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章

    1

    第一章:梧桐雨的初遇

    巴黎的秋雨淅淅沥沥,在圣母院广场织成一片灰蒙蒙的帘幕。15

    岁的苏砚秋躲在咖啡馆褪色的遮阳伞下,膝盖上的皮质笔记本洇着水痕,纸页间夹着的母亲照片被雨水浸透,边角卷起如她此刻易碎的心情。三小时前,她偷听到父亲与家庭医生的对话,苏太太的病历显示,抑郁症有

    62%

    的遗传概率......

    穿灰毛衣的少年坐在广场中央的旧钢琴前,指尖在琴键上跳跃,《悲怆奏鸣曲》的旋律裹着雨珠砸向地面,像极了她昨夜在母亲遗物中发现的那张

    CD——

    封面上,12

    岁的沈砚之穿着燕尾服,笑容明亮如春日阳光。

    一周前,她在阁楼木箱里翻出泛黄的琴谱,扉页题字:致小秋,愿你的人生如琴键般自由。——

    妈妈。夹层里掉出张票根,沈砚之钢琴独奏会

    2013.10.15

    的日期被泪水晕开,那是母亲自杀前三天。

    小姐,您的可丽饼。

    服务生的托盘晃了晃,她慌忙去扶,笔记本坠入积水中。少年突然停手,看着她扑在泥水里抢救乐谱的模样,嘴角扬起一抹笑

    ——

    不是嘲笑,而是某种温柔的叹息。

    需要帮忙吗

    他递来的手帕带着雪松味,她抬头,对上他琥珀色的眼睛。那里面映着她哭花的睫毛、圣母院的尖顶,以及自己狼狈却倔强的脸。

    我叫苏砚秋。

    她跪坐在积水里,任由雨水顺着下巴滴落,我妈妈......

    她很喜欢你的演奏。

    少年挑眉,蹲下身帮她捡起湿透的乐谱。她看见他手腕上的红绳手链,绳结样式与母亲遗物中的一模一样。沈砚之。

    他指尖划过她临摹的《致爱丽丝》,在错音处画了个圈,这里应该用连音,像这样

    ——

    他的手覆在她手上,在空气里虚按琴键。她闻到他身上混着雨水的皂角香,突然想起母亲卧室里残留的同款气味。十年后,当她在苏宅地下室发现母亲的日记,才知道那是父亲禁止她使用的、专属于

    艺术家

    的味道。

    雨势渐小,少年从琴盒里抽出磁带,封面上贴着手写标签:巴黎圣母院即兴曲。送给听得懂雨声的人。

    他将磁带塞进她掌心,触到她腕间的珍珠手链,这串珠子该换线了。

    她低头,发现手链的银扣已经氧化发黑,那是母亲留给她的唯一首饰。我用这个换。

    她扯下项链,珍珠在雨中折射出温润的光,这是我妈妈的。

    少年接过项链,在搭扣内侧看见SYQ

    的缩写,瞳孔骤然收缩。他迅速别过脸,将磁带塞进她口袋:明天同一时间,我弹《月光》给你听。

    十年后,上海外滩的慈善拍卖会现场,水晶吊灯将苏砚秋的影子切割成冷硬的几何图形。她摸着耳垂上的碎钻耳钉

    ——

    由母亲的珍珠项链改制而成,突然听见储物间传来瓷器碎裂声。

    你以为能靠苏砚秋翻身

    继母周曼婷的声音带着毒蛇吐信般的嘶嘶声,当年你父母的飞机失事,根本不是意外......

    苏砚秋撞开门时,正看见沈砚之被推下楼梯。他的白衬衫染上红酒,如同一朵在暴雨中凋零的白玫瑰。她本能地伸手去抓,却听见珍珠项链崩断的脆响

    ——

    那串承载着巴黎记忆的项链,终于在命运的撕扯中碎成齑粉。

    两人跌进楼梯转角的丝绒帷幕,他的手臂圈住她的腰,掌心的薄茧擦过她后腰的蝴蝶骨。疼吗

    她仰头看他,发现他眉尾的伤疤比十年前更深了些。

    投行女王也会关心人

    他轻笑,指尖拂去她脸颊的碎发,不过你的心跳声,比我谱的《月光》前奏还快。

    她红着脸推开他,从手袋里摸出银质名片盒。他接过时,指尖划过她无名指的素圈戒指,瞳孔微缩

    ——

    那款式与他母亲的婚戒分毫不差。

    明天上午十点。

    她按住狂跳的心脏,转身时听见他低笑。

    苏砚秋。

    她顿住脚步,十年前那个在梧桐树下为她弹《月光》的少年,此刻用带着血的指尖,在墙上写下她的名字。

    十年了,你的香水味还是没变。

    电梯门缓缓合上,她看见他靠在墙上,雨水顺着下巴滴落在

    沈砚之

    三个字旁,与她的名字形成微妙的夹角。指尖无意识地抚过锁骨下的纹身,那四个小节的旋律突然在耳畔响起,混着巴黎的雨声、此刻的心跳,以及他眼中未说出口的千言万语。

    2

    第二章:金丝笼里的博弈

    外滩

    18

    号顶层公寓的落地窗外,黄浦江的晨光如融化的金箔,泼洒在沈砚之苍白的脸上。他盯着天花板上的星空投影,听着浴室传来的水流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苏砚秋留的便利贴

    ——

    纸角的咖啡渍已干涸,像朵褐色的小花开在

    复健仪第三档

    的字迹旁。

    沈先生,该做复健了。

    陈姨推开房门,银盘里的热可可冒着热气,苏总说您喜欢酱,特意让厨房准备了可丽饼。

    他挑眉,看着盘中点缀的,忽然想起巴黎街头那个追着他跑的少女,举着可丽饼喊

    等等我

    的模样。复健仪启动的嗡鸣声中,他注意到陈姨腕间的红绳手链

    ——

    和他母亲、苏砚秋的款式如出一辙。

    陈姨,

    他试探着开口,你认识苏总的母亲吗

    老妇人的手顿了顿,热可可在瓷杯里晃出涟漪:苏太太是个很好的人,可惜......

    她欲言又止,将复健仪调至第三档,苏总小时候,总在琴房待一整天,对着太太的旧钢琴哭。

    浴室水声停了。沈砚之迅速躺回床上,闭眼时听见玄关传来电梯叮咚声。苏砚秋的声音混着冷香飘进来:纽约总部要求本周内完成尽调......

    她突然放低声音,对,用沈砚之的演出资料做防火墙。

    他在睫毛下偷瞄,看见她穿着黑色丝绸睡袍,湿发随意扎起,露出纤细的后颈。那里有颗淡褐色的痣,形状像极了十年前他在她笔记本上画的音符。

    醒了

    她转身,手里晃着个小药瓶,医生说你的指骨需要配合药物治疗。

    他挑眉,故意用受伤的右手撑着坐起:苏总亲自喂药

    她走近时,他闻到她发间的雪松味

    ——

    和巴黎街头那个少女身上的洗衣液一模一样。张嘴。

    她拧开瓶盖,指尖不小心沾到药水,在他唇畔留下淡淡的薄荷味。

    上午十点,苏砚秋坐在投行会议室,听着董事们对

    艺术投资

    的质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钢琴键纹身。屏幕上突然弹出沈砚之的复健视频,他对着镜头比了个

    加油

    的手势

    ——

    那是她教他的投行必胜手势。

    盛秋资本从不做没有回报的投资。

    她敲了敲投影仪,调出沈砚之的商业价值模型,他的复出音乐会将带来至少

    15%

    的品牌溢价。

    窗外,乌云压城。她想起今早出门前,他靠在门框上轻笑:苏总穿西装的样子,像极了我谱子里的休止符

    ——

    冷酷,却必不可少。

    深夜十一点,苏砚秋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公寓,发现琴房亮着灯。沈砚之穿着她的白衬衫,袖口卷到手肘,正在弹她母亲的旧钢琴。那是她第一次听见有人完整弹完《致爱丽丝》,旋律里混着他特有的即兴变奏,像撒了把碎钻进平静的湖面。

    过来。

    他转头看她,指尖在琴键上敲出几个调皮的音符,教我弹《致爱丽丝》。

    她犹豫着走近,他突然抓住她的手,按在琴键上。C

    大调的和弦轰然响起,惊飞了窗外的夜鹭。放松。

    他的下巴抵着她的肩,你的手指像在做财务报表,太紧绷了。

    她想反驳,却在看见琴凳下的磁带时骤然失语

    ——

    那是十年前他送她的

    Demo,外壳上多了行新字:给我的休止符小姐。

    为什么一直留着

    他的声音轻得像月光,明明可以删掉关于我的所有回忆。

    她盯着琴键上两人交叠的手,想起父亲说

    沈砚之是你母亲的污点

    的那个夜晚。因为......

    她喉咙发紧,这是我唯一拥有的、真实的东西。

    他突然转身,将她抵在琴盖上。她闻到他身上混着的热可可香,看见他眼中跳动的火光。苏砚秋,

    他的指尖划过她锁骨,下次再用

    ‘商业价值

    当借口接近我,我就

    ——

    就怎样

    她仰起脸,睫毛扫过他下颌。

    远处惊雷炸响,他的吻落下来时,带着暴雨般的肆虐与温柔。这个吻混着薄荷药水味、雪松香水味,以及十年光阴的重量。她攥住他的衬衫领口,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和记忆中巴黎街头的雨声重叠。

    凌晨两点,苏砚秋在书房处理并购案,发现沈砚之不知何时靠在沙发上睡着。他的右手蜷着,掌心露出半枚珍珠

    ——

    是她十年前崩断的项链碎片。

    电脑屏幕映出继母周曼婷的最新动态,她对着镜头假惺惺抹泪:砚之从小就有精神疾病......

    苏砚秋握紧钢笔,笔尖在纸上戳出破洞。

    别看了。

    沈砚之不知何时醒来,从背后环住她的腰,比起报表,我的新曲子更值得关注。

    她转身,看见他眼底的红血丝,突然想起陈姨的话:沈先生昨夜一直在查空难报告......

    先休息。

    她关掉电脑,明天陪你去巴黎。

    他挑眉:去做什么

    去听《月光》。

    她摸了摸他眉尾的伤疤,在圣母院前,像十年前那样。

    窗外,暴雨终于倾盆而下。他低头吻她,指尖悄悄将珍珠碎片塞进她口袋

    ——

    那是他母亲当年缝在他衣服里的、空难现场的遗物。

    data-faype=pay_tag>

    第三章:热搜风暴中的吻

    凌晨三点,苏砚秋的手机在床头柜震动,屏幕亮起时,她猛地坐起身

    ——

    沈砚之

    金丝雀

    的词条挂在热搜榜首,配图是他半裸上身的模糊背影,评论区充斥着被包养的男小三投行女王的玩物。

    苏总,纽约总部要求立刻公关。

    助理的声音带着焦虑,董事会怀疑您滥用职权......

    她按住狂跳的心脏,看向身旁的沈砚之。他背对她躺着,右手指尖无意识地敲击床单,像在弹奏一首无声的安魂曲。十年前的记忆突然翻涌:她在父亲书房看见关于他的秘密档案,孤儿、精神病史、继母控制欲极强

    的字样被红笔圈住。

    沈砚之是个麻烦。

    苏明远将文件摔在桌上,他母亲当年勾引你妈妈,才导致她病情恶化!

    照片里,年轻的沈母与苏母相拥坐在钢琴前,背景是巴黎圣母院的尖顶。

    沈砚之突然转身,握住她冰凉的手:别看了。

    他的指尖划过她眼底的青黑,他们想看我们慌,偏不让他们如愿。

    她想笑,却在看见他掌心的热搜截图时骤然凝固。那是营销号

    P

    的亲密照,她的手被篡改成正解他的衬衫纽扣。这是周曼婷的手段。

    她咬牙,当年她就是用伪造的艳照毁掉你的初恋。

    他挑眉:你知道的不少。

    她别过脸,想起自己雇佣的私家侦探调查报告:林小夏收了周曼婷的钱,诱导你签了版权转让协议......

    所以你就用资本手段保护我

    他突然起身,扯过她的西装外套披在肩上,用热搜反炒、买通营销号、甚至......

    甚至怎样

    她抬头,撞上他眼底翻涌的暗潮。

    他突然拽着她走向琴房,扯开她的衬衫领口

    ——

    锁骨下方的纹身赫然可见,正是他十年前即兴创作的四个小节。这个,

    他的指尖发烫,什么时候纹的

    20

    岁生日那天,她在巴黎街头的纹身店坐下,指着手机里模糊的录音波线:纹这个。

    纹身师皱眉:这看起来像乱码。

    她笑了笑:这是月光的形状。

    成年那天。

    她直视他的眼睛,因为我怕自己会忘记。

    他的喉结滚动,突然按住她的肩膀抵在钢琴上。琴键发出杂乱的声响,像极了她此刻失控的心跳。苏砚秋,

    他的鼻尖蹭过她的,十年前你为什么不说说你喜欢我,说你想听我弹琴,说你......

    因为我是苏明远的女儿!

    她突然喊出声,因为你妈妈的死,可能和我父亲有关!

    惊雷在窗外炸响,他的瞳孔骤缩。这句话像把刀,剖开了两人之间最后的伪装。她看见他眼底的光一点点熄灭,想起调查报告里的另一句话:沈砚之父母的空难,唯一受益人是苏明远的投行。

    所以你接近我,是为了赎罪

    他松开手,后退两步,用资本施舍,来减轻你父亲的罪孽

    不是!

    她想抓住他,却碰倒了琴凳。十年前的磁带从琴凳下滚出,封面上的给偷听者

    被水渍晕开,变成

    给苏砚秋。

    他弯腰捡起磁带,突然笑了:原来你早就知道,我在巴黎就认出了你。

    她愣住:什么

    你的珍珠项链、你的《致爱丽丝》乐谱、还有你看我时的眼神。

    他的声音带着自嘲,和苏太太当年看我妈妈的眼神,一模一样。

    苏砚秋突然想起母亲日记里的片段:小秋,如果你遇见沈砚之,请替我告诉他,对不起。当年我父亲用资本逼迫他母亲离开巴黎,导致他们一家破碎......

    沈砚之,我......

    别说了。

    他将磁带塞进她手心,明天我会搬走,不麻烦苏总继续做慈善。

    她看着他走进雨幕,突然想起十年前那个追着他跑的自己。雨水顺着睫毛滴落,她摸出手机,给当年那个未发送的号码发了条短信:其实我很害怕,害怕你知道真相后,会像我父亲毁掉我母亲那样,毁掉我的月光。

    手机屏幕亮起,对面秒回:可你的月光,从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她抬头,看见沈砚之站在马路对面,手机屏幕的光映着他泛红的眼眶。他张开双臂,在暴雨中比了个弹琴的手势

    ——

    那是他们在巴黎的暗号,表示即兴创作开始。

    下一秒,他冲过马路,将她紧紧抱进怀里。这个拥抱带着雨水的冰凉与体温的灼热,她听见他在耳边说:我调查过,空难报告被人篡改过。在真相大白前......

    什么

    先让我吻你。

    他的唇落在她额头、眼皮、鼻尖,最后轻轻覆上她的唇,像十年前就该做的那样。

    雨声渐小,远处传来圣母院的钟声

    ——

    当然,是外滩的仿造品。但此刻,在彼此的怀抱里,巴黎与上海的界限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指尖正在她背上画着五线谱,而她终于敢承认,这个吻,是她十年前就写好的乐章。

    4

    第四章:资本棋局的共犯

    盛秋资本股东大会现场,水晶吊灯将苏砚秋的影子拉得老长。她穿着烟灰色西装,内衬是沈砚之送的钢琴键图案丝巾,指尖捏着《月光奏鸣曲》手稿,掌心还残留着他昨夜吻别时的温度。

    诸位,

    她的声音冷静如冰,我提议启动

    ‘音乐复兴计划

    ,用三千万专项投资帮助沈砚之先生夺回滨海音乐厅。

    会议室爆发出哄笑。反对派董事敲着桌面:苏总,我们听说您和这位艺术家正在交往,这难道不是公私不分

    她正要开口,会议室大门突然被推开。沈砚之穿着深灰西装,袖口别着她送的钢琴键袖扣,颈间挂着十年前她送的珍珠项链碎片改制的吊坠。抱歉迟到,

    他冲她眨眨眼,路上堵车。

    苏砚秋看着他走向发言台,突然想起昨夜在巴黎圣母院前的约定。他说:这次换我做你的骑士。

    此刻,他的站姿与十年前在街头弹琴时一样挺拔,眼底闪着孤注一掷的光。

    关于盛秋资本的投资逻辑,

    他敲了敲投影仪,调出自己的商业价值曲线,我的复出音乐会预计覆盖全球

    500

    万观众,周边衍生品开发潜力达八千万。但更重要的是

    ——

    他转向苏砚秋,苏砚秋女士是第一个听懂我音乐的人,这份默契,才是最大的无形资产。

    台下议论纷纷。苏砚秋注意到他用了女士

    而非苏总,这个称谓像根羽毛,轻轻挠过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十年前,她在巴黎街头也是这样的身份

    ——

    一个单纯的听众,而非资本的代言人。

    当沈砚之拿出对赌协议时,苏砚秋的呼吸一滞。条款里除了票房对赌,还有三条手写备注:

    1.

    若破亿,苏砚秋需陪我看一场流星雨(巴黎最佳观测点在

    10

    月

    15

    日);

    2.

    允许我在你的钢琴上刻下我们的名字;

    3.

    永远相信,你是我的灵感缪斯。

    沈先生,

    父亲苏明远的声音带着警告,盛秋资本从不接受私人情感条款。

    沈砚之转身,直视苏明远的眼睛:但苏总接受。

    他顿了顿,因为这是我们的十年之约。

    昨夜的巴黎街头,他们在圣母院前的老位置坐下。沈砚之掏出磁带,里面夹着两张泛黄的票根

    ——2013

    年

    10

    月

    15

    日的钢琴独奏会,两张连号票。

    我记得你,

    他轻声说,那个躲在柱子后听完全场的小女孩。你穿粉色风衣,手里攥着可丽饼,最后把票根折成纸船放进我的琴盒。

    她震惊地看着他:你早就知道

    你的眼睛,

    他指尖划过她下眼睑,十年前是星星,现在是钻石,但底色还是当年的月光。

    股东大会最终以

    6:5

    的票数通过投资案。散会后,苏明远在走廊拦住她:你以为帮他夺回音乐厅,就能弥补苏家的罪孽沈砚之的母亲,是被你母亲间接害死的!

    她转身,看见沈砚之站在不远处,手里的咖啡杯正在发抖。不是这样的,

    她想解释,却被他抬手制止。

    我查过,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苏太太当年资助我母亲逃离你外公的控制,却被媒体曲解为

    ‘

    同性恋情

    。我妈妈受不了舆论压力,才带着我回了中国。

    苏砚秋愣住。记忆中母亲的日记片段突然清晰:小秋,沈砚之的妈妈是我在巴黎唯一的朋友。我们约定,要让各自的孩子自由地成长......

    所以,

    沈砚之走近她,握住她冰凉的手,我们的相遇不是阴谋,而是两位母亲的祝福。

    返程车上,他替她解开领带,指尖划过她锁骨:紧张吗

    她点头,他突然笑了:记得十年前你听我弹琴时的样子吗手指会跟着打节拍,像这样

    ——

    他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胸口。那里有颗心跳得飞快,和她的节奏渐渐重合。现在,

    他轻吻她指尖,我们是共犯了,苏砚秋。在资本与音乐的棋盘上,一起对抗全世界。

    她抬头看他,发现他眼底的阴霾已散,取而代之的是十年前那个在街头弹琴的少年的光。车窗外,巴黎的梧桐叶正纷纷扬扬地落下,像极了十年前的秋天。

    共犯,

    她轻笑,听起来比

    ‘金丝雀

    顺耳多了。

    他突然俯身,在她唇上落下一吻:不,是搭档。

    他摸出枚银戒,戒面是两片琴键拼成的心形,投行女王与钢琴家的搭档,永远平等。

    戒指滑入她无名指时,她听见自己十年前的心跳。原来真正的救赎,不是用资本填补伤口,而是找到那个愿意与你共担风雨的人,在琴键与报表之间,谱写出属于彼此的乐章。

    5

    第五章:琴键上的求婚公式

    滨海音乐厅的穹顶下,水晶吊灯如星河倒悬。苏砚秋坐在轮椅上,看着舞台中央的沈砚之穿上定制燕尾服,胸前别着的钢琴键胸针折射出微光

    ——

    那是用她母亲旧钢琴的琴键改制的,内侧刻着SYQ-0927,与他首张专辑的编号完美重合。

    女士们先生们,他的声音通过话筒传遍全场,接下来这首曲子,献给我的缪斯。她教会我,资本可以是翅膀,而爱,是让翅膀振动的风。

    前奏响起时,苏砚秋捂住嘴

    ——

    那是他改编的《卡农》,混入了外滩的钟声、她凌晨打字的键盘声,还有十年前巴黎街头的雨声。更令她震惊的是,旋律里还藏着她十八岁生日时发给他的未发送短信录音:沈砚之,今天我成年了,终于可以告诉你

    ——

    我很想你。

    大屏幕开始播放全息投影,十年间的碎片逐一闪现:巴黎街头的少女、外滩公寓的清晨、股东大会上的交锋......

    最后一帧是她躺在医院病床上,手背上插着输液管,却紧紧攥着他的乐谱,旁边的床头柜上摆着他送的热可可。

    3650

    天前,沈砚之单膝跪地,从钢琴座椅下拿出丝绒盒,有个女孩用珍珠项链换走了我的

    Demo

    磁带。她说,我的琴声像月光。他打开盒子,戒指在聚光灯下璀璨夺目,现在,我想用月光换一个永远

    ——

    苏砚秋,愿意让我成为你的永恒和弦吗

    她的眼眶湿润了。戒指用她母亲的珍珠项链碎钻镶嵌而成,戒枕是用他们初遇时的旧琴键打磨的,内侧刻着:SQYZ=∞——

    数学公式证明,投行女王与钢琴家的爱情,是无限趋近于永恒的必然事件。

    还记得这个吗他取出另一个小盒子,里面是十年前崩断的珍珠项链碎片,每颗珍珠上都刻着字,串联起来是:从巴黎到上海,我一直在等你。

    苏砚秋突然想起,昨夜他在琴房偷偷忙碌的背影。原来那些被她以为是复健的声响,是他在精心打磨这些承载着光阴的信物。

    我愿意。她伸出手,无名指上的素圈戒指不知何时已被换成他的信物。当戒指滑入指节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其中夹杂着陈姨的啜泣声

    ——

    她终于读懂老妇人腕间红绳的含义:那是母亲们在巴黎时互赠的友谊之绳。

    沈砚之抱起她,轻轻放在钢琴上。她的轮椅毛毯滑落,露出右脚上的纹身

    ——

    那是他为她谱写的《苏砚秋小夜曲》五线谱,此刻正随着她的心跳微微发颤。

    现在,他在她耳边轻笑,该兑现流星雨之约了。

    穹顶缓缓打开,人造流星划过夜空。他指尖落下,弹奏起即兴创作的《求婚圆舞曲》,旋律里有他们的初遇、争吵、拥抱,还有此刻交织的心跳。她跟着节奏轻哼,发现曲调竟与十年前他在巴黎街头为她弹的片段一模一样。

    原来你早就写好了结局。她笑中带泪。

    不,他吻去她的泪珠,是你写的。他调出她手机里的语音备忘录,里面是她无意识哼过的旋律,每次听你哼歌,我都偷偷记下来,终于拼成了这首曲子。

    散场后,巴黎圣母院的钟声通过跨海直播传来

    ——

    正好是北京时间零点。沈砚之指着穹顶外的真实星空:看,猎户座在向你问好。

    她抬头,看见猎户座的腰带三星连成一线,像极了钢琴上的三个白键。十年前的今天,母亲在巴黎圣母院为她许愿;十年后的今天,她在爱人的琴声中迎来新生。

    知道我为什么选今天吗他轻抚她锁骨下的纹身,因为十年前的

    10

    月

    15

    日,我在琴盒里发现了你的票根,上面写着:谢谢你的月光,让我敢直面黑暗。

    她愣住,想起当年那个怯懦的自己。原来早在十年前,他们就已经在彼此的生命里,种下了救赎的种子。

    一年后,巴黎圣母院前的梧桐树下,苏砚秋穿着婚纱,看着沈砚之在街头钢琴上弹奏《婚礼进行曲》。路人纷纷驻足,有人认出了这对资本与音乐的传奇恋人。

    现在,我宣布你们

    ——陈姨客串的证婚人刚开口,突然被琴声打断。

    沈砚之站起身,从琴盒里拿出枚银戒:差点忘了,还有个仪式。他单膝跪地,在众目睽睽下为她戴上脚链,链坠是枚

    tiny

    琴键,刻着永远的听众。

    这是给你的专属戒指,他轻笑,毕竟,你才是坐在钢琴前的女王。

    她踢了踢脚,脚链发出清脆的声响,惊飞了肩头的鸽子。远处,圣母院的修缮工程正在进行,阳光穿过脚手架,在他们身上织出金色的网格。

    我爱你,沈砚之。

    我也爱你,我的投行缪斯。

    梧桐叶落在琴键上,奏出沙沙的声响。这不是即兴创作,而是命运早已谱写好的乐章

    ——

    关于两个灵魂,在资本与艺术的交界,相遇、相认、相爱,最终成为彼此的永恒月光。

    6

    第六章:永恒的和弦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长廊里,苏砚秋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盯着展柜里的古典钢琴乐谱。沈砚之从身后环住她,下巴抵着她肩头,指尖在她腹部轻轻敲击

    ——

    那是在弹《致爱丽丝》的前奏。

    小心点,

    他轻声说,我们的小听众还在发育听觉神经。

    她轻笑,转身时看见他无名指的戒指闪着光。那是用两人初遇时的旧琴键与投行报表碎片熔铸的,内侧刻着:SQYZ=∞。

    三个月前,她在琴房晕倒,醒来时看见沈砚之红着眼眶在床边弹《摇篮曲》。他握住她的手放在腹部,我们的孩子有绝对音感。

    此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走来:沈先生,您的独奏会准备就绪。

    他低头吻她:乖乖等我,结束后带你去吃可丽饼。

    她看着他走向舞台,突然想起昨夜收到的匿名邮件。附件是段监控录像,画面里父亲苏明远与继母周曼婷在仓库密谈,背景是堆积如山的文件

    ——沈氏空难调查报告。

    音乐会结束后,苏砚秋坐在后台,摸着邮件里附带的

    U

    盘犹豫不决。沈砚之推门而入,脸上还带着舞台灯光的余热:怎么了

    她抬头看他,想起十年前那个在暴雨中拥抱她的少年。我们回上海吧,

    她说,有些真相,该揭晓了。

    深夜的苏宅地下室,陈姨用钥匙打开尘封已久的保险柜。里面整齐码着苏母的日记、沈母的信件,以及一份泛黄的空难报告原件。

    当年苏太太发现,

    陈姨擦拭着眼角,沈先生的父母坠机,是因为周曼婷篡改了飞机的黑匣子数据,嫁祸给苏先生。

    苏砚秋翻开日记,母亲的字迹力透纸背:小秋,如果你看到这些,说明我已经不在了。曼婷一直嫉妒我与林悦(沈母)的友谊,她甚至......

    字迹在此处被泪水晕开。沈砚之握住她颤抖的手,翻到下一页:林悦的儿子叫砚之,与你同名。我给你们分别买了红绳手链,希望你们能成为彼此的光。

    苏砚秋想起陈姨、沈砚之、自己腕间的红绳,突然泣不成声。那不是普通的饰品,而是母亲们约定的光之绳,寄托着跨越生死的祝福。

    周曼婷现在在哪

    沈砚之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陈姨递来张机票:她打算今晚逃往国外,这是航班信息。

    浦东国际机场的

    VIP

    候机室,周曼婷看见苏砚秋时,瞳孔骤缩。你以为能带走真相

    沈砚之挡在苏砚秋身前,当年你伪造我父母的遗书,霸占遗产,现在又想毁掉我们

    毁掉你们

    周曼婷冷笑,苏明远才是幕后黑手!他早就知道林悦的飞机有问题,却故意隐瞒......

    话未说完,机场广播响起:飞往巴黎的

    SU2025

    次航班开始登机......

    苏砚秋突然想起,父亲的航班号正是

    SU2025。她摸出手机,给父亲发了条短信:妈妈的钢琴,一直在等你弹《致爱丽丝》。

    深夜的外滩公寓,苏明远坐在母亲的旧钢琴前,指尖落下却始终弹不出完整的旋律。沈砚之递来杯热可可:苏太太临终前说,这首曲子的真谛不是技巧,而是爱。

    苏明远抬头,看见女儿腕间的红绳,突然老泪纵横:当年我太在意商业利益,才失去了最爱的人......

    现在还来得及。

    苏砚秋握住他的手,放在琴键上,和我们一起,完成妈妈的遗愿。

    沈砚之在一旁轻轻伴奏,三人的指尖在琴键上交错。这一次,《致爱丽丝》的旋律不再破碎,而是带着历经沧桑后的温柔,飘向黄浦江对岸的星空。

    凌晨三点,苏砚秋突然被胎动惊醒。沈砚之慌忙开灯,看见她笑着摸肚子:我们的小听众,刚才踢了下琴键呢。

    他俯身亲吻她的小腹,轻声说:欢迎来到这个世界,小月光。爸爸已经为你写好了第一首曲子,叫《三重奏》。

    她靠在他肩头,听着窗外的雨声,忽然想起十年前的巴黎。原来命运早有安排,让两个被黑暗笼罩的灵魂,在琴键与资本的夹缝中,长出属于自己的光。

    7

    最终章:光的和弦

    滨海音乐厅的地下录音室里,周曼婷被保镖带到众人面前。她看着沈砚之指间的录音笔,突然狂笑:你们以为有证据就能定我罪苏明远当年默许我篡改数据,他才是

    ——

    我承认。

    苏明远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里攥着公证处文件,当年我收到竞争对手的威胁,为了保护盛秋资本,默许周曼婷修改空难报告。但我发誓,从未想过害人性命。

    苏砚秋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想起昨夜他在钢琴前坐了整整一夜。沈砚之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敲击她掌心

    ——

    那是他们的安心暗号。

    陈姨呈上沈母的临终日记:曼婷今天来借钱,眼神很可怕......

    她说只要我离开巴黎,就把砚之的抚养权还给我......

    周曼婷的脸色瞬间惨白。沈砚之调出黑匣子修复数据:你以为毁掉原件就能掩盖真相现代技术可以复原任何删除痕迹。

    为什么

    苏砚秋看着这个从小喊她砚秋的继母,我们曾经像一家人。

    因为嫉妒!

    周曼婷尖叫着扑过来,却被沈砚之挡在身后,你妈妈有才华、有丈夫、有女儿,而我什么都没有!林悦死了,她的儿子也该陪葬!

    沈砚之突然走向钢琴,弹奏起《安魂曲》。低沉的旋律像张网,将周曼婷的癫狂一点点抽离。这是你当年逼我弹的曲子,

    他说,现在,还给你。

    苏砚秋看着监控画面里继母逐渐崩溃的脸,想起母亲日记里的话:嫉妒是吞噬人心的恶魔,唯有爱能治愈。

    她转头看向父亲:该结束了。

    一周后,周曼婷因多项罪名被起诉。苏明远宣布退居二线,将盛秋资本交给苏砚秋,并设立林悦艺术基金。在庭审结束的当天,三人来到沈氏夫妇的墓前。

    对不起。

    苏明远将母亲的钢琴乐谱放在墓前,当年的错误,我用余生偿还。

    沈砚之递给他一支白菊:苏太太说,钢琴是连接灵魂的桥梁。或许我们可以一起,让更多人听见光的声音。

    三个月后,苏砚秋在巴黎产下一女。当护士将婴儿放在沈砚之怀里时,他突然笑了:她抓着我的手指,像在弹《小星星》。

    他们给女儿取名沈知月,小名小月光。满月酒那天,外滩音乐厅举办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

    ——

    苏明远负责大提琴,沈砚之钢琴伴奏,而舞台中央的摇篮里,小月光正挥舞着小手,仿佛在指挥这场生命的三重奏。

    五年后,圣母院前的梧桐树下,小月光蹲在沈砚之的旧钢琴前,有模有样地敲着琴键。苏砚秋靠在沈砚之肩头,看着女儿腕间晃动的红绳

    ——

    那是用她和沈砚之的旧绳编织的。

    妈妈,

    小月光突然转头,眼睛亮如星辰,我听见了光的声音!

    沈砚之抱起女儿,在她额头落下一吻:光的声音,需要用心去弹。

    他看向苏砚秋,眼底倒映着巴黎的阳光,就像爸爸妈妈的相遇,是光与光的共振。

    苏砚秋摸着无名指的戒指,感受着身边人的温度。远处,圣母院的钟声与街头艺人的琴声交织,谱成一首永不落幕的《月光博弈》。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