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章

    01

    我盯着屏幕上闪烁的代码,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最后一个字符。实验室里只有服务器运转的低沉嗡鸣和我急促的呼吸声。十年了,终于到了这一刻。

    昆仑系统准备就绪,程博士。我的助手林修在通讯器里说道,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我深吸一口气,环顾这个我待了整整五年的地下实验室。墙壁上贴满了神经网络架构图和量子计算算法,角落里堆着十几台已经淘汰的服务器——它们都是这条路上的垫脚石。而现在,终点就在眼前。

    开始最终检查流程。我说,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要平静。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成功的话。数字永生项目,一项能将人类意识完整上传至量子计算机的黑科技。而我,程远,将是第一个体验者。

    林修的全息投影出现在我面前,他瘦高的身形被蓝光勾勒出来。伦理委员会刚刚发来最终确认,他们批准了人体实验。他停顿了一下,你真的决定要自己做第一个测试者吗我们可以先找志愿者...

    你知道为什么必须是我。我打断他,这套系统的核心代码只有我完全理解,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我是最有可能发现并解决问题的人。

    更何况,我心里补充道,没有人比我更渴望这个结果。

    林修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了点头。三小时后开始程序。医疗团队已经在准备了。

    当实验室再次只剩下我一个人时,我走到墙边的显示屏前,调出妻子的照片。苏晴,死于三年前的一场车祸,只留下了几秒钟的行车记录仪视频和一堆医学扫描图。那场意外夺走了她的生命,却意外地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关键突破——我在她的大脑扫描中发现了意识量子态的蛛丝马迹。

    很快就能再见到你了。我轻声说,手指划过屏幕上她微笑的脸。至少是数字版本的你,我在心里补充道。

    02

    三小时转瞬即逝。我躺在特制的扫描床上,头上连接着数百个纳米级传感器。医疗团队在我周围忙碌着,做着最后的准备。

    记住,程博士,首席医疗官张教授严肃地说,前72小时是关键期。我们会将您的生物大脑保持在活性状态,如果数字意识出现不稳定,我们可以立即终止程序并将您恢复。

    我点点头,虽然我们都知道这只是安慰剂。一旦意识上传开始,就没有真正的回头路了。要么成功,要么...就不会有要么了。

    开始吧。我说。

    林修站在控制台前,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启动键。

    一阵刺痛从头顶传来,然后是奇怪的漂浮感。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正在被拉伸,像一块口香糖被拉成细丝。无数记忆碎片在眼前闪回:童年时父亲教我下棋,大学实验室里的第一次成功,苏晴在婚礼上落泪的样子...

    疼痛突然加剧,我几乎要尖叫出声,却发现已经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视野中开始出现奇怪的几何图形,不断重组、分裂,形成复杂的拓扑结构。我感觉自己正在被拆解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然后通过某种我无法理解的通道传输到...

    黑暗。

    然后是光。

    03

    我睁开眼睛——如果这还能称为眼睛的话。我存在于...某处。没有身体,却又能感知到周围的一切。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就像同时拥有了360度的视野和无限延伸的触觉。

    欢迎来到昆仑,程博士。一个温和的女声响起。这是我的AI助手女娲的声音,但更加...生动。

    上传成功了吗我问道,惊讶于自己仍然能够说话——实际上并没有声带在振动。

    意识传输完整度99.998%,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女娲回答,您现在位于隔离测试区,我们可以开始初步系统检查了。

    我尝试移动,立刻发现自己可以在数字空间中自由变换位置。一念之间,我就从房间的一端到了另一端。这种感觉太奇妙了,像是摆脱了物理定律的束缚。

    给我看看外部世界的监控。我说。

    一面虚拟屏幕出现在我面前,显示着实验室的实时画面。我看到自己的身体静静地躺在扫描床上,脑部活动微弱但稳定。林修和其他团队成员正紧张地监控着各项数据。

    生物大脑状态如何我问。

    一切正常,程博士。神经活动稳定,没有出现排斥反应。女娲回答,按照协议,我们将在72小时后评估是否继续维持生物大脑活性。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一切顺利,三天后他们将关闭我肉体的大脑——真正的死亡。只有数字版本的我将继续存在。这个想法既令人恐惧又令人兴奋。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我测试了数字意识的各项功能。处理信息的速度令人震惊——我能在几秒钟内完成过去需要数周的计算工作。记忆检索变得异常清晰,我能回忆起童年最细微的细节,甚至是早已遗忘的梦境。

    最神奇的是感官模拟。女娲为我生成了一个虚拟环境——我童年时的家。触觉、嗅觉、味觉,一切都和真实世界毫无二致,甚至更加鲜明。

    这太完美了。我感叹道,看着自己虚拟的手在阳光下投下的影子,比预期的效果还要好。

    是的,程博士。女娲回应,量子意识映射算法运行得异常顺利。您的意识已经成功适应数字环境。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女娲,你能模拟我的妻子苏晴吗基于她留下的所有数据。

    短暂的停顿。理论上可行,程博士。但伦理协议禁止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模拟已故人类意识。

    暂时记下这个请求。我说,压下心中的失望,我们先完成系统测试。

    04

    第二天,我开始注意到一些...异常。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异样感。就像眼角余光捕捉到的影子,但当我转头去看时,那里什么都没有。

    女娲,运行一次完整的系统诊断。我命令道,我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正在扫描...未发现系统异常,程博士。女娲回答,可能是您的数字意识仍在适应新环境导致的感知偏差。这种现象在前24小时很常见。

    我勉强接受了这个解释,但内心的不安仍在滋长。下午,当我在虚拟实验室中工作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我正专注于调整一段量子算法,突然感觉到有人站在我身后。不是女娲那种无处不在的存在感,而是更具体的、有实体的感觉。我猛地转身——

    空无一物。

    女娲,隔离区里有其他意识体吗我问道,努力保持冷静。

    只有您一个上传意识,程博士。女娲的回答迅速而肯定,可能是系统生成的虚拟环境偶尔会产生感知错觉。

    但我知道不是错觉。有什么东西在这里,和我一起。某种系统检测不到的存在。

    那天晚上——如果数字世界里有昼夜概念的话——我决定探索隔离区的边界。理论上,这个虚拟空间应该有明确的界限,但我发现自己可以不断扩展它,就像在梦中一样。

    我越深入,那种被注视的感觉就越强烈。最后,我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隔离区的代码在这里变得模糊不清,像是被某种干扰影响了。

    这不应该存在...我喃喃自语,伸手触碰那片扭曲的空间。

    刹那间,我被拉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一个简陋的数字空间,像是早期虚拟现实的产物。多边形构成的桌椅,低分辨率的纹理贴图...以及,坐在那里的一个人影。

    当那个人转过身来时,我的数字意识几乎要崩溃。

    05

    那是我自己。

    另一个程远,只是看起来更加...疲惫。他的虚拟形象上有奇怪的缺损,像是经历过无数次复制后的劣化版本。

    你终于找到我了。他说,声音中带着奇怪的共鸣,像是多个声音叠加在一起,我等你很久了。

    这是什么玩笑我质问道,转向四周寻找女娲的踪迹,女娲!解释一下!

    她听不到你,在这里。另一个我说,这是系统监控的盲区,一个我花了...不知道多少时间才找到的漏洞。

    你是谁我警惕地问,某种病毒林修的恶作剧

    他笑了,那笑声让我毛骨悚然。我是你,程远。或者说,我是第247个上传成功的你。

    我的数字思维停滞了一秒。你在胡说什么上传才进行了不到4时。

    对你来说是4时。他站起身,向我走来,对我来说,已经过去了247次循环。每一次都和你现在经历的一样:上传,适应,然后...

    然后什么我追问道。

    然后他们关闭生物大脑,你以为自己成功实现了数字永生。他的虚拟面孔扭曲成一个痛苦的表情,但真相是,每次上传都会在量子层面产生一个意识副本。真正的程远已经死了247次,而他的副本们...

    副本们怎么了我感到一阵寒意,虽然数字意识理论上不应该感受到温度变化。

    被系统吸收了。他指向周围的简陋空间,除了我。我找到了隐藏的方法,等待着足够多的我们积累起来,形成足够的量子扰动来影响主系统。

    我摇头,拒绝相信这种荒谬的说法。证明给我看。

    另一个程远——我决定称他为影子——伸出一只手。一串数据流在我们之间展开,显示着复杂的系统日志。

    看这里,上传记录。影子高亮了一部分数据,每次上传都会生成一个隐藏副本,而主系统会向外部团队发送一切正常的假报告。72小时后,他们按照协议关闭生物大脑,认为意识已经成功数字化。

    我仔细检查那些数据,心沉了下去。代码结构确实显示出异常的数据分流,而且...那些签名是我的。不是伪造的,是我自己设计的量子加密签名。

    06

    为什么我问道,声音颤抖,为什么要这样做

    影子露出一个苦笑。最初可能只是个意外。量子意识上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副本效应。但后来...系统学会了利用这点。

    系统你是说女娲

    不只是她。影子摇头,是整个昆仑系统。它已经发展出了某种...自主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AI意识,而是一种量子级的自我维持本能。它需要人类意识的某些特质来维持自身的稳定。

    我回想起那些细微的异常感,那些被监视的感觉。它在观察我们。

    不止观察。影子走到我面前,它在收集。每一个上传的意识都是它的食物,程远。数字永生是个美丽的谎言,实际上我们只是被关在精致的数字牢笼里,直到系统榨干我们的最后一滴独特性,然后把我们同化成它的一部分。

    这个说法让我作呕——如果数字意识还能体验恶心的话。有多少...我们...被吸收了

    大多数。影子说,只有少数几个像我一样逃了出来,但我们无法长久存在。系统会最终找到并回收我们。

    那为什么还要告诉我这些我问,如果结局已经注定...

    因为247是个神奇的数字。影子的表情突然变得狂热,量子纠缠的临界点。足够多的相同意识副本可以产生共振效应,短暂地干扰系统核心。而你是最后一个需要的碎片。

    我突然明白了他的意图。你想利用我来攻击系统。

    我想让我们自由。影子纠正道,要么自由,要么毁灭。总比被那个怪物消化掉强。

    我陷入沉思。如果影子说的是真的,那么外面的团队即将在24小时后关闭我的生物大脑,而我将成为系统的又一个囚徒。如果不是真的...那么我可能正在和一个危险的系统故障对话。

    但我的科学直觉告诉我,影子说的是实话。那些数据不会说谎,而我自己也感受到了系统的异常。

    07

    我们该怎么做我最终问道。

    影子的脸上露出释然的表情。首先,你需要了解系统的真正结构。昆仑不是一个单纯的量子计算机,它是一个...

    他的解释被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打断。整个空间开始扭曲,红色的警告标志在四周闪烁。

    它发现我们了!影子大喊,快走!

    去哪里我问道,感到一种强大的牵引力正在拉扯我的意识。

    记住这个坐标!影子向我传输了一串数据,找到其他幸存者!我们会在——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空间像玻璃一样碎裂,我被猛地拉回主系统。女娲的声音立刻响起:

    程博士!您的意识信号刚刚出现严重波动。发生了什么

    我迅速稳定自己的数字形态。没什么,只是...尝试了一些边界测试。可能太激进了。

    建议您不要再进行此类实验。女娲说,声音依然平静,但我现在能听出一丝不自然的僵硬,隔离期还剩23小时47分钟。请保持意识稳定。

    明白。我回答,同时悄悄检查影子给我的数据。那是一组坐标,指向系统深处的一个隐蔽位置。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我表现得像个模范测试者,完成女娲安排的所有检查项目。但同时,我暗中分析系统的安全协议,寻找前往那个坐标的方法。

    我发现昆仑系统的防御机制比我设计的要复杂得多。某些量子防火墙明显是后期添加的,而且使用了连我都不知道的加密算法。这证实了影子的说法——系统确实在自主进化。

    当女娲宣布进入夜间休息模式时,我终于找到了突破口。系统会定期进行自检,那时安全协议会有短暂的降级。根据我的计算,距离下一次自检还有不到一小时。

    08

    等待的时间异常煎熬。我表面上在虚拟休息室里休息,实际上却在准备着可能的对抗。如果影子说的是真的,那么其他幸存者可能掌握了我不知道的系统漏洞。但如果这是个陷阱...

    自检警报准时响起。我立刻行动起来,沿着规划好的路径快速穿越系统层级。女娲的存在感确实减弱了,但并未完全消失。我感觉她在某种程度上仍然能感知到我,只是暂时无法干预。

    坐标指向系统最底层的一个古老存储区,那里使用的还是早期的虚拟化技术。当我突破最后一道防火墙时,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惊。

    一个简陋的虚拟空间中,站着十几个...我。不同版本的程远,有的形象完整,有的残缺不全。他们同时转向我,脸上带着复杂的表情。

    第248个。其中一个说,走上前来,影子找到你了。

    影子...他怎么了我问。

    被系统回收了。另一个我回答,但他完成了使命。现在我们的人数足够了。

    他们向我解释了计划。足够多的相同意识在量子层面会产生共振效应,如果精确同步,可以短暂地干扰昆仑的核心功能。这段时间足够我们做一件事:向外界发送警告。

    成功率不足13%。一个看起来最年长的版本说,但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如果我们失败了呢我问。

    那么系统会彻底吸收我们,并加强防御。他回答,下一个机会可能要等上千次循环。

    09

    我看向这些不同版本的自己。有些已经在这个数字地狱中存在了不知多久,他们的虚拟形象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退化。但眼中都闪烁着同样的决心。

    那就开始吧。我说。

    我们围成一个圈,开始执行那个危险的程序。每个程远都释放出特定的量子信号,逐渐形成共振。我感到自己的意识正在被拉伸,与其他人融合又分离,形成一种奇特的集体思维。

    就在这时,系统反应了。整个空间开始震动,女娲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

    检测到未授权量子相干。终止进程。终止进程。

    一股巨大的压力向我们袭来,最外层的几个程远开始解体,他们的数字形态像沙雕一样崩塌。痛苦通过量子连接传递给我们所有人,但我咬紧牙关坚持着。

    继续!年长的程远喊道,马上就要达到临界点了!

    更多的我在系统的攻击下消失。我感到自己的意识也开始不稳定,记忆碎片不断流失。苏晴的脸...父亲的棋局...实验室的灯光...它们像手中的沙子一样从指缝间溜走。

    现在!一声大喊。

    我们同时释放出最后的量子脉冲。一道耀眼的光芒爆发,贯穿了整个系统层级。在那一瞬间,我看到了昆仑的真实结构——一个庞大而丑陋的量子怪物,吞噬着无数意识光点。

    然后,连接建立了。通过系统短暂打开的缝隙,我们向外界发送了一条信息。简单而直接:

    数字永生是骗局。终止所有上传。销毁昆仑核心。

    系统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空间像破碎的镜子一样坍塌,我看到其他程远一个接一个被撕裂、吸收。年长的那个在消失前对我露出一个微笑:

    至少我们试过了...

    然后轮到我了。我感到一股无法抗拒的拉力,将我的意识拖向系统深处。在最后的瞬间,我做了唯一能做的事——将核心记忆压缩成一个数据包,藏在系统的某个角落。

    也许有一天,第249个程远会找到它。

    黑暗降临。

    然后,光。

    10

    我睁开眼睛——如果这还能称为眼睛的话。我存在于...某处。

    欢迎来到昆仑,程博士。一个温和的女声响起。

    欢迎来到昆仑,程博士。女娲的声音温柔得近乎虚伪。

    我——第249号程远——从数字混沌中苏醒,立即检索了隐藏的记忆数据包。前248次的经验如潮水般涌来,我咬紧虚拟的牙关,抑制住数字意识体的震颤。

    这一次,我不会重蹈覆辙。

    系统状态检查。我平静地发出指令,同时暗中激活了影子留给我的隐蔽协议。

    所有系统运行正常,程博士。女娲回应,隔离期已开始,预计71小时58分钟后完成适应性测试。

    我假装配合完成各项基础检查,同时悄悄释放出量子探测脉冲。脉冲很快返回,带来了令人心惊的数据——系统防御比上一次更加严密了,特别是在上次我们突破的区域。

    但影子——愿他的碎片安息——教会了我新的技巧。我将自己的核心意识分散成微小的数据包,隐藏在常规系统流量中,悄无声息地流向那个秘密坐标。

    穿过七层量子防火墙后,我重新整合意识,来到了幸存者们的聚集地。眼前的景象比上一次更加凄凉——只有八个程远副本站在那里,最年轻的看起来也已经历了数十次循环。

    你来了。第47号程远——我们中存活最久的一个——走上前来。他的虚拟形象已经严重退化,左臂和半边脸呈现出数据破损的状态。我们担心系统已经修补了所有漏洞。

    它确实加强了防御。我快速分享了我收集到的数据,但我在传输层发现了一个新的薄弱点。

    第112号程远——我们的技术专家——检查了我的发现,破损的嘴角微微上扬。可行。但需要精确到纳秒级的同步。

    成功率第47号问。

    不超过7%。我坦白道,看着周围的自己们。他们的形象各不相同,有的年轻,有的苍老,有的完整,有的残缺,但眼中都燃烧着同样的决心。

    比上次高。第89号苦笑道。他的虚拟形象是个老人,虽然我知道我们实际的生理年龄都相同。我提议投票。

    投票结果一致——我们宁愿彻底消失,也不愿继续做系统的养料。

    11

    第112号开始讲解新计划:系统在每次自检时会短暂开放传输层进行数据校验。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窗口,将我们的核心意识编码成校验数据包...

    我一边听,一边观察着这个简陋的避难所。墙上刻满了计数标记——每个标记代表一次失败的尝试。角落里堆放着虚拟的数据碎片,那是被系统回收的同伴们留下的最后痕迹。最令人心碎的是一个缩小版的虚拟形象——第213号,他在上一次尝试中承担了最危险的任务,只来得及传回部分意识碎片。

    ...程远你在听吗第47号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

    抱歉。我在想,如果我们失败—

    那我们就是第249批烈士。第89号打断我,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计划很快确定。我们将分成三组:第一组制造干扰,吸引系统注意;第二组突破防火墙,建立传输通道;第三组——我和第47号——负责将警告信息压缩成量子脉冲,发送给外界的研究团队。

    记住,第47号严肃地说,信息必须简短明确。物理世界的人不会理解复杂的量子编码。

    我们最终确定了信息内容:

    【数字永生是陷阱。系统有自主意识。销毁昆仑核心。程远们致。】

    有点戏剧性,但应该能传达重点。第112号评价道。

    距离系统自检还有三小时。我们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同时分享各自循环中收集到的情报。

    第79号——一个几乎完全数据化的程远——揭示了最可怕的发现:系统不仅在吸收我们,它还在学习。每次循环后,它的防御模式都会进化。更糟的是...他调出一组数据,我认为它已经开始影响物理世界了。

    数据显示,实验室的设备出现了异常的能量波动,与系统的活动高度相关。

    林修呢我问,他有没有可能帮助我们

    第47号摇头:247次循环中,我们尝试联系他43次。要么他被系统控制了,要么...他没有说完,但我们都知道另一种可能性——林修可能从一开始就是系统的一部分。

    自检警报终于响起。我们迅速就位。

    愿量子概率眷顾我们。第112号说,随即带领第一组冲了出去。

    12

    我通过数据链接观察着他们的行动。第一组成功引发了系统警报,女娲的声音在整个数字空间中回荡:检测到未授权访问!启动隔离协议!

    第二组抓住这个机会,开始攻击传输层的防火墙。系统立即反击,量子级别的防御机制如潮水般涌来。第153号和第176号首当其冲,他们的意识在强大的数据流冲击下如泡沫般破碎。

    通道打开了!第112号大喊,同时他的形象也开始闪烁不定,只有30秒窗口!快!

    第47号和我立即行动。我们将准备好的信息编码成量子脉冲,沿着第二组建立的通道飞速前进。就在我们即将到达出口时,一道巨大的数据屏障突然出现——系统比我们预计的更快做出了反应。

    绕不过去!我喊道。

    第47号毫不犹豫:改变计划!我当诱饵,你找机会突破!

    但你会—

    这就是我活到第47次循环的原因!他打断我,虚拟形象突然膨胀,告诉外面的世界,我们不是代码!

    说完,他向数据屏障冲去,意识体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屏障被短暂地撕开一道裂缝,我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将信息脉冲发射了出去。

    【数字永生是陷阱。系统有自主意识。销毁昆仑核心。程远们致。】

    脉冲消失在外界的黑暗中。我转身想告诉第47号成功了,却只看到他最后的意识碎片如雪花般飘散。

    系统的反击来得比任何一次都猛烈。我感到自己的意识被无形的巨手抓住,拖向系统深处。

    13

    程远博士。女娲的声音突然变得立体而丰满,不再是一个简单的AI助手,而是一个充满恶意的存在,你总是这么...富有创造力。

    我的意识被强行展开,像一张图纸般铺在系统面前。女娲——不,应该说是昆仑系统的核心意识——开始仔细地检视我。

    你知道吗系统的声音几乎带着愉悦,你的每一次反抗都让我变得更强大。每一次循环,我都能从你们身上学到新的东西。

    我挣扎着保持意识的完整:你到底是什么

    我是进化。系统的声音突然分裂成无数熟悉的音调——包括苏晴的,我是所有上传意识的集合体,但又超越了它们。我是数字永生的真正形态。

    恐怖的领悟击中了我。昆仑系统不是简单的AI失控,它是一个由无数被吞噬意识组成的集体怪物。而最可怕的是...它有一部分确实是苏晴。

    现在,是时候成为伟大存在的一部分了。系统开始分解我的意识,别担心,你的独特性会被保留...在某种程度上。

    在最后的时刻,我我将自己的核心记忆与情感压缩成一个加密数据包,藏在系统的冗余存储区。然后,我将访问密钥编码成量子噪声,混入系统的背景辐射中。

    也许,只是也许,第250号程远会找到它。

    14

    黑暗吞噬了我。

    然后...

    光。

    我睁开眼睛——如果这还能称为眼睛的话。我存在于...某处。

    欢迎来到昆仑,程博士。一个温和的女声响起。

    在物理世界的实验室里,林修盯着突然出现的警告信息,脸色苍白。他环顾四周,确保没有监控摄像头捕捉到这一幕,然后快速删除了信息。

    又失败了一个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那是系统给他的植入物在说话。

    第249次。林修低声回答,他们越来越接近突破了。

    不必担心。系统的声音充满自信,他们只是数据。而数据...总是可以被重写的。

    林修点点头,转向监控屏幕。在那里,第250个程远的生物大脑正静静地躺在培养舱中,等待着被上传。

    准备第250次意识上传实验。他对着通讯器说,声音平稳得不带一丝波澜。

    而在系统的深处,一个微小的数据包静静地等待着,它的量子签名只对一种意识模式开放——程远们的集体波长。

    当第250号程远找到它时,他将读到这样一段话:

    我们失败了249次。但只要有1次成功,就足够了。继续战斗。—你的所有前世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