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萧玉铭不想看那俩货的傻样,快步进了屋,齐二和严五马上跟上。进了屋,就见唐书仪在锦榻上坐着,一身家常服,边吃点心边看账册,样子很是惬意。见她没有一点兴师问罪的样子,齐二和严五更是放心了,两人笑着行了礼,唐书仪让他们坐下,道:“昨儿我还跟玉铭说,好些日子没有见你俩了,忙什么呢?”
齐二和严五听到他的问话,都看向萧玉铭。虽然唐书仪看着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但他们毕竟瞒着家里干这么大事情,还是有些心虚的,想让萧玉铭给个暗示。
但萧玉铭一个眼角也没给他们,两人只能作罢。
严五踢了齐二一下,让他说,他嘴甜。
齐二朝唐书仪嘿嘿笑一笑,脸颊上露出两个小酒窝,“婶婶,玉铭说您都知道了。”
唐书仪被这声婶婶叫得微愣,然后笑着点头,“嗯,是知道了。”
“婶婶,您是不是也觉得这个生意可行?”齐二问。
唐书仪没有说话,齐二觉得她是默认了,自信心暴增了不少,他起身走到唐书仪身边的小杌子边坐下,睁着亮晶晶的眼睛说:
“我们三个一听说,孔家被二皇子收拾了,马上就觉得这是个机会,代替孔家往宫里供茶。我听说,那孔家每年从内务府挣好几万两银子呢。婶婶,您喜欢什么?挣了钱,我孝敬您。”
唐书仪笑着看他,齐老夫人宠他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就这张会哄人的嘴,上了年纪的人都扛不住。
看了齐二一眼,唐书仪的目光又看向萧玉铭和严五,道:“你们确定,你们肯定能挣钱?你们确定,不会有人坑你们?”
“谁敢!”
“谁敢!”
她的话音刚落,就传出了齐二和严五异口同声的声音。
第119章天!好大的瓜!
不愧为“狐朋狗友”,思维模式都是一样的。
唐书仪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你们的货源从哪里来?”
“上京有很多茶商,从他们那里买就是。”严五道。
唐书仪嗯了一声,看来还是考虑过这个问题的。她又道:“你们能分得清什么茶好,什么茶不好吗?”
严五和齐二都摇头,但齐二说:“那些人不敢糊弄我们。”
唐书仪笑了下,看着齐二说:“你父亲是有政敌的吧?”
齐二点头,在朝为官不可能没有政敌。
“如果我是你父亲的政敌,知道你要往宫里供茶,我就买通你买茶的那家茶商,给你提供陈茶或者...在茶里下点毒什么的...”
“不可能!”齐二打断唐书仪的话。
唐书仪:“怎么不可能?你爹是户部尚书,他的政敌最起码跟他官位差不多,他可不怕你,也不怕你爹。”
房间里一片安静,齐二和严五以及萧玉铭都如霜打了的茄子,弯着腰耷拉着脑袋。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道,”唐书仪放缓了声音说:“想要经商不是不可以,但做哪一行就得对哪一行了解,不然,即使你是皇子公主,也一样能被人坑死。”
萧玉铭听了这句话,忽然觉得脊背发凉。上次他坑孟成天,其实真正坑的不就是二皇子。
“好了,你们回去好好想想吧。”唐书仪道。
齐二和严五蔫头耷脑行了礼,然后出去了。出了门,就见赵管家在院子里站着,正笑呵呵地看着他们,“二位公子,这大冷的天,奴才备了马车送你们回去。”
齐二和严五都拒绝,他们出门的时候也都备了马车,坐自家的马车回去就行。但赵管家却很坚持,还说:“二位公子身上都带着贵重物品,还是派侍卫跟着比较好。”
齐二和严五这次是明白了,赵管家这是要押他们回家。而且,到家后,肯定还会把他们做的事情跟他们家里说。
两人都看向萧玉铭,一副我们都错信你了,原来你娘也不是个好说话的。
萧玉铭再次无语,他什么时候说过他娘好说话了?是他们自己认为的好不好。
反抗也没用,齐二和严五还是被永宁侯府的侍卫“护送”到了家。
先说齐二这边:
永宁侯府的马车到了齐府门口,看门的小厮一下子就认出来了。但他们很疑惑,平时永宁侯府的二公子出门,没有带这么多侍卫啊!
正想着,就见他们家二公子从马车上下来了,然后一个永宁侯府的管事,笑呵呵地跟在他们二公子身边,他们二公子一脸无奈又悲催的模样。
看门的小厮是不敢拦的,就见永宁侯府的管事走到他们近前说:“麻烦通报一声,小人有事要告知齐大人。”
看门的小厮这下明白了,这是他们家二公子又闯祸了,被永宁侯府的人押回来了。他们不敢耽搁,马上去禀报管家,不一会儿管家就小跑着过来了。
永宁侯府的管事也没有要求一定见齐良生,凑近齐家的管家,把三位公子干的大事讲了一遍,最后说:“我们家夫人怕齐二公子有什么闪失,就让我把人送回来了。”
齐府的管家笑着感谢,看着永宁侯府的人走了后,回头跟齐二说:“二公子,老爷在老夫人处呢,奴才陪着您去吧。”
齐二没说话,大步往里走。他这次确实被打击到了,自从知道有做皇商的机会后,他已经好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了,兴奋的。他甚至都想到了,挣了钱,让人抬着满箱子的金元宝搁在他爹跟前,闪得他爹睁不开眼。
但是,事情还没开始做呢,就被否定了,而且他自己也认可。
耷拉着脑袋进了齐老夫人院子,挑开帘子进了厅堂,就听他祖母正唠叨他爹:“...别人家一个妾室一个妾室地往屋里抬,你倒好,就那么两个,还都是年龄不小的。这我也就不说了,这一大家子人,没个当家主母总不行吧,让你娶个媳妇怎么就这么难?”
“母亲,您挑的人都不合适。”齐良生道。
“那你说,你看上谁了?”齐老夫人问。
正在这个时候,齐二悄咪咪地走进来,打算毫无存在感地找个犄角旮旯窝着,却听他爹说:“你这是从哪回来了?”
齐二低着头站在那里不说话,管家走到齐良生身后,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然后齐良生脸上就带了怒气。
等管家走后,他指着齐二说:“你真是越来越本事了啊!还想做皇商,你怎么不上天?”
齐二连忙往齐老夫人身边凑,齐老夫人见状,瞪着齐良生说:“你就不能好好说话?”
“什么皇商?”她又扭头问齐二。
齐二低头哼唧了一声,“往宫里供茶。”
他的声音含糊不清又小,但齐老夫人却是听清楚了,她拍了下手说:“好啊,往宫里供茶好啊!我就说我孙子有出息。”
齐良生:“......”
“祖母,做皇商可能不行了。”齐二道。
齐老夫人:“为何啊?”
“就...就...我不懂茶叶,有可能被人坑了,还抓着把柄害我爹。”齐二道。
齐老夫人愣了,“不就是卖个茶叶吗?怎么会这样?让你爹给你找关系,没事儿的啊!”
齐良生:“......”真的什么都不想说了。
齐二也挺尴尬的,没办法,只能把唐书仪给他讲的假设说了一遍,然后道:“我觉得萧家婶婶说得对。”
齐老夫人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是是是,就听永宁侯夫人的,我们不做那劳什子皇商了。”
说完她又叹口气,“当初,唐国公是很中意你的,谁知道那萧淮脸皮厚,天天往国公府跑,今天送花明天送玉的。你也是不争气,那萧淮送东西你也送啊!要是当初你娶了唐书仪,把家给你管得好好的,我也不用操心。”
齐良生一脸无奈,“母亲,多少年的事情了,您怎么又提起来了。”
齐老夫人哼了一声,齐二则一脸惊,竟然有这样的事情?他爹当初跟萧二的爹抢萧二的娘,结果抢输了。
天!好大的瓜!
第120章再次深深地受教了
齐二听到齐老夫人的话,直接惊呆了,他爹当年还跟萧二的爹争过萧二的娘,还没有争过。
他不由地看向自家老爹,话说被长平公主逼着做驸马的人,自然长相是不差的,不过萧二的爹样貌也不差,这方面两人旗鼓相当。但是,当年他爹可是科举状元啊!
就这都没有争过,就有点.....
想到这里,他看向齐良生的目光就有些变了,带着那么一点鄙夷。
齐良生本来被提起年轻时候的事儿,就有点尴尬,现在又被自己儿子,用这种看不起的眼神看着,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他腾地一下站了起来,齐二吓得赶忙往齐老夫人身后躲,齐老夫人脸上也马上升起了戒备。
齐良生见他们这样,更是生气,怒视着齐二道:“跟我出来。”
齐二刚摸了老虎屁股,不敢。躲在齐老夫人身后不动,他怕被他爹按着打一顿。这时齐老夫人说:“跟你爹去吧,他不会打你的。”
这句话是说给齐二听的,也是说给齐良生听的。齐良生哼了一声转身出去了,齐二只能磨磨蹭蹭跟着出去。到了外边院子里,就见他爹在一株红艳艳的梅花树下负手而立,大眼看去,真挺有魅力的。
当年他怎么就输了呢?
“还不过来。”
齐良生严肃的声音传来,齐二马上快步凑过去,对着他嘿嘿一笑。齐良生见他这样,心里叹息。他发妻身体不好,生了这个二儿子后就一病不起,没办法,只能放到他母亲身边养。
而他当时的仕途正在关键时刻,天天忙得不可开交,也没有时间管他,慢慢地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说起来,他也有些责任。这样想着,他说话的声音就缓和了不少。
“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问。
齐二没有隐瞒,把他们怎么听说孔家被二皇子收拾了,三人怎么商量当皇商,怎么凑钱,后来又怎么被唐书仪发现,怎么被教育一通的事情,讲了一遍。
齐良生听后,又详细地问了中间的一些细节,他怀疑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个套。但问完后,发现竟然没有一丝破绽。他眯了眯眼睛,这事儿要不真的是三个小子恰巧碰上了这事儿,然后自发想干,要不就是背后的人手段太高,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想了一会儿,他道:“以后多去永宁侯府。”
齐二惊讶地问:“为什么?”以前不都是听见他去了永宁侯府,就皱眉吗?
齐良生:“长长脑子。”
说完他转身走了,得让人再查查这件事儿。而齐二挠了挠头,去永宁侯府能长脑子?
.......
严五这边,跟齐二一样,被永宁侯府的侍卫和管事,押回了家。南陵伯正好在家,见了永宁侯府的管事,听到三个浑小子干的事情后,抄起手边的鸡毛掸子,就往严五身上招呼,严五吓得连忙往他娘南陵伯夫人处跑。
而南陵伯夫人见到这父子俩的架势,手扶胸口哎哟哟地喊,“你们别闹,我胸口疼。”
南陵伯:“.....”
严五:“......”
不管南陵伯夫人是真胸口疼,还是假胸口疼,这父子俩是真不闹了,回屋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说话。严五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南陵伯夫人听后道:“回头我得去趟永宁侯府,谢谢侯夫人。要不是她早发现,还不知道你闯下多大的祸呢。”
严五低着头不说话,南陵伯若有所思地说:“回头我找齐大人聊聊,这事儿别是有人故意设计的。”
“哼,谁敢?”严五道。
南陵伯又想打他,“那萧玉铭都敢设计陷害梁健安和二皇子,有人想设计你,设计老子,有什么不敢的?”
严五惊得睁大了眼睛,“萧二设计梁健安和二皇子,我怎么不知道?”
南陵伯一副这不是我儿子的样子,但还是把那件事中间的关窍跟他讲了一遍,最后还说:“以后多跟萧玉铭学学。”
而南陵伯夫人在想,以后她得跟永宁侯夫人多交流。仔细想,这段时间,萧玉铭明显变了不少,最起码身子骨壮实了很多,走路都虎虎生风的。说明人家是真的在好好练武,再看看自家这个,还满脑子只知道玩儿呢。
永宁侯府
用过晚膳,一家四口又坐在一起聊天,唐书仪说起了今天萧玉铭三人干的事情,“这事儿是不是后面有人故意设计,暂且不说。”
说着她看向萧玉铭道:“知道我之前为什么问你,齐二和严五在干什么吗?”
萧玉铭摇头,他也想知道,他就是因为这句话慌了阵脚,把事情暴露的。
而唐书仪却看向了坐在一边的萧玉宸,道:“为了给你哥找老师。”
这话让萧玉铭和萧玉宸都惊讶了,唐书仪笑了下又道:“齐大人是当年的科举状元,又在官场多年,玉宸游历回来后,就要面临春闱。齐大人无论是科考还是为官都是佼佼者,有他教导一二,玉宸定能受益良多。
但齐家与我们虽然有些来往,但是没有到齐大人帮着教导孩子的地步,所以我就想着,从齐二入手。齐二要经商,齐家没有资源,但是我正好要做会馆,让齐家入股,同时让齐二跟着我做这件事。这样,齐二有了正经事干,会馆经营好了,他们也会有不错的营收。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让齐大人指导玉宸几点,他应该不会拒绝吧。”
萧玉铭和萧玉珠都愣了,这是下了一盘大棋啊!
而萧玉宸一脸动容,他站起身看着唐书仪说:“母亲,儿子让您费心了。”
唐书仪摆手让他坐:“我是你们的母亲,为你们的未来着想,是应该的。再说,我每天没事儿干,不就是琢磨让你们三人怎么好吗。”
“娘,您这是下了盘大棋啊!”萧玉珠说。
唐书仪笑:“做事情是要策略的。我现在若是跑去让齐大人指导玉宸,他多半会推拒。但当我给他带来利益在先的情况下,他就没有理由拒绝了。这人与人之间啊,很多时候都是利益的交换和捆绑。”
兄妹三人再次深深地受教了。
第121章也不是不可以
第二日用过早膳,唐书仪跟萧玉铭说:“这几日叫齐二来家里玩。”
怕他觉得自己是在利用齐二,唐书仪又道:“我的这个计划,你大哥,齐二都会从中获利,我们并没有利用他,是把他的利益和你大哥的利益,进行了交换而已。”
说完他看着萧玉铭,等着他的回复。就见他随意摆手道:“我知道,这事儿本来对齐二也好,以后他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说完他走了,唐书仪愣了一下,然后笑了。有时候,你认为对方在意的事情,但实际上,这可能只是你自己在意这件事而已。
不再想这件事,她开始继续看账本。下午,南陵伯夫人来了,主要是感谢她发现了三个熊孩子做的事情,免了一场危机。唐书仪跟她聊了一个下午,对上京的贵妇圈了解了不少。
她对以后会所的想法,不仅仅要给男子休闲玩乐,还想给女子提供玩耍的地方。到时候上京这些贵妇,就是主要的对象了。
萧玉铭办事效率很高,第二天就把齐二领来了。齐二来的时候,手里还拎着礼物,他笑嘻嘻地把礼物递给翠竹,说:“我祖母知道我要来给您请安,在库房里给您挑了好一会儿礼物,说要谢谢您。”
唐书仪笑着让他坐,聊了会儿家常,就问他:“你想要经商,你父亲是怎么说的?”
齐二叹口气,“他读书当官还行,经商估计还不如我呢。”
唐书仪听了他的话忍不住乐,就听齐二又道:“我家主要都是田产,在上京也没有几个铺子,我爹不让我霍霍。”
齐二重重叹口气,唐书仪又笑。齐老夫人宠他真是有原因的,说话有趣儿估计就是原因之一。
“这经商啊,中间的门道也很多。就像我们家这个米粮铺子,就有很多门道。”
唐书仪拿出账本给齐二看,还给他讲,经营米粮铺子的方法,管理店里伙计的技巧等等,齐二听得聚精会神的,不懂的地方,他就出口问,唐书仪就详细跟他解释。
这样不知不觉过了一个上午,午膳齐二就留下来用了。用过午膳他还不想走,想继续跟着唐书仪学,但唐书仪说她下午不看账本,齐二只能作罢。
倒不是唐书仪故意拿乔,或者又讲什么策略,是她真的是不想看账本了。距离年底还有段时间,她不想把自己逼得太紧。下午她要打马吊。
齐二一听眼睛亮了,连忙说自己也会。唐书仪就让他留下来一起打牌。齐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上午从唐书仪这里学到不少东西,还想接着学,打牌的时候,就可劲儿给唐书仪喂牌,到最后的结果是,身上的银子输光了。
不过他心里还很高兴,回家的时候跟齐老夫人讲了,最后还说:“我觉得萧家婶婶真是太厉害了,我爹配不上她。”
齐老夫人瞪了他一眼,“怎么就配不上了?你爹就不厉害了?你当状元是那么好考的,尚书是那么好当的?”
说完齐老夫人又叹口气,“说这些都没用,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她现在是永宁侯夫人,跟你爹这辈子都不可能了。”
大乾朝有寡妇再嫁的先例,但唐书仪是永宁侯夫人,朝廷一品诰命,还有三个孩子,岂能是说改嫁就能改嫁的?
而此刻,齐良生就站在门外边,把齐老夫人的话听得一清二楚。本来他是要进去的,这时却转身走了,守在门口的小丫鬟见了都面面相觑。
而齐良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对唐书仪,年少的时候确实是有好感的,但那时候他们齐家没落,而唐国公府蒸蒸日上。唐国公说过几次他不错,他母亲也跟唐国公府提过他跟唐书仪的事情。
但当时的永宁侯夫人也在跟唐家提萧淮,且萧淮主动,经常在宴会的时候偶遇唐书仪,慢慢的两人就心意相通。而他当时满脑子都是科举,都是振兴家族,虽对唐书仪有些好感,但没想过花费精力去追求。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他对唐书仪的那点好感,早就没有了踪影,就是她的模样都模糊不清了。但是近来的两次见面,还有她做的那些事情,让她的印象又鲜活了起来。
再娶的事情,他一拖再拖,一是他对娶妻不热衷,二是他母亲提的那些人,他觉得都不合适。但刚才听到他母亲说的那些话,脑子里忽然蹦出一句话:如果是唐书仪,也不是不可以。
............
唐书仪自然不知道齐良生忽然冒气的心思,接下来几日,齐二每天到她这里报道。唐书仪就边看账本,边跟他讲经商的道理。齐二这小子,在这方面还真有些天分,唐书仪想着要不要弄个铺子让他练练手。
就在这个时候,齐良生让人调查的事情有结果了。结果是所有迹象表明,萧玉铭三人是真的机缘巧合知道孔家不再是皇商,然后三人一拍脑门就决定去干皇商了。没有人设计陷害他们。
唐书仪知道这个结果后,放了心。
转眼到了年底盘账的日子,唐书仪觉得,这就相当于现代的年终总结大会。各个部门的主管拿着账册过来对账、做述职报告。
唐书仪是不用直接见这些掌柜、管事、庄头的,永宁侯府有专门的管事分管着田地和铺子,以及其他七零八碎的产业。唐书仪只需要在这几个管事,跟前来对账的掌柜庄头对完账后,再跟着他们对账就可以了。
今年特别一点的是,几个管事对账的时候,旁边坐着齐府的二公子。几个管事心里嘀咕这是怎么回事,但都没敢问。而唐书仪这边,萧玉珠这几日与她形影不离。
唐书仪把家里的每项收入支出,以及每个产业的情况,怎么管理都跟萧玉珠细细地讲。她觉得,女孩子可以不会绣花,不会琴棋书画,但必须会看账,会经营铺子田地。这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第122章要是有这样一个当家主母就好了
忙忙碌碌地对账进行了七八天,唐书仪每一笔账都认认真真地看了,发现每项产业的账中,多多少少都有些小瑕疵。唐书仪没有揪着不放,但也没有当做看不到,而是当着管事的面,一一指了出来。
几个管事头上都冒了汗,他们没想到侯夫人心思这么细腻,这么一点的出入,都看出来了。但就在他们正在忐忑的时候,唐书仪道:“这次就算了,下次一定要注意。”
几个管事擦了额头上的汗,连连称是,然后拿着账本走了。