的思维变得异常敏锐。复杂的数学问题在他眼中变成了清晰的逻辑链条。

    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很快过去了,方远航感觉发挥得不错。

    一周后,竞赛成绩公布了。

    方远航,省一等奖,全省排名第12名。

    张教授激动地宣布结果,这是我们学校近五年来最好的成绩!

    省一等奖!这意味着方远航已经达到了全省顶尖的数学水平。

    恭喜你,方远航。苏雨涵真诚地祝贺。

    谢谢大家的支持。方远航谦虚地回答。

    但他心中清楚,这一切都离不开系统的帮助。从一个普通班的垫底学生到省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这种蜕变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

    宿主获得重大成就,解锁新功能:学科专精模式。可选择深入发展某一学科,获得更强的专业能力。

    新功能解锁了!方远航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他要继续努力,争取在最终的战场上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8章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整个重点班都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根据最近几次模拟考试的结果,我们班有三个同学有希望冲击清华北大。班主任李华在班会上宣布,陈晨、苏雨涵,还有方远航。

    听到自己的名字,方远航内心既激动又紧张。清华北大是全国最顶尖的学府,能够有机会冲击这样的目标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方远航的进步最为显著,数学竞赛获得省一等奖后,综合实力已经达到了顶尖水平。李华继续说道。

    下课后,陈晨主动走到方远航面前。

    兄弟,真的很佩服你。从普通班到现在,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谢谢,我们一起努力。方远航谦虚地回答。

    听说你想报清华的数学系陈晨问道。

    是的,我对数学比较有兴趣。方远航点头。

    其实这个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系统的影响。数学是他提升最快的科目,也是最有把握的专业方向。

    那我们可能要在考场上竞争了,我也想报清华。陈晨笑着说。

    公平竞争。方远航伸出手。

    两人握手,虽然是竞争对手,但彼此都充满了尊重。

    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异常紧张,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模拟题和背不完的知识点。

    系统,现在的能力水平能够应对高考吗方远航在心中询问。

    当前能力评估:数学A++,物理A+,化学A+,语文A-,英语A。预计高考总分:690-710分。

    690-710分!这个分数足以冲击任何一所顶尖大学了。

    但高考是一次性考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建议开启最终冲刺模式,确保万无一失。

    开

    启最终冲刺模式。

    最终冲刺模式已激活。该模式将提供考试心理调节、临场发挥优化、时间管理等全方位支持。

    方远航感觉整个人的状态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思维更加敏锐,连心态都变得异常平稳。

    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方远航考出了712分的好成绩,位列全校第一。

    方远航,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线。李华兴奋地说,只要高考正常发挥,你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6月7日,高考第一天。

    清晨,方远航早早起床,感觉精神状态极佳。系统的最终冲刺模式让他没有丝毫紧张感,反而充满了期待。

    儿子,早餐准备好了。母亲王丽华温柔地说。

    谢谢妈妈。方远航吃着精心准备的营养早餐。

    来到考场,方远航看到了熟悉的面孔。苏雨涵、陈晨都在同一个考点,大家互相鼓励着。

    方远航,加油!苏雨涵握拳为他打气。

    你们也是,我们一起努力。方远航笑着回应。

    进入考场,方远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深呼吸调整状态。

    系统,我准备好了。他在心中默念。

    最终冲刺模式全面激活,为宿主提供最佳考试状态。祝宿主高考顺利!

    8点30分,语文考试开始。

    方远航拿到试卷,快速浏览了一遍题目。作文题目是关于奋斗与梦想的话题,这正好契合了他最近几个月的经历。

    系统检测:题目难度适中,建议从个人经历入手,体现奋斗精神。

    方远航开始认真答题。理解、文言文翻译、现代文,每一道题都答得游刃有余。

    最后的作文,他以自己的学习经历为背景,写了一篇关于普通人如何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文章。虽然不能透露系统的秘密,但他用真实的情感描述了从学习困难到逐步进步的心路历程。

    语文考试结束后,方远航感觉发挥不错。

    下午的数学考试,是他最有把握的科目。

    选择题第一题,关于集合的运算...

    这些题目对现在的他来说都很简单,基本上看一眼就能确定答案。

    填空题第13题,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方远航快速计算着,笔在草稿纸上飞舞。

    最后的压轴题是一道关于解析几何的综合题,涉及椭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设椭圆方程为xa

    +

    yb

    =

    1,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

    这种题型他在竞赛训练中做过无数遍,解题思路非常清晰。

    经过一番计算,方远航写出了完整的解答过程,还检查了两遍确保没有计算错误。

    数学考试完成,预计得分:148-150分。

    系统的预测让方远航信心大增。数学接近满分的成绩为后面的考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天的理综考试,物理、化学、生物三门科目合在一起,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这是对综合能力的全面检验,也是最容易出现失误的科目。

    理综考试开始,建议按照化学、物理、生物的顺序答题,确保时间分配合理。

    方远航按照系统的建议,先从化学部分开始。

    第7题,关于化学平衡的计算...

    有机化学的推断题、无机化学的离子反应、物理化学的计算题,他都能够准确掌握。

    接下来的物理部分,涉及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多个领域。

    第20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这是一道典型的物理竞赛题,需要用到圆周运动和洛伦兹力的知识。方远航熟练地画出运动轨迹图,计算出粒子的运动参数。

    最后的生物部分,虽然不是他的强项,但经过系统的全面提升,也能够应对自如。

    理综考试完成,预计得分:285-290分。

    这个成绩已经是顶尖水平了,方远航对最后一科英语考试充满信心。

    英语考试相对轻松,听力、、写作都在他的掌控范围内。

    当最后一科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方远航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高考结束了。他在心中默念。

    恭喜宿主完成高考,系统评估总分:708分。该分数足以录取任何一所理想大学。

    708分!这个分数超出了方远航最乐观的预期。

    走出考场,他看到等候在外面的父母和同学们。

    感觉怎么样母亲关心地问。

    发挥得不错。方远航笑着回答。

    苏雨涵和陈晨也走了过来,大家交流着考试的感受。

    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尽力了。陈晨说道。

    是的,等成绩出来再说吧。苏雨涵点头。

    一个月后,高考成绩公布了。

    方远航考了709分,位列全省第三名,成功被清华大学数学系录取。

    苏雨涵考了698分,被北京大学录取。

    陈晨考了693分,同样被清华大学录取。

    当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方远航激动得热泪盈眶。从一个普通班的垫底学生到清华大学的新生,这种转变在几个月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系统,谢谢你。他在心中真诚地说道。

    宿主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系统只是提供了辅助。希望宿主在大学里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

    方远航点点头。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有信心,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克服。

    第9章

    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开学典礼上,方远航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数学系新生方远航。他站在讲台上,声音清晰而自信。

    台下坐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天才,都是各省的高考状元或竞赛获奖者。能在这些人中间作为代表发言,是对方远航成绩的最好认可。

    一年前,我还是一个成绩垫底的普通学生。很多人问我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进步,我想说,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放弃对梦想的追求。

    他的话引起了台下的共鸣。虽然在场的都是学霸,但每个人都有过迷茫和挫折的时候。

    数学是一门美丽的学科,它教会了我逻辑思维,也给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希望在未来的四年里,我们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发言结束后,方远航走下讲台,迎来了热烈的掌声。

    讲得很好。一个女生走到他面前,我是周晓晴,数学系的班长。

    你好,我是方远航。他礼貌地回应。

    听说你是从普通班考进清华的这在我们系里是个传奇了。周晓晴好奇地说。

    运气比较好吧。方远航谦虚地回答。

    大学的课程比高中难了很多,涉及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等深奥的理论。

    系统,大学的学习应该如何规划方远航在心中询问。

    检测到学习环境再次升级,建议开启学术研究模式。该模式将培养宿主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开启学术研究模式。

    学术研究模式已激活。新功能:论文写作能力、数学建模技能、学术交流能力等已解锁。

    第一堂数学分析课,教授讲解的是实数理论的基础。

    今天我们来学习戴德金分割的概念...

    这些内容比高中数学抽象了很多,需要严格的逻辑推理和证明技巧。

    方远航认真听讲,发现自己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系统的帮助让他在数学思维上有了质的飞跃。

    有同学能证明一下实数的完备性吗教授问道。

    方远航举手,我来试试。

    他走到黑板前,用严格的数学语言证明了实数系的完备性定理。清晰的逻辑和规范的表述让教授很满意。

    很好,证明过程完全正确。教授点头赞许。

    课后,几个同学围了过来。

    方远航,你的数学基础真扎实。

    能一起讨论学习吗

    我们准备组建一个学习小组,你愿意加入吗

    面对同学们的热情,方远航愉快地答应了。

    大学一年级的生活很充实,除了专业课程,方远航还参加了数学建模竞赛和学术社团。

    系统检测到宿主适应良好,学术能力稳步提升。建议参与更高层次的研究项目。

    在系统的建议下,方远航主动联系了一位研究数论的教授,希望能够参与科研项目。

    你才大一,就想做研究教授有些惊讶。

    是的,我对数论很有兴趣,高中时就接触过一些竞赛题目。方远航认真地说。

    教授看了看他的成绩单和竞赛获奖证书,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好吧,你先从文献调研开始,如果能够胜任,我会安排你参与具体的研究工作。

    这标志着方远航学术生涯的正式开始。在系统的帮助下,他很快掌握了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大二时,方远航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小型研究项目,还在国际数学期刊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恭喜你,方远航。本科生能发表SCI论文是很难得的。导师由衷地赞叹。

    谢谢老师的指导。方远航谦虚地回答。

    但他心中清楚,这一切都离不开系统的支持。从高考的成功到现在的学术成就,系统一直是他最重要的助手。

    大三时,方远航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还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方远航的故事激励了很多人。同学们这样评价他。

    确实如此,从一个普通班的差生到清华学霸,这种逆袭经历在校园里广为流传。

    系统,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方远航思考着毕业后的方向。

    建议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宿主的学术潜力尚未完全发挥,有望在数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方远航点点头。学术研究确实是他的兴趣所在,也是系统帮助他发展的方向。

    大四时,他收到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学府的博士录取通知书。

    能够被这些学校录取,说明你的实力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可。导师自豪地说。

    最终,方远航选择了MIT的数学博士项目,准备在数论领域继续深入研究。

    毕业典礼上,他再次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

    四年前,我是一个迷茫的高中生。今天,我即将踏上新的学术征程。

    他看着台下的师弟师妹们,想起了自己刚入学时的紧张和兴奋。

    我想告诉大家,只要不放弃努力,任何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清华给了我们最好的平台,剩下的就看我们如何把握了。

    掌声再次响起,经久不息。

    走出清华园的那一刻,方远航回头看了看这座伴随他四年的校园。从一个高考考生到清华毕业生,从数学爱好者到准博士研究生,这段经历将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系统,感谢这几年的陪伴。

    宿主已经成长为独立的学者,系统的使命基本完成。希望宿主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

    方远航笑了笑。虽然系统说使命完成了,但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MIT的博士生活、未来的学术研究、还有更广阔的人生道路,都在等着他去探索。

    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记住这段从学渣到学霸的奇迹旅程,记住那个改变了他命运的神奇系统,更重要的是,记住努力和坚持的力量。

    第10章

    十年后,方远航已经成为了MIT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在数论领域享有世界声誉。

    方教授,恭喜您获得菲尔兹奖提名。助手兴奋地跑进办公室。

    菲尔兹奖是数学界的最高荣誉,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能够获得提名本身就是对学术成就的最高认可。

    谢谢。方远航平静地回应,但内心还是有些激动。

    从那个在佛子山抄经的高中生,到现在的世界级数学家,这段经历如梦如幻。

    办公室的书架上摆着他这些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MIT最佳博士论文奖、斯隆研究奖、克雷研究奖...每一个奖项都记录着他学术路上的里程碑。

    系统,还在吗他在心中轻声询问。

    许久没有回应。自从博士毕业后,系统就很少主动出现了,就像它说的那样,使命已经基本完成。

    但方远航知道,系统给他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改变命运的勇气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下午有一场学术报告,他要向全世界的数学家展示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关于素数分布的突破性理论。

    各位同事,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关于黎曼猜想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台下坐着来自哈佛、普林斯顿、剑桥等顶尖大学的数学家们,都在认真听着他的讲解。

    通过建立新的解析方法,我们证明了在某些条件下...

    方远航在黑板上写着复杂的公式,每一步推导都严谨而优雅。这项研究如果最终完成,将彻底解决困扰数学界百年的难题。

    太精彩了!台下响起赞叹声。

    这个方法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年轻人真了不起。

    报告结束后,方远航被同行们团团围住,大家争相与他讨论学术问题。

    晚上回到住处,他打开电脑,看到一封来自中国的邮件。

    方教授您好,我是华清大学的学生李明,听说您高中时成绩很差,但最后考上了清华。我现在也遇到了学习困难,能请您分享一些经验吗

    类似的邮件他收到过很多,每次看到都会想起自己当年的迷茫和挫折。

    他认真地回复道: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坚持下去。记住,努力永远不会白费。

    发送邮件后,方远航想起了那些帮助过他的人:老师张华、同学苏雨涵、还有那个神秘的系统。

    苏雨涵现在是一名医生,在北京的一家三甲医院工作。他们偶尔还会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和工作。

    听说你又获奖了苏雨涵在微信里发消息。

    还只是提名。方远航谦虚地回复。

    别谦虚了,你现在可是世界名人。苏雨涵发了个笑脸,还记得高中时我们一起学习的日子吗

    当然记得,那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谁能想到当时班里的倒数第一,现在成了世界级的数学家。

    人生充满了可能性,不是吗方远航回复道。

    确实如此。如果没有那个改变一切的系统,他可能还在某个普通的岗位上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正是因为有了改变的机会,加上自己的努力,才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深夜,方远航站在MIT的校园里,仰望星空。波士顿的夜晚很安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汽车声。

    如果能重来一次,我还会选择同样的道路吗他问自己。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这条路充满了挑战和压力,但也给了他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更重要的是,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像他一样曾经迷茫的年轻人。每当收到那些求助邮件,看到那些因为他的经历而重新燃起斗志的学生,他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几个月后,菲尔兹奖颁奖典礼在巴西举行。虽然最终他没有获奖,但能够获得提名已经是莫大的荣誉。

    方教授,您如何看待这次的提名记者采访道。

    这是对我研究工作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年轻人,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方远航真诚地回答。

    能分享一下您的成功秘诀吗

    没有什么秘诀,就是永远不要放弃,持续学习,保持好奇心。

    这些话他说过无数遍,但每次说起都是发自内心的。

    回到MIT后,方远航继续他的研究工作。虽然系统已经很少出现,但它给予的能力和品质已经深深融入了他的血液。

    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他想,系统教会了我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面对挑战。现在我已经能够独立前行了。

    办公室里,新一批的博士生正在向他汇报研究进展。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方远航想起了自己刚进入大学时的青涩模样。

    记住,做学问最重要的是严谨和创新。他对学生们说,但更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的潜力,永远不要停止努力。

    这句话,既是对学生的忠告,也是对自己的提醒。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忘记那个最初的自己,不能忘记努力的重要性。

    夕阳西下,方远航整理着桌上的论文。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又有新的数学问题等着他去探索。

    虽然系统的声音已经听不到了,但那份改变命运的力量依然在他心中燃烧着,指引着他走向更远的未来。

    这就是方远航的故事——一个关于努力、成长和奇迹的故事。从高中的学渣到世界级的数学家,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只要不放弃,任何人都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