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章

    第10章

    义仓,就是免费分发粮食。

    与官仓不同,义仓允许百姓持有开仓特权,凡发生灾祸之地,不必等批文,先吃饱肚子,然后补手续,此乃陛下宅心仁厚之体现!

    对此朱元璋心满意足,从这番话来看,李善长是懂人情政治的。

    看来,李善长回家后,没少动脑子。

    赐座,继续讲。朱元璋吩咐道。

    有了皇帝的鼓励,李善长感觉吃下定心丸。

    第二步,防贪污!

    自古救灾不仅难在效率,也难在落到实处。

    从下发命令,到拨款采买,运输核实,每一步都严防死守,可照样出现贪污之事。

    一人贪一点,压在灾民头上,便是死无葬身之地的大山!

    朱元璋眉头紧锁,儿时死去的记忆再度复苏。

    死无葬身之地几个字狠狠触动了老朱。

    曾几何时,他的父母亲活活饿死,连一张草席和葬身之地都没有。

    出生起,他经历大大小小的粮灾,一只手根本数不完。

    寺庙僧人说:凡人今生受的苦,都会成为来世福报。

    后来他明白,那些苦难,多是权贵所致。

    前元官吏不把汉人农民不当人,即便有赈灾举措,也被层层剥削。

    这些苦难,绝不能再降临到大明子民的头上。

    至少在他任期内,绝不能发生!

    贪我看谁敢!

    朱元璋紧握拳头,眼中迸发坚决和凌厉。

    咱发过誓,要将贪污者剥皮填草,咱就看谁不怕死

    !

    陛下,容陈说一句,事后马后炮,终归比不上事前预防。

    有钱能使鬼推磨,更别说一座金山放在眼前!

    李善长说完隐患,立刻接上:从前由朝中派出官员监督,这个人选不好,不如改一改!

    若让微臣选,人选也分远近亲疏,再亲也亲不过血缘关系。

    陛下子嗣众多,皇子中不少已经成年,可以前往异地赈灾。

    如果刚才第一步是权宜之计,这一步算得上妙了。

    朱元璋眼前一亮,拍案而起:说得正是!

    横竖都是自家的粮仓,自家人还会贪污么

    正好,小子们大了,应该去地方历练,开一开眼界。

    说到这里,朱元璋满意地看向李善长。

    韩国公,你替朕解决了大麻烦,朕要好好赏你。

    李善长浅浅一笑,谦虚道:是陛下给了微臣机会,臣不敢奢求赏赐。

    赈灾制度早就该完善,微臣却拖到眼下,还需上位提点,实在不才......

    你啊你,就是嘴厉害。

    朱元璋对着李善长摇晃手指,意味深长地哂笑。

    一君一臣,四目相对间,气氛逐渐放松。

    一旁的刘伯温:......

    这个家伙不愧是老油条,心眼子快比上蜂窝煤了。

    这哪里是应答,分明把朱元璋当马屁拍!

    刘伯温不屑于此类行径,也不知道陛下到底受用不受用。

    仅凭殿内笑声判断,李善长的脚跟算是站稳了。

    之后半晌。

    李善长侃侃而谈,朱元璋听得津津有味,兴起之时还给李善长赐了杯茶。

    御前赐座又赐茶,可不是一般大臣能有的待遇。

    太子朱标没有表态,多数时候静静听着,也察觉出些许不对。

    三步救灾法做到解决问题了吗做到了。

    但李善长每说一点,都精准踩在媚上的点子上,天底下哪有那么巧的事

    朱标不希望,拯救大明百姓的任务,变成某些人仕途铺路的垫脚石。

    虽然这些法子虽然有开创性,但又治标不治本,他总觉得应该有更好的法子。

    所以,朱标更想听一听刘伯温的想法。

    万万那没想到,刘伯温比东宫还沉默,全程微笑不语。

    或许,诚意伯想等韩国公说完再谏吧。朱标这么安慰着自己。

    以诚意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个性,也许此刻正在酝酿满腹文章。

    终于,李善长嘴巴合上,皇帝的巴掌不禁鼓动。

    妙啊!

    朱元璋啧声不断,毫不吝啬赞美。

    早知道李先生行,但你今天真让咱出乎意料了。

    李善长淡淡一笑:陛下谬赞了,微臣不敢擅专。

    其实众人拾柴火焰高,微臣一点拙见还需完善,想来诚意伯应该有更好的主意。

    臣等并肩齐行,也好确保此计策无漏洞。

    珠玉在前,刘伯温稍微逊色些,都会被比下去。

    朱元璋全看在眼里,但李善长办事得力,他暂时不想计较。

    谁知,刘伯温不争不抢,罕见的低下头。

    微臣所思所想,与韩国公基本一致,甚至不比他的详尽。

    恐怕无法补充。

    朱元璋想要的是群雄争霸,却不想要这个唯唯诺诺的刘伯温。

    真的一点都没有

    朱标也忍不住出口提醒:诚意伯一贯计谋无双,怎么可能无话可讲

    到底是以退为进

    还是老江湖在抛砖引玉

    朱家父子俩都不太确定。

    殿内所有人都在盯着刘伯温,他忽然侧过身子,伸直双手,行了个标准的拜礼。

    韩国公计策、胆色双全,已然万事俱备。

    倘若微臣强行插嘴,不仅画蛇添足,反而起了反作用。

    韩国公,此番,吾不及汝!

    事已至此,朱元璋也无话可说,眼中略显失望。

    行了,回去吧。

    本想嘉奖李善长,最终也因为刘伯温变得兴致全无。

    两位大臣接连退去,朱元璋大事已成,浑身松快多了。

    走,去你娘宫里吃碗热汤面,吃完去大牢!

    父皇,咱就拿三步棋去,会不会准备太少

    少

    朱元璋哈哈一笑:老大,你就是太年轻了,容易被表面风光的驴粪蛋唬住。

    老子承认,余闲所言有根据,但不代表他就是真理。

    在大明,咱的规矩才是规矩。

    见儿子还没参悟,朱元璋推了朱标一把,爷俩一前一后去了后宫。

    ......

    吃慢点,没人跟你抢。

    马皇后一边苦笑着,一边娴熟地剥开白花花的蒜皮。

    重八,你好歹都是当皇上的人了,吃没吃相,百官知道不得笑掉大牙

    他们懂个屁!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谁敢笑话,罚他吃十头蒜,还不许漱口!

    马皇后妩媚一笑,真拿这家伙没法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