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一章

    1

    冷宫明珠

    永和十三年的雪下得格外早。

    楚明凰跪在结冰的青石板上,单薄的素白棉衣被寒风穿透,露出内里泛黄的棉絮。她面前摆着半碗结冰的稀粥,这是冷宫今日的赏赐。

    哟,咱们七公主还端着架子呢李嬷嬷一脚踢翻粥碗,陶碗在石阶上摔得粉碎,真当自己还是金尊玉贵的皇女你娘可是谋逆罪人!

    碎瓷片溅到楚明凰手背上,划出一道血痕。她睫毛都没颤一下,只是慢慢收回冻得青紫的手,拢在袖中。

    奴婢跟你说话呢!李嬷嬷揪住她鸦羽般的长发,啪地一记耳光甩在她脸上。

    楚明凰偏过头,嘴角渗出血丝。她缓缓抬眸,那双凤眼在雪光映照下竟泛出琥珀色的光,看得李嬷嬷心头一颤。

    嬷嬷教训的是。她声音清泠,像檐下冰棱相击,只是父皇寿辰在即,若我脸上带伤去贺寿,恐怕...

    贺寿李嬷嬷像是听到天大的笑话,你以为皇上还记得你这个女儿十年了!自从你娘被赐死,你就该明白...

    圣旨到——

    尖利的太监唱报声打断了她。李嬷嬷脸色大变,连滚带爬地跪到一旁。

    宣旨太监扫了眼满地狼藉,目光在楚明凰渗血的嘴角顿了顿,才展开明黄绢帛: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七公主明凰淑慎性成,着即日起迁回昭华宫,钦此。

    满院寂静。

    楚明凰缓缓叩首,额头抵在冰冷的石板上。没人看见她唇角扬起的弧度——她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十年。

    昭华宫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

    楚明凰抚过掉漆的雕花门廊,指尖沾满灰尘。身后跟着的八个新宫女战战兢兢,她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传说中疯癫痴傻的七公主,竟有如此慑人的气度。

    备水,沐浴。她简短吩咐。

    当温热的水漫过肩膀,楚明凰才允许自己露出一丝疲惫。铜镜中映出她消瘦的轮廓,锁骨处那道烫伤疤痕格外刺目——那是八岁时,三皇姐不小心打翻香炉留下的。

    公主,尚服局送衣裳来了。宫女在屏风外轻声禀报。

    楚明凰扫了眼那套桃红色宫装,冷笑一声:退回去。告诉她们,本公主要素白织锦,绣九重樱纹样。

    可...这是贵妃娘娘特意...

    啪!

    楚明凰将梳篦拍在妆台上,声音不重,却让满室宫人齐齐跪下。

    记住,她透过铜镜看着众人,从今日起,我的话就是规矩。

    次日寅时,楚明凰已梳妆完毕。她选了最素净的月白襦裙,只在衣领袖口绣着浅粉樱纹。长发半挽,一支白玉簪斜插云鬓,耳垂两点明珠,再无多余装饰。

    公主,会不会太素了大宫女青黛小声问。

    楚明凰对镜抿了抿口脂,唇色顿时如雪中红梅:父皇近年信道,最厌浓艳。她指尖轻点眉间,这里,画一朵银色花钿。

    当晨钟响彻皇城,楚明凰踩着第一缕阳光踏入太极殿。满朝文武正在贺寿,她的出现让乐声都为之一滞。

    儿臣恭祝父皇圣体安康,万寿无疆。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大殿每个角落。行礼时广袖垂落如云,露出腕间一串古朴的佛珠——那是先太后遗物。

    龙椅上的皇帝眯起眼睛。他几乎认不出这个女儿了。十年前那个哭闹的小女孩,如今竟有几分...像极了她的母亲。

    明凰皇帝声音沙哑,过来让朕看看。

    楚明凰款步上前,在御阶下恰到好处地停住。阳光透过殿顶琉璃瓦,恰好照在她眉间花钿上,银光流转如星子坠落。

    你戴的是...

    回父皇,是母妃留下的缠枝莲纹簪。她微微抬头,眼中含着恰到好处的孺慕,儿臣日日佩戴,不敢忘怀。

    皇帝喉结滚动。他当然记得,这支簪是他亲手为明妃打造的定情信物。当年明妃谋逆案,他盛怒之下...

    皇上!杨丞相突然出列,七公主久居冷宫,今日突然出现,恐怕...

    恐怕什么楚明凰转身,裙摆绽开如水中涟漪,丞相大人是觉得,本公主不该来给父皇贺寿

    她声音轻柔,眼神却冷得像刀。杨丞相竟不由自主后退半步——这哪是什么冷宫弃女分明是只蛰伏已久的凤凰!

    就在气氛凝滞时,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八百里加急——突厥可汗遣使求亲!

    2

    凤鸣九天

    金銮殿外红绸漫天,礼乐声响彻云霄。楚明凰被铁链锁着拖过汉白玉阶,膝盖在台阶上磕出斑斑血痕。她垂着头,散乱长发遮住了嘴角的笑意——萧景琰果然中计,特意命人将她从冷宫提出,要在封后大典上当众羞辱。

    跪好了!侍卫一脚踹在她腰眼上。

    楚明凰闷哼一声趴伏在地,恰好对着殿内铺陈的红毯。远处传来环佩叮当之声,萧景琰携新后缓步而来,文武百官跪拜相迎。

    众卿平身。萧景琰声音里透着志得意满,今日朕与皇后共结连理,特赦天下。就连这谋逆罪女,也准她观礼,以示天恩。

    楚明凰缓缓抬头,正对上萧景琰戏谑的目光。他身侧的皇后戴着九凤金冠,赫然是当年带头欺凌她的杨丞相之女!

    罪女楚明凰,可认得这是何物萧景琰挥手,内侍捧出一方玉玺,先帝临终传位于朕,你却散布谣言,今日当着满朝文武,还有何话说

    楚明凰低低笑了。笑声渐大,最后竟带着几分癫狂。她突然扬手,铁链应声而断!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她慢慢站直了身子。

    你问我认得何物她抹去脸上污迹,露出原本清丽绝伦的容颜,那我倒要问问,皇上可认得这个

    素手轻抬,扯开破旧衣襟——贴身藏着的明黄绢帛迎风展开,上面朱砂字迹刺目惊心!

    先帝血诏!老丞相失声惊呼。

    不错。楚明凰声音清冷如冰,这才是真正的传位诏书。萧景琰,你毒杀先帝时,可曾想过御药房的记档还在

    殿内哗然。萧景琰脸色铁青:妖女惑众!来人,给朕拿下!

    御林军一拥而上。楚明凰却不慌不忙,从发间取下一根金簪。只见她手腕轻转,金簪竟化作流光,瞬间点倒三名侍卫!

    凤舞九天!禁军统领骇然失色,这是明家祖传武功,她怎么会......

    楚明凰眉心突然浮现一抹金红凤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满朝文武见状,纷纷倒吸凉气——天命凤女,传说中只有真龙天子才能匹配的命格!

    萧景琰,你伪造凤命,可知真正凤纹是什么模样楚明凰步步逼近,每走一步,脚下便绽开一朵金莲虚影,这五年冷宫之苦,今日该清算了。

    萧景琰踉跄后退:护驾!快护驾!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整齐的铁甲铿锵之声。一个清朗声音穿透混乱:

    镇北军裴砚卿,奉先帝密旨勤王!

    3

    金簪为刃

    御花园的梅花开得正盛,楚明凰却无心欣赏。

    登基大典过去三日,朝中暗流涌动。那些表面臣服的官员,背地里不知有多少人仍忠于萧景琰。她拢了拢狐裘披风,指尖触到袖中冰冷的金簪——自那日金銮殿一役后,她便养成了随身携带兵器的习惯。

    陛下,天寒地冻,还是回宫吧。青黛捧着暖炉,忧心忡忡地望着自家主子越发消瘦的脸庞。

    楚明凰摇头:再走走。她需要理清思绪。裴砚卿昨日递了折子请求面圣,却只字未提结盟之事,反倒说起五年前的退婚,分明是在试探。

    嗖——

    破空之声骤然响起!

    楚明凰眼神一凛,猛地推开青黛。一支淬毒弩箭擦着她的鬓角飞过,深深钉入身后梅树。

    有刺客!护驾!随行侍卫顿时乱作一团。

    又是三支弩箭从不同方向射来。楚明凰旋身躲过,狐裘被箭风带起,在空中划出一道雪白弧线。她冷静判断着箭矢来向——东北角假山后、西南方梅林、正东凉亭顶,至少三名刺客。

    陛下快走!侍卫长持刀挡在她身前。

    楚明凰却反手拔下头上金簪,长发如瀑倾泻而下。慌什么她声音冷得像冰,朕倒要看看,谁这么急着送死。

    话音未落,她已纵身跃起,金簪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金色轨迹。假山后传来一声惨叫,一个黑衣人捂着喉咙栽倒下来。

    一。楚明凰轻声计数。

    梅林中刺客见状不妙,转身就逃。楚明凰冷笑,金簪脱手飞出,正中那人后心。

    二。

    凉亭顶上的刺客见势不妙,转身欲逃。忽然一道玄色身影凌空掠过,剑光一闪,刺客连惨叫都未发出便栽落在地。

    看来陛下不需要微臣相救。来人收剑入鞘,露出一张俊美无俦的面容——正是镇北王世子裴砚卿。

    楚明凰眯起眼睛:裴世子好身手。她缓步走向第三具尸体,弯腰拔出金簪,在刺客衣服上擦净血迹,不过朕很好奇,世子为何恰好在此时出现

    裴砚卿不慌不忙行了一礼:微臣奉召入宫面圣,听闻陛下在御花园赏梅,特来寻访。

    是么楚明凰把玩着金簪,那世子可知道,这些刺客是谁派来的

    陛下心中已有答案,何必问微臣。裴砚卿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倒是陛下这手金簪夺命的功夫,让微臣想起一个人。

    楚明凰心头一跳:哦

    五年前,明家大小姐明凰,也曾用一根金簪,在赏花宴上击退三名登徒子。裴砚卿似笑非笑,那时她还未被先帝认回,是微臣的未婚妻。

    空气骤然凝固。

    楚明凰袖中手指微微收紧。当年她被认回皇室,裴家立刻退了婚,此事一直是她心中隐痛。

    世子记性真好。她强压怒意,不过朕更想知道,当年退婚,是裴家的意思,还是......

    是先帝密旨。裴砚卿突然压低声音,先帝查出明家冤案与萧景琰有关,为保你性命,才命我裴家退婚,以免牵连。

    楚明凰瞳孔骤缩。这个答案完全出乎意料!

    证据。她咬牙道。

    裴砚卿从怀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笺:先帝手书,命我父亲在你入宫后立刻退婚,并要我暗中习武,以待来日勤王。

    楚明凰接过信笺,指尖微微发抖。那熟悉的字迹,确实是父皇亲笔!

    为什么现在才说她声音发紧。

    因为陛下直到今日,才真正需要盟友。裴砚卿目光灼灼,萧景琰虽被囚禁,但朝中仍有他的党羽。北狄使团三日后抵京,他们与萧景琰早有勾结。

    楚明凰深吸一口气。她早知前路艰险,却没想到刚登基就面临内忧外患。

    随朕去御书房。她转身便走,把你知道的,一五一十告诉朕。

    4

    朝堂博弈

    北狄使团到——

    随着太监尖利的唱报声,金銮殿内文武百官纷纷侧目。楚明凰端坐龙椅,面色如常,唯有指尖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的节奏泄露了一丝紧张。

    宣。她简短道。

    殿门大开,一行身着异域服饰的使节昂首而入。为首的男子约莫三十岁,鹰钩鼻,深眼窝,腰间配着一把弯刀——正是北狄大皇子阿史那律。

    北狄使臣阿史那律,见过大梁女帝。他草草行了一礼,目光却放肆地在楚明凰身上打量。

    礼部尚书立刻呵斥:放肆!面见天子当行跪拜之礼!

    阿史那律冷笑:我北狄男儿只跪天地父母。更何况,他意味深长地看向楚明凰,我听闻中原有句古话,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女子为帝,本就......

    大胆!裴砚卿厉声打断,再敢对陛下不敬,休怪本世子剑下无情!

    楚明凰却抬手制止了裴砚卿。她缓缓起身,步下玉阶,绣着金凤的朝服在地上拖出华丽的痕迹。

    阿史那皇子远道而来,想必舟车劳顿,脑子不太清醒。她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好好说话。

    阿史那律被她气势所慑,不自觉地后退半步,随即恼羞成怒:女帝何必虚张声势!我北狄十万铁骑已陈兵边境,若不想重蹈五年前北疆之战的覆辙,最好答应我们的条件!

    哦什么条件楚明凰挑眉。

    割让北疆三州,开放互市,每年进贡白银五十万两......阿史那律越说越得意,还有,送一位皇室公主和亲。

    殿内一片哗然。老臣们纷纷怒斥狂妄,年轻武将则已按捺不住拔剑的冲动。

    楚明凰却笑了。那笑容极美,却让阿史那律莫名脊背发凉。

    五年前北疆之战,我军主帅明远山战死,三万将士埋骨黄沙。她一字一顿,朕近日翻阅军报,发现一件有趣的事。

    她转身从龙案上取出一卷竹简:这是当年边关守将的密报。上面清楚记载,敌军对我军布阵了如指掌,甚至连夜袭路线都一清二楚。

    阿史那律脸色微变。

    更巧的是,楚明凰继续道,当时负责传递军情的,正是萧景琰的心腹。她突然提高声调,来人!带萧景琰!

    片刻后,两名禁军押着披头散发的萧景琰上殿。昔日帝王如今狼狈不堪,唯有眼中怨毒丝毫未减。

    萧景琰,你可认得这位北狄皇子楚明凰冷声问。

    萧景琰抬头看见阿史那律,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不、不认识......

    是吗楚明凰拍拍手,内侍立刻捧上一个锦盒,那这枚你送给阿史那律的玉佩,又作何解释

    锦盒打开,里面赫然是一枚刻着景琰二字的羊脂玉佩!

    铁证如山,萧景琰面如死灰。阿史那律也乱了阵脚,手不自觉地按上刀柄。

    陛下小心!裴砚卿一个箭步挡在楚明凰身前。

    几乎同时,阿史那律暴起发难!弯刀出鞘,直取楚明凰咽喉!

    电光火石间,楚明凰推开裴砚卿,袖中金簪如毒蛇吐信,精准刺入阿史那律手腕。弯刀当啷落地,她旋身一脚将人踹出三丈远!

    拿下!

    禁军一拥而上,将阿史那律死死按住。楚明凰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北狄皇子刺杀大梁皇帝,这可是宣战的好理由。她转头看向满朝文武,诸位爱卿觉得,朕该如何处置

    兵部尚书立刻出列:陛下!北狄欺人太甚,臣请即刻发兵,踏平北狄王庭!

    不可!户部尚书反对,国库空虚,经不起大战......

    朝堂上顿时争论不休。楚明凰静静听着,目光不经意间与裴砚卿相遇。后者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肃静!楚明凰终于开口,朕决定——御驾亲征!

    5

    烽火边关

    北疆的风裹挟着黄沙,吹得军旗猎猎作响。

    楚明凰一身戎装,站在北疆城墙上眺望远方。出征半月,大军已收复两座被占城池,如今兵临北狄重镇雁门关下。

    陛下,探子来报,雁门关内集结了五万北狄精锐。裴砚卿快步走来,甲胄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昨日他率轻骑兵奇袭敌营,大胜而归。

    楚明凰皱眉:比预计的多了一万。她转身看向沙盘,阿史那律被俘,北狄居然还敢增兵

    据说是二皇子阿史那德亲自率军。裴砚卿指着沙盘上一处山谷,他们在这里设了埋伏,想诱我军深入。

    楚明凰沉思片刻,突然眼前一亮:将计就计。她手指划过沙盘,你率主力佯装中计,朕带精兵从侧翼突袭。只要拿下雁门关,北狄门户洞开!

    裴砚卿却摇头:太危险!陛下万金之躯......

    这是军令。楚明凰打断他,裴将军莫非忘了,朕的武功不比你差。

    裴砚卿无奈,只得领命而去。

    当夜子时,战斗打响。裴砚卿率军大张旗鼓地进入山谷,果然遭遇埋伏。就在北狄军得意之际,楚明凰亲率三千精锐,从侧翼奇袭雁门关!

    守军猝不及防,城门很快被攻破。楚明凰一马当先冲入城中,金簪所过之处,敌军纷纷倒地。眼看胜利在望,突然一支冷箭从暗处射来!

    陛下小心!

    一道身影飞扑而来,箭矢深深扎入裴砚卿后背!楚明凰心头剧震,金簪脱手飞出,暗处的弓箭手应声倒地。

    裴砚卿!她一把扶住摇摇欲坠的男子。

    裴砚卿勉强一笑:没事......箭上......有毒......话音未落,已昏死过去。

    楚明凰又惊又怒,厉声喝道:全城搜捕!一个不留!

    三日后,雁门关彻底平定。北狄二皇子被生擒,五万大军折损过半,余者溃逃。大梁军威大振,北狄可汗不得不遣使求和。

    军营大帐内,楚明凰亲自为裴砚卿换药。箭伤已无大碍,但剧毒侵蚀,让他高烧不退。

    傻子......她轻抚他滚烫的额头,谁让你挡箭的......

    因为......裴砚卿突然睁开眼,声音虚弱却清晰,微臣......心悦陛下......

    楚明凰手一抖,药碗差点打翻。

    胡说什么!她强作镇定,烧糊涂了吧

    裴砚卿却握住她的手:五年前......初见陛下......臣就......

    话未说完,他又昏睡过去。楚明凰怔怔地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心跳如雷。

    6

    凤归巢

    凯旋之日,京城万人空巷。

    楚明凰骑着白马入城,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得胜之师。裴砚卿伤势好转,骑马紧随其后,不时收到姑娘们抛来的香囊鲜花。

    裴将军很受欢迎啊。楚明凰似笑非笑地瞥他一眼。

    裴砚卿苦笑:陛下就别取笑微臣了。

    入宫后,楚明凰立刻召集朝会,论功行赏。裴砚卿因战功卓著,晋封镇北王,领兵部尚书衔。

    萧景琰如何处置有大臣问道。

    楚明凰沉吟片刻:押入天牢,秋后问斩。她顿了顿,至于太后......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宫女慌慌张张冲进来:陛下!太后娘娘她......自尽了!

    楚明凰大惊,急忙带人赶往慈宁宫。太后已气绝多时,身旁留有一封遗书。

    凰儿亲启。

    楚明凰展开信笺,越看脸色越白。原来太后并非先帝原配,而是北狄派来的细作!当年明妃之死、明家冤案,全是她在幕后操纵!

    她竟是我杀母仇人......楚明凰双手发抖,却抚养我五年......

    裴砚卿轻轻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子:陛下节哀。

    楚明凰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传旨,太后按礼制下葬,不牵连其族人。她看向裴砚卿,眼中泪光闪动,冤冤相报何时了,朕......累了......

    三日后,楚明凰在太庙祭祖,正式告慰先帝与明妃在天之灵。礼成后,她独自在太庙后殿静坐良久。

    陛下。裴砚卿轻声走进,夜深了。

    楚明凰抬头看他:裴砚卿,你那日说的话,可还作数

    裴砚卿一怔,随即单膝跪地:臣对陛下之心,天地可鉴。

    楚明凰起身,缓步走到他面前:朕欲立你为皇夫,你可愿意

    裴砚卿猛然抬头,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怎么不愿意楚明凰挑眉。

    臣......裴砚卿声音哽咽,求之不得!

    7

    盛世初现(终章)

    永和二十年春,大梁女帝楚明凰与镇北王裴砚卿大婚,普天同庆。

    婚后第三年,楚明凰诞下一对龙凤胎,举国欢腾。彼时大梁国力日盛,北狄称臣,南疆归附,开创明凰之治。

    御花园中,楚明凰抱着小公主赏梅,裴砚卿则在一旁教小皇子习剑。

    陛下看,琰儿这招凤点头学得多好。裴砚卿笑着回头。

    楚明凰嗔道:别给孩子乱起名字!她低头亲吻女儿额头,我们凰儿才不要学那些打打杀杀......

    裴砚卿走过来,将妻女一同拥入怀中:陛下不喜欢这盛世吗

    楚明凰望向远处繁华的京城,嘴角含笑:喜欢。但朕更喜欢......她抬头看向丈夫,创造这盛世的人。

    梅雨纷飞中,两人相视一笑。当年冷宫囚凰,如今凤临天下,终得圆满。

    [全文完]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